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遥 蒋金华 陈南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共10页
多轴向经编技术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提升、轻量化目标以及高效率制备的有力手段,也是战略新兴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多轴向经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织造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织造过程对提高织物及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 多轴向经编技术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提升、轻量化目标以及高效率制备的有力手段,也是战略新兴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多轴向经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织造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织造过程对提高织物及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概述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应用,回顾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造设备的发展历程,从铺层装置、经编成圈装置等关键机构的工作原理、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工艺优化等方面详述多轴向经编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通过分析衬纬纱的铺设轨迹、复合针和梳栉的运动配合规律及绑缚纱张力波动获得铺纬最佳速度函数与最优成圈位移曲线,是保障铺纬、织造张力一致性、降低织造损伤的有效方法,这将为多轴向经编产品及其复合材料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 多轴向经编设备 铺纬工艺 经编成圈 工艺优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编间隔织物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佘叶美 彭阳阳 +1 位作者 王法猛 潘如如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6,共9页
针对目前部分柔性传感器制作成本高、过程复杂且难以一体化集成到纺织品中,限制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等问题,通过集成经编间隔织物与导电复合材料于一体,制备了具有优异传感性能的多孔导电柔性压力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了... 针对目前部分柔性传感器制作成本高、过程复杂且难以一体化集成到纺织品中,限制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等问题,通过集成经编间隔织物与导电复合材料于一体,制备了具有优异传感性能的多孔导电柔性压力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在人体运动方面潜在的应用和未来工业化生产的潜力。结果表明:基于经编间隔织物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0~160 kPa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在10 kPa压力下响应时间为140 ms,恢复时间为166 ms,足以实时监测人体运动信号;在大于2000次循环按压后仍能保持稳定的电阻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压力传感器 柔性电子织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纬编交织物数字化设计及其三维仿真
3
作者 顾文敏 蒋高明 +1 位作者 赵俊杰 李炳贤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7,共9页
为深入探究经纬编交织物的线圈几何结构及其在织物中的排列规律,首先,建立了花型图矩阵模型,通过矩阵元素的取值区间表示不同类型的线圈组合;其次,构建了经纱和纬纱颜色矩阵模型,用于记录纱线的色彩变化;然后,提出了线圈类型矩阵模型,... 为深入探究经纬编交织物的线圈几何结构及其在织物中的排列规律,首先,建立了花型图矩阵模型,通过矩阵元素的取值区间表示不同类型的线圈组合;其次,构建了经纱和纬纱颜色矩阵模型,用于记录纱线的色彩变化;然后,提出了线圈类型矩阵模型,精确描述了不同路径经编线圈在正反面的排列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经编和纬编线圈的几何特征,建立了线圈三维模型,并根据花型图矩阵信息调整线圈型值点的位置,实现了经纬编交织物的数字化设计和三维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经纬几何组织的几何结构,为后续织物设计及生产提供了组织结构设计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纬编交织物 编织工艺 数学模型 线圈结构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涤纶经编鞋用间隔织物设计与开发
4
作者 凌子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5,共4页
在“双碳”循环大背景下,再生纺织材料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对再生涤纶和经编鞋面应用现状以及鞋面性能要求进行阐述,以具体开发案例为例,使用再生涤纶作为主要原料,在RD7/2-12(EL)经编机上开发3种经编鞋用间隔织物。结果表明,所... 在“双碳”循环大背景下,再生纺织材料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对再生涤纶和经编鞋面应用现状以及鞋面性能要求进行阐述,以具体开发案例为例,使用再生涤纶作为主要原料,在RD7/2-12(EL)经编机上开发3种经编鞋用间隔织物。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经编间隔面料具备良好的耐磨性、断裂强度、顶破强度等性能,可以满足作为运动鞋面的相关要求,为企业进一步研究再生纤维的拓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间隔织物 网眼织物 再生涤纶 鞋面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经编间隔复合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郑姿辰 王梦瑶 +1 位作者 唐宁 王金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中以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基布进行抗静电缓冲材料的开发研究,采用石墨烯复合水性导电涂料和水性聚氨酯制备不同质量配比(1∶1、1∶2、1∶3)的抗静电涂料,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对3种经编间隔织物分别进行涂层整理,进而制备... 文中以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基布进行抗静电缓冲材料的开发研究,采用石墨烯复合水性导电涂料和水性聚氨酯制备不同质量配比(1∶1、1∶2、1∶3)的抗静电涂料,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对3种经编间隔织物分别进行涂层整理,进而制备抗静电缓冲织物,并将制得的试样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测试。根据综合效果确定1#试样、溶液配比为1∶1时为最佳工艺。研究为后续以经编间隔织物为基材开发抗静电防护复合材料提供参考价值,用以生产石油、化工和军工等领域防护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复合材料 涂层 溶液配比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床垫用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与仿真
6
作者 黄丽丽 夏风林 +1 位作者 丛启霞 吴紫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0,共5页
为研究叠层床垫用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及单层与叠层压缩性能关系,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单层与双层胶黏合间隔织物进行平板压缩,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双层间隔织物压缩经线性、屈服、压溃阶段,屈服阶段间隔丝变化可分前期、中期、后期。... 为研究叠层床垫用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及单层与叠层压缩性能关系,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单层与双层胶黏合间隔织物进行平板压缩,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双层间隔织物压缩经线性、屈服、压溃阶段,屈服阶段间隔丝变化可分前期、中期、后期。对单双层间隔织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力学分析,借助有限元模拟单双层压缩及微观状态,仿真与试验结果相近。在线性阶段,单双层压缩刚度一致;屈服阶段前期和中期双层较单层柔软;单层与双层压缩位移变化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双层上层位移变化大于下层;且双层上下层表现出与单层相似应力情况,均为间隔丝中间产生较大应力,并从中间向两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垫 经编间隔织物 热熔胶黏合 平板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编纱架的双层贾卡间断纵条鞋材开发
7
作者 彭诗语 张琦 张燕婷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提升由贾卡梳栉连接前后片的双层鞋材的轻盈透气性并丰富其花型效果,研究了4种贾卡连接组织的结构特点,配合原料的变化提出将贾卡梳栉改由纱架独立供纱,以配合贾卡针在不同纵行顺利编织变化且间断的纵条纹,进而形成大面积通透区域... 为了提升由贾卡梳栉连接前后片的双层鞋材的轻盈透气性并丰富其花型效果,研究了4种贾卡连接组织的结构特点,配合原料的变化提出将贾卡梳栉改由纱架独立供纱,以配合贾卡针在不同纵行顺利编织变化且间断的纵条纹,进而形成大面积通透区域以增强鞋材透气性;从双针床纱架贾卡的编织原理、原料选择、花型及组织结构的设计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开发双层贾卡鞋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DPJ6/1平台开发的双层贾卡鞋材透气性能良好、外观简约时尚,为双层贾卡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纱架供纱 贾卡 双层织物 间断纵条效应 鞋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增强亚麻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子祥 陈思 石大为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通过将亚麻纤维/经编间隔织物与软质硅橡胶进行复合,制备8种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经编间隔织物增强亚麻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对复合材料进行平板压缩试验,探讨经编间隔织物结构参数、亚麻短纤维长度和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 通过将亚麻纤维/经编间隔织物与软质硅橡胶进行复合,制备8种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经编间隔织物增强亚麻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对复合材料进行平板压缩试验,探讨经编间隔织物结构参数、亚麻短纤维长度和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压缩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结构正切值较低的间隔织物和较长的亚麻短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缩能力;亚麻短纤维质量分数过高时,复合材料内部摩擦增加,材料压缩性能降低,亚麻短纤维质量分数过低时,则无法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基于Spence不变量本构理论建立压缩状态下复合材料的细观压缩力学理论模型,对其压缩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细观压缩力学理论模型可有效模拟20%形变内复合材料的压缩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经编间隔织物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压缩性能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line算法经编间隔织物的仿真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 邓中民 +1 位作者 李娟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现阶段大多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保形性差,且缺少光照处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pline插值算法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保证曲线经过所有控制点,在三维空间上建立与实际织物基本相同的空间曲线,解决了以往所得模型保形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VC++以及... 现阶段大多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保形性差,且缺少光照处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pline插值算法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保证曲线经过所有控制点,在三维空间上建立与实际织物基本相同的空间曲线,解决了以往所得模型保形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VC++以及OpenGL开发工具,可以加上环境光照渲染、纹理处理等,使仿真模型更为写实,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及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Spline算法 OPENGL 仿真建模 保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内饰用三梳经编织物3D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正昊 武维莉 +1 位作者 唐纱丽 陈慰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复杂的三梳栉经编织物,文章采用Rhino建模软件对其几何结构进行3D建模。首先,基于NURBS曲线对三梳经编织物线圈部分和延长线部分分别建模,通过确定曲线控制点拟合得到精度较高的空间纱线中心曲线;其次,根据纱线直径通过扫掠完成各... 针对复杂的三梳栉经编织物,文章采用Rhino建模软件对其几何结构进行3D建模。首先,基于NURBS曲线对三梳经编织物线圈部分和延长线部分分别建模,通过确定曲线控制点拟合得到精度较高的空间纱线中心曲线;其次,根据纱线直径通过扫掠完成各组线圈单胞模型的3D建模,并组装得到完整的织物模型;最后,根据织物的线圈轨迹,拟合得到经编织物的曲线方程,使得线圈轨迹数值化。结果表明,采用Rhino对经编织物进行三维仿真,方法简单可行,模拟得到的效果图线圈嵌套紧密且相互之间并无干涉,可以达到较好的织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用经编织物 RHINO 3D建模 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物的力学性能对坐垫舒适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珂莹 崔思怡 +1 位作者 林少武 王雪琴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将经编间隔织物和不同密度的海绵材料作为坐垫的填充物,通过分析坐垫上的人体体压分布情况,深入探讨坐垫的整体舒适度。首先,选择中密度海绵(28 kg/cm^(3))、高密度海绵(50 kg/cm^(3))及新型弹性材料经编间隔织物,分别对其进行力学性能... 将经编间隔织物和不同密度的海绵材料作为坐垫的填充物,通过分析坐垫上的人体体压分布情况,深入探讨坐垫的整体舒适度。首先,选择中密度海绵(28 kg/cm^(3))、高密度海绵(50 kg/cm^(3))及新型弹性材料经编间隔织物,分别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实验。随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对三种材料分别进行单轴压缩仿真,分析得出拟合度最高的本构模型;对经编间隔织物材料进行微元变形仿真,分析该材料变形量、压强、厚度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最后,建立弹性坐垫和中国50百分位男性的人体臀部(软组织+骨骼)仿真复合模型,分析臀部与垫面的体压分布数据,并利用体压测试仪验证仿真数据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仿真结果显示,中密度海绵、高密度海绵及经编间隔织物体压-应变拟合度最高的本构模型选低密度泡沫较合适;经过MATLAB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可得出经编间隔织物的变形量、压强、厚度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经编间隔织物弹性坐垫垫面的峰值比中密度海绵弹性坐垫垫面的体压峰值大,比高密度海绵弹性坐垫垫面的体压峰值小,整体垫面体压分布情况较海绵坐垫更均匀;体压测试仪验证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小于5%,表明仿真实验可行。研究表明,经编间隔织物比海绵材料具有更好的支撑性和压力舒适性。这些实验结果以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可为未来弹性坐垫产品的材料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有限元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体压分布 微元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本构的织物膜材梯形撕裂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俊杰 陈建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18,共8页
为提高针对织物复合膜材撕裂力学响应数值分析的精确性,本文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PVDF涂层织物膜材的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梯度为15°的偏轴拉伸试验,验证了非线性本构模型的精确性;并将非线性本构模型纳入数值分析,与... 为提高针对织物复合膜材撕裂力学响应数值分析的精确性,本文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PVDF涂层织物膜材的非线性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梯度为15°的偏轴拉伸试验,验证了非线性本构模型的精确性;并将非线性本构模型纳入数值分析,与传统三折线本构模型及梯度为15°的梯形撕裂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非线性本构在撕裂力学响应方面的精确性。结果表明:非线性本构模型可有效跟踪膜材实际应力-应变曲线。在撕裂力学响应方面,两种模型均能体现系列参数变化对撕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应撕裂机理,但非线性本构模型在破坏形态上能更好地体现膜材撕裂过程中拉剪耦合复杂应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织物 非线性 梯形撕裂 撕裂强度 偏轴角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复合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芳 郭嫣 +2 位作者 韩朝旭 刘铭燊 杨瑞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降低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制备成本,表层织物利用双层小提花组织设计,采用一定比例的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进行交织,兼顾装饰、阻燃、耐磨等性能;中间层使用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WKSF)替代海绵,提高透气性、环保性及缓压性能;里层织物采... 为降低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制备成本,表层织物利用双层小提花组织设计,采用一定比例的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进行交织,兼顾装饰、阻燃、耐磨等性能;中间层使用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WKSF)替代海绵,提高透气性、环保性及缓压性能;里层织物采用涤纶针织物。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热熔胶网膜黏合剂将3层织物复合层压,研究复合工艺中温度、时间、施胶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工艺的温度为120℃、时间为100 s、施胶量为50 g/m^(2);当间隔织物网眼数为45个/(25 cm^(2)),厚度为7.12 mm,间隔丝密度为39.71根/cm^(2)时,中间层织物对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力、透气性等性能最佳。通过该复合工艺设计的汽车座椅面料可将阻燃、透气、装饰、绿色环保等功能集于一体,从而适应高档汽车座椅用纺织品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用织物 复合层压 经编间隔织物 阻燃性 剥离强力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织物-羊毛角蛋白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
14
作者 梁凡超 支超 +1 位作者 余灵婕 孟家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4,共6页
采用羊毛角蛋白制备有机气凝胶,存在结构不稳定、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升材料的性能,通过还原C法从废旧羊毛中提取R-角蛋白并制备角蛋白气凝胶,将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间隔织物引入气凝胶中,开发出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废旧羊毛角蛋... 采用羊毛角蛋白制备有机气凝胶,存在结构不稳定、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升材料的性能,通过还原C法从废旧羊毛中提取R-角蛋白并制备角蛋白气凝胶,将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间隔织物引入气凝胶中,开发出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废旧羊毛角蛋白气凝胶复合材料,并对废旧羊毛的溶解率、提取率以及材料的密度、力学及隔热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还原C法得到的羊毛溶解率为89.4%,R-角蛋白提取率为72.6%。复合材料的密度不超过28.23 mg/cm^(3),具备传统气凝胶低密的优良特性,同时经编间隔织物与角蛋白气凝胶原位复合后,材料的压缩性能显著提升,并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还原C法 气凝胶 经编间隔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贾卡间隔鞋面材料提花层结构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琦 屠佳妮 +3 位作者 张燕婷 丁宁宇 郝佳姝 彭诗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7,共8页
为使经编贾卡间隔鞋面材料兼具透气舒适性与良好力学性能,选取4种不同提花层结构的贾卡间隔鞋面材料进行拉伸断裂实验和不同定载荷下的循环拉伸实验,探究在产品设计时由于厚组织与网眼组织的比例不同及排布方式变化导致的织物不同方向... 为使经编贾卡间隔鞋面材料兼具透气舒适性与良好力学性能,选取4种不同提花层结构的贾卡间隔鞋面材料进行拉伸断裂实验和不同定载荷下的循环拉伸实验,探究在产品设计时由于厚组织与网眼组织的比例不同及排布方式变化导致的织物不同方向上拉伸变形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提花层结构中厚组织与网眼组织的比例是影响织物拉伸性能的主要因素,增加厚组织的比例能够提高鞋面材料的断裂强力和循环拉伸性能,全厚组织织物的拉伸性能最好;改变厚组织与网眼组织的排布方式也会影响鞋面材料的拉伸性能,增加延展线的数量和长度,纵向减少连续排列的网眼组织线圈横列数以减小网眼尺寸,可改善鞋面材料的断裂强力和循环拉伸性能;织物纵向拉伸性能明显优于横向,在循环拉伸实验中,织物纵向产生的残余变形远小于横向,且循环拉伸后纵向断裂强力高于循环拉伸前的横向断裂强力,故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将织物横向排列在受力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鞋面材料 贾卡提花 提花层结构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圈结构的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三维仿真
16
作者 关松松 蒋高明 +1 位作者 杨美玲 李炳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0,共7页
为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开发,在分析了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形成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垫纱数码数学模型、穿经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自动生成垫纱运动轨迹。探讨了成圈及衬纬结构形成的毛绒织物的编织规律及其工艺,在... 为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开发,在分析了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形成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垫纱数码数学模型、穿经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自动生成垫纱运动轨迹。探讨了成圈及衬纬结构形成的毛绒织物的编织规律及其工艺,在研究其线圈结构及毛绒形态的基础上,建立了理想状态下的成圈及衬纬毛绒线圈模型,结合毛绒仿真关键因素及生成工艺参数,利用C#和JavaScript程序设计语言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进行编程,实现了双针床成圈型及衬纬型毛绒织物的三维仿真。通过与实物图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可以真实模拟实物花色效果,仿真效果相似度高,可有效解决毛绒花型设计局限性的问题,降低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解决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双针床经编毛绒织物的应用得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双针床 毛绒织物 数学模型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维OTSU算法的经编胚布花型分割
17
作者 董威 郗欣甫 陈冰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236,242,共6页
针对经编胚布再定型环节花型易变形,难以实现有效的花型分割问题。提出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对经编胚布花型进行分割,以克服传统OTSU法分割经编胚布花型抗噪性差、计算复杂度高和运行时间长的缺点。首先对经编胚布图像进行去噪... 针对经编胚布再定型环节花型易变形,难以实现有效的花型分割问题。提出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对经编胚布花型进行分割,以克服传统OTSU法分割经编胚布花型抗噪性差、计算复杂度高和运行时间长的缺点。首先对经编胚布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识别并修正图像的噪点。然后降维三维OTSU法的空间复杂度,将多维度计算分解为多个单维度计算。最后采用改进人群搜索算法寻优单维阈值,将得到最优阈值的三维OTSU法用于花型分割。相较传统三维OTSU法,改进三维OTSU法鲁棒性强、准确性高、计算时间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胚布 花型分割 三维OTSU 阈值分割 人群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基柔性机械手爪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旭辉 丁沫丹 王金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使用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填充基体,室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填充剂,复合制备一种柔性缓冲材料,运用在机械手爪中以抓取易碎物体。硅橡胶填充率分别为30%、50%、70%、100%,探究不同填充率下柔性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硅橡胶填... 使用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填充基体,室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填充剂,复合制备一种柔性缓冲材料,运用在机械手爪中以抓取易碎物体。硅橡胶填充率分别为30%、50%、70%、100%,探究不同填充率下柔性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硅橡胶填充可以改善经编间隔织物承受载荷的能力和缓弹性能,填充率越大则柔性缓冲材料承受载荷的能力和缓弹性能也随之增加,提高了缓压和缓弹能力。采用3D打印机械手模具,硅橡胶填充率为100%,得到的柔性复合材料手爪在既保证必要刚性的条件下,又具有合理的弹性,能满足对易碎品、表面柔软物品、珍贵物体的搬运、夹取和移动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能 冲击性能 机械手 柔性复合材料 经编间隔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丽英 孟松鹤 +3 位作者 许承海 张涛 王国勇 刘建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为探讨不同结构形式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破坏机制之间的差异,通过宏观拉压试验,研究了经编及平纹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并利用声发射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破坏后的断口进行显微镜观... 为探讨不同结构形式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破坏机制之间的差异,通过宏观拉压试验,研究了经编及平纹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并利用声发射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破坏后的断口进行显微镜观察分析,分别给出了两种材料的拉伸和压缩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与经编织物复合材料相比,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强度均较低,且其拉伸、压缩破坏试样的断口相对齐平,分层现象不明显;根据声发射监测结果可以判定两种复合材料损伤过程中的损伤类型,与经编织物相比,平纹织物复合材料拉/压过程中的声发射电压信号相对稳定且整体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织物 平纹织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欣欣 蒋高明 +2 位作者 张爱军 丛洪莲 沙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为实现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快速设计,在分析间隔织物编织原理和贾卡提花原理的基础上,研究这类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采用数学矩阵的方法,分别建立垫纱数码、穿经设计和贾卡意匠设计等数学模型,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进行提花间隔织物... 为实现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快速设计,在分析间隔织物编织原理和贾卡提花原理的基础上,研究这类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采用数学矩阵的方法,分别建立垫纱数码、穿经设计和贾卡意匠设计等数学模型,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进行提花间隔织物的工艺设计。以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生产的鞋材用提花间隔织物为例,介绍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CAD设计方法,并结合人体足部特征和运动特点进行鞋面功能分区,用于指导贾卡意匠图的设计,达到经编提花间隔织物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实现织物的快速、高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贾卡 间隔织物 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