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asterVit-TFAM与COS-UMAP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
作者 戚晓利 崔德海 +4 位作者 王志文 赵方祥 王兆俊 毛俊懿 杨文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7-300,共14页
针对FasterVit网络存在的注意力机制失衡、池化策略缺陷导致部分重要特征无法保留和损失函数不能全面考虑所有类别的信息导致学习到的特征比较分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asterVit-三并联分支融合注意力机制(triple-parallel fusion at... 针对FasterVit网络存在的注意力机制失衡、池化策略缺陷导致部分重要特征无法保留和损失函数不能全面考虑所有类别的信息导致学习到的特征比较分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FasterVit-三并联分支融合注意力机制(triple-parallel fusion attention model,TFAM)与余弦均匀流形逼近与投影(cosine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COS-UMAP)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模型由FasterVit-TFAM网络、COS-UMAP降维算法和激活函数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class-distanc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loss,CMSD)-Softmax组成。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意力机制TFAM,并与FasterVit网络结合,提升了FasterVit网络信息关注的均衡性和表征能力;其次,将基于COS-UMAP降维算法取代FasterVit网络全连接层前最后一次池化操作,有效筛选并保留多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最后,将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替换Softmax激活函数中的交叉熵损失函数,更全面地学习特征并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西安交通大学滚动轴承数据集滚动轴承故障试验结果表明,TFAM注意力机制和其他注意力机制相比诊断准确率最大提升8.0%,COS-UMAP对比其他降维算法诊断准确率最大提升15.8%,CMSD对比交叉熵损失函数诊断准确率提升0.5%,所提模型对故障样本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6%,相比FasterVit提升了1.4%,相较于其他网络模型最大提升7.8%;东南大学滚动轴承数据集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对故障样本识别率达98.6%,相比FasterVit提升了2.2%,平均每轮训练时间缩短了16.92 s,对比其他网络模型最大提升12.2%,有效提高了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FasterVit 注意力机制 均匀流形逼近与投影 类距均值标准差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璐 吴成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6-1631,共6页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存在仅考虑以类内距离作为算法测度的不足,通过融入聚类中心之间的类间距离,提出一种将类内和类间距离相结合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分割。在目标函数中将类内距离与类间距离之差作为样本聚类依据,...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存在仅考虑以类内距离作为算法测度的不足,通过融入聚类中心之间的类间距离,提出一种将类内和类间距离相结合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分割。在目标函数中将类内距离与类间距离之差作为样本聚类依据,使其考虑到类内紧密度与类间离散度,通过调节有关参数使类内紧密度和类间离散度达到最优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大量人工合成图像和实际遥感图像分割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类内类间聚类算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对噪声较大的图像进行分割时,其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模糊聚类算法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类内距离 类间距离 图像分割 误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变换的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洪英 姚建刚 +2 位作者 罗滇生 蒋正龙 张建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6-80,共5页
利用K-L变换降低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维数,得到3个独立主分量特征,该3维主分量包含了各原始特征分量的信息。通过主分量累积贡献率的大小,选取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协方差矩阵的3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3维特征矢量构成正交变换阵,用于主... 利用K-L变换降低污秽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维数,得到3个独立主分量特征,该3维主分量包含了各原始特征分量的信息。通过主分量累积贡献率的大小,选取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协方差矩阵的3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3维特征矢量构成正交变换阵,用于主分量特征提取。通过正交变换阵中各系数的大小,研究了各原始特征分量在各主分量特征中所占的比例。为比较K-L变换前后数据类间距离的变化,绘制了K-L变换前后特征数据分布的3维立体图。实验结果证明K-L变换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信息的同时,降低了原始污秽特征数据的维数,减少了计算量,加大了数据的类间距离,提高了污秽数据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绝缘子 红外图像特征 K—L变换 特征提取 主分量 主分量贡献率 类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南渡江迈湾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河道梯度的响应
4
作者 蔡煜祺 申彦科 +5 位作者 宋理桥 梁莉 章文龙 杨泽秀 宋希强 冯雪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67-4877,共11页
为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段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估测回归模型计算目标乔木层地上生长量及增量,系统解析其在物种组成、径级、高度级及距河道距离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 为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段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估测回归模型计算目标乔木层地上生长量及增量,系统解析其在物种组成、径级、高度级及距河道距离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黄桐属(Endospermum)和白颜树属(Gironniera)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主要贡献类群,其中黄桐属生物量占比(18.17%)及平均单株生物量储存量(427.31 kg)均居首位;(2)乔木层生物量主要分布于中径级组(13 cm≤DBH<25 cm,占比41.63%)和中层高度级组(10 m≤H<15 m,占比53.93%),但特大径级组(37 cm≤DBH)与上层高度级组乔木(20 m≤H)的地上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量最大;(3)乔木层总生物量与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量沿河道距离梯度呈单峰型格局,峰值出现于距河道650—950 m范围内,该区域植物群落的胸径和高度级分布范围最广,同时表现出多种径级与高度级层乔木共存的丰富性。此外,大径级(25 cm≤DBH<37 cm)与高冠层(20 m≤H)乔木的占比随河道距离增加呈梯度上升趋势,该格局可能受河岸带地下水波动影响;(4)前半年(3月至同年9月)的乔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长量普遍高于后半年(9月至次年3月)的增长量。研究结果初步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生物量在物种组成、径级组和高度级组的分布以及对距河道距离的响应变化,为深入理解热带低地雨林固碳动态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距河道距离 径级 高度级 平均单株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的脉搏波数据增强双层SMOTE算法
5
作者 李辉 李振华 +2 位作者 李瑞杰 张志东 薛晨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1,共7页
针对SMOTE算法在处理脉搏波数据不平衡问题中存在噪声干扰敏感及生成样本物理特性失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改进的CP-SMOTE算法,将预处理的脉搏波分解为主波层与次波层分别生成样本,可有效去除残余噪声。同时,在生成新样本... 针对SMOTE算法在处理脉搏波数据不平衡问题中存在噪声干扰敏感及生成样本物理特性失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改进的CP-SMOTE算法,将预处理的脉搏波分解为主波层与次波层分别生成样本,可有效去除残余噪声。同时,在生成新样本时,本算法结合脉搏波信号特征,设计了自适应距离度量和约束监督机制,确保生成样本在保持数据物理特性的同时增强类间区分度。基于自建数据集和公开PPG-BP数据集,结合四种分类器对改进算法进行了全面实验。在自建数据集中,CP-SMOTE在AUC、G-mean、F1等关键指标上全面超越SMOTE系列算法,最低提升1.51%,最高提升18.25%。在公开数据集中对比其他改进算法准确率、G-mean和AUC分别提升2.24%、1.47%和1.43%以上。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优于传统SMOTE及其他变种算法,研究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生成的样本有效避免了物理特性失真问题与噪声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不平衡 CEEMDAN 自适应距离 约束监督机制 过采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抽样和权重调整的SWA-Adaboost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敬阳 赵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9期248-251,256,共5页
根据分类算法是依据样本区分度进行分类的原理,提出增加样本属性以提高样本区分度的方法,在样本预处理阶段对所有样本增加一个属性值dmin以加强样本之间的区分度。针对原始Adaboost算法在抽样阶段由于抽样不均而导致对某些类训练不足的... 根据分类算法是依据样本区分度进行分类的原理,提出增加样本属性以提高样本区分度的方法,在样本预处理阶段对所有样本增加一个属性值dmin以加强样本之间的区分度。针对原始Adaboost算法在抽样阶段由于抽样不均而导致对某些类训练不足的问题,采用均衡抽样方法,保证在抽样阶段所抽取的不同类样本的数量比例不变。针对原始算法样本权重增长过快的问题,给出新的权重调整策略,引入样本错分计数量count(n),有效地抑制样本权重增长速度。给出一种改进的Adaboost算法,即SWA-Adaboost算法,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机器学习UCI数据库中6种数据集的数据对改进算法与原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明,改进算法SWA-Adaboost在泛化性能上优于Adaboost算法,泛化误差平均降低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预处理 均衡抽样 权重调整 泛化性能 类中心最小距离 样本区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研究
7
作者 梁波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定最佳初始聚类中心,再通过类间距离合并聚类点,加快迭代速度,基于有效性函数得出聚类中心数量;计算两个离散采样周期内实时有效数据流在二维空间中累计的高阶密度谱,修正数据流更新轨迹,利用差分进化优化模糊聚类迭代,实现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经过实验证明,改进模糊聚类算法数据挖掘效果好,能精准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糊聚类 光通信网络 数据挖掘 概率分类 点密度函数 类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基于决策树-SNN的恶意流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道全 李玉秀 任大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8-266,共9页
针对目前小样本下的恶意流量检测方法存在准确度低、特征提取不足和模型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样本下基于改进决策树-孪生神经网络的恶意流量检测算法。为了降低小样本下多分类任务的难度,利用类间中心距离构建二叉决策树将多分类问... 针对目前小样本下的恶意流量检测方法存在准确度低、特征提取不足和模型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样本下基于改进决策树-孪生神经网络的恶意流量检测算法。为了降低小样本下多分类任务的难度,利用类间中心距离构建二叉决策树将多分类问题转换为二分类问题。将孪生神经网络的对比分支设计为三支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并行的结构来解决小样本下特征提取不足问题。引入了通过池化策略和一维卷积操作优化的SE(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以减少小样本下模型过拟合问题。通过对比样本的相似度实现了恶意流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下的恶意流量检测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流量 决策树 孪生神经网络 类间中心距离 小样本 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T决策树的分布式数据离群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华 乔勇进 董国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7-162,共6页
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离群点通常表示数据中的异常情况,例如故障、欺诈、攻击等。通过检测分布式数据的离群点,可以对这些异常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而进行离群点检测时,不仅要考虑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还要在分布式环... 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离群点通常表示数据中的异常情况,例如故障、欺诈、攻击等。通过检测分布式数据的离群点,可以对这些异常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而进行离群点检测时,不仅要考虑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还要在分布式环境下高效地发现离群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CART决策树的分布式数据离群点检测算法。在构建CART决策树时,使用类间中心距离作为分裂准则,根据分离类别对训练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确定数据的类型。在上述基础上,考虑到离群点的分布模式与其周围数据对象不同,使用空间局部偏离因子(SLDF)对空间内各个数据对象之间的离群程度展开度量,同时在高维空间内展开网格划分,引入SLDF算法检测剩余离群点集,最终实现分布式数据离群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离散点检测错误率在0.010以内,可以更加精准地实现分布式数据离群点检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决策树 分布式数据 离群点检测 类间距离 数据分类 空间局部偏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类别样本迁移框架下的不平衡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海波 刘婧 +3 位作者 李强伟 高欣 谭煌 陈天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3-158,共16页
对于不平衡分类问题,实现类别交叠区域中样本数目和分布的平衡是缓解后续决策偏移的关键,而现有的不平衡分类方法往往只从少数类样本生成新样本来达到样本数目的平衡,没有充分利用多数类样本丰富的信息。特别是在少数类样本绝对数量过... 对于不平衡分类问题,实现类别交叠区域中样本数目和分布的平衡是缓解后续决策偏移的关键,而现有的不平衡分类方法往往只从少数类样本生成新样本来达到样本数目的平衡,没有充分利用多数类样本丰富的信息。特别是在少数类样本绝对数量过少的情况下,仅利用原始少数类样本信息无法有效平衡交叠区域样本的分布。提出了一种跨类别样本迁移框架下的不平衡分类方法。在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隐编码采样过程中嵌入由全连接层构建的映射网络,在VAE充分学习不同类别样本的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在隐编码先验约束和跨域一致性约束下对多数类样本的隐编码进行映射转换,使转换前后隐编码共享相同的分布空间,并通过VAE中解码器实现多数类样本向少数类样本的迁移。同时融入生成对抗机制,对原始样本和新样本以及转换前后的隐编码进行判别对抗,进一步提升迁移样本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新生成样本与原始不同类别样本的距离进行加权约束,并筛选得到更加靠近交叠区域的样本,使该区域不同类别样本的数目和分布更加平衡。在16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F1测量值和G-均值上该方法显著优于10种典型的不平衡分类方法,特别是在11个不平衡比例较高、少数类样本绝对数量过少的公共数据集中,该方法性能提升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分类 跨类别样本迁移框架 变分自编码器 映射网络 生成对抗机制 加权欧式距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最小净距
11
作者 周乾 卢涛 +4 位作者 佘明星 刘娟 张迎春 雒莎莎 潘兵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2-1134,共13页
基于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较多且互通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为控制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保障其交通流转换功能的实现,增强对实际工程设计的指导,首次界定了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的范围,通过分析平交直行... 基于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较多且互通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为控制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保障其交通流转换功能的实现,增强对实际工程设计的指导,首次界定了集散型一级公路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的范围,通过分析平交直行、左转及右转车辆经互通出口驶离主线的过程,考虑最不利行驶条件,建立了平交出口与互通出口净距计算模型;通过调查车辆运行速度、换道轨迹及车头时距,明确了该范围的交通流特征;结合驾驶人心、生理特性和实测交通流参数,提出了最小净距建议值。研究成果可补充现有研究的不足,为集散型一级公路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集散型一级公路 平面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 出口 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的三维Otsu图像分割快速算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龚劬 倪麟 +1 位作者 唐萍峰 王菲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6-1528,共3页
针对三维Otsu图像分割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的三维Otsu图像分割快速算法。首先将三维Otsu分解为三个一维Otsu;然后,在分析一维Otsu的基础上,结合类间距离和类内距离,提出一种新的阈值识别函数设计算法,并... 针对三维Otsu图像分割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的三维Otsu图像分割快速算法。首先将三维Otsu分解为三个一维Otsu;然后,在分析一维Otsu的基础上,结合类间距离和类内距离,提出一种新的阈值识别函数设计算法,并给出了快速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而且计算量较小,比三维Otsu阈值分割递推算法快140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OTSU法 类间距离 类内距离 阈值识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等级序列的经济比较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运洲 韩丰 +1 位作者 赵彪 王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41,共5页
提出了对±1000、±800、±660和±500kV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单位到网容量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的经济规律,测算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结果表明:±500kV直流... 提出了对±1000、±800、±660和±500kV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单位到网容量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的经济规律,测算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结果表明:±500kV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小于1100km,±660kV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为900~1700km,±800kV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为1200~2700km,±1000kV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在1800km以上。文中的内容对于实现我国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的标准化、发挥规模效益、使电网节能降耗等具有重要意义,对类似的研究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等级 经济比较 经济输电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莎莎 谷延锋 +1 位作者 张钧萍 张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27-1430,共4页
针对经典的二维O tsu和最大熵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海上红外图像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图像像素点的灰度分布信息和像素间的空间相互信息,将基于fisher准则的类内类间距离判据作为分类依据,利用量子遗传算... 针对经典的二维O tsu和最大熵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海上红外图像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图像像素点的灰度分布信息和像素间的空间相互信息,将基于fisher准则的类内类间距离判据作为分类依据,利用量子遗传算法进行寻优以获取最佳阈值,实现了海上红外目标图像的分割过程.选取3幅海上红外目标图像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分割效果和计算速度上都优于传统的O tsu和最大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分割 量子遗传算法 类内类间距离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L散度和类分离策略的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晓艳 张子刚 +1 位作者 张逸石 张谧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227,共4页
特征选择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所选特征子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分类学习算法的效率及准确率。现有特征选择算法均在整个类标签集的视角下进行特征评价,并未分别考察每一类别与特征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KL散度和类分... 特征选择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所选特征子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分类学习算法的效率及准确率。现有特征选择算法均在整个类标签集的视角下进行特征评价,并未分别考察每一类别与特征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KL散度和类分离策略的特征选择算法,它采用类分离策略分别对类标签中每一类别与特征间的关系予以考察,并采用一种基于KL散度的有效距离度量类别与特征间的相关性以及特征之间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在所选特征质量上,所提算法显著优于经典的CFS、FCBF以及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KL散度 类分离策略 有效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的驴肉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牛晓颖 邵利敏 +2 位作者 董芳 赵志磊 祝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7-2742,共6页
驴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资源的缺乏使其价格持续走高,由此引发的欺骗和掺假亟待解决。选取了不同部位(脖子、肋板、后墩和腱子)的驴肉样品(n=167)及牛肉(n=47)、猪肉(n=51)和羊肉(n=32)样品在4 000~12 500cm-1光谱范围上建立了驴肉的... 驴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资源的缺乏使其价格持续走高,由此引发的欺骗和掺假亟待解决。选取了不同部位(脖子、肋板、后墩和腱子)的驴肉样品(n=167)及牛肉(n=47)、猪肉(n=51)和羊肉(n=32)样品在4 000~12 500cm-1光谱范围上建立了驴肉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比较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结合平滑(5点、15点及25点)、一阶和二阶微分、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归一化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肉块样品及大中小三个不同粉碎粒径(7,5,3mm)肉糜样品的分类模型结果发现,原始光谱前11个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的马氏距离判别及前6个主成分作为输入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肉块样品分类模型较优,校正集和预测集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8.96%;原始光谱前5个主成分作为输入的LS-SVM大粒径肉糜样品分类模型结果较优,校正集和预测集判别正确率为100%和97.53%;原始光谱前8个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的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中粒径肉糜样品分类模型结果较优,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而对于小粒径肉糜样品,原始光谱前7主成分输入的马氏距离判别和前9主成分输入的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模型均得到了校正集和预测集100%的判别正确率。以上模型中的驴肉样品均得到了100%的判别正确率。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驴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肉 鉴别 近红外光谱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 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0-1412,共13页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 潜类别增长分析(LCGA) 潜类别距离(SMD) 发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类放大器的中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均锋 廖承林 王丽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1,共5页
采用E类放大器设计大功率中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具有成本低、调试简单、高效等优点。针对大功率E类放大器导通角、LC滤波电路参数和阻抗匹配电路等设计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大功率E类放大器设计方法。建立四线圈两两耦合磁谐振无线... 采用E类放大器设计大功率中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具有成本低、调试简单、高效等优点。针对大功率E类放大器导通角、LC滤波电路参数和阻抗匹配电路等设计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大功率E类放大器设计方法。建立四线圈两两耦合磁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提出无线能量传输环节等效输入阻抗的计算方法。最后,以开关管损耗最低为目标,器件耐压、输入电压等限制条件为约束,设计并成功搭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传输功率3kW,传输距离22cm,系统效率85%,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大功率E类放大器设计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E类功率放大器 大功率 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wKnn:基于类别子空间距离加权的互k近邻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伟胜 郭躬德 +1 位作者 严宣辉 陈黎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互k最近邻算法(mKnnc)是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的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用互k最近邻原则对训练样本以及k最近邻进行噪声消除,从而提高算法的分类效果。然而在利用互k最近邻原则进行噪声消除时,并没有将类别属性考虑进去,因此有可能把真实... 互k最近邻算法(mKnnc)是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的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用互k最近邻原则对训练样本以及k最近邻进行噪声消除,从而提高算法的分类效果。然而在利用互k最近邻原则进行噪声消除时,并没有将类别属性考虑进去,因此有可能把真实有效的数据当成噪声消除掉,从而影响分类效果。基于类别子空间距离加权的互k最近邻算法考虑到近邻的距离权重,既能消除冗余或无用属性对最近邻分类算法依赖的相似性度量的影响,又能较好地消除邻居中的噪声点。最后在UCI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子空间 互k最近邻 距离加权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硬件木马检测的旁路信号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雄伟 徐璐 +2 位作者 张阳 王晓晗 陈开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8-262,共5页
针对基于旁路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中存在的旁路信号冗余以及高维问题,探究特征选择方法在去除冗余、降低旁路信号维数方面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以类内类间距离作为可分性判据的特征选择方法对旁路信号进行预先处理。首先分析了IC芯片旁路... 针对基于旁路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中存在的旁路信号冗余以及高维问题,探究特征选择方法在去除冗余、降低旁路信号维数方面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以类内类间距离作为可分性判据的特征选择方法对旁路信号进行预先处理。首先分析了IC芯片旁路信号的特征选择问题,然后阐述了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可分性判据以及特征选择搜索算法,最后在FPGA密码芯片中植入硬件木马,并基于K-L方法进行检测实验,通过对旁路信号进行特征选择前后的木马检测效果对比发现,该特征选择方法能有助于分辨出无木马的"金片"与含木马芯片之间旁路信号的统计特征差异,更好地实现硬件木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木马检测 旁路分析 特征选择 类内类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