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ensile wearable SHF antenna with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in defense beacon technology
1
作者 Pooja Naresh Bhatt Rashmi Pandhar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98-210,共13页
The study projects a flexible and compact wearable pear-shaped Super High Frequency(SHF)antenna that can provide detailed location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applicable to defense beacon technology.This mini aperture wi... The study projects a flexible and compact wearable pear-shaped Super High Frequency(SHF)antenna that can provide detailed location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applicable to defense beacon technology.This mini aperture with electrical dimensions of 0.12λ_(0)×0.22λ_(0)×0.01λ_(0)attains a vast bandwidth over 3.1-34.5 GHz Super High Frequency(SHF)frequency band at S_(11)≤-10 dB,peak gain of 7.14 dBi and proportionately homogeneous radiation pattern.The fractional bandwidth(%BW)acquired is 168%that envelopes diversified frequency spectrum inclusive of X band specifically targeted to all kinds of defense and military operations.The proposed antenna can be worn on a soldier's uniform and hence 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imulation is accomplished.The Peak SAR Value over 1 g of tissue is 1.48 W/kg and for 10 g of tissue is 0.27 W/kg well under the safety standards.The flexibility is proven by analyzing the full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s for various bending conditions.Time response analysis is attained with its Fidelity Factor and Group Delay.Communication excellence is determined using Link Budget Analysis and it is seen that margin at 100 Mbps is 62 m and at 200 Mbps is 59 m.Prototype is fabricated along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All the results show harmony in shaping the antenna to provide critical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data sharing capabilities required in defense beacon technology for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CT Defense beacon technology Link budget SAR Time domain WEAR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信标的井下视觉精确定位方法
2
作者 刘毅 王可翔 +3 位作者 程浩 李长鑫 胡成玺 赵莉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1,共7页
煤矿井下UWB定位技术受多径效应、定位分站部署稀疏及通信线缆依赖性的限制,存在定位稳定性差、精度不高和灾害场景下通信易中断等问题,不能满足井下无人驾驶车辆、机器人、自动采掘设备等智能移动装备的自主导航定位需求。针对上述问题... 煤矿井下UWB定位技术受多径效应、定位分站部署稀疏及通信线缆依赖性的限制,存在定位稳定性差、精度不高和灾害场景下通信易中断等问题,不能满足井下无人驾驶车辆、机器人、自动采掘设备等智能移动装备的自主导航定位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信标的井下视觉精确定位方法。在巷道两侧成对部署光信标组,光信标周期性发送包含唯一编码的光信号;利用智能移动装备搭载的相机采集包含光信标组的图像;通过解析图像中的光信号得到唯一编码,并根据唯一编码查询光信标的已知坐标;基于光信标在图像中的像素位置及实际坐标,计算得到智能移动装备与光信标之间的距离,并采用透视n点(PnP)算法求解得到智能移动装备的三维坐标和姿态。在限定空间和巷道中进行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定位误差小于0.15m的三维精确定位和欧拉角误差小于7°的高精度姿态感知,优于UWB定位精度。与UWB定位相比,该方法无需无线通信网络支持,可完全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井下三维定位和姿态感知,特别适合在采掘工作面等电磁环境复杂且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区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精确定位 视觉定位 自主导航 光信标 三维定位 姿态感知 Pn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海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文章通过研究Beacon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的实例,结合图书馆情况,论述该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基于该技术的活动消息推送、馆藏导航、阅读推广、感应借书、阅览室座位管理、阅读分享互动、活动签到等图书馆应用设想... 在互联网+背景下,文章通过研究Beacon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的实例,结合图书馆情况,论述该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基于该技术的活动消息推送、馆藏导航、阅读推广、感应借书、阅览室座位管理、阅读分享互动、活动签到等图书馆应用设想,创造全新的智慧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con 低功耗蓝牙 互联网+ 基于位置的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iBeacon/INS数据融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守华 陆明炽 +2 位作者 孙希延 纪元法 胡丁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9-2216,共8页
针对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MEMS-INS)定位解算存在积累误差及低功耗蓝牙技术iBeacon指纹定位存在跳变误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的iBeacon/MEMS-INS数据融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对iBeacon锚点与定位目标的距离进行解... 针对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MEMS-INS)定位解算存在积累误差及低功耗蓝牙技术iBeacon指纹定位存在跳变误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的iBeacon/MEMS-INS数据融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对iBeacon锚点与定位目标的距离进行解算,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实现姿态阵和位置解算。将蓝牙锚点位置向量、载体速度误差信息等组成状态量,将惯性导航定位信息和蓝牙定位距离信息等组成观测量,设计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实现iBeacon/MEMS-INS数据融合定位。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解决MEMS-INS存在较大积累误差及iBeacon指纹定位存在跳变误差的问题,可以实现1.5 m内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传感器 蓝牙信标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信息融合 行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文霞 李智玲 杨文彬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为了防止恶意节点攻击篡改信标节点信息,保护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首先,计算节点信任值,将计算结果作为恶意节点判断依据,识别恶意节点并剔除;其次,采用Boun... 为了防止恶意节点攻击篡改信标节点信息,保护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首先,计算节点信任值,将计算结果作为恶意节点判断依据,识别恶意节点并剔除;其次,采用Bounding-box算法搜索未知信标节点其所在区域,完成节点的初步定位;最后,建立Shadowing模型结合质心算法,计算信标节点的具体位置坐标。实现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恶意攻击篡改信标节点安全定位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恶意节点检测率高,信标节点定位精度高,覆盖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网络 恶意节点检测 信标节点定位 Shadow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eacon技术的井下人员设备定位系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航 孙效玉 田凤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3,共5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矿山井下人员设备定位问题,深入分析了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的定位原理和算法,提出了基于iBeacon技术的井下人员设备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架构、信标布设、移动App开发。应用iBeacon技术进行井下人员设备定位... 为了更好地解决矿山井下人员设备定位问题,深入分析了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的定位原理和算法,提出了基于iBeacon技术的井下人员设备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架构、信标布设、移动App开发。应用iBeacon技术进行井下人员设备定位,具有定位精度高、部署方便、导航快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eacon室内定位 人员定位 设备定位 信标 移动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中心化随机信标研究
7
作者 李增鹏 赵子硕 +1 位作者 王梅 王瑞锦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高效、可靠随机数的应用广泛且要求严格,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合约中如果使用中心化的随机数来源,将难以解决中心节点宕机、作恶等问题,导致各种各样的攻击隐患.研究者通过将生成随机数的来源作分布式构建,采用去中心化的思想,逐渐避免依赖... 高效、可靠随机数的应用广泛且要求严格,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合约中如果使用中心化的随机数来源,将难以解决中心节点宕机、作恶等问题,导致各种各样的攻击隐患.研究者通过将生成随机数的来源作分布式构建,采用去中心化的思想,逐渐避免依赖于第三方的生成,构建去中心化随机信标(decentralized randomness beacon,DRB).然而这也提出一系列诸如随机数的一致性认同、恶意节点作弊、分布式节点宕机等新的挑战与困难.本文按照DRB方案通常所基于的秘密共享、可验证延迟函数、可验证随机函数、同态加密等四种技术路线分类,分析、比较、总结了国内外DRB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复杂网络环境下以及面对量子计算威胁,DRB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随机信标 可验证秘密共享 可验证延迟函数 可验证随机函数 同态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ETs中beacon的传输攻击实时检测算法
8
作者 陈丹 彭利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52-3455,共4页
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中的车辆通过周期交互beacon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交通安全,然而VANETs无线网络特性系统易遭受多类攻击,特别是对beacon的传输攻击,即干扰beacon的传输,其严重影响VANETs的安全性能。为... 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中的车辆通过周期交互beacon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交通安全,然而VANETs无线网络特性系统易遭受多类攻击,特别是对beacon的传输攻击,即干扰beacon的传输,其严重影响VANETs的安全性能。为此,建立车队platooning模型,提出实时检测干扰beacon传输的攻击方案。该方案首先将节点beacon传输时间分为相互独立的时隙,并依据此时隙将车辆分为不同的群,使得群间的beacon彼此不碰撞,从而降低beacon被干扰的概率。最后,针对两类攻击类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攻击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初始检测时间小于150 ms,平均检测率不低于0.9。在两个干扰者的情况下,漏警率小于0.15,平均的虚警率小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con 干扰 车队 检测率 车载自组织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特征的弹间激光通信信标定位方法
9
作者 王雪玮 张宁华 王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8-357,共10页
多弹协同制导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形式,导弹之间信息的高效传递尤为重要,相比微波通信,激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时有众多优势,但大气湍流的存在会对弹间激光通信的捕获、瞄准和跟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特征的信标定... 多弹协同制导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形式,导弹之间信息的高效传递尤为重要,相比微波通信,激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时有众多优势,但大气湍流的存在会对弹间激光通信的捕获、瞄准和跟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特征的信标定位方法,对接收到的光斑进行特征点捕获和筛选,并对特征点进行帧间跟踪,从而获得光斑的中心位置的帧间偏移量,实现信标中心的精确定位,并在大气中存在弱、中、强湍流条件下分别进行了远距离激光通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灰度质心定位算法在定位精度与稳定性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弹协同 激光通信 大气湍流 光流特征 信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定位精度优化的AUV航路规划方法
10
作者 井中武 张昊楠 +2 位作者 刘冰 饶炜 阮福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针对水声定位任务背景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规划未充分考虑定位精度需求,导致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视线力,使目标保持在声呐的视线范围内,并建立定位精度势场,以优化定位精... 针对水声定位任务背景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规划未充分考虑定位精度需求,导致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视线力,使目标保持在声呐的视线范围内,并建立定位精度势场,以优化定位精度。该方法与传统的引力场和斥力场相结合,同时具备避障能力,实现了对于定位精度与自主避障能力的兼顾。湖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自主水下航行器 水声定位 人工势场法 长基线定位 定位精度 时延差 声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中beacon消息传输频率研究
11
作者 黄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86,共4页
车联网(VANETs)提供车与车之间的车间通信(V2V)和车与路旁设施(V2I)间的通信。VANETs中存在两类消息:beacon消息和安全消息。车辆周期地交互车辆的beacon消息,仅在紧急情况下才广播安全消息;而beacon消息的传输频率受多个因素影响。为此... 车联网(VANETs)提供车与车之间的车间通信(V2V)和车与路旁设施(V2I)间的通信。VANETs中存在两类消息:beacon消息和安全消息。车辆周期地交互车辆的beacon消息,仅在紧急情况下才广播安全消息;而beacon消息的传输频率受多个因素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自适应beacon传输频率方案,利用模糊逻辑系统处理多输入决策系统的优势,将信道忙碌因子、车辆移动因子和数据包传递率作为系统输入,通过模糊逻辑系统决策算出最优的beacon传输频率。使用NS-3仿真软件分析VAB方案的平均等待时间,总体传输时延和平均邻居数等参数。仿真实验表明,VAB方案的性能明显优于JSRC和BRAIN-F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beacon消息 模糊逻辑 数据包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桩在风浪环境中水动力特性及其优化方案
12
作者 岳志伟 范海燕 +2 位作者 袁靖周 林一鹏 王晨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5-2594,共10页
为分析灯桩在风浪环境下的水动力特性,并根据其应力集中点给出优化方案。通过VOF(volume of fluid)方法求解了灯桩表面在风浪中的压力分布,以及压力造成形变。结果表明:灯桩应力集中位置在灯桩中间支柱的根部,最大位移位置在灯桩顶端;... 为分析灯桩在风浪环境下的水动力特性,并根据其应力集中点给出优化方案。通过VOF(volume of fluid)方法求解了灯桩表面在风浪中的压力分布,以及压力造成形变。结果表明:灯桩应力集中位置在灯桩中间支柱的根部,最大位移位置在灯桩顶端;据此研究了两种优化方案,斜柱支撑方案应力集中在支柱的顶部,比优化前减小32.2%,最大变形量在中部底座处,比优化前减小40.1%;端部加强方案应力集中在底部,比优化前减小0.08%,最大变形发生在灯桩顶部,与优化前相比减小了23.1%。可见支柱斜撑的灯桩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受到的应力强度,分散了灯桩其他部分受到的风浪的冲击,是更好的结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桩 群柱结构 计算流体力学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谱传播的钠信标光斑形态分析
13
作者 黄建 邓可然 李祝强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66,共15页
钠信标光斑形态是影响钠信标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探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主要由钠层激光功率密度分布和回光效率决定。为准确估计钠信标光斑形态,利用角谱传播理论,建立了钠激光在连续非均匀大气介质中的传输模型,得到钠层激光功率密度分布... 钠信标光斑形态是影响钠信标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探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主要由钠层激光功率密度分布和回光效率决定。为准确估计钠信标光斑形态,利用角谱传播理论,建立了钠激光在连续非均匀大气介质中的传输模型,得到钠层激光功率密度分布。根据回光效率与功率密度的关系,得到不同湍流强度(r_(0)为5~30 cm@550 nm)下钠信标的光斑尺寸位于0.26 m到0.22 m之间,回波光子数位于(1.3~1.4)×10^(7)photons·s^(-1)·m^(-2),并讨论了不同大气分层数量,对钠信标光斑形态的影响。利用质心提取算法,对钠信标光斑形态质心进行提取,讨论了不同强度大气湍流倾斜像差对钠信标指向位置的偏移,其偏移最大值约为60 cm。最后,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钠信标光斑闪烁效应,随着分层数量增加,衍射效应将减弱闪烁饱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信标 角谱传播 光斑形态 指向位置 闪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信标装置设计与抗冲击仿真分析
14
作者 罗仁烜 王宸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了应对航天器意外陨落时的数据损坏问题,提出一种航天器意外陨落数据记录与搜救装置(简称信标),采用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的方法对信标抗冲击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信标装置构型,选择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构建信标多层缓冲吸能结构;然后... 为了应对航天器意外陨落时的数据损坏问题,提出一种航天器意外陨落数据记录与搜救装置(简称信标),采用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的方法对信标抗冲击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信标装置构型,选择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构建信标多层缓冲吸能结构;然后,优化仿真以节省时间,根据所得信标参数设计缓冲气囊;最后,进行无气囊、有气囊2种工况下的0°和10°着陆角坠落冲击有限元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信标构型设计合理,缓冲吸能结构能有效降低所受冲击,信标零部件所受应力等参数均小于其极限值;气囊能起到缓冲作用,使信标所受应力显著降低;信标坠落时的偏角变大会增加坠落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加速度分量、位移、速度分量等相关参数。验证并完善了信标装置在坠落抗冲击的可行性,可为航天器返回时的安全与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信标装置 抗冲击 有限元仿真 坠落回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eacon协助的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和康 周水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225-227,共3页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移动beacon协助的定位方法,该方法仅使用一个移动beacon即可完成对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给出两种beacon移动方式来进行定位,经过大量详实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定...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移动beacon协助的定位方法,该方法仅使用一个移动beacon即可完成对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给出两种beacon移动方式来进行定位,经过大量详实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定位的高精确度,可以将平均误差缩小到30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移动beac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eacon网络下的区域化双层定位体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维强 张金艺 +1 位作者 鲍深 梁滨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62,共12页
针对许多传统室内大空间定位方法难以同时提高定位实时性和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i Beacon网络下的区域化双层定位体系.该体系由两种优化后的室内定位算法与i Beacon双层定位架构组成.前者通过空间区域化概率匹配算法实现快速区域定位,利... 针对许多传统室内大空间定位方法难以同时提高定位实时性和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i Beacon网络下的区域化双层定位体系.该体系由两种优化后的室内定位算法与i Beacon双层定位架构组成.前者通过空间区域化概率匹配算法实现快速区域定位,利用区域内加权质心算法实现高精度区域内定位;后者通过i Beacon识别码对定位节点进行两级划分,利用两级节点的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定位层次.该体系通过i Beacon双层定位架构将处于不同定位层次的两种室内定位算法相结合,可同时提升实时性和精度.实验表明,在相近定位精度条件下,所提定位体系的实时性比K最近邻算法、加权K最近邻算法分别提高55.29%和54.18%.定位精度比基于RSSI的四边测距改进加权质心算法提高37.35%.该体系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优势,可广泛用于大型建筑室内导航及行人轨迹探测等领域,经济和社会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eacon 接收信号强度 室内定位 双层定位 概率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CON堆芯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青 陈笑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99-102,共4页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但国内仍无可与之相比的综合系统。通过对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堆芯监测系统——BEACON进行调研分析,为自主研发此类系统提供技术指引。BEACON利用堆外中子探测器、...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但国内仍无可与之相比的综合系统。通过对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堆芯监测系统——BEACON进行调研分析,为自主研发此类系统提供技术指引。BEACON利用堆外中子探测器、堆芯出口热电偶、堆内可移动探测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堆芯监视、测量数据分析以及预测。在节点均匀的假设下,以有效快中子群(EFG)模型简化扩散方程求解,再用格林函数对全堆芯插值,最后利用样条函数拟合探测器数据,给出较为准确的堆芯功率分布。BEACON的显著技术特点包括能进行非稳态下的堆芯监测,引用节点展开法(NEM)增加堆芯功率重构的准确性,以及使用单点校准技术增加两次全堆校准间的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con 堆芯监测系统 功率分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VANETS下的基于beacon控制的路由方案
18
作者 黄煜栋 王万良 郑厚天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车载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网络,具有节点高速移动、拓扑频繁的变化的特性。这些特性为消息的传播带来挑战。路由机制是实现消息传递的关键因素。地理位置路由被广泛地应用于VANETS,要求节点周期广播b... 车载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网络,具有节点高速移动、拓扑频繁的变化的特性。这些特性为消息的传播带来挑战。路由机制是实现消息传递的关键因素。地理位置路由被广泛地应用于VANETS,要求节点周期广播beacon消息。然而,节点周期地广播beacon消息,降低了路由性能,特别是在城市区域,由于节点密集,每个节点均广播beacon消息,恶化了路由性能。为此,针对城市环境,提出基于beacon控制的路由协议RPBC(Routing protocol with beacon control)。在RPBC中,并非每个节点广播beacon消息,而设置有效的机制选择部分节点广播,从而降低了beacon冗余,同时,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减少数据传输跳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RBPC在分组投递率、端到端传输时延以及路由开销方面均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网络 路由协议 beacon控制 路由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信标测距辅助INS的导航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余德 查峰 +2 位作者 黄晓颖 陈永冰 李文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591,597,共7页
传统基于地球物理场的匹配辅助惯性导航方法在基础数据变化特征不明显或数据缺乏等苛刻条件下,难以实现有效匹配定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单信标测距辅助惯性导航系统(INS)的方法。首先,在单信标测距解析基准图上引入相关极值匹... 传统基于地球物理场的匹配辅助惯性导航方法在基础数据变化特征不明显或数据缺乏等苛刻条件下,难以实现有效匹配定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单信标测距辅助惯性导航系统(INS)的方法。首先,在单信标测距解析基准图上引入相关极值匹配辅助导航算法并进行重新建模。然后,采用差分进化寻优算法对该模型进行解算,并设计了一种固定匹配序列长度的建模方法以解决相关极值匹配算法实时性差的缺点。所提方法在缺乏地球物理基础数据条件下,仅需在海底布放单只声信标即可实现局部海域水下高精度实时定位。同时,由于采用的测距基准图为解析形式,所提方法也能较好地解决离散匹配算法定位精度受限于基准图分辨率等问题。最后,设计了相关实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惯导定位误差累积为1529.4 m时,采用所提方法与单信标匹配,定位误差减小为111.8 m,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信标 实时 相关极值 匹配 惯性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加权k近邻分类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晓峰 王平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6-1060,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体积小,隐蔽性强,节点复制攻击检测的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加权k近邻分类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法。通过信标节点的空间位置数据与相距跳数得出各节点之间的相似程度,结合高斯径向基核函数求解未...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体积小,隐蔽性强,节点复制攻击检测的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加权k近邻分类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法。通过信标节点的空间位置数据与相距跳数得出各节点之间的相似程度,结合高斯径向基核函数求解未知节点的横轴、纵轴的空间坐标,确定各网络节点的空间位置;根据网络节点的属性特征与投票机制建立节点复制攻击模型,凭借组合加权k近邻分类法划分节点类型,并将结果传送至簇头节点,由簇头节点做出最后的仲裁,识别出节点复制攻击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节点复制攻击检测率最大值为99.5%,最小值为97.9%,对节点复制攻击检测的耗时为5.41 s,通信开销数据包数量最大值为209个,最小值为8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攻击检测 组合加权k近邻分类 复制节点 部署区域 信标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