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色金属熔池熔炼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罗七斤 李家荣 +3 位作者 徐宝强 杨斌 查国正 蒋文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44,共16页
熔池熔炼技术在铜、镍、铅、锡、锌等有色金属的提炼领域优势巨大,具有物料适应性强、金属回收率高、熔炼效果强等优点。由于该工艺涉及熔池内部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传热及传质等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际生产中暴露出炉体寿命缩短、... 熔池熔炼技术在铜、镍、铅、锡、锌等有色金属的提炼领域优势巨大,具有物料适应性强、金属回收率高、熔炼效果强等优点。由于该工艺涉及熔池内部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传热及传质等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际生产中暴露出炉体寿命缩短、熔池搅拌效果欠佳、熔体飞溅现象严重,以及喷枪和耐火内衬损耗大等问题,阻碍了熔池熔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系统综述了有色金属熔池熔炼工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传统的熔池熔炼技术和现代的熔池熔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比分析了传统熔池熔炼与现代熔池熔炼技术的优劣势。还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有色金属熔池熔炼工艺领域的应用,从顶吹-侧吹-底吹过程强化研究、熔池熔炼数值模拟两个方面,总结了有色金属熔池熔炼过程强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熔池熔炼 强化冶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锗铜精矿造锍熔炼过程中锗富集的研究
2
作者 陶薪亦 李伊娜 +2 位作者 杨洋 许娜 刘奎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针对含Ge铜精矿造锍熔炼过程中Ge挥发率低的问题,以云南某高硫低品位含Ge铜精矿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反应气氛、炉渣成分和熔炼温度等对铜锍品位、Ge挥发率以及Ge在烟尘、铜锍和渣相中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碳量15%、顶吹气体... 针对含Ge铜精矿造锍熔炼过程中Ge挥发率低的问题,以云南某高硫低品位含Ge铜精矿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反应气氛、炉渣成分和熔炼温度等对铜锍品位、Ge挥发率以及Ge在烟尘、铜锍和渣相中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碳量15%、顶吹气体中氧浓度21%、Fe/SiO_(2)质量比1.1、熔炼温度1350℃、CaO添加量10%的优化条件下,顶吹熔炼所得铜锍品位为17.21%,Ge挥发率可达94.88%。强还原性气氛有利于Ge的挥发,但不利于脱S,Pb、Zn主要以硫化物形式进入铜锍中,导致铜锍品位偏低。适量的Fe/SiO_(2)质量比和CaO添加量可促进辉石系炉渣的形成,降低炉渣黏度,改善熔体流动性与铜锍沉降效果,有利于提高Ge挥发率和铜锍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造锍熔炼 Ge 还原挥发 顶吹 铜锍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渣富氧侧吹熔池熔炼过程数值模拟与操做优化
3
作者 陈海大 陈千桥 +4 位作者 汪九初 张良标 江少杰 陈卓 宋彦坡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人们对锌渣富氧侧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认识与操作水平,以国内某企业的实际熔炼炉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VOF等方法构建了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喷嘴浸没深度的双侧吹熔池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 为提高人们对锌渣富氧侧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认识与操作水平,以国内某企业的实际熔炼炉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VOF等方法构建了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喷嘴浸没深度的双侧吹熔池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关键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增大浸没深度能够强化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升熔炼效率,但过大的浸没深度也会加重熔体喷溅等问题;就本研究对象而言,浸没深度及送风流量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渣 熔池熔炼 浸没深度 数值模拟 双侧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底吹熔炼炉内多相流动数值模拟及分析
4
作者 刘方侃 刘科成 刘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41,共8页
底吹炼铅熔池熔炼工艺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炼铅工艺。该工艺的关键设备铅底吹熔炼炉炉内熔体与富氧空气间的多相流动行为对于底吹炼铅熔池熔炼过程至关重要。因此,以铅底吹熔炼炉为原型,建立熔炼炉物理模型与炉内气-液两相流动的... 底吹炼铅熔池熔炼工艺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炼铅工艺。该工艺的关键设备铅底吹熔炼炉炉内熔体与富氧空气间的多相流动行为对于底吹炼铅熔池熔炼过程至关重要。因此,以铅底吹熔炼炉为原型,建立熔炼炉物理模型与炉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进行铅底吹熔炼炉内基准工况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得到炉内关键参数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富氧空气在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0.35 s;熔池内流体平均运动速度为0.18 m/s,平均湍动能为0.092 m2/s2,气相平均上升速度约为4 m/s;熔炼炉的活性反应区主要分布在氧枪附近、靠近熔池液面的区域,稳定后该区域的气含率为5.02%;氧枪区域上方炉顶的熔体喷溅现象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底吹熔炼炉 熔池熔炼 数值模拟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铅锌冶炼技术现状与火法熔池炼锌技术潜力分析
5
作者 闵小波 王鑫 +9 位作者 任浩宇 王萌 陈功夫 田秉东 王云燕 米贵良 王唯任 彭聪 柯勇 李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共12页
随着高品质硫化锌精矿逐渐减少,未来锌冶炼原料将从高品位硫化矿转向低质高杂铅锌混合矿、氧化矿、氧硫混合矿及含锌二次资源等。针对原料变动带来的挑战,总结了当下铅锌资源现状,主流的锌冶炼方法,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重点论述... 随着高品质硫化锌精矿逐渐减少,未来锌冶炼原料将从高品位硫化矿转向低质高杂铅锌混合矿、氧化矿、氧硫混合矿及含锌二次资源等。针对原料变动带来的挑战,总结了当下铅锌资源现状,主流的锌冶炼方法,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重点论述了未来原料变动、环保政策、无废低碳等新挑战下,现有复杂锌资源回收方法原理及其局限性。结合未来绿色低碳冶金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火法短流程直接炼锌技术在处理复杂含锌物料上的机遇与挑战。依托现代熔池熔炼强化冶金技术优势,分析了火法熔池直接炼锌技术可行性,展望了未来复杂含锌物料熔池炼锌技术发展前景与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为未来锌冶炼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复杂资源 氧硫混合矿 锌冶炼 熔池炼锌 绿色低碳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电镀污泥硫化熔炼中冰镍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
6
作者 周兆安 刘小文 +2 位作者 李俊 毛谙章 李加兴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6,151,共7页
通过HSC Chemistry热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铜镍电镀污泥还原硫化熔炼冰镍过程主要金属的物相变化规律,分析了还原硫化熔炼中冰镍的可选优化工艺条件。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镀污泥中铜、镍品位分别为3.0%、3.5%时,采用硫酸钙作为硫化... 通过HSC Chemistry热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铜镍电镀污泥还原硫化熔炼冰镍过程主要金属的物相变化规律,分析了还原硫化熔炼中冰镍的可选优化工艺条件。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镀污泥中铜、镍品位分别为3.0%、3.5%时,采用硫酸钙作为硫化剂,熔炼气氛V_(CO)/(V_(CO)+V_(CO_(2)))体积分数比为60%~75%,实际硫用量与理论用量比为1.6~2.0,在1 300℃下进行还原熔炼,有望获得铁含量(质量分数)小于20%的中冰镍,预期区域内渣中铜、镍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低于0.20%、0.43%,铜和镍回收率分别可达95%和90%以上,铬在渣中的固定率超过99.9%。生产样本统计结果显示,铜镍铬的分布行为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基于热力学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 电镀污泥 硫化熔炼 中冰镍 热力学分析 危险废弃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SYSTEM(IDSS) ONTHEPROCESSOFNICKELMATTESMELTER 被引量:1
7
作者 Mei Chi Peng Xiaoqi Zhou Jiemin(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 and Heat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期14-18,共5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DSS) on the process of nickel matte smelter. The knowledge and model base system based on fuzzy-decision rules ale special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DSS) on the process of nickel matte smelter. The knowledge and model base system based on fuzzy-decision rules ale specially suggested. The IDSS possesses the self-learning and adaptive properties, andhas been used for manag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information, optimi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harge mixture, and deciding the optim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reduced remarkably and the yield of nickel has been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decision smelting equipments: NICKEL MATTE SMELTE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吹熔池熔炼炉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朝辉 赵升辉 +4 位作者 赵明杰 赵国华 张小雪 陈卓 宋彦坡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6,共9页
为了探索铜双侧吹熔池熔炼过程增产增效的实现途径,以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实际双侧吹熔池熔炼炉为原型,运用VOF等方法构建了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数值模型,据此对不同送风流量(1300、1500、1700 m^(3)/h,标态)条件下的熔炼过程... 为了探索铜双侧吹熔池熔炼过程增产增效的实现途径,以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实际双侧吹熔池熔炼炉为原型,运用VOF等方法构建了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数值模型,据此对不同送风流量(1300、1500、1700 m^(3)/h,标态)条件下的熔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升送风流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熔炼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烟尘发生率增大等问题,因此,送风流量的增幅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风流量 熔池熔炼 数值模拟 气液两相流 双侧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在造锍熔炼铁橄榄石炉渣中的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曹舒恒 夏隆巩 刘志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造锍熔炼是火法炼铜的关键工序,通常采用铁橄榄石炉渣体系(SiO_(2)-FeO_(x)-MO,M代表金属)。系统讨论了四氧化三铁的性质、生成、溶解、析出、作用,以及危害与其消除方法等,并指出以往“在造锍熔炼中,四氧化三铁熔点高、黏度大,其生成... 造锍熔炼是火法炼铜的关键工序,通常采用铁橄榄石炉渣体系(SiO_(2)-FeO_(x)-MO,M代表金属)。系统讨论了四氧化三铁的性质、生成、溶解、析出、作用,以及危害与其消除方法等,并指出以往“在造锍熔炼中,四氧化三铁熔点高、黏度大,其生成将对造锍熔炼过程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在造锍熔炼中,四氧化三铁的生成及过饱和析出与温度、炉渣FeSiO_(2)质量比、体系中FeS和Cu_(2) S活度、SO_(2)分压等因素相关;Fe(Ⅲ)在炉渣中的溶解度决定于渣温。四氧化三铁过饱和析出于炉渣中后,炉渣黏度应按Einstein-Roscoe公式计算。此外,还对不同熔炼方法中炉渣温度和Fe SiO_(2)质量比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铜 四氧化三铁 造锍熔炼 铁橄榄石炉渣 炉渣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组分含量对渣锍高温沉降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家靓 杨旭 +3 位作者 张建坤 陈永强 张立峰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2-1720,共9页
本文利用高温沉降实验对FeO-SiO2-Fe3O4-CaO-Al2O3-MgO系中不同组分含量以及温度对铜渣、铜锍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结合含固相熔渣的黏度、密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渣型炉渣的黏度和密度进行计算,进而研... 本文利用高温沉降实验对FeO-SiO2-Fe3O4-CaO-Al2O3-MgO系中不同组分含量以及温度对铜渣、铜锍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结合含固相熔渣的黏度、密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渣型炉渣的黏度和密度进行计算,进而研究其对渣锍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炉渣黏度大于0.5 Pa·s时,黏度升高对渣锍分离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当炉渣各组分控制在SiO2/Fe比(w(SiO2)/w(Fe))0.82%~0.97%、w(CaO)0~6.2%、w(Al2O3)2%~7%、w(MgO)0~1.25%和w(Fe3O4)0~10%,且沉降温度在1230℃以上时,熔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密度也在理想的范围内,沉降后渣中的含铜量低于1%。由沉降后渣的矿相分析表明,难以沉降的铜物相主要为呈点状分布的微米级黄铜矿和少量大粒径的辉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渣锍分离 FactSage 黏度 密度 渣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炼铜多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亲猛 郭学益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8-196,共9页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S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强,Cu-Fe、Cu-S、Fe-S含量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0.89、0.79,但Si O2与Cu、Fe、S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构造了Cu、Fe、S组元含量复合映射模型,该复合模型预测精确度高于单因素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可为生产过程中高品位铜锍多组元含量的精细调控,及熔炼-吹炼过程热量精确分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底吹 炼铜 铜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枪布置方式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闫红杰 刘方侃 +4 位作者 张振扬 高强 刘柳 崔志祥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3-2400,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氧枪布置方式及直径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氧枪倾角有利于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进行,当单排氧枪倾角在17°~22°之间时,熔池各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相对于现场工况,双排氧枪倾角分别为12°和22°时,熔池的搅拌效果显著增强;当氧枪倾角为20°时,其有效搅拌区直径为1.475 m,对应的合理氧枪间距为0.98~1.23m;适当减小氧枪直径可以有效提高熔池气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熔池熔炼 湍流模型 氧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回收铜和钴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朝波 李云 +3 位作者 杨声海 陈永明 叶龙刚 张文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从试验上验证了铜钴硫化矿冶炼新工艺的可行性,并着重研究了新工艺中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阶段还原剂焦炭用量、硫化剂黄铁矿用量、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钴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铜钴冶炼渣质量分数6%的焦炭和20%的黄铁矿,在1... 从试验上验证了铜钴硫化矿冶炼新工艺的可行性,并着重研究了新工艺中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阶段还原剂焦炭用量、硫化剂黄铁矿用量、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钴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铜钴冶炼渣质量分数6%的焦炭和20%的黄铁矿,在1 350℃熔炼3h,弃渣含铜、钴可分别降至0.12%和0.074%,产品铜钴锍中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92.95%和89.95%。贫化渣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Fe2SiO4)和磁铁矿(Fe3O4),铜钴锍主要物相为硫化亚铁(FeS)、钴铁硫化物(Fe0.92Co0.08S)、吉硫铜矿(Cu8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硫化矿 还原造锍熔炼 铜钴锍 贫化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钼矿的造锍熔炼与吹炼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旭恒 陈星宇 +1 位作者 赵中伟 马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6-1622,共7页
利用重金属冶金中的熔炼技术,采用辉钼矿与白冰铜造锍熔炼、富氧吹炼使钼氧化挥发的新方法,实现辉钼矿中钼的提取,研究造锍过程中白冰铜溶解辉钼矿的行为以及物料配比、吹炼温度和空气流量等因素对MoO_3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冰铜... 利用重金属冶金中的熔炼技术,采用辉钼矿与白冰铜造锍熔炼、富氧吹炼使钼氧化挥发的新方法,实现辉钼矿中钼的提取,研究造锍过程中白冰铜溶解辉钼矿的行为以及物料配比、吹炼温度和空气流量等因素对MoO_3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冰铜与辉钼矿的质量比不低于12:5、吹炼温度不低于1150℃时,辉钼矿能完全溶解到白冰铜中形成共熔体;优化后的吹炼条件如下:按白冰铜与辉钼矿的质量比为150:30配料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1300℃下保温5h,再以10 L/h的气流量吹炼1 h,MoO_3的挥发率达到7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冰铜 造锍 吹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池熔炼中金属硫酸盐分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群 谭军 +5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廖舟 谢富春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9-1636,共8页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 利用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得冶炼废渣熔池熔炼过程中5种金属硫酸盐(FeSO4, In2(SO4)3, Fe2(SO4)3, ZnSO4, PbSO4)的分解压,确定硫酸盐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采用热重(TG)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各金属硫酸盐的分解过程,验证热力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5种硫酸盐发生分解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FeSO4、In2(SO4)3、Fe2(SO4)3、ZnSO4、PbSO4;热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变温度、分解温度与DSC曲线吸热峰位置、TG曲线质量损失阶段相吻合,且理论计算温度比TG-DSC测定温度低7.5~283.1 K;熔炼炉温度达到1316.1 K以上可使浸锌渣、沉铁渣中的硫酸盐分解脱硫较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废渣 金属硫酸盐 熔池熔炼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铜熔炼工艺简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衷水平 陈杭 +3 位作者 林泓富 吴健辉 刘闯 郭先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对我国主流铜熔炼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我国铜冶炼工艺的选择和绿色熔炼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铅渣液态还原过程中有价金属分布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霖 杨天足 +3 位作者 刘伟锋 张杜超 宾舒 宾万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6-1062,共7页
以铅精矿氧化熔炼产生的高铅渣为原料,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熔池熔炼还原过程。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反应原料及产物进行分析,探讨铁硅比、钙硅比、还原煤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对有价金属元素(Pb、Cu、Zn)... 以铅精矿氧化熔炼产生的高铅渣为原料,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熔池熔炼还原过程。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反应原料及产物进行分析,探讨铁硅比、钙硅比、还原煤用量、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对有价金属元素(Pb、Cu、Zn)在高铅渣还原产物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中的Pb、Cu主要进入金属相,而Zn则基本进入还原渣中。最有利于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工艺条件如下:铁硅比1.25,钙硅比0.8,还原时间为60 min,还原温度为1200℃,还原剂的用量为理论量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铅渣 液态还原 熔池熔炼 金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铅精矿无SO_2排放反射炉一步炼铅半工业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维义 唐朝波 +2 位作者 唐谟堂 李增荣 刘丰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7-1130,共4页
以西部矿业公司自产硫化铅精矿和进口高锌硫化铅精矿为原料 ,在 1m2 的小反射炉上进行了硫化铅精矿还原造锍熔炼的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烟气中SO2 含量达标 ,固硫率≥ 96 % ,铅直收率≥ 87% ,总回收率≥ 96 % ,粗铅质量高 ,符合电解... 以西部矿业公司自产硫化铅精矿和进口高锌硫化铅精矿为原料 ,在 1m2 的小反射炉上进行了硫化铅精矿还原造锍熔炼的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烟气中SO2 含量达标 ,固硫率≥ 96 % ,铅直收率≥ 87% ,总回收率≥ 96 % ,粗铅质量高 ,符合电解精炼要求。说明硫化铅精矿无SO2 排放一步炼铅新工艺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造锍熔炼 还原剂 无污染冶金 一步炼铅 半工业试验 反射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锌浸出渣炼铁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洋 谭军 +4 位作者 刘常青 尹周澜 陈启元 张平民 廖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78-1986,共9页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 对锌浸出渣熔池熔炼碳还原炼铁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Zn Fe2O4和KFe3(SO4)2(OH)6受热分解的含铁产物是Fe2O3,Zn Fe2O4在300~1800 K温度范围内不能自发分解,KFe3(SO4)2(OH)6在652.25K即可分解;高pCO/pCO2、低温(但要高于炉渣熔融的温度)有利于熔体中的Fe2O3还原生成液态铁;含硫物相低温分解后的产物有金属硫酸盐K2SO4和Ca SO4,两者热分解脱硫的有利条件均是高温及低硫分压、低氧分压(但氧分压要高于硫酸盐分解生成硫化物的限值),Ca SO4热分解脱硫比K2SO4易于进行。锌浸出渣中碱性氧化物Ca O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降低Zn2Si O4碳热还原的起始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炉渣碱度及炉渣中Ca O的活度,降低硫在铁液与炉渣中的分配平衡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熔池熔炼 碳还原 炼铁 热力学分析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锍熔炼捕收氰化渣中有价金属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军 陈毅鹏 +2 位作者 刘丹阳 党晓娥 王碧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88,共5页
为了探究以氰化尾渣为原料进行造锍熔炼的可能性,研究了渣型配比、熔炼温度、升温时间、保温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金、银、铜回收率及锍相中金、银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时间60 min、保温时间50 min、熔炼温度1250℃条件下,当氰... 为了探究以氰化尾渣为原料进行造锍熔炼的可能性,研究了渣型配比、熔炼温度、升温时间、保温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金、银、铜回收率及锍相中金、银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时间60 min、保温时间50 min、熔炼温度1250℃条件下,当氰化尾渣与硫化铜精矿配比4∶1、FeO/SiO_(2)比1.8、CaO/SiO_(2)比0.8时,金、银和铜回收率分别达到73.13%、83.95%和70.97%,金、银在锍相中含量分别达到8.29 g/t和257.40 g/t。造锍熔炼工艺处理氰化尾渣是可行的,为该类尾渣的高效环保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造锍熔炼 硫化铜精矿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