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re structure of ore granular media b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 processing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爱祥 杨保华 +1 位作者 习泳 江怀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The pore structure images of ore particles located at different heights of leaching column were scanned with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scanner, the porosity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 The pore structure images of ore particles located at different heights of leaching column were scanned with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scanner, the porosity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geometrical shape and connectivity of por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mage process method,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pore structure images was real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sity of ore particles bed in leaching column is 42.92%, 41.72%, 39.34% at top, middle and bottom zone, respectively. Obviously it has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decreases appreciably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column. The overall average porosity obtained by image processing is 41.33% while the porosity gotten from general measurement method in laboratory is 42.77% showing the results of both methods are consistent well. The pore structure of ore granular media is characterized as a dynamical space network composed of interconnected pore bodies and pore throats. The ratio of throats with equivalent diameter less than 1.91 mm to the total pores is 29.31%, and that of the large pores with equivalent diameter more than 5.73 mm is 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 granular media pore structure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种植物叶片病害识别 被引量:205
2
作者 孙俊 谭文军 +3 位作者 毛罕平 武小红 陈勇 汪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09-215,共7页
针对训练收敛时间长,模型参数庞大的问题,该文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批归一化与全局池化相结合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通过对卷积层的输入数据进行批归一化处理,以便加速网络收敛。进一步缩减特征图数目,并采用... 针对训练收敛时间长,模型参数庞大的问题,该文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批归一化与全局池化相结合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通过对卷积层的输入数据进行批归一化处理,以便加速网络收敛。进一步缩减特征图数目,并采用全局池化的方法减少特征数。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初始层卷积核和全局池化层类型,以及设置不同初始化类型和激活函数,得到8种改进模型,用于训练识别14种不同植物共26类病害并选出最优模型。改进后最优模型收敛时间小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仅经过3次训练迭代,就能达到90%以上的识别准确率;参数内存需求仅为2.6 MB,平均测试识别准确率达到99.56%,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加权平均分数为99.41%。改进模型受叶片的空间位置的变换影响较小,能识别多种植物叶片的不同病害。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及较强的鲁棒性,该研究可为植物叶片病害的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植物 图像处理 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批归一化 全局池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CON的药品包装瓶批号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怀远 廖跃华 +1 位作者 周夫之 黄忆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3,共3页
检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技术是实现药品生产质量快速、自动检测与控制的新型重要手段。介绍了基于HALCON机器视觉软件的检测系统的构建和针对药品包装瓶批号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包括灰度值调整、填充缝... 检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技术是实现药品生产质量快速、自动检测与控制的新型重要手段。介绍了基于HALCON机器视觉软件的检测系统的构建和针对药品包装瓶批号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包括灰度值调整、填充缝隙与滤波、分割图像及训练OCR、识别数字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CON 机器视觉 批号检测 OCR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17
4
作者 傅博 姜勇 +5 位作者 王洪光 姜文东 宋屹峰 王灿灿 初金良 赵彦平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7,共8页
随着电网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力巡检中,人工手段对设备采集的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存在效率低、检测结果不稳定的缺点。为此提出并开发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智能诊断系统。在系统中构建了分... 随着电网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力巡检中,人工手段对设备采集的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存在效率低、检测结果不稳定的缺点。为此提出并开发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智能诊断系统。在系统中构建了分层软件结构,基于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开发了图像导入、数据库访问、文本输出等功能模块,使用了多种检测算法,且利用ADO技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修改。软件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工作效率高、错误率低、界面友好等优点,适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图像的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输电线路巡检 智能诊断 图像处理 批量检测 数据库 分层软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法ICF靶丸几何参数批处理及壁厚分布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学森 高党忠 +4 位作者 马小军 唐永建 张林 孙涛 董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7-492,共6页
分析了靶丸微焦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采用改进Hough变换对靶丸X射线数字图像进行自动圆参数检测,结合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获得了精确的多层靶丸几何参数,给出了靶丸图像批处理的整个分析流程,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靶丸X射线图像批处理计算... 分析了靶丸微焦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采用改进Hough变换对靶丸X射线数字图像进行自动圆参数检测,结合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获得了精确的多层靶丸几何参数,给出了靶丸图像批处理的整个分析流程,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靶丸X射线图像批处理计算软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靶丸壁厚分布的批处理计算问题,给出了多层靶丸壁厚分布状态及单层靶丸全表面壁厚分布情况的计算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丸 几何参数测量 X射线图像批处理 HOUGH变换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批量再标准化和YOLOv3的手势识别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程淑红 程彦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复杂场景下手势分割准确性低,手势细粒度特征描述不充分和手势识别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融合批量再标准化和YOLOv3的手势识别算法。首先,在复杂背景及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20种手势,运用数据增广策略进行样本扩充并建立标准手势库;然... 针对复杂场景下手势分割准确性低,手势细粒度特征描述不充分和手势识别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融合批量再标准化和YOLOv3的手势识别算法。首先,在复杂背景及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20种手势,运用数据增广策略进行样本扩充并建立标准手势库;然后通过K均值维度聚类获取训练集手势锚点框,负责对不同尺度手势进行检测;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和微调方法训练得到手势识别模型。为解决YOLOv3网络在手势训练阶段和预测阶段进行规范化处理时数据间可能存在较大偏差问题,采用批量再标准化方法提高手势识别准确性。手势识别过程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的优势,实验表明在正常实验环境下,手势平均识别率为97.6%,对于复杂背景下干扰较大的手势平均识别率达到89.2%以上,单次手势识别速度为0.0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手势识别 YOLOv3 批量再标准化 迁移学习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帧CT图像数据的测序数据挖掘与规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拥军 骆嘉伟 余爱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6-108,113,共4页
针对多帧CT图像进行病理诊断中容易出现数据挖掘信息冗余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序列关联轮廓线特征提取及批处理的多帧CT图像数据的测序数据挖掘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多帧CT图像进行去噪和特征优化处理,然后采用Sobel算子模... 针对多帧CT图像进行病理诊断中容易出现数据挖掘信息冗余导致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序列关联轮廓线特征提取及批处理的多帧CT图像数据的测序数据挖掘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多帧CT图像进行去噪和特征优化处理,然后采用Sobel算子模板进行CT图像测序数据的模板匹配,基于边缘先验知识进行轮廓线套索搜索,并采用连续批处理方法进行多帧CT图像的连续测序数据挖掘与分析,提高处理效率。最后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多帧CT图像处理,能准确提取图像轮廓线特征,实现测序数据的准确挖掘,且运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数据挖掘 批处理 轮廓线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像先验建模的可扩展高斯混合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墨华 彭建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0-227,共8页
针对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先验建模中分量数目难以扩展的问题,构建基于狄利克雷过程的可扩展高斯混合模型.通过聚类分量的新增及归并机制,使模型复杂度根据数据规模自适应变化,从而增强先验模型结构的紧密度,以提升其可解释性.此外,... 针对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先验建模中分量数目难以扩展的问题,构建基于狄利克雷过程的可扩展高斯混合模型.通过聚类分量的新增及归并机制,使模型复杂度根据数据规模自适应变化,从而增强先验模型结构的紧密度,以提升其可解释性.此外,对高斯混合模型的推理过程进行优化,给出一种基于批次处理方式的可扩展变分推理算法,求解图像去噪中所有隐变量的变分后验分布,实现先验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图像去噪任务中较EPLL等传统去噪模型能够取得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去噪效果更佳,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建模 高斯混合模型 狄利克雷过程 图像去噪 批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表观病害人工标记数据标准化批处理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董一庆 王达磊 +1 位作者 潘玥 李晓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123,共11页
人工检测是在役桥梁管理与维护中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通过人工目测或工具量测形成的各类病害检测结果是指导桥梁运维决策的关键基础数据。然而,因缺少对人工检测病害数据的标准化快速批处理方法,该类数据往往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 人工检测是在役桥梁管理与维护中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通过人工目测或工具量测形成的各类病害检测结果是指导桥梁运维决策的关键基础数据。然而,因缺少对人工检测病害数据的标准化快速批处理方法,该类数据往往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方法呈现出数据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时效性弱等问题,难以支撑实桥管养和相关科研需要。面对人工检测采集的海量原始病害数据,本研究以铺装病害人工检测数据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人工检测表观病害数据标准化批处理方法。首先通过人工检测采集标注的CAD电子化数据,进行病害图像网格式栅格化批处理,形成以吊杆(或斜拉索)的锚固点网格化划分的病害分布位图;其次通过图像连通域查找和判定算法,提取病害的面积、长度等信息;最后,根据网格标签输出可供计算机快速分析处理的标准化数据,并进行病害数据分析,包括病害类型分析、位置分析、横向分布分析和纵向分布分析等。该方法实现了快速化和标准化的人工检测病害大数据处理整理,为相关研究和针对性指导桥梁养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基础数据处理方法;此外,所提出的标准化批处理方法对于人工检测中的量大面广的其他构件病害数据及其他类型数据处理分析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管理与维护 人工检测 桥面铺装 病害数据 图像处理 标准化批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高分辨率DOM批量快速制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亚亚 马小计 周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99,146,共5页
随着遥感数据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广泛应用,对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张图”批量快速制作有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作为试验区,利用Pixel Engine软件的“RS+GIS+Photoshop”算法,首先,针对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卫... 随着遥感数据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广泛应用,对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张图”批量快速制作有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作为试验区,利用Pixel Engine软件的“RS+GIS+Photoshop”算法,首先,针对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特点,制定相应的数据处理流程,自动化制作单景DOM;然后,以县级辖区为单位,批量快速制作县级辖区DOM;最后,从制作精度和速度两个方面,将该方法制作得到的DOM成果与人工处理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多源高分辨率DOM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高分辨率 遥感影像 DOM批量处理 自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的电网巡检故障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锋 柳骏 +2 位作者 王裘潇 徐海 万广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针对计算机平台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高能耗问题,研究了电网巡检故障图像识别的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方法.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将卷积层与全连接层的计算分别映射至独立的计算核心,提出了针对图像处理过程不同阶段的优化方案,实现了不同运... 针对计算机平台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高能耗问题,研究了电网巡检故障图像识别的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方法.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将卷积层与全连接层的计算分别映射至独立的计算核心,提出了针对图像处理过程不同阶段的优化方案,实现了不同运算层次与硬件资源之间的匹配,并通过遗传算法得到了神经网络的并行优化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etNet-5与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运行能效分别为优化前的1.94倍和1.8倍,单张图片的平均处理速度约为原来的4~5倍和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电网巡检 图像识别 循环展开 平衡剪枝 批处理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模型构建器的影像批量裁剪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昝建春 冷鸿天 吴颜奎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2期16-19,64,共5页
为解决常规影像裁剪方法的低效、计算机编程难度大以及共享、扩展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利用ArcGIS软件的模型构建器制作裁剪工具模型,实现了批量、流程化影像裁剪。介绍了软件平台及模型构建器中迭代器的作用,阐述影像批量裁剪的实现流程... 为解决常规影像裁剪方法的低效、计算机编程难度大以及共享、扩展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利用ArcGIS软件的模型构建器制作裁剪工具模型,实现了批量、流程化影像裁剪。介绍了软件平台及模型构建器中迭代器的作用,阐述影像批量裁剪的实现流程以及影像裁剪模型的建立步骤及其使用方法。该模型的使用可实现了对影像批量裁剪的高效、易入手且方便共享、扩展使用的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模型构建器 影像批量裁剪 裁剪模型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的内外先验融合
13
作者 张墨华 彭建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80,共9页
近年来,使用高斯混合模型作为块先验的贝叶斯方法取得了优秀的图像复原性能,针对这类模型分量固定及主要依赖外部学习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的图像先验模型。该模型从干净图像数据库中学习外部通用先验,从退化... 近年来,使用高斯混合模型作为块先验的贝叶斯方法取得了优秀的图像复原性能,针对这类模型分量固定及主要依赖外部学习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的图像先验模型。该模型从干净图像数据库中学习外部通用先验,从退化图像中学习内部先验,借助模型中统计量的可累加性自然实现内外部先验融合。通过聚类的新增及归并机制,模型的复杂度随着数据的增大或缩小而自适应地变化,可以学习到可解释及紧凑的模型。为了求解所有隐变量的变分后验分布,提出了一种结合新增及归并机制的批次更新可扩展变分算法,解决了传统坐标上升算法在大数据集下效率较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图像去噪及填充实验中,相比传统方法,所提模型无论在客观质量评价还是视觉观感上都更有优势,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 图像复原 变分推理 批次更新 先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asuring method for maximal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14
作者 段跃华 张肖宁 吴传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50-2156,共7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five different-size flat and elongated (F&E) coarse aggregates were glued into two specimens by epoxy resin, respectively, and ...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five different-size flat and elongated (F&E) coarse aggregates were glued into two specimens by epoxy resin, respectively, and slice images were obtained by X-ray CT, then the aggregates were extracted by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ttributions of the particle on different cross-sec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overlap area method’. And unified three-dimensional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ntinuous slice images. The coefficient values of spherical harmonics descriptor representing particles surface profile were gained, then each scanned particle was represented by 60×120 discrete points conformably with spherical harmonics descriptor. The chord length and direction angl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calculation. With the major axis (L) and orthogonal axis (W and 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by calip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L, W, and T dimension measuring method is able to take the place of the present manual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aggregate flat and elongated (F&E) aggregate x-ray C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overlap area method spherical harmo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