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培养基及碳氮源对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1
作者 耿双贵 赵星星 +7 位作者 谭娅 吴高殷 陶光林 彭仲诚 袁杜 李秋英 王爽 刘映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为筛选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和碳氮源,以异形玉叶金花顶芽为外植体,探讨6种基本培养基(MS、1/2 MS、B_(5)、1/2 B_(5)、N_(6)、WPM)、碳源(10~50 g/L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氮源(0.1~0.8 g/L谷氨酰胺、水解乳蛋白、水解... 为筛选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和碳氮源,以异形玉叶金花顶芽为外植体,探讨6种基本培养基(MS、1/2 MS、B_(5)、1/2 B_(5)、N_(6)、WPM)、碳源(10~50 g/L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氮源(0.1~0.8 g/L谷氨酰胺、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顶芽初代培养在N 6上芽高最高(1.5 cm);MS中增殖率(84.77%)及增殖倍数(3.67倍)最高;1/2 B_(5)中生根率(88.89%)、根数(12.0)和根长(4.97)指数最好。碳源:顶芽初代培养在20 g/L葡萄糖中芽高(3.18 cm)和芽粗(9.29 mm)最大;30 g/L蔗糖中增殖率(84.77%)及增殖倍数(3.67倍)最大;在20 g/L蔗糖中生根率(100.00%)、根数(16.67)、根长(4.96 cm)最大。氮源: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氮源抑制了顶芽生长、增殖和生根。组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1∶1的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7.17%。综上,异形玉叶金花顶芽组织培养各阶段对基本培养基、碳源种类及浓度需求不同,而氮源对顶芽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玉叶金花 组织培养 基本培养基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Basic与体育多媒体CAI课件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智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8-109,112,共3页
目前,各种多媒体课件创作平台的共同缺点是靠程序控制课件的能力较差,对于相对复杂的程序需借用界面效果良好的外部程序编写。应用VisualBasic(VB)语言能解决体育CAI课件中的动画制作、图像的切换、音频及视频播放等多媒体课件创作平台... 目前,各种多媒体课件创作平台的共同缺点是靠程序控制课件的能力较差,对于相对复杂的程序需借用界面效果良好的外部程序编写。应用VisualBasic(VB)语言能解决体育CAI课件中的动画制作、图像的切换、音频及视频播放等多媒体课件创作平台所不能实现的较复杂的编程技术。体育CAI课件的制作的程序处理密不可分,借助程序设计的优势能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多媒体课件创作平台与VB语言的有机结合,为体育多媒体CAI课件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件设计 VISUALbasic 体育 多媒体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甜柿’组织培养中的抗褐化研究
3
作者 黄丽辉 叶冬梅 +5 位作者 覃换玲 陈淑媛 高营营 黄天琨 林志城 周松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降低‘小果甜柿’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以其组培继代苗为试材,从基本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种类浓度及抗褐化剂种类浓度三个方面,对‘小果甜柿’进行了组织培养中的抗褐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1/2N)MS、(3/4N)MS和MS基本培养... 为降低‘小果甜柿’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以其组培继代苗为试材,从基本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种类浓度及抗褐化剂种类浓度三个方面,对‘小果甜柿’进行了组织培养中的抗褐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1/2N)MS、(3/4N)MS和MS基本培养基,DKW培养基褐化最轻,褐化仅限于植株基部,未扩散至整个培养基而引起严重褐化;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ZT抗褐化效果较好,而单独使用6-BA或ZT+6-BA组合,褐化程度均较重;抗褐化剂AC和核黄素对‘小果甜柿’组培继代苗褐化有抑制效果,PVP对褐化无抑制效果,AC优于核黄素和PVP,但AC和核黄素会抑制植株生长而影响继代增殖。因此,综合而言,以DKW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细胞分裂素ZT(2.0mg/L),不添加抗褐化剂时,‘小果甜柿’组培继代苗增殖及抗褐化效果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甜柿 组织培养 基本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 抗褐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众传播视角的中小型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展策略研究--以株洲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劲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3,74,共5页
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博物馆,承担着宣传和传播本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责。随着博物馆界“以观众为中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基本陈列的策展过程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观众的分类研究,了解其不尽相同的参观动机和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实施... 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博物馆,承担着宣传和传播本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责。随着博物馆界“以观众为中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基本陈列的策展过程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观众的分类研究,了解其不尽相同的参观动机和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实施展览内容架构、陈列语言、辅助展品的分众化设计策略,对于举办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高质量陈列展览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众传播 中小型博物馆 基本陈列 策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组培苗壮苗培养研究
5
作者 薛缘 李得萍 +3 位作者 易元慧 杨丹丹 牛崴湲 刘艳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研究金钗石斛组培苗快速生长的影响因素,以生长素NAA、水解乳蛋白、MS培养基有机成分、活性炭四因素三水平设置正交试验,观察金钗石斛组培苗壮苗培养的生长表现,从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合。试验结果表明:0.10 g/L活性炭+0.50 mg/L NAA+0... 为研究金钗石斛组培苗快速生长的影响因素,以生长素NAA、水解乳蛋白、MS培养基有机成分、活性炭四因素三水平设置正交试验,观察金钗石斛组培苗壮苗培养的生长表现,从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合。试验结果表明:0.10 g/L活性炭+0.50 mg/L NAA+0.05 g/L水解乳蛋白+1倍有机成分组合对组培苗各生长效果最好;加入NAA可以明显增加组培苗生长的高度和茎粗。本研究可为金钗石斛组培快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基本培养基 组培苗壮苗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本培养基和外植体对剑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峰 刘巧莲 +4 位作者 代真真 陈河龙 高建明 郑金龙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78,共4页
研究4种基本培养基和3种剑麻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H基本培养基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效果最好,出愈率为100%,愈伤量大,分化率为21.1%;用于剑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剑麻叶片,其出愈率最高,愈伤量最... 研究4种基本培养基和3种剑麻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H基本培养基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效果最好,出愈率为100%,愈伤量大,分化率为21.1%;用于剑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剑麻叶片,其出愈率最高,愈伤量最大。在整个诱导和分化过程中,剑麻对N的需求不大,而低铵盐含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有利;在含有较高浓度的盐酸硫胺素(VB1)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量和分化率都有显著提高;Cu、Mo、Co等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肌醇,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并非必需,但对愈伤组织的分化可能是极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培养基 外植体 剑麻 愈伤组织 诱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辉明 尚伟 +3 位作者 陈燕 罗庆国 叶炜 江金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研究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从易到难依次为茎、叶柄和叶片,最佳基本培养基是改良Nitsch,1.0 mg/L6-BA和0.2 mg/L2,4-D生长调节剂组合最有利于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
关键词 红掌 安祖花 外植体 基本培养基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带叶兜兰离体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宝玲 陈尔 +3 位作者 杨舒婷 王华新 龚建英 苏莉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30-1736,共7页
【目的】探讨适宜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为规模化生产带叶兜兰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带叶兜兰组培苗为外植体,筛选适合其丛生芽诱导、增殖和壮苗生长的基本培养基、附加物种类和生长激... 【目的】探讨适宜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为规模化生产带叶兜兰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带叶兜兰组培苗为外植体,筛选适合其丛生芽诱导、增殖和壮苗生长的基本培养基、附加物种类和生长激素组合。【结果】初步筛选出较适宜带叶兜兰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3.0 mg/L BA+0.1 mg/LNAA+80.0 g/L香蕉汁+2.0 g/L活性炭,其诱导率较高,为36.1%,且丛生芽诱导出芽较多;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1/2MS+0.1 mg/L TDZ+3.0 mg/L 2,4-D+80.0 g/L香蕉汁+2.0 g/L活性炭,其增殖系数为2.02,芽生长较快;壮苗生长最适宜培养基为1.0 g/L花宝1号+1.0 g/L花宝2号+MS培养基的有机、微量成分+1.0 mg/LNAA+2.0 g/L活性炭+80.0 g/L香蕉汁+1.5g/L蛋白胨,其幼苗生长较好,生物量大,生根率达75.5%。【结论】在1/2MS+3.0 mg/L6-BA+0.1 mg/LNAA+2.0 g/L活性炭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汁较适宜带叶兜兰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在1/2MS+80.0g/L香蕉汁培养基中添加0.1 mg/LTDZ+3.0 mg/L 2,4-D对带叶兜兰的增殖效果较佳;花宝改良培养基适宜带叶兜兰壮苗培养,结合添加NAA和活性炭培养效果更佳,但活性炭浓度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叶兜兰 离体培养 培养基组分 基本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胚培养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2
9
作者 董丽芬 王岩 张宗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对油松胚培养芽增殖分化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表明 :适于油松胚芽增殖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 1/ 2MS ;适宜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 2 .0mg/L 6 BA +0 .0 3mg/LIBA ;适宜的蔗糖浓度为2 %。
关键词 油松 胚培养 芽增殖 培养基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扁杏组培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齐高强 赵忠 +1 位作者 张存旭 周锋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适合大扁杏的分化培养;最适外植体为茎尖; 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光照强度2000-3000lx,pH 5.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基本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成熟合子胚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祎 赵彤彤 +4 位作者 杨魏 马辉 丁令智 梁艳 沈海龙 《森林工程》 2015年第2期5-7,13,共4页
为了探索以红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以GD、DCR、LM、MS等为基本培养基,以2,4-D和6-BA组成不同浓度激素组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1供试培养基均可诱导红松成熟合子胚产生愈伤组织,但DCR培养基上... 为了探索以红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以GD、DCR、LM、MS等为基本培养基,以2,4-D和6-BA组成不同浓度激素组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1供试培养基均可诱导红松成熟合子胚产生愈伤组织,但DCR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出现最早,出愈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达93.3%;2在DCR培养基中添加2,4-D与6-BA的各种组合均获得了较好的愈伤组织发生,但以2,4-D 2 mg/L+6-BA 0.5 mg/L和2,4-D6 mg/L+6-BA 1 mg/L的出愈率最高,达96.7%。综上所述,红松成熟合子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适宜基本培养基为DCR,适宜激素组合为2,4-D 2 mg/L+6-BA 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成熟合子胚 愈伤组织 基本培养基 激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根的诱导培养及其发生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启香 胡恒康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对适宜于铁线莲品种‘Multi-Blue’(Clematis‘Multi-Blu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采用L9(32)正交实验设计对生根培养基中NAA和IBA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也进行了观察。接种在1/... 对适宜于铁线莲品种‘Multi-Blue’(Clematis‘Multi-Blu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采用L9(32)正交实验设计对生根培养基中NAA和IBA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也进行了观察。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的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的生根率极显著高于改良1/2MS、MS和WPM培养基(P<0.01),生根率达66.97%;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1NAA,不定芽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9.3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 mg.L-1NAA的1/2MS培养基(含30 g.L-1蔗糖和8 g.L-1琼脂,pH5.8)为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在不定芽的茎横切面上未见潜伏根原基存在;而在接种约1周后,不定芽茎基部皮层的薄壁细胞逐渐恢复分生能力,出现胞质变浓、核质增加、液泡缩小及细胞排列紧密等变化,细胞开始分裂并形成分生细胞团;接种后约2周,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并逐渐形成体积较小、染色较深的一群分生细胞,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结构;接种后约3周,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并分化出球形或楔形的不定根根原基;根原基在皮层中常发生弯曲或分支,且皮层处的不定根加粗生长,最终突破皮孔并形成独立的不定根。观察结果表明,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基部形成的不定根根原基为诱生根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品种'Multi-Blue’ 不定根 基本培养基类型 NAA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霍巴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I.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进 王玉珍 +1 位作者 罗景兰 刘小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4,共4页
以霍霍巴为材料 ,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0 .1 %HgCl2 与 2 %NaClO 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 8min ,灭菌成功率 99% ;改良MS培养基适合霍霍巴的分化培养 ;... 以霍霍巴为材料 ,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0 .1 %HgCl2 与 2 %NaClO 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 8min ,灭菌成功率 99% ;改良MS培养基适合霍霍巴的分化培养 ;最适外植体为双腋芽茎段 ;培养条件 :温度 2 5~ 2 8℃ ,光照强度 30 0 0lx ,光照时间 1 2~ 1 4h/d ,pH 5 .5~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霍巴 基本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在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炯 张读朴 +5 位作者 徐亚萍 乌斯满江 朱刚 符子华 王延 薛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94-98,共5页
测定了产气荚膜梭菌B型、D型和腐败梭菌在新研制的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产毒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以在新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和产毒。产气荚膜梭菌B 型经2 h 的适应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8 h细菌密度接近最... 测定了产气荚膜梭菌B型、D型和腐败梭菌在新研制的厌氧菌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产毒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可以在新培养基中良好生长和产毒。产气荚膜梭菌B 型经2 h 的适应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8 h细菌密度接近最高值,OD630为4.329;经检测,培养4 h^24 h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培养物上清)1μL^2μL可致死KM小鼠。产气荚膜梭菌D型的生长速度也较快,无适应期就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2 h 时细菌密度最高, OD630 为1.75;细菌最佳产毒期在6 h^14 h,培养物上清0.5μL^0.65μL可致死KM小鼠。腐败梭菌生长速度较慢,经6 h的适应期后,才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到14 h时细菌密度最高,OD630为1.335;细菌毒力在培养后的6 h^24 h内10μL菌液可达到在24 h内致死KM小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基础培养基 腐败梭菌 厌氧菌 生长特性 对数生长期 细菌密度 KM小鼠 生长速度 适应期 产毒能力 生长曲线 培养物 B型 D型 毒素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及基本培养基对玉米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杰 周晓馥 +2 位作者 未晓巍 赵卓 徐洪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767-17768,17780,共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和基本培养基。[方法]以9个基因型的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与基本培养基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基因型依次是853-35、853-209、丹34和81162;对... [目的]筛选出适宜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和基本培养基。[方法]以9个基因型的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与基本培养基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基因型依次是853-35、853-209、丹34和81162;对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MS培养基比N6培养基更适宜,而对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N6的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适宜。[结论]进一步完善了以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成熟胚 基因型 基本培养基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南方高丛蓝浆果丛生枝增殖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桂秀 於虹 +1 位作者 宋鹏飞 姜燕琴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比较了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以及MS-WPM、MS-MWPM、MWPM-WPM等体积混合培养基(均含2 mg·L-1 ZT、2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pH 5.0)对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4... 比较了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以及MS-WPM、MS-MWPM、MWPM-WPM等体积混合培养基(均含2 mg·L-1 ZT、2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pH 5.0)对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MS-WPM和MS-MWPM混合培养基上,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倍数、总长度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丛生枝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含水量与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相当;而在MWPM-WPM混合培养基上,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倍数在5种培养基中虽然不是最低的,但丛生枝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低或最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S-WPM和MS-MWPM混合培养基较目前常用的WPM和MWPM单一培养基更适宜于南方高丛蓝浆果品种‘南月’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高丛蓝浆果 基本培养基 丛生枝 增殖倍数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培养基和激素对常青白蜡腋芽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素华 何松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为探究影响常青白蜡腋芽诱导的关键因子和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以常青白蜡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种类、6-BA和NAA浓度对腋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诱导率的影响最大,6-BA次之,NAA影响最小;WPM+6-... 为探究影响常青白蜡腋芽诱导的关键因子和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以常青白蜡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种类、6-BA和NAA浓度对腋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诱导率的影响最大,6-BA次之,NAA影响最小;WPM+6-BA 5.0 mg/L+NAA 0.5 mg/L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青白蜡 基本培养基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枞菌菌丝体基础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亚 李敏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5-189,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鸡枞菌菌丝体产量的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鸡枞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菌丝体产量作为响应值,对基础培养基最佳参数进行分析...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鸡枞菌菌丝体产量的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鸡枞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菌丝体产量作为响应值,对基础培养基最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枞菌基础培养基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20.233g/L,蛋白胨2.145 5g/L,维生素B60.149g/L,由回归方程可计算出在该参数下菌丝体干重的理论值为4.85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 基础培养基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纪汗煤矿工作面顶板破断结构对巷道矿压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许兴亮 田素川 +1 位作者 李俊生 茅献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4,共7页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脆性煤体上覆厚层基本顶条件下二次采动时巷道围岩整体变形大与支护结构失效的工程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对巷道上方基本顶破断结构及由此带来的巷道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工作面基本顶侧向破断的关...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脆性煤体上覆厚层基本顶条件下二次采动时巷道围岩整体变形大与支护结构失效的工程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对巷道上方基本顶破断结构及由此带来的巷道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工作面基本顶侧向破断的关键块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巷道上方基本顶结构由一次采动时的固支悬臂梁结构转变为二次采动时的双拱结构而带来的煤柱中的应力演化规律,给出了基本顶侧向破断长度与煤层厚度、基本顶力学特性、上覆载荷和区段煤柱参数的量化关系式,得出了不同破断结构下煤柱载荷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段基本顶侧向断裂形成的"双拱"铰接结构是造成该类巷道矿压显现剧烈的主要控制原因,不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会诱发叠加应力作用,导致巷道整体变形与支护结构失效。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工程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和合理区段煤柱的留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顶结构 中等煤柱 演化规律 叠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名茶都匀毛尖的品质与环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龙杰 毕坤 +2 位作者 任海利 韩晓彤 杨瑞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9,共4页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都匀毛尖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都匀哨脚茶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基岩、土壤、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都匀毛尖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哨脚茶园的地质土壤、降雨、光照等环境条件均有利于茶树生长和...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都匀毛尖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都匀哨脚茶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基岩、土壤、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都匀毛尖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哨脚茶园的地质土壤、降雨、光照等环境条件均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形成。该区茶叶应该向优质、绿色方向发展。其他类似环境区可作为优质都匀毛尖的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毛尖 茶叶品质 地质背景 中酸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