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红 万丽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8-295,304,共9页
为深入探究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程度,基于我国2005—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全... 为深入探究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程度,基于我国2005—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进趋势及县域差异,进一步结合基准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动力源泉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幅作用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分别减少0.26、0.22和0.43个单位。因此,应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强规模效率潜能,因地制宜施策,促进农业资源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模型 基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Benchmark结构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毅 李爱群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4,共5页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中如何利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健康诊断的问题,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获得结构健康状态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状态样本,对各数据样本建立ARMA模型并计算模型残差的方差。然后,将未知状态的监测...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中如何利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健康诊断的问题,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获得结构健康状态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状态样本,对各数据样本建立ARMA模型并计算模型残差的方差。然后,将未知状态的监测数据作为待检状态样本,代入已建立的参考状态ARMA模型计算新的残差方差。计算发现,损伤前后两状态模型残差方差存在差异。因而,提出以残差方差之比作为损伤敏感特征,并建立基于F分布的假设检验来辨识结构的状态并预警损伤。最后,以Benchmark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试验为例,运用本文方法进行了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RMA模型残差方差的损伤敏感特征可准确地区别结构的健康状态和损伤状态,具备结构在线实时损伤识别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benchmark结构 ARMA模型 环境激励 损伤敏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健康监测Benchmark平台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娜 李天昊 +1 位作者 刘威 白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共14页
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已被引入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领域,用以实现古建木构的“预防性”保护,但上述过程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一个能够为不同健康监测方法的验证、比较和评估提供条件的平台。该文建立了包含实验室物理模型、有限元模型、平台试... 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已被引入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领域,用以实现古建木构的“预防性”保护,但上述过程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一个能够为不同健康监测方法的验证、比较和评估提供条件的平台。该文建立了包含实验室物理模型、有限元模型、平台试验和配套网站4个模块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健康监测Benchmark平台。平台首先综合其他领域健康监测Benchmark平台优势和古建木构自身特征,以既有古建为原型进行简化得到实验室物理模型,并给出构件尺寸、用材材性、监测设备选取和损伤设计等信息。其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别建立能够提取静力和动力信号的有限元模型,以作为实验室物理模型的补充。进而,对成型平台进行动态监测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比证明本平台能够为不同的健康监测方法的分析、比较和评估提供条件,并缩小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证明目前其他领域常用的模态分析流程同样适用于古建木构领域。最后,建立包含8个模块的网站,对上述信息进行公开,以方便后续研究人员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健康监测benchmark平台 实验室物理模型 有限元模型 网站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激励下斜拉桥振动控制Benchmark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敏 陈成 +2 位作者 施乐 王建国 陈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共5页
为了在地震波激励下对大跨桥梁结构建立一套振动控制系统评价体系,比较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将艾默生纪念桥(Emerson Memorial Bridge)作为斜拉桥振动控制的Benchmark模型,用以研究地震激励下斜拉桥振动控制所采取的各种控制算法和... 为了在地震波激励下对大跨桥梁结构建立一套振动控制系统评价体系,比较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将艾默生纪念桥(Emerson Memorial Bridge)作为斜拉桥振动控制的Benchmark模型,用以研究地震激励下斜拉桥振动控制所采取的各种控制算法和装置的有效性。系统总结十余年来各国学者在该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传统控制算法以及智能算法,阐述了该桥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的应用情况,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艾默生纪念桥为例,选取新型主动EMD阻尼器作为控制装置,实施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将EMD装置的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制定模糊规则,快速、有效地确定EMD装置输出电压,从而对该桥在线实时控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18项控制指标接近于样本控制,尤其对基础处剪力、倾覆力矩以及桥塔处拉索的减振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benchmark模型 地震激励 结构振动控制 模糊推理 电磁驱动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华霆 谭平 +2 位作者 彭凌云 李志山 周福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57-163,共7页
隔震体系一般由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组成,隔震层包括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其阻尼特性与上部结构有较大差别。因此,隔震体系阻尼分布具有显著的非比例特性,从而导致其阻尼矩阵不满足无阻尼振型解耦的条件,故在隔震体系中经典的振型叠加反应... 隔震体系一般由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组成,隔震层包括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其阻尼特性与上部结构有较大差别。因此,隔震体系阻尼分布具有显著的非比例特性,从而导致其阻尼矩阵不满足无阻尼振型解耦的条件,故在隔震体系中经典的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已不适用。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结合隔震结构的特点,推导了能够考虑非比例阻尼特性的多维地震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针对目前常用的强迫解耦方法,对其误差进行了探讨,发现其阻止了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能量传递,导致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偏小。基于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对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强迫解耦假定下的反应谱方法、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隔震层阻尼较大时,强迫解耦方法精度较差,并且无法反映隔震层阻尼引起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放大效应,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方法计算精度较好,可充分反映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方法 非比例阻尼 复振型叠加方法 强迫解耦方法 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结构界面摩擦力学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民民 杨晓东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521,共45页
连接结构作为工业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装备制造领域着重攻关优化的关键基础部件.当前,因连接界面的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引起的跨尺度和多物理场复杂力学行为机理不明,导致精准预测连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和监测其动态服役性能存在... 连接结构作为工业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装备制造领域着重攻关优化的关键基础部件.当前,因连接界面的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引起的跨尺度和多物理场复杂力学行为机理不明,导致精准预测连接结构动力学特性和监测其动态服役性能存在困难,成为制约精密结构动力学分析、高保真仿真、设计、优化和控制等问题突破的瓶颈.然而连接结构应用广泛,工程和技术人员对连接结构的机理及其多功能化有进一步的需求.本文主要综述连接结构界面摩擦力学的解析建模、有限元建模以及实验系统,并提出新型连接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首先,根据连接使役环境需求、工程存在问题及缺乏有效强度刚度预测理论,综述了螺栓连接结构载荷类型及精准构建连接等效模型应用.其次,重点概述了连接结构界面摩擦的几类主流理论模型,包括描述微/纳尺度分析连接界面多尺度物理行为和规律的本构模型、采用系统辨识理论和方法得到宏观界面力学响应的唯象模型、结合本构微观接触机理和系统辨识宏观角度的唯象学本构摩擦模型.然后,综述了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连接结构仿真以及实验方法,具体包括直接有限元建模、间接等效有限元建模、实验基准系统以及各向激励连接结构实验平台.最后,基于装备领域连接结构多功能需求,提出“传静抑动”连接件以及轻量化仿生连接件的新型连接件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结构 界面摩擦 本构模型 唯象模型 实验测试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研究
7
作者 胡岳 汪权 汤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文章针对竖向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隔震层位置变化对结构竖向动力反应的影响问题,研究5种层间隔震结构分别在3种竖向地震作用下的竖向动力反应。以国际平台的20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为基准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隔振层分别位于第1层、第... 文章针对竖向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隔震层位置变化对结构竖向动力反应的影响问题,研究5种层间隔震结构分别在3种竖向地震作用下的竖向动力反应。以国际平台的20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为基准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隔振层分别位于第1层、第3层、第5层、第7层和第9层的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5种层间隔震结构分别在竖向ElCentro波、竖向Taft波、竖向天津波作用下的楼层竖向位移、楼层位移角、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等竖向动力反应。结果表明: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位移和楼层位移角控制效果较差,甚至会出现增大的现象,基底轴力具有较小的控制效果;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均逐渐增大,但当隔震层位于第9层时,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相较于隔震层位于第7层时有一定的减小。该文研究成果可用于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结构 benchmark模型 竖向地震作用 竖向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与回归分析的城市群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1 位作者 杨俊 姚小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2012年武汉城市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城市圈内城市质量、城市间引力矩阵和城市发展潜力值;结合基准地价对城市发展潜力值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准地价同城市发展潜力指数具有极强相关性,说... 以2012年武汉城市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城市圈内城市质量、城市间引力矩阵和城市发展潜力值;结合基准地价对城市发展潜力值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准地价同城市发展潜力指数具有极强相关性,说明引力模型在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中具有适用性;通过对工业地价异常值的修正,说明引力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已有基准地价合理程度进行检验,同时,也能对未知基准地价的城市进行地价水平预测,为城市地价评估方法在理论上作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价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回归分析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抖振滑模控制在结构振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兆强 王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232,共4页
考虑传统滑模控制的趋近律方法应用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中存在高频抖振,且控制效果过分依赖于参数的选取。利用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一种新的趋近律方法。新的方法能加快趋近速度,从理论上消除抖振,并有效减小趋近律设计过程中参数选取的... 考虑传统滑模控制的趋近律方法应用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中存在高频抖振,且控制效果过分依赖于参数的选取。利用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一种新的趋近律方法。新的方法能加快趋近速度,从理论上消除抖振,并有效减小趋近律设计过程中参数选取的复杂度。最后,以一个三层Benchmark结构模型为例进行了仿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结构的地震峰值响应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benchmark模型 地震反应 滑模控制 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响应的损伤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毅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815,共6页
为适应在线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采集结构在健康和损伤两类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数据,并对数据样本分段建立ARMA模型,对模型中的AR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矩阵.计算健康、损伤状态... 为适应在线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采集结构在健康和损伤两类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数据,并对数据样本分段建立ARMA模型,对模型中的AR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矩阵.计算健康、损伤状态主成分矩阵间的Mahalanobis距离.分析结果发现,损伤前后两状态Mahalanobis距离存在差异,因而提出以该距离的平方值作为损伤敏感特征DSPR,并建立基于假设检验t检验的方法辨识结构的状态.以环境激励下IASC-ASCE Benchmark结构的损伤试验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损伤诊断研究.试验表明,损伤敏感指标DSPR可有效辨识结构的健康与损伤状态,具备在线实时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诊断 统计模式识别 ARMA模型 benchmark结构 损伤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蜂窝夹芯结构抗爆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荣吉利 刘东兵 +1 位作者 赵自通 韦振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利用CONWEP计算模型对铝蜂窝夹芯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背板最大变形和夹芯层比吸能作为抗爆性能指标,根据不同基体材料的组合结构建立了铝蜂窝夹芯结构的基准模型.基于基准模型,定量研究了铝蜂窝夹芯结构各部分结构参数和... 利用CONWEP计算模型对铝蜂窝夹芯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背板最大变形和夹芯层比吸能作为抗爆性能指标,根据不同基体材料的组合结构建立了铝蜂窝夹芯结构的基准模型.基于基准模型,定量研究了铝蜂窝夹芯结构各部分结构参数和蜂窝胞元类型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板材料采用Al2024T351,背板材料采用RHA的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相比于背板厚度变化,面板厚度的变化对铝蜂窝夹芯结构抗爆性能指标的影响更显著.应用构建代理模型的方法对铝蜂窝夹芯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使铝蜂窝夹芯结构的抗爆炸冲击波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对抗爆结构的工程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蜂窝夹芯结构 抗爆性能 基准模型 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激励条件下变压器结构件杂散损耗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庆奕 邓树端 +3 位作者 容烨 刘尚合 程志光 李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2,共7页
复杂激励条件下,变压器绕组引起的漏磁场在结构件中会产生杂散损耗造成局部过热,严重时会产生运行事故,对结构件杂散损耗的精准测量方法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耗已经成为变压器结构设计和优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TM21实验模型,提出... 复杂激励条件下,变压器绕组引起的漏磁场在结构件中会产生杂散损耗造成局部过热,严重时会产生运行事故,对结构件杂散损耗的精准测量方法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耗已经成为变压器结构设计和优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TM21实验模型,提出一种将实验测量和仿真精准计算相结合的办法对复杂激励条件下变压器结构件杂散损耗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为变压器及平波电抗器类产品设计与优化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件 基准模型 杂散损耗 复杂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测度 被引量:17
13
作者 韩英 马立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5,共11页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有效测度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为分析框架,采用CRS群组向上参比DEA模型测算门类行业的技术效率,从产业结构的"质量"角度,构建...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有效测度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为分析框架,采用CRS群组向上参比DEA模型测算门类行业的技术效率,从产业结构的"质量"角度,构建测度京津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的新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三地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达到最佳,但都取得一定成效,而且北京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整体上优于天津与河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RS群组向上参比DEA模型 产业质量 高度化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PC结构评价基准的预测控制器
14
作者 周会 苏成利 +1 位作者 李平 孙小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7-932,共6页
针对线性高斯二次型(LQG)基准在经济性能评估算法中不可达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结构评价基准的经济性能评估算法。该算法利用扰动简化的过程模型设计控制器,真实的过程模型用来计算带有输入输出方差约束的MPC性能曲线,并以此... 针对线性高斯二次型(LQG)基准在经济性能评估算法中不可达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结构评价基准的经济性能评估算法。该算法利用扰动简化的过程模型设计控制器,真实的过程模型用来计算带有输入输出方差约束的MPC性能曲线,并以此建立经济性能评估优化命题,在对优化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经济性能评价结果,有效的避免了因模型差异带来的计算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更具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性能评估 MPC 结构评价基准 模型预测控制 LQG 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