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D与LRB相混合的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延年 刘斌 +1 位作者 李艺 范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磁流变阻尼器(MRD)利用磁流变液提供可控性是当今最有前途的半主动控制装置,附加MRD是铅芯橡胶垫(LRB)隔震结构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3种MRD与LRB隔震混合方案,建立了MRD与LRB隔震混合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对其进行时... 磁流变阻尼器(MRD)利用磁流变液提供可控性是当今最有前途的半主动控制装置,附加MRD是铅芯橡胶垫(LRB)隔震结构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3种MRD与LRB隔震混合方案,建立了MRD与LRB隔震混合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对其进行时程反应分析.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分别对3种混合方案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与LRB隔震结构进行比较,各混合方案的各种地震反应均明显得到更好地控制,而混合方案3的控制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混合控制 隔震结构MRD lrb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LRB隔震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延年 郭鹏飞 +1 位作者 董锦坤 朱朝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为了研究竖向地震作用对LRB隔震结构的影响,并改善其隔震效果,建立了耦合地震作用下LRB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以7层LRB隔震结构为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LRB隔震结构仍具有良... 为了研究竖向地震作用对LRB隔震结构的影响,并改善其隔震效果,建立了耦合地震作用下LRB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并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以7层LRB隔震结构为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LRB隔震结构仍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但地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其增量随着竖向地震作用的增加而增加.建立LRB隔震装置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采用IHGA程序对结构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LRB隔震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各项地震反应均得到更好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lrb隔震结构 耦合地震作用 结构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板柱结构LRB参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卫东 《低温建筑技术》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为提高板柱结构的抗震性能,将隔震技术应用于该结构体系,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地震反应,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动力参数对板柱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其合理的取值范围和选择原则。
关键词 隔震 板柱结构 lrb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B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研究
4
作者 许立英 林友勤 +3 位作者 吴应雄 胡广杰 苏福庆 章永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1期155-163,共9页
随着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引入,有必要探讨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是否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改进的Kelvin碰撞分析模型和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建立基础隔震结构与周围挡土墙碰撞的运动方程,用MATLAB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基于非... 随着极罕遇地震作用的引入,有必要探讨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是否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改进的Kelvin碰撞分析模型和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建立基础隔震结构与周围挡土墙碰撞的运动方程,用MATLAB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结果,研究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比较考虑碰撞和不考虑碰撞两种情况下,上部结构平均延性系数和隔震支座平均剪应变随隔震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的变化曲线;不同碰撞参数下,上部结构平均延性系数和隔震支座平均剪应变随隔震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碰撞控制了隔震支座的剪应变,但加剧了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提高上部结构或者隔震体系的屈服承载力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碰撞响应,增加隔震缝宽度、提高隔震体系屈服承载力或者隔震支座直径可以降低碰撞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b基础隔震结构 极罕遇地震 碰撞响应 碰撞模型 碰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延年 范鹤 +2 位作者 董锦坤 朱朝艳 李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为了改善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实现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到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优化参数.方法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其运动微分方程;对标准遗传算法经常出现未成熟收敛、振荡、随机性太大和迭... 目的为了改善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实现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到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优化参数.方法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其运动微分方程;对标准遗传算法经常出现未成熟收敛、振荡、随机性太大和迭代过程缓慢等缺点进行改善,提出了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建立基础隔震结构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模型,使用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对7层LRB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优化后,LRB隔震结构的相对加速度峰值、相对速度峰值、相对位移峰值和层间剪力峰值分别比优化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对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优化效果比较理想,基础隔震结构的各项地震反应均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lrb隔震结构 结构优化 改进遗传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