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1
作者 肖新成 何丙辉 +1 位作者 倪九派 谢德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0-68,共9页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进行了测算,结合面板数据随机效应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 9,TN、TP、COD和NH3-N 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 9,0.032 6,0.137 1,0.053 3万元/t;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因此,确保粮食作物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大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走"两型农业"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减少和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排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也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生态屏障区 农业面源污染 排放效率 影子价格 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退耕受偿意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冯琳 徐建英 邸敬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4,共7页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农户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1355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占74%,对未来生计的预期与土地相关性低的农户更愿意退...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农户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1355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占74%,对未来生计的预期与土地相关性低的农户更愿意退耕.受偿意愿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社会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受访者性别、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帮扶形式、是否移民对受偿意愿值具有显著影响.屏障区平均补偿意愿为1014元/(亩a).万州、秭归、渝北的受偿意愿值高于平均水平.建立基于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可以弥补目前均一型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的不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 意愿调查 三峡生态屏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AGNPS模型的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径流与土壤侵蚀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田耀武 黄志霖 +1 位作者 肖文发 曾立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8,51,共6页
利用调查统计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数据,基于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预测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7条典型农林小流域4种情景模式下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7条流域地表径流量将平均减少40.7mm,土壤侵蚀量将减少5.4... 利用调查统计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数据,基于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预测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7条典型农林小流域4种情景模式下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7条流域地表径流量将平均减少40.7mm,土壤侵蚀量将减少5.41t·hm-2;流域径流量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林地面积比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农地比率相关性不显著;土壤侵蚀量与林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农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土壤侵蚀量空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60%,为径流量的4.35倍,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远多于径流量;三峡水库屏障区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后,水土保持功能持续增强。利用AnnAGNPS模型输出的方法能较为客观地计量流域尺度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但该方法所需数据量庞大,可能会限定其他地区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模型 三峡水库屏障区 径流量 土壤侵蚀量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肖新成 何丙辉 +1 位作者 倪九派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其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对农户实际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户对周围的农村环境已经有了较高的感知,他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而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因此,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相关职能部门仍需继续关心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进而增强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与行为,巩固和扩大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生态屏障区 农业面源污染 参与意愿和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厂建设费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续衍雪 吴熙 +2 位作者 黄一凡 谢阳村 徐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98,102,共5页
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投入,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区域,对长江沿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内乡镇较多,因此选取适用于乡镇级小规模污水... 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投入,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区域,对长江沿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内乡镇较多,因此选取适用于乡镇级小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及确定合理的建设成本范围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污染特征、气候特点、经济能力、处理规模及进出水浓度规律等实际因素,推荐氧化沟、A^2/O、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人工湿地、人工快渗等5种处理工艺可供选择应用,同时通过收集典型建设投资案例数据,分析计算得出各处理工艺不同处理规模的吨水投资,该结果可以有效指导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内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建设费用 小规模污水处理厂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潇然 李阳兵 韩芳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188-194,2,共7页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为库区生态风险评估及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与GIS技术,计算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同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划分高程/坡度带定量评价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为库区生态风险评估及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与GIS技术,计算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同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划分高程/坡度带定量评价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的生态风险情况,划分生态风险等级,并对生态风险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较低生态风险区占比例最大,为36.77%,高生态风险区及较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建设用地及耕地较为集中的区域,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随高程增高逐渐变大,随坡度增大逐渐减小,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分析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局部自相关性。[结论]研究区内生态风险总体呈现较低值,沿江高值区需对土地利用进行重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带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模糊评价的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媛 周启刚 张建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266,301,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三峡库区2007、2010年两期遥感数据、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三峡库...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三峡库区2007、2010年两期遥感数据、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总体以中度风险为主,2007—2010年有恶化的趋势,其中长寿、奉节、江津、巫溪、云阳的风险等级在升高;仅有石柱以及巫山两个评价单元的生态风险等级降低。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2007—2010年,高风险与较高风险区域扩大,低风险区域消失。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评价 综合模糊评价 三峡库区屏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洪斌城 邱道持 贾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1-422,446,共3页
阐明了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重大意义,揭示了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存在规划技术体系薄弱、规划成果内容简陋等突出问题,难以保障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科学布设和规划。提出建立和强化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的技术保障和实施保... 阐明了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重大意义,揭示了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存在规划技术体系薄弱、规划成果内容简陋等突出问题,难以保障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科学布设和规划。提出建立和强化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的技术保障和实施保障,以此推进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用地规划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培 龚雨薇 +4 位作者 朱占亮 刘目兴 吴宜进 曹隽隽 任斐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5,共8页
通过研究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93年、2006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 通过研究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93年、2006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变化幅度和转移矩阵等定量指标,对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1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表现为林地、园地和水域的增加,耕地的大幅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增加幅度高达183.0%,而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达68.9%;土地利用转移特征结果显示,水域、园地的增加都主要由耕地、林地转化而来,林地、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而未利用地向各方面用地类型转化;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06年水域变化程度远大于2006—2018年,其他类型变化幅度相近。总体而言,三峡工程的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是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生态屏障区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影像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