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构建老年颈部动脉夹层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波 刘冠男 范海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ascular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MRI)特征探究老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ascular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MRI)特征探究老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AD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并发AIS分为并发组52例及未并发组73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VW-MRI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D患者发生AIS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并发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0%vs 30.14%,P=0.024;42.31%vs 12.33%,P=0.000;36.54%vs 10.96%,P=0.001;(1.15±0.36)mmol/L vs(1.03±0.31)mmol/L,P=0.048]。并发组多发病灶、双腔征、壁间血肿高信号、腔内血栓、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比例明显高于非并发组(38.46%vs 16.44%,P=0.005;44.23%vs 13.70%,P=0.000;48.08%vs 16.44%,P=0.000;50.00%vs 12.33%,P=0.000;28.85%vs 5.48%,P=0.000),血管中度狭窄比例明显低于非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3%vs 63.01%,P=0.037)。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灶数量、双腔征、壁间血肿信号强度、腔内血栓、血管狭窄程度是CAD患者并发AIS的危险因素(P<0.05,P<0.01)。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5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47,P=0.62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33~0.961,P<0.0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6%、75.36%。结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灶数量、双腔征、壁间血肿信号强度、腔内血栓、血管狭窄程度是CAD患者并发AIS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AD患者并发AIS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内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列线图 ROC曲线 预测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反步复合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2
作者 席隆兴 马家庆 +3 位作者 敖邦乾 何志琴 吴钦木 陈昌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15,共4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未建模的误差以及外部干扰无法有效测量情况下,反步控制在速度跟踪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反步复合控制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器降低反步控制律对于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并分析...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未建模的误差以及外部干扰无法有效测量情况下,反步控制在速度跟踪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反步复合控制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器降低反步控制律对于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并分析不同配比因子下的观测电流和转速跟踪效果。在选取合适的配比因子下建立卡尔曼滤波反步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两种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的转速跟踪效果。最终结果表明,在给定转速下运行时,反步复合控制带负载能力更强,转速降落从10 r/min降低到2 r/min,有更强的抗负载干扰能力,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反步控制 扩展卡尔曼滤波 配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控制器硬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3
作者 艾超 黄科雨 +3 位作者 马德江 陈立娟 高伟 曹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电流、电流纹波为指标,综合考虑电阻、电感、PWM频率、PWM占空比等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控制器关键参数。最后,结合比例减压阀实物,验证优化后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优化前的误差约为2.9%,控制器优化后的误差约为2.5%。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比例减压阀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控制器硬件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碳核肥对土壤养分及青稞硒吸收转运的影响
4
作者 苏宁 谢惠春 +5 位作者 蒋礼玲 乔枫 郑万财 李娟 王蓉 耿贵工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4-72,共9页
为解决施用传统化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作物硒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不添加外源硒的条件下,试验设置6个光碳核肥施用量(0(CK)、600(G1)、750(G2)、900(G3)、1 050(G4)、1 200(G5)kg/hm^(2))。研究新型有机肥料光碳核肥对天然富硒土壤养... 为解决施用传统化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作物硒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不添加外源硒的条件下,试验设置6个光碳核肥施用量(0(CK)、600(G1)、750(G2)、900(G3)、1 050(G4)、1 200(G5)kg/hm^(2))。研究新型有机肥料光碳核肥对天然富硒土壤养分改善及提升青稞硒吸收转运的能力,旨在为高效利用天然富硒资源生产绿色安全的富硒农产品提供帮助。结果表明,施用适量光碳核肥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养分含量,在G3处理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达到最高(1.88),各处理间的土壤p H值无显著差异。施用光碳核肥可显著提高土壤的全硒和有效硒含量,促进土壤硒的活化,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与有效硒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光碳核肥能提高青稞各器官的硒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籽粒有机硒占比增至67.9%。各器官的硒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转运系数TF_(叶/茎)值均大于1,说明硒更容易从作物的茎进入叶,但各处理间的转运系数TF_(籽粒/叶)差异不显著,说明光碳核肥对叶向籽粒硒的转运无显著作用。综上,底施900 kg/hm^(2)光碳核肥(G3处理)效果最佳,其可作为在天然富硒土壤下的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碳核肥 综合肥力指数 有机硒占比 青稞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准则的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法
5
作者 王瑞鹏 蔡德钩 +2 位作者 尧俊凯 闫宏业 李竹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强度折减法通过对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折减使边坡渐进发生失稳破坏,但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存在失稳边坡体内部塑性区域过大、参数弱化路径比例不变等缺点,与客观现象不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强度折减思路,首先以全局失稳状态下边坡体... 强度折减法通过对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折减使边坡渐进发生失稳破坏,但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存在失稳边坡体内部塑性区域过大、参数弱化路径比例不变等缺点,与客观现象不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强度折减思路,首先以全局失稳状态下边坡体内部贯通的剪切塑性应变为基础,利用自编程序语言提取出失稳单元作为参数折减对象,然后在折减的过程中反映参数的动态劣化路径,最终以强度储备面积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基于Drucker-Prager(D-P)准则的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较传统强度折减法效果更好,误差更小。由于真实考虑到折减区域、参数路径,边坡失稳过程中塑性区域最早出现在坡脚,随着折减参数的不断增大,塑性区域逐渐向上发展最终贯通整个模型,边坡变形较传统方法偏小,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思路避免了折减范围过大导致的塑性破坏区失真现象,为强度折减法更有效地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局部单元 非等比例折减 塑性区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占科 陈凯丽 +5 位作者 应春苗 冯素香 崔伟锋 徐江雁 袁婷婷 李耀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目的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和防治DK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多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及郑... 目的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和防治DKD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多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及郑州市人民医院)2010—2021年就诊治疗的DKD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50%、血肌酐(Scr)翻倍、DKD 5期、死亡为结局指标,随访其发生时间及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筛选DKD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4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65(4.557~4.746)年,发生复合终点事件305例(15.6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DKD病程≥4年、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eGFR、湿热血瘀证、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中药熏洗、服用中药患者DKD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R(95%CI)=2.52(1.92,3.30)]、DKD病程[HR(95%CI)=1.62(1.09,2.42)]、吸烟史[HR(95%CI)=1.61(1.13,2.29)]、饮酒史[HR(95%CI)=1.41(1.01,1.95)]、脑血管病[HR(95%CI)=1.33(1.01,1.75)]、糖尿病眼病[HR(95%CI)=1.43(1.13,1.82)]、SUA[HR(95%CI)=1.72(1.26,2.33)]、24 h-UTP[HR(95%CI)=1.48(1.14,1.91)]、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HR(95%CI)=2.22(1.44,3.43)]与DKD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关系密切(P<0.05),服用中药[HR(95%CI)=2.57(2.00,3.31)]能够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年龄、DKD病程、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SUA、24 h-UTP、脾肾气虚兼湿聚血瘀证是影响D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服用中药治疗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预后 影响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歌 张鑫越 +3 位作者 冯玉华 窦婧予 吴雪莹 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1∶1匹配筛选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1年内疾病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开始支持治疗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2-10-31,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接受透析治疗。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超过30%或进入ESRD或接受透析或患者死亡;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236例原发性IgA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1匹配,激素治疗组97例与支持治疗组97患者匹配成功,两组基线数据匹配均衡。激素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支持治疗组(χ^(2)=6.171,P=0.013;χ^(2)=3.973,P=0.046)。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9.75,28.0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95,P=0.034);激素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19,P=0.036)。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中有177例中等量蛋白尿患者,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eGFR对激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的177例患者进行1∶1匹配后,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和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各有76例患者匹配成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127,P=0.042);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934,P=0.0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R=0.982)、血肌酐(HR=1.019)、eGFR(HR=1.020)、24 h尿蛋白定量(HR=1.205)是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激素治疗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支持治疗组(P<0.05)。结论在CKD进展高风险IgAN肾病患者中,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肾脏缓解率,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风;但仍需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糖皮质激素类 蛋白尿 预后 危险因素 比例风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成因实证研究——基于因素分析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文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6,共11页
为探究2004—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趋于下降的成因,在物流成本分类基础上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作了指标分解,并采用差额分析法测算物流需求系数、货物单位价值、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 为探究2004—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趋于下降的成因,在物流成本分类基础上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作了指标分解,并采用差额分析法测算物流需求系数、货物单位价值、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相比2004年有所降低,主要源于运输成本占GDP比重的下降和货物单位价值的提高,而物流需求系数、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均使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上升;在运输费率、保管费率、管理费率中,只有运输费率的变动起到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作用;物流需求系数以2013年为拐点先升后降,其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方向发生了阶段性转折。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绝不能通过去工业化或过度追求经济服务化的方式实现,而必须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同时,还须妥善处理好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从两者最佳组合上谋求物流效益的提高,防止物流降成本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与潜力,可从结构优化、制度改革、科技赋能、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 因素分析法 物流费率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卫卫 梁冬林 +5 位作者 周冬花 王远 肖康 周伟 董小平 石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2-1848,共7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经中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诊断的有完整信息散发型克雅病临床诊断病例,从病例档案中获得患者的基线资料,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确诊后的...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经中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诊断的有完整信息散发型克雅病临床诊断病例,从病例档案中获得患者的基线资料,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确诊后的治疗及生存状况,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95%CI,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95%CI:4.165~5.835)。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地区分布、首发症状中有无锥体/锥体外系症状、首发症状的数量、临床表现有无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数量、临床检查结果有无典型脑电图表现、病程中是否使用鼻饲,这些因素可能是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65岁的患者死亡风险是发病年龄≤65岁患者的1.350倍(P=0.021,95.0%CI:1.046~1.742);临床表现无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有此症状患者的0.674倍(P=0.020,95.0%CI:0.483~0.939);未使用鼻饲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使用鼻饲患者的1.817倍(P<0.001,95.0%CI:1.406~2.349)。结论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锥体或锥体外系功能异常、病程中未使用鼻饲,是影响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型克雅病 朊病毒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胜亮 靳思慧 +4 位作者 赵冬宝 孔抗美 束仁佳 蔡秋茂 黄奕祥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57个县(市)域内住院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2019年广东省57个县(市)域内住院率及相关指标,采用时间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的时空特征,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分析影响县域住院率的因... 目的分析广东省57个县(市)域内住院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2019年广东省57个县(市)域内住院率及相关指标,采用时间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的时空特征,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分析影响县域住院率的因素。结果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由2016年的79.8%上升到2019年84.1%,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仍然较大,整体上“西高东低”。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在部分区域形成了空间聚集,粤西地区存在“高-高”聚集,粤东地区存在“低-低”聚集。贝叶斯时空模型显示,影响县域内住院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每千人口本科及以上医师人数和县(市)人民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P<0.05)。结论广东省可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引进或培养优质人才,实质性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县域内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县域内住院率 时空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途与级别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11
作者 袁晨光 王令超 +2 位作者 宋艳华 王自威 王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29-235,共7页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过程数据为基础,计算影响因素分值,建立增值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依据政府、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测算分用途、分级别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政府分配比例随级别的降低而减少,集体分配比例则随级别的降低而增加,每降低一个级别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业用地,政府分配比例平均分别减少2.66%、2.34%,集体分配比例则平均分别增加2.66%、2.34%;政府在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值收益中的平均分配比例为31.58%,远高于在工矿仓储业用地增值收益中23.68%的平均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增值收益 分配比例 影响因素 用途 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早期早产孕妇近期分娩的风险预测
12
作者 刘艳清 袁玉红 石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索先兆早期早产(妊娠28~33+6周)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93例妊娠28~33+6周先兆早期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自住院... 目的:探索先兆早期早产(妊娠28~33+6周)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93例妊娠28~33+6周先兆早期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自住院后近期(1周内)是否分娩,分为分娩组(n=88)和未分娩组(n=205)。收集人口学资料、专科情况及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各观察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再据此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计算风险比(HR)。利用C-指数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展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来检验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结果:分娩组平均年龄30.2±5.0岁,平均延长妊娠时间61.3±47.5 h。分娩组与未分娩组比较,患者入院时体质量指数(BMI)、产次>1次、患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GDM/PGDM)、胎方位异常、入院时有规律宫缩、入院时阴道清洁度≥Ⅲ度、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及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入院时BMI>30 kg/m^(2)(HR 2.178,95%CI 1.208~3.928,P=0.010)、产次>1次(HR 3.095,95%CI 1.759~5.447,P<0.001)、入院时有规律宫缩(HR 3.447,95%CI 2.216~5.362,P<0.001)、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HR 3.594,95%CI 2.289~5.646,P<0.001)以及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HR 2.124,95%CI 1.352~3.335,P=0.001)是先兆早期早产孕妇近期(1周内)分娩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以上5个指标纳入预测模型,其C-指数为0.797(95%CI 0.750~0.844),提示模型的预测能力好。绘制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入院时BMI>30 kg/m^(2)、产次>1次、入院时有规律宫缩、入院时子宫颈长度<20 mm以及入院时白细胞总数≥10×10^(9)/L的先兆早期早产孕妇易于近期内(1周内)发生早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者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或降低患者发生近期早产的可能,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期早产 分娩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主要疾病死因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13
作者 柴玉英 张向阳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5-1027,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导致疾病谱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导致疾病谱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本文综合性描述我国21世纪以来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死因构成 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士苹果3种树形的树冠生态因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国栋 张军科 +2 位作者 苏渤海 范崇辉 韩明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树冠生态因子的研究对果树树形评价和优质丰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冠层分格测定的方法对短枝红富士苹果低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树型的冠层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干开心形树生长季枝量最小,为153万... 树冠生态因子的研究对果树树形评价和优质丰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冠层分格测定的方法对短枝红富士苹果低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树型的冠层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干开心形树生长季枝量最小,为153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最小,为20.21%,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大,果实品质好;小冠疏层对形生长季枝量为158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为24.32%,相对湿度小,风速大,果实品质较好;自由纺锤树形生长季枝量最大,为185万条/hm2,冠层无效光区最大,为32.50%,相对湿度最大,风速最小,果实品质较差。低干开心树形和小冠疏层树形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好,利于生产优质果。自由纺锤树形须进行改形修剪,减少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树形 枝量和枝类组成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不同配比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萌 张伯礼 +2 位作者 高秀梅 郭利平 杜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损伤模型 ,以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为评价指标 ,观察不同配比 (10∶0、8∶2、5∶5、2∶8、0∶10 )的SalB、TanⅡA对TNF α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SalB明显提高细胞活力 ,8∶2组显著降低LDH释放水平 ,TanⅡA抗氧化的作用最好。结论 SalB、TanⅡA的各配比组均能改善细胞损伤 ,因其作用靶点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配比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廖清华 邓爱花 +3 位作者 周小军 付俊 徐兆 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55-4058,4063,共5页
目的探讨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04年5月—2012年10月南昌市所有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符合... 目的探讨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04年5月—2012年10月南昌市所有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艾滋病患者59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如感染途径、WHO临床分期、抗病毒治疗方案、机会性感染的种类、CD4+细胞计数等)、患者的生存结局(分为继续治疗、死亡、停药、失访)、生存时间。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599例患者感染途径以性传播〔473例(79.0%)〕为主;WHO临床分期以Ⅲ期〔232例(38.7%)〕、Ⅳ期〔191例(31.9%)〕为主;抗病毒治疗方案以3种抗病毒药物联用〔472例(78.8%)〕为主;机会性感染排在前3位的种类为持续或间断发热122例(20.4%)、结核病100例(16.7%)、持续腹泻(〉1个月)41例(6.8%);CD4+细胞计数为(125.8±105.1)个/μl。随访截止时,共有490例(81.8%)继续治疗,80例(13.4%)死亡,12例(2.0%)停药,17例(2.8%)失访;生存时间为(6.7±0.2)年,95%CI为(6.4,7.1)年。第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4%、85.21%、82.80%、79.65%、76.92%。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源传播(与其他传播相比)、WHO临床分期、持续腹泻(〉1个月)、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脑淋巴瘤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5年后生存率较为稳定。宜早发现、早诊断、早纳入抗病毒治疗;加强年龄较大者、血源传播者、WHO临床分期Ⅲ期及以上者、有机会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存现状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素琼 赵化荣 +4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刘攀 张宋安 张蕾 包永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结论:肿瘤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COX比例风险模型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风险模型的环境折合系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洪东跑 马小兵 +1 位作者 赵宇 张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变环境试验数据的环境折合系数确定方法.利用比例风险模型来描述可靠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给出了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影响的定量度量.基于该模型给出了常用寿命分布下的环境折合系... 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变环境试验数据的环境折合系数确定方法.利用比例风险模型来描述可靠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给出了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影响的定量度量.基于该模型给出了常用寿命分布下的环境折合系数的统计推断方法.针对复杂环境,采用广义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度量不同环境因素之间对可靠性的交互作用.利用径向基函数法来拟合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环境折合系数 比例风险模型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防冻混凝土配比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大为 窦玉荣 +1 位作者 孙小彬 王稷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提高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效率,增强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的性能,研究防冻混凝土的最优配比.通过研究混凝土防冻剂防冻组分对混凝土性能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在考虑硝酸钙、减水剂和引气剂对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含气... 为提高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效率,增强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的性能,研究防冻混凝土的最优配比.通过研究混凝土防冻剂防冻组分对混凝土性能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在考虑硝酸钙、减水剂和引气剂对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含气体积分数的影响情况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最后确定了防冻混凝土最优配比:硝酸钙掺量为4.79%,减水剂掺量为0.21%,引气剂掺量为0.31%.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法可以对防冻混凝土配比设计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冻剂 响应曲面法 混凝土 配合比 单因素 三因素三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梁铁城 姜长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28-629,633,共3页
在常规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即通过编写S函数来自动修正量化因子Ke,Kec和比例因子Ku,从而改善基本模糊控制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强、调节时间短等优点。
关键词 自调整 S函数 量化因子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