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1
作者 王海洋 孟凡超 张丽霞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用巴氯芬治疗,观察组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用巴氯芬治疗,观察组用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减轻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普瑞巴林 巴氯芬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桥卒中与膈肌阵挛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恝 吕田明 +2 位作者 周亮 朱佳佳 曾国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分析脑桥卒中合并膈肌阵挛的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析2006~2010年在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例脑桥卒中合并膈肌阵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出现阵发性膈肌阵挛,阵挛频率2~6 Hz,每次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 目的分析脑桥卒中合并膈肌阵挛的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析2006~2010年在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例脑桥卒中合并膈肌阵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出现阵发性膈肌阵挛,阵挛频率2~6 Hz,每次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均可自行缓解。所有患者行常规脑电图或长程脑电监测均未发现癎样放电。其中8例伴有顽固性呃逆,频率为0.2~0.5 Hz。结论脑桥卒中可以引起膈肌阵挛,预后较好,可能与中央被盖束损害导致"肌阵挛三角"环路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桥 呃逆 脑电描记术 意识障碍 巴氯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巴氯芬药物中毒催醒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君一 杨慧一 +1 位作者 王曦 么艳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95-2296,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巴氯芬中毒 吸痰 催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氯芬对脑血管病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慧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 观察巴氯芬对脑血管疾病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 ,从而反映其对脑血管病后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30例脑血管意外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 ,用国产巴氯芬抑制脊髓突触反射的传递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结果 经As... 目的 观察巴氯芬对脑血管疾病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 ,从而反映其对脑血管病后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30例脑血管意外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 ,用国产巴氯芬抑制脊髓突触反射的传递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结果 经Ash worth评分和Brunstrum分级评判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ADL指数改变差异不明显。结论 巴氯芬对脑血管病后肌张力增高、痉挛有改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 肌张力 脑血管病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肌松弛药巴氯芬
5
作者 王宇飞 杨甲甲 +2 位作者 蔡元丽 林夏 李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0-1235,共6页
以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胶束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肌松弛药巴氯芬(BAL)的新方法。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15 mmol/L硼砂、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10%(v/v)乙腈、pH 9.75的缓冲... 以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胶束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肌松弛药巴氯芬(BAL)的新方法。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15 mmol/L硼砂、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10%(v/v)乙腈、pH 9.75的缓冲体系,在分离电压为17.5 kV、柱温为25℃的条件下,压力进样3.45 kPa(0.5 psi)×3 s,巴氯芬及其内标物的衍生产物在7 min内实现较好的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0.025~25 mg/L,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90μg/L和6.25μg/L。该方法被应用于巴氯芬制剂及加入巴氯芬对照品的尿液样品分析,回收率范围分别为101.6%~107.9%和107.0%~109.6%。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巴氯芬药物制剂的质量监控以及为巴氯芬药物代谢的研究提供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胶束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衍生化 巴氯芬 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 3-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氯芬致肾功能不全者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敏 黄振光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讨论巴氯芬在肾功能不全者中使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Pubmed、Wiley、EBSCO等数据库,收集肾功能不全者服用巴氯芬发生不... 目的讨论巴氯芬在肾功能不全者中使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Pubmed、Wiley、EBSCO等数据库,收集肾功能不全者服用巴氯芬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31篇文献,共有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58.33%),女性20例(41.67%),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29例(61.70%),终末期肾病43例(89.5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4天内(77.08%),每日用药剂量为5~40 mg。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意识不清、昏迷。48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有4例(8.33%)停药后症状好转,6例(12.50%)行腹膜透析,38例(79.17%)行血液透析后症状好转。结论巴氯芬在肾功能不全者中使用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应谨慎使用,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 肾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受体激动剂消除NO合成酶抑制剂对大鼠睡/醒周期的影响
7
作者 楚向丽 王雨若 +1 位作者 章茜 王书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NO合成酶抑制剂L NAME对大鼠睡 /醒周期的调控以及GABA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用多导睡眠描记和皮下给药的方法 ,观察NO合成酶抑制剂L NAME ,GAB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和baclofen对大鼠睡 /醒周期的影响 ,以及预先应用GABA受体激... 目的 :研究NO合成酶抑制剂L NAME对大鼠睡 /醒周期的调控以及GABA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用多导睡眠描记和皮下给药的方法 ,观察NO合成酶抑制剂L NAME ,GAB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和baclofen对大鼠睡 /醒周期的影响 ,以及预先应用GABA受体激动剂后 ,对L NAME的睡眠抑制效应的调节。结果 :L NAME能抑制大鼠的SWS和REMS ,REMS出现次数也减少 ,muscimol或baclofen对大鼠的SWS无明显影响 ,但均使REMS时间缩短 ,出现次数减少。预先应用muscimol或baclofen后 ,可使L NAME单独作用时对睡眠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GABA受体激动剂似能拮抗NO合成酶抑制剂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受体激动剂 NO合成酶抑制剂 大鼠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氯酚直肠给药配合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状态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贵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58-59,64,共3页
目的探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100例研究对象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巴氯酚直肠给药(即保留灌肠)+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肌痉挛状态。用药第1天剂量为15 mg/次,然后每天增... 目的探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100例研究对象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巴氯酚直肠给药(即保留灌肠)+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肌痉挛状态。用药第1天剂量为15 mg/次,然后每天增加5~10 mg,灌肠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综合康复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保持关节的活动度、缓解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肌肉痉挛的静态牵拉、被动运动与按摩。治疗前和治疗后32 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2 d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情况有差异(P<0.01),提示治疗后的肌张力明显改善,逐渐恢复正常;ADL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治疗后32 d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采用巴氯芬直肠给药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痉挛 巴氯芬 直肠给药 综合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巴氯芬的残留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凤 潘娟 +4 位作者 贡松松 胡申玥 张婧 吴剑平 黄士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390-3395,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巴氯芬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0.1 moL/L盐酸-甲醇溶液(20:80,V:V)提取,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柱(MCX)净化,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巴氯芬,基质标曲定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巴氯芬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0.1 moL/L盐酸-甲醇溶液(20:80,V:V)提取,混合型强阳离子交换柱(MCX)净化,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巴氯芬,基质标曲定量。结果该方法在1~5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1,检出限为1μg/kg,定量限为5μg/kg,回收率为75.28%~77.86%,精密度RSD<1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猪肉中巴氯芬残留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残留 猪肉 基质标准曲线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疗联合巴氯芬改善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蓝海燕 陈鹏 胡佛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251-254,共4页
目的对在脑损伤肌痉挛的治疗中联合运用水疗与巴氯芬的临床改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脑损伤肌痉挛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 目的对在脑损伤肌痉挛的治疗中联合运用水疗与巴氯芬的临床改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脑损伤肌痉挛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肌痉挛症状,均给予为期3个月的水疗并联合巴氯芬口服治疗,观察患者肌痉挛改善效果。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显效13例(65.00%),有效4例(20.00%),好转2例(10.00%),无效1例(5.00%);治疗前患者MBI平均为(29.87±7.58),治疗后为(58.24±8.43),治疗前后患者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将水疗与巴氯芬联合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肌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肌痉挛 水疗 巴氯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和猪尿中巴氯芬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秀琴 吴银良 +3 位作者 杨挺 朱勇 赵健 叶宇飞 《肉类研究》 2013年第9期22-25,共4页
样品中的巴氯芬用0.01mol/LHCI溶液提取,提取液经WCX柱净化、富集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分析时采用BEHC_18色谱柱(100mm×2.1mm,1.7Bm),以0.10%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电子... 样品中的巴氯芬用0.01mol/LHCI溶液提取,提取液经WCX柱净化、富集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分析时采用BEHC_18色谱柱(100mm×2.1mm,1.7Bm),以0.10%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电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巴氯芬标准溶液在1.0~100.Oμg/L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相关。猪肉和猪尿中巴氯芬检出限分别为0.30μg/埏和0.10μg/L,两种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巴氯芬 猪肉 猪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羊可食性组织中巴氯芬残留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剑平 严凤 +2 位作者 张婧 王博 曹莹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5期55-68,共14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羊可食性组织中巴氯芬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取均质后的动物组织经80%(V/V)乙腈甲酸溶液提取,加入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进行脱水和盐析,高速离心分层后合并提取液,取适量乙腈层溶液经prime HLB直过式固相...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羊可食性组织中巴氯芬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取均质后的动物组织经80%(V/V)乙腈甲酸溶液提取,加入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进行脱水和盐析,高速离心分层后合并提取液,取适量乙腈层溶液经prime HLB直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40℃氮气吹干。残渣以15%乙腈甲酸溶液复溶后以反相C_(18)为固定相,0.1%甲酸与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分离,以串联质谱进行同位素内标法定性定量分析。巴氯芬在0.5~5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5μg/kg,最低定量限为0.50μg/kg,添加回收率在89.09%~109.52%内,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小于10%。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适用于牛羊可食性组织中巴氯芬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芬 直过式固相萃取 牛羊可食性组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3
作者 曹银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降糖、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对照组20例巴氯芬,初始剂量5mg,3次/d,后逐量增加,每3d加...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降糖、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对照组20例巴氯芬,初始剂量5mg,3次/d,后逐量增加,每3d加5mg,直至90mg/d。治疗组20例芍药甘草汤(伸筋草、木瓜、生白芍各30g,地龙、川芎、甘草各10g,丹参15g,生姜、当归、桂枝各6g,大枣5枚),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风病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7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芍药甘草汤 巴氯芬 中风病灶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