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1
作者
侯文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7,共10页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骚体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副文本
总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轨迹与渊源
2
作者
赖井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士大夫主体以宋代社会经济、政治架构的变化为深层动因,以儒家仁学精神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摄取佛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追求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的道德学说,体现了士大夫群体政治主体意识和...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士大夫主体以宋代社会经济、政治架构的变化为深层动因,以儒家仁学精神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摄取佛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追求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的道德学说,体现了士大夫群体政治主体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它的形成是对儒家道德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标志着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儒家
回向三代
内圣外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1
作者
侯文学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
文摘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关键词
清代
骚体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副文本
总集
Keywords
Qing Dynasty
the concept of Sao-style
Quan shanggu
sandai
qinhan sanguo liuchao wen
paratext
complete work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轨迹与渊源
2
作者
赖井洋
机构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文摘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士大夫主体以宋代社会经济、政治架构的变化为深层动因,以儒家仁学精神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摄取佛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追求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目的的道德学说,体现了士大夫群体政治主体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它的形成是对儒家道德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标志着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儒家
回向三代
内圣外王
Keywords
moral idealism
back to"sandai"
internal sacredness and external social participation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侯文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轨迹与渊源
赖井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