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相移角度绕组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花为 吴铎 +1 位作者 杜晋文 吴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80,共9页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行的空间相移角度,即0°、15°和30°,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相移角度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频谱;然后,结合电枢磁动势谐波和电机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0°、15°和30°相移角度的绕组拓扑对不平衡磁拉力、反电势、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制作了2台单层和双层空间相移30°绕组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空间相移0°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磁拉力;空间相移30°电机平均转矩最大,转矩脉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结构 不平衡磁拉力 反电势 转矩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幅调制的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过零点检测补偿策略
2
作者 余岳 李诚 +1 位作者 刘建华 黄建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06-4819,共14页
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超高速空压机、晶圆切割、飞轮储能等系统。针对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三相绕组不完全对称和参考零点不确定偏移导致的失步问题,该文以脉幅调制控制器为基础,通过对非理想电机的研究,建立过零点抗扰... 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超高速空压机、晶圆切割、飞轮储能等系统。针对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三相绕组不完全对称和参考零点不确定偏移导致的失步问题,该文以脉幅调制控制器为基础,通过对非理想电机的研究,建立过零点抗扰动的模型,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不平衡过零点和不对称过零点补偿的改进控制策略,建立适用于三种非理想过零点模型的基础延迟时间择优策略的数学模型和换向时间补偿函数。同时,在不平衡不对称过零点扰动存在的前提下,考虑负载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换相误差并提出相应的变速误差补偿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小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误差,显著地提高电机换相的精度进而提高其运行速度上限,为无速度传感器超高速无刷直流电机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幅调制 反电动势过零点 三相绕组不完全对称 参考零点偏移 超高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振动与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磊 高宏伟 +1 位作者 柴凤 程树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8-152,共5页
该文首先综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比较了少槽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给出了电动机相电势矢量图及绕组构成,分析了电动机径向不平衡电磁力产生的原因。然后对9槽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极数下电动机的转矩... 该文首先综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比较了少槽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给出了电动机相电势矢量图及绕组构成,分析了电动机径向不平衡电磁力产生的原因。然后对9槽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极数下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利用磁场解析定量研究了具体电动机在矩形波驱动电流换相时的径向不平衡电磁力,比较了在产生相同电磁转矩情况下电机径向不平衡电磁力的相对大小关系,分析了对电动机振动及噪声的影响。最后利用超小型加速度传感器对样机径向振动进行了测试,在无音实验室对样机的噪声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了计算分析结论的正确性,为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相电势 径向电磁力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断开相电流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薛晓明 陈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70,共7页
无刷直流电机导通相换相断开后在非换相区间有无电流对电机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的简化等效模型,揭示了无刷直流电机断开相电流产生的条件和计算方程,给出了不同脉宽调制方式断开相... 无刷直流电机导通相换相断开后在非换相区间有无电流对电机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的简化等效模型,揭示了无刷直流电机断开相电流产生的条件和计算方程,给出了不同脉宽调制方式断开相电流出现的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断开相反电动势小于零,上管为脉宽调制、下管为恒通时或当断开相反电动势大于零,上管为恒通、下管为脉宽调制时,断开相才有电流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断开相电流 脉宽调制 断开相反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反电动势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61
5
作者 李志强 夏长亮 陈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4,共7页
提出了基于线反电动势的转子位置检测策略,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机线反电动势与换相时刻对应关系,得出线反电动势过零时刻即为换相时刻的结论。然后,检测两路线电压和相电流并计算得到线反电动势,... 提出了基于线反电动势的转子位置检测策略,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机线反电动势与换相时刻对应关系,得出线反电动势过零时刻即为换相时刻的结论。然后,检测两路线电压和相电流并计算得到线反电动势,进而重新安排换相条件来给出六个换相时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线反电动势的计算值与换相时刻的对应关系,采用相移补偿策略来补偿由于滤波引起的误差。相比于相反电动势法,系统减少了一路信号检测电路,不需要移相。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能够准确地给出换相时刻,避免了传统反电动势法在移相过程中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线反电动势过零检测 相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宁 陈文祥 喻寿益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202,共5页
位置传感器会增加系统成本和测量噪声,且无法应用在一些恶劣环境。论文在研究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位置估计方法。利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电机方程的反电势形式,结合前馈控制,计算出... 位置传感器会增加系统成本和测量噪声,且无法应用在一些恶劣环境。论文在研究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位置估计方法。利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电机方程的反电势形式,结合前馈控制,计算出转子位置的偏差角度,再采用锁相环结构对电机的相位和速度进行估计。在电机的低速运行阶段改进锁相环结构,保证速度估计精度,并进一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在STM32F103X(ARM)为主控制器的实验平台上实现了所提出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准确估计出电机的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简单,系统稳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反电动势 位置估计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MOS功率器件在T/R组件中工程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兆国 郑艺媛 +2 位作者 孔令华 徐欣欢 何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60,66,共3页
LDMOS微波功率器件与Si双极器件相比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带宽宽等特点,在军用雷达电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也是大势所趋,与其传统应用的区别是射频脉冲工作及饱和区工作。为了实现LDMOS的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必须通过调试解决LDMOS在C类... LDMOS微波功率器件与Si双极器件相比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带宽宽等特点,在军用雷达电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也是大势所趋,与其传统应用的区别是射频脉冲工作及饱和区工作。为了实现LDMOS的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必须通过调试解决LDMOS在C类或AB类工作条件下的一致性问题,电路设计时带外抑制信号增益,通过减小感应电动势提高器件使用可靠性等设计手段实现该器件的雷达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晶体管 静态工作点 幅相一致性 感应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双模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凤祥 朱伟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5,共6页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三段式"起动技术的缺陷,以电动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和相位补偿技术,通过改进反电动势检测电路,优化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起动方法,设计出基于相位补偿的双模式运...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三段式"起动技术的缺陷,以电动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和相位补偿技术,通过改进反电动势检测电路,优化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起动方法,设计出基于相位补偿的双模式运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案,使无刷直流电机可运行在有位置传感器和无位置传感器两种模式下,当位置传感器信号输出正常时,电机默认运行在有位置传感器模式;若位置传感器信号输出不正常,电机自动切换运行在无位置传感器模式。实验证明,反电势检测电路灵敏度高,且很好的实现了相移补偿,两种模式切换过程平稳,运行状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零起动 反电动势检测 相位补偿 双模式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电动势法检测调相运行同步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博 武玉才 +1 位作者 马明晗 李永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2,共8页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对同步电机运行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及时预警有助于避免故障进一步恶化。首先分析了期望电动势法在检测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中的问题,结合调相运行同步电机的电磁特征,分析了机端电压波动对机组的影响,进一步...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对同步电机运行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及时预警有助于避免故障进一步恶化。首先分析了期望电动势法在检测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中的问题,结合调相运行同步电机的电磁特征,分析了机端电压波动对机组的影响,进一步预测了该方法在调相运行机组应用的优势。以QFSN-300-2-20B型汽轮电机为例进行仿真,建模阶段考虑了机组与系统的联络阻抗,在不同匝间短路状态获取了调相运行机组的定子电流和机端电压,得出空载电动势与励磁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证明了期望电动势法在诊断调相运行同步电机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调相运行 空载电动势 励磁电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分析与估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海英 李翔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7,共5页
分析了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发电机的相电动势、激磁电流和转速之间的关系,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包含两个部分,且均由定子绕组本身产生,其一为定子绕组中负载电流突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危害较小;其... 分析了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发电机的相电动势、激磁电流和转速之间的关系,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包含两个部分,且均由定子绕组本身产生,其一为定子绕组中负载电流突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危害较小;其二为在激磁磁场作用下定子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后得到的电压,其特点是电压持续时间长,危害较大,最后推导了发电机磁路在未饱和及饱和时抛负载电压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工技术 汽车发电机 抛负载电压 相电动势 激磁电流 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方法分析波导中二极管栅格的等效阻抗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浩 侯新宇 +2 位作者 韦高 吕爱龙 许家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7期198-200,共3页
二极管栅格阵列属于波束控制阵列,通过外加控制来改变波束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应用于波束开关、移相器、倍频器及功率合成器等多种微波电路和器件中。文中采用感应电动势(EMF)方法,给出了二极管栅格阵列的单元等效电路,计算出等效阻抗。... 二极管栅格阵列属于波束控制阵列,通过外加控制来改变波束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应用于波束开关、移相器、倍频器及功率合成器等多种微波电路和器件中。文中采用感应电动势(EMF)方法,给出了二极管栅格阵列的单元等效电路,计算出等效阻抗。结果与实测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栅格 称相器 感应电动势方法 等效波导 等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分析的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鲍晓华 朱然 +1 位作者 刘佶炜 李仕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660-5669,共10页
针对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问题,该文基于相位分析研究了内外定子槽数配合以及内外定子相对位置对双定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的影响。利用叠加原理,将整个电机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外两个电机分开研究转矩脉动。... 针对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问题,该文基于相位分析研究了内外定子槽数配合以及内外定子相对位置对双定子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的影响。利用叠加原理,将整个电机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外两个电机分开研究转矩脉动。在内外定子槽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反电动势,发现谐波的绕组系数正负性会对内外电机反电动势的相位产生影响,基于此,对内外电机反电动势相位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预测内外电机各自的纹波转矩相位,分析了内外电机纹波转矩相位对整个电机纹波转矩的影响。在内外定子槽数相同时,基于电动势和电流的转矩模型,论证了内外定子A相轴线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整个电机的转矩脉动大小。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以上的理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定子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 转矩脉动 叠加原理 反电动势 相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磁密作用下同步发电机相电势分析
13
作者 饶翔 吴旭升 +1 位作者 任明炜 高嵬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了研究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在梯形磁密作用下空载运行时相电势的变化规律,以便对发电机电枢绕组的参数实现优化。依据交流电机绕组设计的基本理论,采用将每极每相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势直接求和的方法,讨论了空载相电势随每极每相槽数q... 为了研究带整流负载同步发电机在梯形磁密作用下空载运行时相电势的变化规律,以便对发电机电枢绕组的参数实现优化。依据交流电机绕组设计的基本理论,采用将每极每相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势直接求和的方法,讨论了空载相电势随每极每相槽数q、极弧宽度α0及相带宽度αph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整距绕组,随着每极每相槽数q的增大会使感应电势的波形和原磁密波形相比失真变大,当极弧宽度等于相带宽度时,可得到最接近正弦形的相电势;对于短距绕组情况,短距将导致感应电势波形和磁密波形相比失真进一步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空载相电势 梯形磁密 整流负载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位置集锁相环的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14
作者 邢作霞 王鸿毅 +1 位作者 王海鑫 李云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7,26,共9页
针对风速突变时,同步参考系锁相环(SRF-PLL)估计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转子位置存在响应速度慢及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位置集锁相环(FPS-PLL)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将某一时刻的转子位置离散出多个位置信息,结合滑模观测器... 针对风速突变时,同步参考系锁相环(SRF-PLL)估计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转子位置存在响应速度慢及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位置集锁相环(FPS-PLL)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将某一时刻的转子位置离散出多个位置信息,结合滑模观测器和设计的反电动势代价函数计算评估反电动势准确提取实际转子位置。该方法省略SRF-PLL的PI整定过程,并增强了抗风速突变的系统扰动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风速突变下能够快速跟踪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转速跟踪整定时间减少42 ms,位置误差在0.03 rad以下,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及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滑模观测器 反电动势 锁相环 转子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RE负载的工作过程分析
15
作者 房绪鹏 王旭光 吴雪梅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67-69,共3页
分析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RE 负载时,在不同的终止导电角和控制角范围内电路的工作过程。给出了标准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并推导出该电路在不同终止导电角范围内的控制角移相范围、各种情况下输出整流电压和电流平均值的... 分析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RE 负载时,在不同的终止导电角和控制角范围内电路的工作过程。给出了标准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并推导出该电路在不同终止导电角范围内的控制角移相范围、各种情况下输出整流电压和电流平均值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负载 电路工作过程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波形图 终止导电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式反电动势法的直线游标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矫帅 赵文祥 +1 位作者 邱先群 张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36-242,共7页
直线游标永磁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和大推力的优点,适合于轨道交通等长行程应用领域,但其位置传感器需沿轨道铺设,成本非常高.研究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实现该类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采用定子磁链角与负载角相减... 直线游标永磁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和大推力的优点,适合于轨道交通等长行程应用领域,但其位置传感器需沿轨道铺设,成本非常高.研究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实现该类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采用定子磁链角与负载角相减的途径估计动子位置,估计的动子位置经锁相环得到动子速度,并构建了仿真模型.基于直线游标永磁电机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当被控对象速度在0-1.5m/s范围内,动子位置估计误差在±5°范围内,速度估计误差在±0.01m/s范围内.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子位置估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动子位置辨识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锁相环 反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抗低频扰动反电势观测器的直线永磁游标电机无位置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阳 吉敬华 +2 位作者 赵文祥 许德志 杨安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43-248,257,共7页
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LPMV)电机拥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在长行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增加了系统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反电势观测器的LPMV电机的无位置控制策略,... 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LPMV)电机拥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在长行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增加了系统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反电势观测器的LPMV电机的无位置控制策略,该观测器不但可获得反电势信息,而且能有效抑制低频扰动。电机的速度和位置角由锁相环获得,启动阶段采用I/F启动,提高了启动的可靠性。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动子位置估计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观测器 无位置控制 反电势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动势初始相位角对三相PWM整流器启动电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敏 张宏川 +2 位作者 王淑红 马赟 范烨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63,共5页
分析了三相PWM整流器启动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研究了电网电动势的初始相位角和交流侧电压初始相位角对启动电流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锁相环的输出来控制电网电动势的初始相位角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启动时某相电流过大的问题,使启动时三相... 分析了三相PWM整流器启动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研究了电网电动势的初始相位角和交流侧电压初始相位角对启动电流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锁相环的输出来控制电网电动势的初始相位角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启动时某相电流过大的问题,使启动时三相交流电流的大小相差不大。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PWM整流器 启动电流 电网电动势 初始相位角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容错矢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19
作者 熊聪 许海平 +1 位作者 周鹏 关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055-7064,共10页
提出一种容错矢量控制,实现了具有非正弦反电动势的表贴式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在发生一相开路故障后的无扰稳定运行。首先,基于保持故障后基波磁动势和永磁体基波磁链矢量在空间上圆形旋转的原则... 提出一种容错矢量控制,实现了具有非正弦反电动势的表贴式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在发生一相开路故障后的无扰稳定运行。首先,基于保持故障后基波磁动势和永磁体基波磁链矢量在空间上圆形旋转的原则,构造故障后电机的解耦数学模型。其次,采用谐波电流注入法减小由转子三次谐波磁场引起的二次和四次转矩脉动。再次,推导同步坐标系下令转矩脉动为零的电流参考值的一般表达式,并求得令电机绕组损耗最小的最优电流参考值。该方法可在线实时计算并且具有普适性,易于推广到具有任意三次谐波含量的五相PMSM的容错运行控制系统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故障后转矩脉动,并获得比传统容错矢量控制更小的电机绕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容错矢量控制 单相开路故障 非正弦反电动势 通用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电动势三次谐波高占比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京周 周扬忠 钟天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22-3431,共10页
含有三次谐波反电动势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注入三次谐波电流可进一步提高其负载能力,预先获得其精确的转子初始位置直接决定其启动性能。针对反电动势三次谐波高占比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电压注入的转子初始位置估... 含有三次谐波反电动势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注入三次谐波电流可进一步提高其负载能力,预先获得其精确的转子初始位置直接决定其启动性能。针对反电动势三次谐波高占比的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电压注入的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利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基波平面数学模型,推导转子位置估计公式;分析转子处于不同位置时应注入的最优电压矢量,根据初步估计的转子位置角选择优化电压矢量,通过二次注入提高估计精度。基于绕组函数法,分析电枢磁动势与基波和三次谐波电流的关系,提出在三次谐波平面向电机施加方向相反的2个电压矢量,根据三次谐波平面电流幅值判断转子磁极极性的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的有效性,最大估计误差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三次谐波反电动势 脉冲电压注入 转子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