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BS的中压直流系统宽频阻抗测量装置及其控制
1
作者 季振东 朱述超 +3 位作者 许光强 王建华 赵剑锋 肖小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9-207,共9页
随着直流系统中电力电子化程度的加深,电力电子装置的端口阻抗特性对系统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获取中压直流系统的阻抗特性用以评估系统稳定性,文中对宽频阻抗测量装置展开了研究。首先,以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作为输出扰动测... 随着直流系统中电力电子化程度的加深,电力电子装置的端口阻抗特性对系统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获取中压直流系统的阻抗特性用以评估系统稳定性,文中对宽频阻抗测量装置展开了研究。首先,以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作为输出扰动测量信号,提出了一种混合子模块级联多电平拓扑的阻抗测量装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子模块分类的集中式调制方法,通过子模块4种工作模式的划分和配合来实现PRBS信号的高质量输出,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有利于降低开关损耗,并设计了相关主电路参数的计算原则。最后,硬件在环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表明所提阻抗测量装置具备良好的输出效果,能够在满足阻抗测量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测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系统 阻抗测量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 级联多电平拓扑 集中式调制 混合子模块 电容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L-U2-Net的盆底超声图像轻量级分割及参数测量
2
作者 刘孝保 甘博敏 +1 位作者 姚廷强 申吉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准确地分割超声图像中盆底区域,是实现盆底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环节.针对盆底形态复杂、边界模糊、分割算法参数量庞大以及参数测量精度有限等问题,搭建了一种轻量级语义分割网络MDL-U2-Net并提出修补算法AC-F.首先,对基准U2-Net... 准确地分割超声图像中盆底区域,是实现盆底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环节.针对盆底形态复杂、边界模糊、分割算法参数量庞大以及参数测量精度有限等问题,搭建了一种轻量级语义分割网络MDL-U2-Net并提出修补算法AC-F.首先,对基准U2-Net进行结构优化和通道数调整,以有效地降低模型参数量;其次,融入复合损失函数以缓解训练损失波动并提升边界保持能力,提高网络对模糊边界的分割准确性;之后,提出深度非对称多尺度混洗卷积模块,以捕获特征空间采样的位置偏移信息,弥补轻量网络感受野不足和特征提取能力较弱的缺陷,提高网络对盆底复杂形态的建模能力;最后,采用修补算法对分割盆底进行精细化填补,以提高盆底完整性和参数测量的精度.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DL-U2-Net对盆底分割的Jaccard,Recall和HD95指标分别达到91.226%,93.589%和1.074,与基准U2-Net相比,模型参数量缩减了94.37个百分点;此外,经AC-F算法处理后的区域面积测量百分误差降至1.25%,ICC达到0.998且有95%(76/80)的数据在95%LoA内,能够实现轻量级分割和精确参数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图像 轻量化 复合损失函数 深度非对称通道混洗卷积模块 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3
作者 杨继森 秦小东 +2 位作者 桂强 徐杰 刘家红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驱动电路板组成,定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次级,动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初级,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一组驱动信号发生电路、两组感应信号处理电路、FPGA核心电路。将动尺上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与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串联在一起实现二次调制,当传感器精机码道的激励线圈上电工作时,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上所感应的两路角位移电信号被调制到粗机码道上,从而实现了粗机码道与精机码道分辨力相加的目的,以此提升传感器的分辨力。同时将一路精机感应信号通过电磁耦合线圈回传到定尺端作为整周定位信号。通过FPGA同步解算这两路信号,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采用PCB工艺制作了外径为140 mm的传感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只需要一组驱动电路就能够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且分辨力从0.38″提升到0.2″,提高了47%,原始测量误差范围从±34.14″降低到±16.06″,降低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绝对式 二次调制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丝型像质计测定射线照相检测系统性能
4
作者 阳庆国 谭伯仲 +6 位作者 何小中 唐若 杨柳 廖树清 孙云飞 马超凡 邓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064,共14页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数(CTF)的计算公式,并深入分析像质计摆放位置、射线能量以及线扩散函数(LSF)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CTF值,进而计算LSF和调制传递函数(MTF),结合改进的Akima插值方法,更精确地测定射线照相系统的基本空间分辨率。最后,利用双丝型像质计标定探测器与射线源焦斑形状,并实现对系统任意成像放大比下LSF和MTF的预测。该方法在我国自主研发的9 MeV微焦点花瓣CT系统和300 kV微焦点工业CT系统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双丝型像质计不仅可用于测定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还在射线源、探测器和照相系统的CTF,LSF和MTF的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射线照相系统性能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照相检测 双丝型像质计 对比度传递函数 线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焦斑测量 花瓣C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鹏 谢建东 +2 位作者 楼盈天 杨晔 杨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位生成载波(PGC)干涉信号。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平台设计了PGC干涉信号解调算法,通过5参数椭圆拟合提取附加光强调制等因素引入的误差系数,对相位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实现振动位移的高精度测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对振动位移频谱进行分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搭建了振动测量系统,开展了干涉信号解调实验、位移测量实验和振动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振动频率范围覆盖1142 Hz;在10μm的位移步进实验中,测量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173μm;振动频率的分辨力为1.221 Hz,谐波失真率小于1.36%;有望应用于精密振动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内调制 微探头 相位生成载波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Hz深度频率调制激光干涉的相位测量技术
6
作者 范习谦 刘河山 +1 位作者 罗子人 张子恒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2-630,共9页
深度频率调制(DFM)干涉技术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简化的有效方案。当前DFM干涉技术普遍使用kHz级调制,导致激光功率噪声会耦合进入系统,从而增加本底噪声,难以满足高精度空间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将DFM的调制频率提升至... 深度频率调制(DFM)干涉技术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简化的有效方案。当前DFM干涉技术普遍使用kHz级调制,导致激光功率噪声会耦合进入系统,从而增加本底噪声,难以满足高精度空间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将DFM的调制频率提升至MHz量级以减少激光功率噪声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DFM技术原理,采用贝塞尔函数展开、正交解调和推广J1…J4方法设计了DFM干涉相位信号提取方法。基于MHz级信号处理需求,完成了相位测量系统的软硬件构建,并对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测试结果表明:相位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准确度,且在不同工况下,2 mHz~1 Hz频段内的相位噪声均优于2πμrad√Hz,能够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相位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深度频率调制 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技术
7
作者 卿国能 朱正元 +3 位作者 朱康奇 华楠 张振荣 郑小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目标。此外,还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验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上述功能,还在其架构中集成了一个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信号处理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模拟产生的最高速度达到6800 m/s的10个测试目标的回波信号,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运动参数测量,其中最大的测距与测速误差分别为0.58 m与2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距离和速度测量 微波光子 线性调频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测量系统的弹光调制器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研究
8
作者 王爽 李克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 针对高精度双折射测量需求,开展了双弹光调制型双折射测量研究,重点解决测量系统中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线原位定标及数据处理问题。运用数字锁相技术完成了调制信号的多个频率成分提取,利用各频率调制信号幅值的比值,实现PEM相位调制幅值在线原位定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双折射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同时测量。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索利尔巴比涅补偿器标准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PEM实时在线原位定标,并且在200 ms时间内实现相对误差低于0.60%,标准偏差不超过0.049 nm的高精度、高灵敏、快速双折射测量。本研究为光学材料、元器件在线实时双折射检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测量 弹光调制 相位幅值定标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目标测量的射频(微波)相位调制激光雷达技术
9
作者 张博华 杜军 张元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号从激光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光上解调下来,通过测量射频(微波)信号来获取目标信息。微波激光雷达既保留了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又发挥了微波雷达高速度测量范围、抗大气湍流的优势,从而为高速目标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接收和处理射频(微波)信号,对旋转硬目标和气溶胶模拟目标(如高速导弹及其激波场)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激光雷达可以对马赫数在4.4内的高速目标及其激波场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目标测量 微波相位调制 激光雷达 微波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光调制器延迟量幅值分布测量
10
作者 昝薛博 李克武 +2 位作者 陈玉龙 薛紫阳 王志斌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1,共8页
为了获得弹光调制器延迟量幅值在整个通光孔径上的分布,进行了其延迟量分布规律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测量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测量系统首先通过带有偏振器件的光路生成调制信号,其次通过数字锁相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与... 为了获得弹光调制器延迟量幅值在整个通光孔径上的分布,进行了其延迟量分布规律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测量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测量系统首先通过带有偏振器件的光路生成调制信号,其次通过数字锁相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参考信号进行精确的频率和相位匹配,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最后将解调后的信号传输到上位机,以计算出相关的相位延迟量参数;同时使用精密二维位移平台来实现弹光调制器全孔径的移动,进而实现对所有位置进行测量。实验最后,上位机把每个坐标下的相位延迟参数保存下来,将数据导入到绘图软件中,从而实现相位延迟量的直观可视化,并且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理论仿真对比。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测量误差为0.13%,并且得到了弹光调制器延迟量在整个通光孔径上的二维分布,且其分布规律与理论和仿真结果吻合;同时给出了弹光调制器整个通光孔径上的精确定标方法,为大通光孔径、高精度偏振调制以及探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器 延迟量 二维分布 定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运光调制的原子自旋惯性测量响应特性分析方法
11
作者 胡泽一 段利红 +3 位作者 马乐乐 田睿希 姜世龙 全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3-928,共6页
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系统受光、热、磁等多物理场及其耦合作用,误差模型较为复杂,系统长期稳定性及精度进一步提高遇到瓶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抽运光调制的K-Rb-21Ne原子自旋惯性测量响应特性研究方法,通过锥形放大器对抽运光功率施加高... 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系统受光、热、磁等多物理场及其耦合作用,误差模型较为复杂,系统长期稳定性及精度进一步提高遇到瓶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抽运光调制的K-Rb-21Ne原子自旋惯性测量响应特性研究方法,通过锥形放大器对抽运光功率施加高频调制,建立调制抽运光对原子自旋系综的极化响应模型,确定系统输出基频信号与输入角速率的映射关系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抽运光调制的惯性系统在0.1 Hz以上具有明显的低频噪声抑制效果。该方法也适用于原子自旋磁强计、核磁共振陀螺仪等领域,预计会有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自旋惯性测量 抽运光调制 低频噪声抑制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光谱测量的CO催化氧化特性研究
12
作者 庄柯 贺拴玲 +3 位作者 许芸 董月红 张乾 彭志敏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0,共7页
CO、CO_(2)作为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大量排放会造成碳减排压力增大,对其浓度进行高精度实时在线监测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及碳排放准确计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技术和赫里奥特(Herriott)多次反射池设计了... CO、CO_(2)作为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大量排放会造成碳减排压力增大,对其浓度进行高精度实时在线监测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及碳排放准确计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技术和赫里奥特(Herriott)多次反射池设计了可实现混合气体中含量为10^(-6)量级的CO、CO_(2)浓度准确在线测量实验系统,系统检测限可达到10^(-8)量级;然后基于该实验系统开展CO催化氧化特性研究实验,探究氧气含量和CO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39 K~344 K、压力为101 kPa条件下,氧气含量在1%~5%范围内,CO催化效率随氧气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氧气含量为1%、CO体积分数为800×10^(-6)时,催化效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加。实验结果可为工业烟气中CO的去除、转化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 CO测量 CO_(2)测量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典型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3
作者 韩晓 张永娥 张晓明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揭示水土保持措施作用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典型流域实测核素137Cs和有机碳组分数据,分析了侵蚀-沉积区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侵蚀模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侵蚀区土... 为揭示水土保持措施作用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典型流域实测核素137Cs和有机碳组分数据,分析了侵蚀-沉积区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侵蚀模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侵蚀区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较低(5.45 g/kg),坡向是有机碳组分占比的主要影响因子;侵蚀区20~30 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与侵蚀模数相关性最好,粗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与侵蚀模数相关性显著(p<0.05),各有机碳组分的优先冲刷顺序差异较小;相比于侵蚀区,沉积区有机碳组分含量降低,泥沙来源和有机碳矿化对其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对认识自然-人为双源驱动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以固碳效益提升的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有机碳组分 侵蚀模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BFAM-Transformer的输电线路在线测距实测行波预分类方法
14
作者 唐玉涛 束洪春 +3 位作者 刘皓铭 苏萱 韩一鸣 代月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5-1470,共16页
行波采集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与测距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且正向配电网延拓。由于启动灵敏,非故障信息的采集给故障辨识与行波测距带来了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CABFAM)与自适应Tr... 行波采集装置是电力系统保护与测距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且正向配电网延拓。由于启动灵敏,非故障信息的采集给故障辨识与行波测距带来了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CABFAM)与自适应Transformer模型的输电线路实测故障性质识别方法。首先,通过CBAM机制增强卷积层提取特征信息的表达与理解能力;然后,构建自适应编码层级调整机制的Transformer模型库,以获取多层次差异化特征信息;最后,利用云南电网110~220 kV输电线路的5076条实测数据及220 kV DL站H-P线的15924条伪实测数据进行训练与测试,针对16种典型行波数据进行分类。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模型参数量,提高了准确度,算法的多个关键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精度与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采集装置 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合模块 CABFAM 自适应Transformer 实测数据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通执法中车辆使用远光灯检测的YOLOv10-ECC算法研究
15
作者 张立立 张珂 +3 位作者 杨康 魏薇 李晶 谭洪鑫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9-666,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车辆使用远光灯的情况,提高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效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实时YOLOv10-ECC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10的骨干网络中设计了PSA_EMA模块,利用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EMA)在保持参数效率的同时捕获更丰富的特征信...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车辆使用远光灯的情况,提高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效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实时YOLOv10-ECC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10的骨干网络中设计了PSA_EMA模块,利用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EMA)在保持参数效率的同时捕获更丰富的特征信息;其次,在颈部网络里设计了卷积特征重组模块(CCM),实现了上采样特征增强,构建了更为细微的特征图。在自采的远光灯车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YOLOv10-ECC的均值平均精度mAP@0.5达到了93.2%,参数量为2.86×106,单张照片检测时间为2.2 ms,计算复杂度为9.0 GFLOP/s,能够实时、高精度地检测远光灯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视觉测量 远光灯检测 YOLOv10-ECC EMA模块 CCM模块 上采样算子 端到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极化调制与离散有界探测的CVQKD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杨雯 王天一 +1 位作者 杜俊男 王成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6-816,共11页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无条件的安全性已被证明,但受实验系统中器件非理想特性的影响,理想的连续分布量子信号会发生退化,进而引发系统性能下降。为弥合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文章考虑发送端调制器和接收端探...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无条件的安全性已被证明,但受实验系统中器件非理想特性的影响,理想的连续分布量子信号会发生退化,进而引发系统性能下降。为弥合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文章考虑发送端调制器和接收端探测器的有限分辨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构建一个基于离散极化调制与离散有界探测的协议模型,并评估该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的偏差特性及其对安全码率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发送端和接收端离散效应的耦合作用会使得过量噪声的估计值产生偏差,导致系统安全码率先增后减,最终急剧下滑。当量子信道的传输率位于0.2~0.6时,过量噪声的估计偏差会导致系统安全码率被严重低估,进而制约系统的最大传输距离。零差探测器的有限量程效应是诱发过量噪声估计偏差的最主要因素,这可以通过调节发送端的调制方差来进行有效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连续变量 离散极化调制 离散有界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ntentional modulation microstructure enlargement 被引量:2
17
作者 SUN Liting WANG Xiang HUANG Zhi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3期522-533,共12页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is a technology that identifies the specific emitter of a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signal by external measurement of the minuscule hardware-level,device-specific imperfections.The RF...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is a technology that identifies the specific emitter of a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signal by external measurement of the minuscule hardware-level,device-specific imperfections.The RFF-related information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unintentional modulation(UIM),which is subtle enough to be effectively imperceptible and is submerged in the intentional modulation(IM).It is necessary to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the IM and expand the sl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emitters for successful RFF.This paper proposes a UIM microstructure enlargement(UMME)method based on feature-level adaptive signal decomposition(ASD),accompanied by auto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The common IM part is evaluated by analyzing a newly-defined benchmark feature.Three different indexes are used to quantify the similarity,distance,and dependency of the RFF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devices.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al-world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20 of the same type of radar in the same working mode.The visual image qualitatively shows the magnification of feature differences;different indicator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features.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RFF feature,recogni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classifier further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 unintentional modulation(UIM) adaptive signal decomposition(AS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 similarity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机床加工的总线数字量模块开发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靖娟 金卫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满足数控机床加工对信号量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的应用需求,如机床加工现场的轴运动位移硬件限位信号、气阀水阀信号、刀具测量等信号,同时能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通信进行数据交互,可实现信号量检测与控制功能。文章设计并... 为了满足数控机床加工对信号量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的应用需求,如机床加工现场的轴运动位移硬件限位信号、气阀水阀信号、刀具测量等信号,同时能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通信进行数据交互,可实现信号量检测与控制功能。文章设计并开发基于以太网通讯技术的EtherCAT通信协议的数字量模块,对数字量模块软硬件设计内容与数据交互程序的执行流程进行研究,并通过配合标准EtherCAT通信主站TwinCAT进行试验,证明开发的数字量模块能与控制器主站正常建立通信并进行数据传输,且与EtherCAT总线通信数据周期保持同步。基于数字量信号检测设计出机床刀径测量方案,应用该数字量模块在机床加工中进行量刀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字量模块对检测信号的实时响应计算得到的机床刀具磨损误差满足应用要求,具有工程实际价值,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CAT总线 数字量模块 数据交互 实时同步 机床量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双驱动弹光调制高速椭偏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鹏 刘燕霖 +2 位作者 谢大洋 张瑞 王志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解决传统机械旋转补偿器型椭偏仪测量速度较慢问题,提出一种电驱动的双弹光调制的高速椭偏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并仿真研究45°双驱动弹光调制器工作在纯行波模式下的调制方式。结果发现,当双驱动弹光调制器工作在纯行波模式可... 为解决传统机械旋转补偿器型椭偏仪测量速度较慢问题,提出一种电驱动的双弹光调制的高速椭偏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并仿真研究45°双驱动弹光调制器工作在纯行波模式下的调制方式。结果发现,当双驱动弹光调制器工作在纯行波模式可实现快轴方向的高速周期性旋转,且相位延迟量为常量。结合椭偏原理,详细研究一种基于双驱动弹光调制的高速椭偏测量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光学周期<10μs,用于实际可真正实现超高速偏光调制。通过研究,有望解决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电子和光伏电池等生产过程中薄膜超高速检测难题,对薄膜在线检测、瞬态变化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测量 光弹性 高速椭偏测量技术 弹光调制器 在线检测 Comsol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技术气体浓度测量的温度修正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婷 韩志洋 +2 位作者 俞跃 王文琴 胡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精确检测气体浓度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控制、废气排放监测等领域有着迫切需求。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实现气体浓度精确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温度变化却为浓度精确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因而对检测结果进行温度修正是... 精确检测气体浓度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控制、废气排放监测等领域有着迫切需求。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实现气体浓度精确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温度变化却为浓度精确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因而对检测结果进行温度修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TDLAS技术检测气体浓度的温度影响机理,重点分析并归纳了基于TDLAS技术的气体浓度测量的温度影响修正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直接吸收 波长调制 浓度测量 温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