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Macro-Mesostructured γ-Al_2O_3 with Large Pore Volume and High Surface Area by a Facile Secondary Reforming Method 被引量:2
1
作者 Meng Xiuhong Duan Linhai +2 位作者 Xie Xiaohua Wang Qiang Wang Haiya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期20-28,共9页
Through improving the aging process during synthesis of the support, γ-Al2O3 with large pore volume and high surface area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secondary reforming method. The synthesi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 Through improving the aging process during synthesis of the support, γ-Al2O3 with large pore volume and high surface area wa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secondary reforming method. The synthesi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first ag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econd ag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xtural properties of γ-Al2O3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y (T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ACH and amorphous A1OOH were the precursors of alumina, which were formed via precipitation from solutions after reaction of aluminum sulphate with ammonium hydrogen carbonate. The precursor nanocrystallites grew and re-assembled during the secondary reforming process, which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pore size and pore volume and a decreased bulk density. The as-synthesized γ-Al2O3 materials featured meso/macroporosity, large pore volume (2.175 cm^3/g), high surface area (237.8 m^2/g), and low bulk density (0.284 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macro-mesostructured reforming method large pore volume high surface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ing unbinding mechanism of drugs from SERT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ntidepressants
2
作者 谭新官 刘雪峰 +2 位作者 庞铭慧 王雨晴 赵蕴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10-519,共10页
The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terminates neurotransmission by removing serotonin from the synaptic cleft,which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pression.In addition to natural substrate... The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terminates neurotransmission by removing serotonin from the synaptic cleft,which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pression.In addition to natural substrate serotonin,SERT is also the target of the abused drug cocaine and,clinically used antidepressants,escitalopram,and paroxetine.To date,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unbind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orthosteric and allosteric modulation of SERT.In this article,the conserved property of the orthosteric and allosteric sites(S1 and S2)of SERT was revealed by combining the high resolutions of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The residues Tyr95 and Ser438 located within the S1 site,and Arg104 located within the S2 site in SERT illustrate conserved interactions(hydrogen bonds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as responses to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were keys to designing effective drugs inhibiting SERT and further,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highlighted escitalopram as a potent antidepressant.We found that cocaine,escitalopram,and paroxetine,whether the S1 site or the S2 site,were more competitive.According to this potential of mean force(PMF)simulations,the new insights reveal the principles of competitive inhibitors that lengths of trails from central SERT to an opening were~18A for serotonin and~22 A for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drugs.Furthermore,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atural substrate serotonin and cocaine(or escitalopram)at the allosteric site was~3A.Thus,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potent antidepressants tended to bind at deeper positions of the S1 or the S2 site of SERT in comparison to the substrate.Continuing exploring the processes of unbinding four ligands against the two target pockets of SERT,this study observed a broad pathway in which serotonin,cocaine,escitalopram(at the S1 site),and paroxetine all were pulled out to an opening between MT1b and MT6a,which may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dissociation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drug design molecular mechanics/generalized Born surface area(MM/GBSA)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技术用于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洁 曾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掌握准南煤田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获得11组干涉图、差分干涉图、去平地效应图、相位解缠效果图和地面形变图。对比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沉降分布图像,... 为掌握准南煤田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获得11组干涉图、差分干涉图、去平地效应图、相位解缠效果图和地面形变图。对比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沉降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火区地下煤火燃烧导致的沉降范围大体一致,沉降高低值呈现相似规律变化。结合遥感技术接受或者拒绝了因温度和植被的异常像元确定的火区范围,圈定出较为精确的A、B、C、D、E共5个裂隙位置,并发现这5个位置沉降高低值变化不一。其中A、B、C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随着时间变化一直减小,D、E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C位置沉降幅度变化最小,相对较稳定。应用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方法监测地下煤火燃烧区地表沉降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西沟火区 地表沉降 SENTinEL ARCGIS 差分干涉处理 遥感技术 双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比表面积实验条件的研究
4
作者 邴淑秋 沈刚 +2 位作者 荣丽丽 靳丽丽 王立娟 《炼油与化工》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采用手套箱取样,氮气吸附法测定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考察了不同取样方式下的物理吸附—脱附曲线及不同脱气温度和脱气时间对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测定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手套... 采用手套箱取样,氮气吸附法测定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考察了不同取样方式下的物理吸附—脱附曲线及不同脱气温度和脱气时间对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测定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手套箱取样避免了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接触空气,防止发生氧化和失活;选择低温70℃、脱气4 h条件下脱气,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满足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 氮气吸附法 比表面积 孔体积 平均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漳河灌区中稻气象产量变化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余蕾 邹志科 +2 位作者 刘凤丽 罗文兵 王文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准确的气象产量是正确评估气象条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前提。为了探究湖北漳河灌区单季稻气象产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尝试通过三点滑动平均法、HP滤波法和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4种方法将漳河灌区1975—2020年的水稻单产数据分... 准确的气象产量是正确评估气象条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前提。为了探究湖北漳河灌区单季稻气象产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尝试通过三点滑动平均法、HP滤波法和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4种方法将漳河灌区1975—2020年的水稻单产数据分离为水稻趋势产量及气象产量,通过相关分析筛选水稻8个生育阶段的主要气象因子,然后与分离的气象产量构建水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种分割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气象产量序列与湖北省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一致性特点,多年平均气象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约为3.39%,但2008年以后其占比达到10.1%。相关分析识别出抽穗开花期最低气温、拔节孕穗期最高气温、分蘖后期平均气温、返青期最低气温、乳熟期蒸发量和育苗最低气温是影响气象产量的主要因子,该模型在率定期(1976—2014年)和验证期(2015—2020年)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模型的决定系数R 2为0.994。预测模型有助于研究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区域水稻产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气象产量 趋势产量 指数平滑法 滑动平均法 HP滤波法 漳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实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房建 王宏轩 +3 位作者 郑稳稳 涂祥国 雷晓燕 练松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曲线半径及钢轨接头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布规律的影响.然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谱进行拟合.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统计谱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直线段接头区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整个分析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多特征峰值;直线段接头区上、下行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值随波长的分布特征和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上、下行的轨面不平顺状态基本相同;钢轨的磨耗程度与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内、外轨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的差异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半径是影响轨面不平顺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线路类型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的影响不大,不同曲线半径、焊接接头影响明显,在对轨道进行维护和养护时需关注小曲线半径区段以及焊接接头区段的不平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面短波不平顺 功率谱密度 改进协方差法 焊接接头区 曲线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龚频 柯瀛瀛 +4 位作者 翟鹏涛 翟文俊 李白存 郑本忠 崔梦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绿原酸及没食子酸五种活性成分含量.单因素条件对两者叶的提取效果影响均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秦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62.94%,华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47.84%.两者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秦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比华仲叶高出1.97倍和6.59倍,但华仲叶中金丝桃苷和绿原酸含量比秦仲叶高出1.41倍和1.16倍.本研究旨在为不同地域杜仲树种的选育以及临床上应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更加全面地评价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产地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
8
作者 金守峰 李政 +2 位作者 徐畅 昝杰 郭彩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针对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人工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单目视觉的切向成像获得粘扣带表面的单行图像,避免了粘扣带相邻行之间的干扰。对单行粘扣带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采... 针对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人工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单目视觉的切向成像获得粘扣带表面的单行图像,避免了粘扣带相邻行之间的干扰。对单行粘扣带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投影法对其进行水平投影和垂直投影,提取粘扣带表面单行图像中的每个钩扣状区域,基于连通域统计法判别钩扣状区域的切割状态,计算其切开率,通过统计数据表征粘扣带表面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的检测相对误差为1%,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钩面粘扣带 切向成像 投影法 钩扣状区域 连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欣欣 齐学元 耿俊俊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覆岩裂隙特征;判别了房柱式采空区上地表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的单位载荷作用下,采场中央遗留煤柱将发生活化失稳,引起采场所有煤柱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破坏,进而导致房柱式采空区地表发生失稳。基于对房柱式采空区稳定特征及浆液在房柱式采空区流动的特性提出了散点式注浆充填方案,给出了浆液配比及注浆工艺。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结果表明,散点式注浆充填法能有效实现老采空区的充分均匀充填,注浆效果整体良好,同时该方法可为对类似老采空区地表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采空区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注浆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阶煤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其对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彩霞 禹艺娜 +3 位作者 李志军 吴健平 金涛 宋御冕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采集沁水盆地高阶煤、二连盆地低阶煤,采用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基质纳米级吸附孔隙进行测试,分析高低阶煤的储气特征,从而确定影响高、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低阶煤的比表面积相似,高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 采集沁水盆地高阶煤、二连盆地低阶煤,采用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基质纳米级吸附孔隙进行测试,分析高低阶煤的储气特征,从而确定影响高、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低阶煤的比表面积相似,高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5.33 m~2/g,可吸附甲烷49.53 cm~3/g;低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2.17 m~2/g,可吸附甲烷48.96 cm~3/g。高、低阶煤储气主要为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以上,高阶煤储气主要是微孔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71%;低阶煤不同孔隙均有贡献,微孔最多,占比47.33%,其次是中孔,占比32.644%,大孔最少,占比19.69%。地层水侵入对低阶煤储气量影响大于高阶煤,平衡水条件下,高阶煤可储气量43.46 cm~3/g,低阶煤可储气量33.89 cm~3/g;受微孔特性影响,高阶煤储层储气量较高,但易储难逸,因此煤层气开采的关键问题是疏导微孔吸附气;受中、大孔及亲水性强影响,低阶煤储气量较低,且易储易散,勘察储气聚集区是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首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 低阶煤 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法 比表面积 储气量 煤层气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井壁稳定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佳佳 蒋明镜 王华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5-1516,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环境价值,其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工程测量数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影响钻...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环境价值,其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工程测量数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影响钻井安全。目前未见有水合物储层井壁稳定可靠度研究。为定量评估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钻井风险,基于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稳定解析理论和南海神狐海域具体地质条件,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中的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和响应面法,研究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失稳概率分布特征,分析该海域井壁失稳概率及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对主要参数均值和不确定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若测量数据足够精确,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进行钻井活动的安全性较高,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也较大。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增大将使井壁失稳概率显著升高,缩窄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2)较低的钻井液温度对降低井壁失稳概率略有帮助,且能明显地扩大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3)5个主要参数的均值和不确定性对井壁失稳概率的影响次序相同,均为初始地应力>初始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比>初始黏聚力>初始弹性模量。实际工程中对初始地应力数据精确测量,能够显著提高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井壁稳定性 可靠度 南海神狐海域 响应面法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纯铝酸洗废渣制备大孔高比表面积拟薄水铝石研究
12
作者 袁辉 贺永东 +5 位作者 赵亿坤 孙小涵 刘小龙 杜玉峰 白万全 陈守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硫酸铝、氢氧化钠及高纯铝酸洗废渣为原料,采用双铝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及尿素添加量对拟薄水铝石的形成及结构的影响与合成条件对拟薄水铝石形成时的物相及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拟薄水铝石... 以硫酸铝、氢氧化钠及高纯铝酸洗废渣为原料,采用双铝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及尿素添加量对拟薄水铝石的形成及结构的影响与合成条件对拟薄水铝石形成时的物相及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拟薄水铝石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结晶度提高。pH值6.5~9.5时,可以得到明显的拟薄水铝石物相;pH值达到10.5时,会产生三水铝石相。添加尿素能显著增加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铝法 拟薄水铝石 尿素 孔径 孔容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矿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13
作者 赵俊杰 何斌 +3 位作者 王克权 曹新云 王振涛 李昂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249-253,262,共6页
为了对宁东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结合该地区多个矿井回采巷道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巷道的顶板围岩强度、顶板围岩完整性、两帮围岩强度、直接顶厚度、巷道断面尺寸、采动影响、地下水和巷道埋深作为主要的稳定... 为了对宁东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结合该地区多个矿井回采巷道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巷道的顶板围岩强度、顶板围岩完整性、两帮围岩强度、直接顶厚度、巷道断面尺寸、采动影响、地下水和巷道埋深作为主要的稳定性影响因子。使用多因素单一指标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评价打分,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所占的权重,最后再使用加权平均法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多因素加权平均法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宁东矿区的实际情况,对实现巷道差异性支护设计更易形成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矿区 层次分析法 多因素加权平均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论证方法探讨
14
作者 陈至立 张赞 +3 位作者 刘园 曹绮欣 葛杰 冯家豪 《西北水电》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经济合理的确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三和片区为例,结合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基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水量平衡法、平均排除法3种方法分析区域防洪排涝现状,合理论证泵站规模。结果表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确... 为经济合理的确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三和片区为例,结合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基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水量平衡法、平均排除法3种方法分析区域防洪排涝现状,合理论证泵站规模。结果表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确定该区域泵站规模为12.4 m^(3)/s、水量平衡法确定泵站规模为12.5 m^(3)/s、平均排除法确定泵站规模为3.5 m^(3)/s。计算结果显示MIKE11水动力模型法和水量平衡法可较好的考虑区域洪水过程和调蓄空间,两者确定的泵站规模接近且合理可行,平均排除法对该区域洪水过程和洪水蓄滞的考虑不敏感,3种方法均可为泵站工程方案比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规模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MIKE11水动力模型 水量平衡法 平均排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沉降计算面积比的取值范围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悦铭 古日晖 +1 位作者 冷国兴 毛日泉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既有建筑造成影响,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受监测成本、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制约,除直接监测地表沉降外,亦可通过地层损失法根据支护结构侧向...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既有建筑造成影响,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受监测成本、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制约,除直接监测地表沉降外,亦可通过地层损失法根据支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周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侧移的面积与地表沉降面积之比是影响该计算方法准确性的重要参数。因此,首先进行了文献调研,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确定面积比取值范围在0.8~2之间;然后分析了插入比、地质条件、桩体侧移最大值对面积比的影响;最终给出了面积比的建议取值方式。分析总结可为后续地层损失法数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沉降计算 面积比 取值范围 地层损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
16
作者 王广川 谢国亚 +1 位作者 罗小霞 徐鑫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237,共6页
为了解决由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造成光的散射、反射或透射现象,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方法。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融合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 为了解决由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造成光的散射、反射或透射现象,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方法。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融合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利用帧差法对两幅光学元件多光谱图像相减处理,获取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二值图像特征,标记光学元件多光谱图像融合结果的连通区域,利用图像连通区域的长宽比等参数,检测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种类、数量、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检测光学元件的麻点、划痕、破点等不同类型的表面疵病,表面疵病尺寸检测精度最高为9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检测 滤波片 帧差法 连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计算方法
17
作者 郝建新 徐其威 +1 位作者 李建科 王春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理念,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综合性防雷设计,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工作是做好古建筑群防雷保护的重中之重。该文给出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以属于省级重点文...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理念,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综合性防雷设计,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工作是做好古建筑群防雷保护的重中之重。该文给出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以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某古建筑群的防雷级别判定为例,计算古建筑群预计年均受雷击次数,可实现其防雷等级的判定,对古建筑群做一个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为同类古建筑群的防雷等级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群 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防雷等级 判定方法 预计年均受雷击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泡沫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18
作者 胡迪 李文博 +2 位作者 黄澎 刘敏 赵鹏 《煤质技术》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泡沫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控等特点,使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煤、煤液化残渣、煤液化沥青、煤焦油沥青等煤系物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煤基泡沫炭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及... 泡沫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控等特点,使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煤、煤液化残渣、煤液化沥青、煤焦油沥青等煤系物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煤基泡沫炭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及产品价格低廉,因而可将煤基泡沫炭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基于不同的前驱体材料制备方法也有所区别、制备而得的泡沫炭性能及其应用场景也有差异,需对煤基泡沫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简介煤基泡沫炭的结构,剖析煤基泡沫炭制备方法中的分离焦化法、混合前驱法、高压渗氮法、限制膨胀法、超临界发泡法、自发泡法、模板法,阐述炭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石墨化程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合理调控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及得到最佳电化学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表明:较高的有效比表面积有利于煤基泡沫炭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但其超高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贡献,孔径较小的微孔会导致电解质离子和溶剂化离子无法进入孔内且在微孔孔口堆积,影响双电层的有效形成;理想炭电极材料具有三维分层多孔结构,相互连通的微—介—大孔有助于离子扩散和电子转移,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助于提高倍率性能、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导电性取决于石墨化程度,炭化温度越高则石墨化程度越高、导电性越强,但过高的炭化温度会造成孔泡完整度下降,破坏泡沫炭三维分层孔结构,且使材料表面杂原子、官能团析出,降低材料润湿性及法拉第赝电容,造成比电容大幅下降;杂原子掺杂有助于提高材料润湿性与总比电容、贡献赝电容、调控结构和提升材料循环稳定性及电容保持率,但同时对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炭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石墨化程度4个因素相互影响与制约,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可有效调控其比电容、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但在实际研究中难以兼顾炭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4个因素,因此需采用其他方法以实现煤基泡沫炭电化学性能的优化,未来需通过模板复制、物理化学活化、杂原子掺杂、二元/三元复合等手段以实现泡沫炭结构的设计和电化学性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泡沫炭 电化学性能 孔径分布 表面化学基团 杂原子掺杂 制备方法 石墨化程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丘陵区排涝计算分析——以安徽省潜山市为例
19
作者 黄天元 何威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2期60-64,共5页
安徽省潜山市属于典型的江淮丘陵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一直以来是洪涝灾害频发地。为分析该区域的排涝流量,基于潜山市地形特点、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采用平均排除法和最大24 h雨型洪水流量时程分配法计算各圩区和中心城区... 安徽省潜山市属于典型的江淮丘陵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一直以来是洪涝灾害频发地。为分析该区域的排涝流量,基于潜山市地形特点、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采用平均排除法和最大24 h雨型洪水流量时程分配法计算各圩区和中心城区排涝模数。结果表明:潜山市中心城区,即中心城区片、规划河西新区片和黄铺工业新区片排涝模数分别为11.2,9.1,9.5 m^(3)/(s·km^(2));各圩口设计自排排涝模数为1.29~1.64 m^(3)/(s·km^(2)),抽排排涝模数为0.69~0.80 m^(3)/(s·km^(2))。研究成果可为潜山市排涝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模数 平均排除法 潜山市 江淮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一维平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旭 姜军 +2 位作者 林言中 陈兵 徐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5-873,共9页
介绍了多种平均方法,包括常用的流量或面积加权平均方法,以及CMME(流量/动量/能量守恒)方法和CMES(动量/能量/熵守恒)方法。以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构型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平均方法得到的等效一维结果差异,以及不同平均方法的入... 介绍了多种平均方法,包括常用的流量或面积加权平均方法,以及CMME(流量/动量/能量守恒)方法和CMES(动量/能量/熵守恒)方法。以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构型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平均方法得到的等效一维结果差异,以及不同平均方法的入口参数对超燃燃烧室一维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燃燃烧室多维热态仿真数据分析时,推荐使用通量守恒方法;CMES方法能准确的保留总压信息,CMME方法得到的总压损失会大于实际,在处理总压恢复性能时,CMES方法更优;亚燃模态时,CMME方法和CMES方法均不能反映隔离段激波串的渐变压缩;超燃模态时,CMES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动量的近似守恒,在亚燃模态则较差;不同平均方法得到燃烧室入口参数的一维计算结果与三维流场等效一维沿程静压分布均存在一定偏差,Case1流量加权平均解误差高达27.8%,通量守恒解误差仅约13%,Case2流量加权平均解误差为14.9%,通量守恒解误差仅约5%,说明CMME方法与CMES方法符合程度更高,推力计算结果更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一维平均方法 面积加权平均 流量加权平均 流量/动量/能量守恒方法 动量/能量/熵守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