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同源三倍体白榆生理特性及代谢组学分析
- 1
-
-
作者
闫晓丽
丁新宇
王书柔
崔露露
梁海永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44,256,共10页
-
基金
榆树属品种选育项目(1513007)。
-
文摘
【目的】探究同源三倍体白榆及亲本的生理特征与代谢产物的遗传特性,为选育出适应性强、抗性强榆树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三倍体白榆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非靶标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其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及代谢产物分析。【结果】同源三倍体白榆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母本二倍体白榆,低于父本四倍体白榆,与父本差异较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母本二倍体白榆,高于父本四倍体白榆,与父本差异较小。从白榆同源三倍体及亲本样品中共测到1055个物质信号,共筛选出9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代谢物相对含量较母本下调,较父本相对含量上调为7,8-二氢新蝶呤、剪秋罗糖、L-谷氨酸以及槲皮素等糖类、氨基酸类以及类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物相对含量较父本下调,较母本相对含量上调,包括儿茶素、乔松素、橙皮素7-O-葡萄糖苷以及芥子酰苹果酸等萜类、酚类、黄酮类以及苯丙类化合物;芹菜素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代谢物相对含量较亲本下调;泛酸和棉子糖代谢物相对含量较亲本上调。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结论】同源三倍体白榆与亲本差异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其代谢物的数量及含量可能与其抗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非生物胁迫抗性密切相关。
-
关键词
白榆
同源三倍体
代谢组学
生理特征
-
Keywords
Ulmus pumila
autotriploid
metabolomic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
分类号
Q939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鲢的远缘杂交子代和人工三倍体的同工酶表达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朱蓝菲
桂建芳
梁绍昌
蒋一珪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297,共5页
-
文摘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鲢×鳙、鲢×团头鲂的二倍体和异源三倍体杂种,以及同源三倍体鲢及其亲本种的8种蛋白质和同工酶的表型。二倍体杂交子代的基因表达是多样的,这些多样的表达可能与双亲的这些蛋白质和同工酶的表型差异有关。如与二倍体杂交子代相比,鲢×鳙异源三倍体的肌肉蛋白和血清蛋白有较一致的表型。此外在两种异源三倍体中EST和MDH同工酶的表型接近母本。这些结果表明异源三倍体由于增加了一套母本染色体组,基因的表达较接近母本或趋向一致。同源三倍体鲢与二倍体鲢的肌肉蛋白、血清蛋白、G3PDH、MDH和LDH同工酶表型没有区别。
-
关键词
鲢
远缘杂交
三倍体
同功酶
鱼纲
-
Keywords
Silver carp, Distant hybridization, Allotriploid, autotriploid, Isozyme and protein
-
分类号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人工同源和异源三倍体鲢的红细胞观察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朱蓝菲
桂建芳
梁绍昌
蒋一珪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4-86,101,共3页
-
文摘
人工诱导多倍体鱼的实验中,有大量不同处理组合的鱼需要鉴定。在胚胎吋期我们采用单个胚胎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处理组合的鱼进行初步筛选。待鱼长大后虽可用白细胞培养法来检查染色体数目,但这方法很费时间,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检查的目的,人们为此作了不少努力,并已查明鱼类红细胞核的大小与倍性是成比例的。
-
关键词
鲢
同源三倍体
异源三倍体
红细胞
-
Keywords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Erythrocyte measure, autotriploid, Allotriploid
-
分类号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甘蓝异倍体间杂交获得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柳霖坡
张成合
张丽
轩淑欣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
文摘
通过二、四倍体间杂交 ,获得了甘蓝同源三倍体 (2n =3x =2 7) ,其中 4x× 2x的结籽率为 3 .61 % ,2x× 4x的为 0 .57%。用三倍体再与二倍体亲本杂交 ,3x× 2x的结籽率为 1 0 .46 % ,2x× 3x的结籽率为 0 .83 %。在二、三倍体间的杂交子代中非整倍体均占绝大多数 ,其中 3x× 2x的非整倍体率为 85 .2 9% ,2x× 3x的为 75 .90 %。非整倍体类型均以 2n +1的居多 。
-
关键词
甘蓝
异倍体
杂交
三倍体
非整倍体
新品种培育
-
Keywords
cabbage
autotriploid
aneuploid
-
分类号
S635.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黄瓜同源三倍体创制及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刁卫平
崔利
江彪
鲍生有
陈劲枫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2,共7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2006AA100108
2006AA10Z108)
+3 种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2006BAD13B06
2006BAD01A7-5-11)
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计划(BG2007301)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AA10Z150)
-
文摘
采用常规杂交法研究黄瓜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亲本育性、授粉组合及亲本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并利用减数分裂制片法对获得的黄瓜同源三倍体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结果显示:(1)同源四倍体自交结实率比较低(13.0%~14.5%),可能与其花药内所包含的正常花粉粒比例小及花粉管萌发长度较短有关。(2)二、四倍体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很低(0.26%~1.02%),但在两种配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以同源四倍体黄瓜为父本和二倍体黄瓜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比较高,反之则杂交结实率比较低。(3)在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二、四倍体的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以杂交双亲同属一个基因型的杂交效果较好。(4)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异常行为:中期I染色体构型复杂,在大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的存在;中期Ⅰ和Ⅱ有少数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后期Ⅰ和后期Ⅱ常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细胞分裂不同步现象,其最终结果导致了不正常四分体和不可育配子的形成。(5)同源三倍体花粉粒的平均可染率和萌发率分别为18.8%和11.3%。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二、四倍体正反交能直接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不育配子的形成是引起其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同源三倍体的部分育性为通过同源三倍体的回交来选育初级三体系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黄瓜
同源三倍体
减数分裂
-
Keywords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
autotriploid
meiotic
-
分类号
Q343.2
[生物学—遗传学]
-
-
题名同源三倍体水稻SAR-3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吴先军
周开达
汪旭东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3-1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0 70 398)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
文摘
同源三倍体水稻SAR 3与原二倍体植株形态差异明显 ,其植株较高 ,颖花具长芒 ,高度不育。SAR 3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平均联会型为 7 78Ⅲ +5 0 0Ⅱ +2 67Ⅰ ,中期Ⅰ构型为 6 92Ⅲ +5 40Ⅱ +4 44Ⅰ ,存在不联会和联会消失以及后期Ⅰ、后期Ⅱ染色体丢失现象。
-
关键词
同源三倍体
水稻
SAR-3
形态学
细胞学
-
Keywords
autotriploid rice
SAR 3
morphology
cytology
-
分类号
S511.03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特异同源三倍体水稻材料SAR-3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张静
吴先军
汪旭东
周开达
彭海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4-70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0 70 3 98)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文摘
以特异同源三倍体水稻材料 SAR- 3中 15个株系为研究材料 ,对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特别是染色体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源三倍体 SAR- 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染色体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 ;后期 染色体分离遵守随机分配规律 ,但有一定比例整倍性二分体出现 ;后期 、后期
-
关键词
同源三倍体
水稻
SAR-3
细胞学
染色体
单倍体配子
-
Keywords
Rice
autotriploid
Chromosome
Haploid gamet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过路黄自然三倍体的发现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刘晓明
陈龙清
郑伟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37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5665
31360488)
-
文摘
过路黄为报春花科的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是有名的中药材,也是十分优质的园林地被植物。该文报道了过路黄的自然三倍体,以期为过路黄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该研究先将湖北省武汉狮子山和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引种至同一实验地进行栽培,然后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叶片气孔大小,并利用常规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的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源自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面积、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瓣面积及叶背气孔面积均显著高于源自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核型公式为3n=36=3m+3sm+6st+24t,与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核型2n=24=2m+2sm+4st+16t不同。基于上述形态与核型数据,该文认为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为自然三倍体。过路黄自然三倍体的发现丰富了过路黄的多倍体资料,不仅能为过路黄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还能为过路黄的药用、园林应用及其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优良材料。
-
关键词
过路黄
形态
核型
同源三倍体
-
Keywords
Lysimachia christinae
morphology
karyotype
autotriploid
-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Q949.773.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