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传错误率估计的自适应HARQ
1
作者 付钰 刘奕彤 杨鸿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3-1100,共8页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耗。由于不同MCS传输合并后的译码性能没有闭式解,这导致自适应HARQ优化问题不易解决。首先基于译码的判决域半径给出了一种HARQ合并后译码错误率的近似公式,进而提出了多种能权衡吞吐率和能耗性能的自适应HARQ优化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错误率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所提自适应HARQ的性能。与传统HARQ方案相比,所提方案能同时提高吞吐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好的吞吐率与能耗的性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调制与编码方案 吞吐率 能耗 判决域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时间排队的ARQ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金顺福 李国萍 +1 位作者 张金亮 王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1-33,共3页
基于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离散时间带有启动机制的Geom/G/1排队模型。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推导出排队系统的稳态队长、等待时间、忙期和忙循环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ARQ协议中数据帧的平均响应时间、信道... 基于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离散时间带有启动机制的Geom/G/1排队模型。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推导出排队系统的稳态队长、等待时间、忙期和忙循环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ARQ协议中数据帧的平均响应时间、信道利用率、系统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仿真工具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数值例子证明了性能指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 自动请求重传协议 Geom/G/1排队模型 嵌入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中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宇新 项海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9-1653,共5页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 冗余递增混合ARQ能提供较高的数据通过率,但也带来了较大的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一种具备低时延冗余递增策略的混合ARQ系统并与自适应调制系统相结合,不但根据不同的接收信噪比,选取不同的调制方式,而且还选择不同的冗余递增策略。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冗余递增策略的自适应调制混合ARQ系统相比,该系统在保证较高的数据通过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arq 冗余递增 自适应调制 通过率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RQ的最优中继动态选择协作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恒 赵晓瑞 李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3-678,共6页
在以多轮重传增加时延为代价提高可靠性的自动重传请求(ARQ)协作网络中,对中继节点无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时的跨层协作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ARQ重传过程中系统解码集和最优中继选择动态改变的选择协作方法。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 在以多轮重传增加时延为代价提高可靠性的自动重传请求(ARQ)协作网络中,对中继节点无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时的跨层协作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ARQ重传过程中系统解码集和最优中继选择动态改变的选择协作方法。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中,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中继节点接收机复杂度的情况下取得最优分集-复用-时延(D-M-D)权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系统中断概率性能与中继节点具备信号合并接收能力方案的中断概率性能接近,能够在接收机复杂度和系统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重传请求 协作通信 分集复用时延权衡 中断概率 选择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休假的返回n-ARQ系统时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黎锁平 刘存明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在对返回 n 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返回 n-ARQ)的系统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服务时延的思想简洁有效地建立了返回 n-ARQ 系统的休假排队模型,求得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组平均等待时延、平均服务时延以及归一化最大吞吐量... 在对返回 n 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返回 n-ARQ)的系统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服务时延的思想简洁有效地建立了返回 n-ARQ 系统的休假排队模型,求得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组平均等待时延、平均服务时延以及归一化最大吞吐量等的表达式,给出确定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分组传输正确率、滑动窗口长度以及分组长度对系统时延的影响,并分析论证了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存在性和可确定性及其变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n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休假排队模型 平均服务时延 最佳窗口和分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RS/混合Ⅱ型ARQ在衰落信道上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立忠 李乐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分析了截短RS/混合Ⅱ型ARQ在无线衰落信道上的分组错误率、通过效率、传输时延等特性,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研究发现,由于RS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通过有限次的重传就可达到很低的分组错误率,同时减小了固重传而引起的传输... 分析了截短RS/混合Ⅱ型ARQ在无线衰落信道上的分组错误率、通过效率、传输时延等特性,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研究发现,由于RS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通过有限次的重传就可达到很低的分组错误率,同时减小了固重传而引起的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自动重传请求 RS码 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通信距离的协作ARQ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靳勇 白光伟 常晋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通信距离的多中继协作ARQ策略,从而为无线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吞吐率和能量效率。首先根据ARQ机制和在链路层将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数据帧的规律,建立一种马尔科夫链模型;在此基...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通信距离的多中继协作ARQ策略,从而为无线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吞吐率和能量效率。首先根据ARQ机制和在链路层将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数据帧的规律,建立一种马尔科夫链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饱和吞吐率、数据包丢弃概率、平均时延和能效的性能随通信距离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基于通信距离的协作ARQ策略。针对线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比较了所提协作ARQ与传统ARQ的通信性能。数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协作ARQ能获得比传统ARQ更优的饱和吞吐率、可靠性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协作通信 自动请求重传 马尔科夫链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AMC,ARQ与包分割的通信系统队列分析与跨层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勇 潘科 +1 位作者 刘学勇 陈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22-2530,共9页
针对联合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与包分割传输3种机制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ARQ多帧动态周期反馈机制,并建立了分析此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到了包平均时延... 针对联合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与包分割传输3种机制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ARQ多帧动态周期反馈机制,并建立了分析此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到了包平均时延、平均反馈次数、平均掉包率和系统吞吐量等多种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条件约束下,以最大化系统有效吞吐量为目标的双向链路跨层最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马尔可夫链模型能精确预测系统的性能,与现有的单帧反馈和多帧固定周期反馈相比,提出反馈机制可达到更大的系统有效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马尔可夫链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 包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声通信中的自适应ARQ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明生 陆佶人 姜卫东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在水声通信系统中,由于水声信道的半双工、时变和长传播时延等特性,导致用于水声通信中的停等自动重传请求(SWARQ)方案的吞吐性能显著下降。本文首先利用扩频通信技术,将单个信道分成两个子信道:一个用于前向信道(从发送方到接收方),另... 在水声通信系统中,由于水声信道的半双工、时变和长传播时延等特性,导致用于水声通信中的停等自动重传请求(SWARQ)方案的吞吐性能显著下降。本文首先利用扩频通信技术,将单个信道分成两个子信道:一个用于前向信道(从发送方到接收方),另一个用于反向信道(从接收方到发送方),充分地利用水声信道。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择自动重传请求(SRARQ)方案与返回-n自动重传请求(GBNARQ)方案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SR+GBNARQ)方案的优良性能,提出了一种随水声信道的时变特性改变分组长度的自适应ARQ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水声通信系统的吞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半双工 时变 长传播时延 自动重传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 HSDPA中使用比特重排的HARQ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云宝 王方刚 王文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6-1469,共4页
分析了高阶调制不同层次比特可靠性的差异,论证了在高阶调制重传中使用比特重排的意义,并根据各个层次比特可靠性设计了HARQ比特重排方案,该重排方案能够均衡各个层次比特的可靠性,然后综合分析了不同HARQ类型和比特重排组合在TD-SCDMA ... 分析了高阶调制不同层次比特可靠性的差异,论证了在高阶调制重传中使用比特重排的意义,并根据各个层次比特可靠性设计了HARQ比特重排方案,该重排方案能够均衡各个层次比特的可靠性,然后综合分析了不同HARQ类型和比特重排组合在TD-SCDMA HSDPA中的重传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对于HARQ类型I,比特重排有很大的性能增益,而对于HARQ类型II,比特重排没有增益,而且,调制阶次越高,编码速率越高,比特重排增益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通信 Harq 高阶调制 信号星座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校验码编码系统混合ARQ协议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英健 项海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 (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 (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 ,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 (RB 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 ,...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 (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 (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 ,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 (RB 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 ,在考虑反向信道重传请求消息信息比特功率的条件下 ,混合ARQ方案的总体性能超过RB HARQ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校验码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oughput-based mode switching for MIMO ARQ systems in presence of transmit correla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Zhengyu Zhang Ling Q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mode switching between spatial multiplexing (SM) and space-time block code (STBC) diversity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system. Five importa... The mode switching between spatial multiplexing (SM) and space-time block code (STBC) diversity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system. Five important practical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switching scheme: transmit correlation, ARQ technique,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PLP) constraint, discrete rate transmission (DRT) and channel coding. Under the spatially correlated channel,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post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 (SiNR) for the SM mode and the STBC mode are obtained by using Gamma approximations. Then this paper derives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PLP and the throughput for different modes when the ARQ technique is employed, based on which the mode switch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pectral efficency. In the simulation, the correction of the expressions is first verified. Then, the significant gain observ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presented. Since the switching point is the key parameter to implement the mode switching, this paper also shows how the switching point is affected by the practical factor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mode switch-ing transmit correlatio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through-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中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ARQ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军 李鸥 来卫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0,54,共4页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利用无线信道衰落的特点,灵活调整发射速率,能有效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自动要求重传(ARQ)利用错误重传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对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自动要求重传这一典型跨层设计问题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队头分...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利用无线信道衰落的特点,灵活调整发射速率,能有效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自动要求重传(ARQ)利用错误重传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对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自动要求重传这一典型跨层设计问题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队头分组的发送过程,数学推导了队头分组的传输时间及其概率分布和平均传输时间。最后,研究了平均信噪比和多普勒频率对传输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要求重传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urbo码的H-ARQ机制实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瑛瑛 朱双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期103-104,140,共3页
在3GPP和其他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的H-ARQ(Hybrid-ARQ)机制需要前向纠错码,且Turbo码能解决无线通信中误码率和功率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urbo码的H-ARQ机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介绍了Turbo码编解码原理和实现方案,给出了AWGN信道下的... 在3GPP和其他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的H-ARQ(Hybrid-ARQ)机制需要前向纠错码,且Turbo码能解决无线通信中误码率和功率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urbo码的H-ARQ机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介绍了Turbo码编解码原理和实现方案,给出了AWGN信道下的性能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低的误码率,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q机制 TURBO码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C和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磊 郝士琦 +1 位作者 赵青松 张岱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5-1410,共6页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模型,并推导了系统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公式,最后在双伽马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能够在保证一定误包性能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提高单一应用AMC时的系统误包性能。随着重传次数增加,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均提高,但频带利用率增幅随重传次数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频带利用率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约束的半双工短波数据通信ARQ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叶群 黄国策 曹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1243,共3页
在对短波信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约束的改进型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机制,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了通信效率,满足了半双工模式下短波数据传输的时效性要求。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以及具体实现方法。
关键词 半双工 自动请求重传 帧长度 短波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切换与保持节点选择的协同ARQ协议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映波 蔡跃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4,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与保持节点选择的协同ARQ协议,该协议在确保无线传输可靠性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能量效率。建立了一种马尔科夫链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耗模型,以系统能效为指... 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与保持节点选择的协同ARQ协议,该协议在确保无线传输可靠性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能量效率。建立了一种马尔科夫链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耗模型,以系统能效为指标分析比较了所提协议与传统ARQ协议的性能,并讨论了中继位置对系统能效的影响。基于Monte Carlo仿真,讨论了所提协议和传统ARQ协议的吞吐量和能效性能。数值和实际仿真结果证实了所给吞吐量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仿真比较表明所提协议能获得相比传统ARQ更优的吞吐量和能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与保持 节点选择 arq协议 吞吐量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逆RS码的第Ⅱ类多进制混合ARQ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军 曹志刚 李安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针对二进制第Ⅱ类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差错控制系统流量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eed-Solomon(RS)码的多进制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案.该方案将信息经RS码编码后,采用多进制调制,信息部分与校验部分分开传输,码的可逆性使得仅由无误的校验部分... 针对二进制第Ⅱ类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差错控制系统流量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eed-Solomon(RS)码的多进制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案.该方案将信息经RS码编码后,采用多进制调制,信息部分与校验部分分开传输,码的可逆性使得仅由无误的校验部分便可恢复出信息,利于提高流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案在Rician衰落信道下的流量比传统的二进制方案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可靠性依然保持与二进制方案相同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类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Reed—Solomon码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Q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帧长度的动态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天富 徐开来 +1 位作者 刘洪 陈亚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4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考虑了正向信道不可检错和反向信道差错,并用齐次马尔可夫链精确完整地分析了ARQ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从而将系统的表现传输效率和有效传输效率严格地区分开来。所推导出的性能公式能够在Modem远程通信这样的宽误码率环境... 本文考虑了正向信道不可检错和反向信道差错,并用齐次马尔可夫链精确完整地分析了ARQ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从而将系统的表现传输效率和有效传输效率严格地区分开来。所推导出的性能公式能够在Modem远程通信这样的宽误码率环境下通用。本文研究了帧长与有效传输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信道质量动态地选择帧长能够显著提高ARQ协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请求重传 通信系统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PT码的分块传输新型HARQ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秦英 葛晖 王新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深入研究Ⅱ型、Ⅲ型反馈重传方式和RCPT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HARQ数据传输系统并为其设计了新型交织器,使编译码时间大幅度缩短。新型HARQ将F个相同的分块穿孔后同时发送;在接收端,将解穿孔后相同的分块进行分集合并。通过理论分析... 在深入研究Ⅱ型、Ⅲ型反馈重传方式和RCPT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HARQ数据传输系统并为其设计了新型交织器,使编译码时间大幅度缩短。新型HARQ将F个相同的分块穿孔后同时发送;在接收端,将解穿孔后相同的分块进行分集合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证明新系统具有Ⅱ型和Ⅲ型HARQ的优点:当信道条件较好时,新型HARQ的通过率和平均重传次数与Ⅱ型HARQ接近;当信道条件恶化时,新系统的通过率和平均重传次数和Ⅲ型HARQ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集合并 RCPT码 新型Harq 新型交织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