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色散红外原理的GIS内部SO_(2)含量高精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玉坤 褚继峰 +5 位作者 阮卓奕 李浩源 杨爱军 袁欢 荣命哲 王小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放电会导致SF_(6)气体分解出SO_(2)等特征产物,可以根据SO_(2)含量反演放电故障的严重程度。然而,现有的SO_(2)气体传感器在检测精度、制造成本、设备体积、交叉敏感等方面无法兼顾。而且,GIS运行环境温度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放电会导致SF_(6)气体分解出SO_(2)等特征产物,可以根据SO_(2)含量反演放电故障的严重程度。然而,现有的SO_(2)气体传感器在检测精度、制造成本、设备体积、交叉敏感等方面无法兼顾。而且,GIS运行环境温度复杂多变,很容易导致传感器漂移失效。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的双通道SO_(2)检测装置,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系数修正的宽范围可迁移温度(0~40℃)补偿方法,可在1 000μL/L量程内实现对SF_(6)背景下SO_(2)的准确检测,平均检测误差小于±2.8%。通过模拟不同强度的SF_(6)气体放电,获得了SO_(2)浓度为27~118μL/L的SF_(6)分解产物。根据气相色谱仪的对标检测结果,所设计的SO_(2)检测装置平均检测误差为±3.8μL/L,证明了该SO_(2)检测装置在GIS放电故障在线监测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分解产物 非色散红外 SO_(2)检测装置 温度漂移修正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阵列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2
作者 古树星 郭世旭 +2 位作者 焦君圣 赵鹏 王月兵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方法解除校正信源入射方位角与幅相误差间的耦合,完成校正源的方位校准。再结合改进的有源校正算法,通过特征分解和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阵列的幅相误差。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准确测量校正源的方位角,且校正过程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校正源方位角不准确和实验系统搭建复杂的问题。仿真和湖上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相位偏差小于1°,归一化电平减小约30 dB,显著提高了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探测 圆柱阵 幅相误差 有源校正 旋转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测头误差补偿策略的光学元件接触式在位检测研究(特邀)
3
作者 郑永斌 张凯 +3 位作者 黄沛知 黄林斌 杨平 彭云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232,共11页
接触式在位检测技术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光学元件加工精度与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其测量精度受测头预行程误差制约。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在位检测框架,并将其集成到制造工艺线上。分析了测头误差的产生原理并阐明了标定策... 接触式在位检测技术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光学元件加工精度与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其测量精度受测头预行程误差制约。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在位检测框架,并将其集成到制造工艺线上。分析了测头误差的产生原理并阐明了标定策略,同时针对测头综合预行程误差的空间分布行为及标定点数目的小样本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PR-CNN-Attention-BiLSTM-Boosting算法的测头综合预行程误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准确捕捉到测头综合预行程误差的时空分布特性,建模效果优于LSTM、BiLSTM、CNN、CNN-Attention-BiLST M等算法,建模精度RMSE可达0.0022 mm。对R 200 mm的凹球面进行在位检测后发现,误差校正后测量精度与三坐标检测结果的偏差小于2.1μm,满足光学元件铣磨阶段的面形检测精度需求。研究结果用于光学元件铣磨加工阶段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位检测 接触式测量 预行程误差 误差建模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碾压参数影响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修正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聂志红 粟欣 +2 位作者 赵鹏鹏 齐群 王学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对CMV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XGBoost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高达0.8且误差仅为1.7%,而多元线性回归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仅为0.65且误差高达9.2%,XGBoost修正模型更适用于降低由碾压参数引起的CMV检测误差。高速行驶会造成CMV存在显著的负误差,行驶方向的不同使CMV产生大小相当但正负相反的误差,振动频率对CMV误差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与频率的取值有关。最后根据现场压实检测数据的修正结果验证了XGBoost修正模型对降低CMV检测误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检测 碾压参数 误差修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修正的光面塞规直径高精度自动检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大伟 刘中阳 +3 位作者 郑薇 王伟龙 刘洪霞 余厚云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7,64,共7页
针对航空制造企业光面塞规大批量检定中存在的检定精度及效率低、人工操作烦琐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激光测径相结合的光面塞规直径测量方法。由激光测径仪测量塞规直径,机器视觉模块同步检测塞规在测径仪光幕当中的姿态,并对... 针对航空制造企业光面塞规大批量检定中存在的检定精度及效率低、人工操作烦琐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激光测径相结合的光面塞规直径测量方法。由激光测径仪测量塞规直径,机器视觉模块同步检测塞规在测径仪光幕当中的姿态,并对测径仪测量值进行修正。同时,利用专用工装配合气浮运动机构实现多个塞规的自动切换及单个塞规的多位置自动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重复测量标准差为0.16μm,与立光计测量值相比的绝对测量误差≤0.5μm,塞规单端测量时间≤45 s,能够满足生产中的常用光面塞规快速高精度检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定 光面塞规 误差修正 激光测径仪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表观裂缝识别和宽度测量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斌 王啸霆 +1 位作者 王涛 陈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1,共11页
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ment concrete, RC)结构表观裂缝的高效识别可以为结构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佐证。无论在地震现场还是实验室环境,此类工作均表现出量大、重复的特征,适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以弥补人工方式低效、不确定性强的... 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ment concrete, RC)结构表观裂缝的高效识别可以为结构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佐证。无论在地震现场还是实验室环境,此类工作均表现出量大、重复的特征,适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以弥补人工方式低效、不确定性强的劣势。以消费级相机输出图像作为数据源,融合U-Net和VGG-16构造适用于混凝土表观裂缝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 CNN)模型,依托多类型RC构件裂缝图像数据库完成模型训练和测试。利用形态学运算、Otsu阈值分割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裂缝识别结果作为宽度测量的输入数据。为降低相机光轴与裂缝平面不垂直带来的裂缝宽度测量误差,通过特定靶标对原始图像进行透视误差校正,经检验,透视误差校正后的裂缝宽度测量的平均偏差最大可降低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裂缝 计算机视觉 裂缝识别 裂缝宽度测量 透视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光电编码器误差自动检测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玉康 赵长海 +1 位作者 万秋华 孙树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3,70,共6页
为了提高小型光电编码器误差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拓展编码器误差检测的应用,设计了一种误差检测系统。通过对编码器误差来源分析,以步进电机为动力,DSP芯片为数据采集与电机驱动核心,21位高精度编码器为角度基准,搭建了可进行编码器动态... 为了提高小型光电编码器误差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拓展编码器误差检测的应用,设计了一种误差检测系统。通过对编码器误差来源分析,以步进电机为动力,DSP芯片为数据采集与电机驱动核心,21位高精度编码器为角度基准,搭建了可进行编码器动态误差与静态误差自动检测的系统。并通过对误差的分析与拟合,实现了对编码器的误差补偿,提高了被检编码器测量精度。经实际检测验证,所设计编码器误差检测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编码器 动态误差 静态误差 自动检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振动台试验结构位移信息捕捉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常铭宇 申玉生 +3 位作者 张熙 高登 骆阳 王浩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158,共11页
针对振动台试验模型箱位移、围岩错动以及隧道衬砌变形监测的需求,将YOLO-V2、改进Canny边缘检测、Hough变换及倾斜矫正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倾斜影像的自动矫正技术,实现了将倾斜影像修正为相机光轴垂直于测点运动平面的图像分析;提... 针对振动台试验模型箱位移、围岩错动以及隧道衬砌变形监测的需求,将YOLO-V2、改进Canny边缘检测、Hough变换及倾斜矫正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倾斜影像的自动矫正技术,实现了将倾斜影像修正为相机光轴垂直于测点运动平面的图像分析;提高了试验数据结果的处理精度,扩大了目标追踪算法在结构位移和变形监测的使用范围。同时通过核相关滤波技术完成对修正后的影像进行追踪,形成一套完整的地震动信号捕捉与监测系统。采用该系统进行了强震作用下穿越断层隧道韧性结构减震抗错性能试验研究,分别对模型箱位移、围岩错动和隧道衬砌变形进行信号识别与捕捉,同时对比分析了高精度拉线式位移计和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监测点位设有标记物时,首先对采集结果进行倾斜矫正后追踪,通过监测结果与位移传感器进行对比,两者的2-范数小于0.005;而在无标记物时对结构表面特征物进行追踪,精度达到了97.5%;试验数据证明通过倾斜影像自动矫正技术来完成非对正对标记物时的影像进行追踪具有较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变形监测 CANNY边缘检测 倾斜影像自动修正 目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误差检测与校正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龙 任德均 +1 位作者 王淋楠 盘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提出一种针对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方案的误差检测及校正的方法。首先,通过相位检测算法检测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过幅值相位纠正算法实现对磁场数据归一化,并对小幅度相位偏差引起的位置误差进行校正;最后,对数据采... 提出一种针对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方案的误差检测及校正的方法。首先,通过相位检测算法检测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过幅值相位纠正算法实现对磁场数据归一化,并对小幅度相位偏差引起的位置误差进行校正;最后,对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延时误差进行补偿。对动子运动方向的磁栅尺寸误差补偿后,定位精度达到了±9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磁式 直线电机 位置传感器 误差检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光学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关键技术
10
作者 李晓燕 李运 +3 位作者 孙天瑞 杨世海 杜福嘉 徐灵哲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南极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是望远镜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计算机在望远镜用户层和设备层之间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用户层,控制软件需具备全自动观测的交互接口、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访问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于设备层,控制软件不... 南极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是望远镜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计算机在望远镜用户层和设备层之间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用户层,控制软件需具备全自动观测的交互接口、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访问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于设备层,控制软件不但要完成对天体目标的精确指向和精密跟踪、计算并补偿系统误差和控制关键部件以达到目标像质,而且需实现对电源分配系统、除霜及加热系统的控制、设备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和监测等。相比于普通台址,在南极大陆运行的光学天文望远镜有其独特的特点,控制软件需进行特殊设计。本文重点从操作系统选择、远程建立望远镜指向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全自动观测软件接口、卫星通信及远程运维、望远镜实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南极天文光学望远镜控制软件的关键技术和设计原则,并展望未来技术的发展,为南极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和控制系统研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天文望远镜 控制软件 无人值守运行 全自动观测 指向误差修正 故障诊断 南极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终端用户异常负荷数据辨识与修正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凯 郭威 +2 位作者 魏新杰 杨小龙 罗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7,共7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终端用户侧用能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因自身设备故障或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会出现大量的异常负荷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PSO-BiLSTM神经网络的能源互联网异常负荷数据检测与修正方法。所提方法...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终端用户侧用能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因自身设备故障或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会出现大量的异常负荷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PSO-BiLSTM神经网络的能源互联网异常负荷数据检测与修正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正常负荷数据训练双向LSTM模型,并选择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算法对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将经过参数调优的双向LSTM模型用于负荷预测。基于负荷预测结果,采用误差分析和异常值判定准则来检测负荷曲线中的异常负荷数据,最后将检测出的异常负荷数据应用预测结果对其进行修正。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异常负荷数据检测效果,且易于训练,异常负荷数据检测错误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异常负荷检测 异常负荷修正 双向LSTM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准循环码的FPGA抗辐射容错方法
12
作者 陈夏楠 赵亮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6,共7页
针对SRAM型FPGA在辐射环境中易受高能粒子影响发生单粒子多位翻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位交织技术的(16,8)准循环码抗单粒子多位翻转容错方法。在分析FPGA的典型多位翻转错误图样的基础上,采用软容错中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思想将传统的(... 针对SRAM型FPGA在辐射环境中易受高能粒子影响发生单粒子多位翻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位交织技术的(16,8)准循环码抗单粒子多位翻转容错方法。在分析FPGA的典型多位翻转错误图样的基础上,采用软容错中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思想将传统的(16,8)准循环码和改进位交织技术相结合来提高编解码的软容错能力。仿真和硬件平台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FPGA中由于单粒子效应所导致的至多五位突发错误的纠正和两位随机错误的检测,同时具有编解码不额外增加冗余位、实现简单和容错能力强的特点,为增强SRAM型FPGA在应用过程中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提高相关系统的辐照可靠性提供了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M型FPGA 单粒子多位翻转 改进准循环码 错误检测与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到达时间间隔差的ADS-B位置消息验证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涛 刘家祥 +1 位作者 李冬霞 王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96-2703,共8页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新型的航空器监视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更新速度快及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在民用航空监视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由于ADS-B消息以广播方式传输,未采用加密与认证机制,ADS-B系统易受外部欺骗源的干扰。为解决...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新型的航空器监视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更新速度快及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在民用航空监视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由于ADS-B消息以广播方式传输,未采用加密与认证机制,ADS-B系统易受外部欺骗源的干扰。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间隔差(IDOA)的ADS-B位置消息验证方法。建立基于IDOA的ADS-B位置消息验证系统模型,理论分析给出检验统计量的表达式及其统计特性,进一步分析给出检测门限的确定方法,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验证方法具有相同的检测性能,且对时间测量误差和ADS-B位置误差不敏感,但所提方法可克服基于TDOA的验证方法存在的对地面站时间同步误差敏感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欺骗干扰 到达时间间隔差 检测门限 地面站时间同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的宇航级SoPC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珍妮 安军社 胡婉如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7,共6页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 针对现有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灵活性差和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单粒子翻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的宇航级片上可编程系统(System-on-Programmable-Chip,SoPC)。该系统将龙芯LA132软核处理器应用于航天领域,降低了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体积。为系统存储单元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RS(8,4)码,可在无延迟的情况下实现错误检测与纠正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SoPC系统在Xilinx KCU105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单周期内对两个错误符号的检测与纠正,满足宇航级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需求,为星载计算机主控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计算机 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 软核处理器 错误检测与纠正(ED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音节查错纠错模型研究
15
作者 珠杰 郑任公 +2 位作者 拉巴顿珠 德庆卓玛 顿珠次仁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6,共11页
针对藏文文本自动校对研究中缺乏高质量标注语料、鲜有纠错任务研究等问题,该文以藏文音节为单元的等长文本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藏文文本错误类型,开展了藏文查错、纠错模型研究,该文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缺乏标注语料问题,一是提出了... 针对藏文文本自动校对研究中缺乏高质量标注语料、鲜有纠错任务研究等问题,该文以藏文音节为单元的等长文本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藏文文本错误类型,开展了藏文查错、纠错模型研究,该文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缺乏标注语料问题,一是提出了结合语言知识的藏文混淆集构建算法,自动建立了音似、形似和拼写错误音节的混淆集,二是根据音似、形似、动词时态、易错虚词的不同混淆集,提出了加噪算法,在等长文本中将正确音节替换为错误音节。(2)针对查错问题,提出了基于预训练模型Word2Vec和ELMo的BiGRU-Attention藏文音节查错模型。最终实验表明,使用预训练模型能有效提升藏文音节查错效果,其中ELMo-BiGRU-Attention模型的查错效果达到最佳,音节级查错F1为90.91%,句子级查错F1为83.24%。(3)针对纠错问题,提出了soft-masked+BERT的藏文音节纠错网络,效果最好的模型音节级查错F1和纠错F1分别为95.51%和90.69%,句子级查错F1和纠错F1分别为86.34%和7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音节 查错模型 纠错模型 预训练 软掩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思想的接触线高度检测数据粗差修正算法
16
作者 王斌 王婧 +2 位作者 杨志鹏 刘晓峰 曹春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接触线高度平顺性是评价接触网设备动态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高度检测数据中的粗差,基于Kalman滤波思想提出相应的粗差辨识与修正算法。将接触线高度视作一个连续平稳系统,利用矩形窗函数定义系统状态值,实现检测数据的分段... 接触线高度平顺性是评价接触网设备动态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高度检测数据中的粗差,基于Kalman滤波思想提出相应的粗差辨识与修正算法。将接触线高度视作一个连续平稳系统,利用矩形窗函数定义系统状态值,实现检测数据的分段线性化;依据系统状态值的回归预测方法和状态差异的量化方案,构建粗差辨识与修正算法,并引入适用于锚段关节处双支接触线采集特征的回溯机制;基于大量实测数据,采用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确定算法参数,并从回溯、修正、运用和实时性等方面,对算法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成各类接触线高度检测粗差的高速实时辨识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接触线高度 检测数据 粗差修正 KALMAN滤波 回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误差修正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星耀 冯仲科 +2 位作者 赵春江 李淑华 高秉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设备能够快速、高效、连续地观测土壤墒情数据,但由于受安装调试水平、设备自身状态、以及田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长期连续监测中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逐渐降低,不利于墒情监测业务的开展。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土...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设备能够快速、高效、连续地观测土壤墒情数据,但由于受安装调试水平、设备自身状态、以及田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长期连续监测中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逐渐降低,不利于墒情监测业务的开展。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土壤墒情的人工和自动同步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的误差特点,构建了一元一次、一元二次和一元三次差分方程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并对修正后的误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差分修正后,20 cm深度的绝对误差均值减小了34%和24%,40 cm深度的绝对误差均值减小了67%和54%,自动监测数据误差显著下降;3种差分方程中线性差分方程表现最优;修正后的误差统计特性符合简单随机误差,可以通过求算数平均数的方法进一步降低误差。通过差分方法来修正自动监测数据简单易行,能有效的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精度,充分能够发挥人工和自动监测的优势,提高监测体系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墒情 误差分析 自动监测 误差修正 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倾角仪设计 被引量:37
18
作者 田小芳 陆起涌 熊超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1-363,共3页
在分析加速度传感器ADXL213测量倾角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DXL213的数字化双轴倾角测量仪,并介绍了其软硬件实现。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频率和带宽、对初始参数校准和误差补偿等方法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与传统的倾角仪相比具有... 在分析加速度传感器ADXL213测量倾角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DXL213的数字化双轴倾角测量仪,并介绍了其软硬件实现。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频率和带宽、对初始参数校准和误差补偿等方法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与传统的倾角仪相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实验表明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倾角测量 误差校正 ADXL213 单片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孙树红 赵长海 +1 位作者 万秋华 李艳茹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4期600-606,共7页
设计了小型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用于准确快速地检测小型光电轴角编码器的误差。采用21位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作为角度基准来检测低精度的小型光电编码器。用控制系统转动编码器,此时高精度编码器与被检编码器之差即为小型编码器在该位... 设计了小型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用于准确快速地检测小型光电轴角编码器的误差。采用21位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作为角度基准来检测低精度的小型光电编码器。用控制系统转动编码器,此时高精度编码器与被检编码器之差即为小型编码器在该位置的误差。检测完毕,根据需要将编码器的误差通过USB接口传输给上位机保存并进行深度分析。采用该系统检测某型号的15位编码器,得到的均方差为29.1″,而传统方法检测的误差均方差为28.5″,表明设计的检测系统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编码器 自动检测 USB接口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闪存存储的RS码检纠错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方雨 何昕 +2 位作者 朱玮 魏仲慧 余辉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247,共3页
针对以闪存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设计参数化的实时RS编译码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图像分辨率。给出完整的具有RS编译码的记录系统存储和读出方案,解决闪存数据翻转时系统的可靠存储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检纠错效果比较好,每个RS过程... 针对以闪存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设计参数化的实时RS编译码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图像分辨率。给出完整的具有RS编译码的记录系统存储和读出方案,解决闪存数据翻转时系统的可靠存储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检纠错效果比较好,每个RS过程可纠正3个字节随机错误。在640×480像素的图像分辨率下,最大页纠错能力达72字节,信噪比提高2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 RS码 自适应 检错 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