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Xu Xiaoli Zuo Yunbo Wang Huan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photovoltaic (PV) power station such as the decentralized layout and massiv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 solar PV power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photovoltaic (PV) power station such as the decentralized layout and massiv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 solar PV power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he system is designed into three layers namely the sensor and actuator layer, the PLC fiel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layer and the 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layer. Through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PROFIBUS and GPRS wireless network, the system makes the three layers exchange information rapidly, and the system supervises not only various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but also weather changes as a way to change the solar tracking strategy of the 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and reduce the oper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hardware redundant design of PLC central controller and the upper computer, the solar PV power station can be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when ru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监控 控制技术 光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Hybrid Power System with Dual Stator-winding and Its Decoupled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曙光 马晓军 +1 位作者 可荣硕 刘秋丽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93-199,共7页
For the bi-power system adopted widely in future armored vehicles,a hybrid power generator with dual stator-winding was propos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analyzed first,and its main parameters were det... For the bi-power system adopted widely in future armored vehicles,a hybrid power generator with dual stator-winding was proposed.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were analyzed first,and its main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nd verified according to the power requirements.The system's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a decoupled control method wa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instantaneous reactive power theory.For the voltage building-up,a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mixe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o implement stabilized 28V and 270V outputs simultaneous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zation accuracy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improved much more than other ordinary gener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车 坦克 一般性问题 设计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Generator Set Control System for Tracked Vehic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英 黄千 +2 位作者 孙逢春 刘波澜 刘嘉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mands to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in tracked vehicles, the detailed function of engine-generator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determin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e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a prototype vehicl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ystem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can satisfy the power requirements of vehicles under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电力传输 汽车发动机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Range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riable-Speed Fixed-Pitch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5
作者 CHEN Jie GONG Chunying CHEN Jiawei CHEN Ran YAN Yanggu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4-I0014,共1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控制策略 定桨距 风力涡轮机 变速 公用事业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多智能体协同自动发电控制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寅生 刘蔚 +3 位作者 张野 赵利刚 马骞 任建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2,共13页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估计矫正的软演员—评论家多智能体协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获取多区域协同最优解。通过状态—动作的分布值函数减轻价值的过估计问题,从而获取全局最优解。对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模型和西南三区域电网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与多种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控制性及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价值估计 软演员—评论家 分布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启停控制策略及动态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超 张宝瑞 +5 位作者 郭亚龙 刘斌 全向 白文刚 王利民 车得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9-1009,I0016,共12页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温度控制负荷策略来实现。并提出系统各设备依次冷态启停的实施方案。利用该文提出的启停控制策略,实现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启停过程。对系统启停过程的安全指标:压缩机喘振裕度、加热器最低流量、管壁温变化速率、工质高低压进行检验,所有安全指标均可得到满足。停机过程所花时间为1.11 h;启动过程所花时间为1.09 h,与文献相比,启动时长缩短0.57 h,停机时长缩短0.83 h,证明该文所设计启停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启停过程 动态特性 库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区间宽度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
8
作者 王玮 谢欣言 +2 位作者 蔚伟 胡勇 曾德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73-5184,I0020,共13页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实现了基于电负荷快速响应和热负荷自适应恢复的电热协同优化。首先,通过模型仿真数据建立了直流炉供热机组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CARIMA)模型;进一步,引入了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基于机组电热负荷的动态区间优化函数,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确定被控量权重系数,构建了基于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的滚动优化目标;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进行预测模型在线辨识实现反馈校正,与所设计的滚动优化目标,协调配合求取最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保障热负荷供应的同时,使机组AGC综合指标提升了62%,满足电网的调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CHP) 广义预测控制 变区间宽度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调频辅助服务的电解铝负荷调频容量投标策略
9
作者 廖思阳 司甜芳 +3 位作者 徐箭 柯德平 李玲芳 陈义宣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挑战,亟须挖掘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调频能力。部分省份发布调频辅助服务规则引导负荷自主申报调频容量参与调频响应。电解铝负荷作为一种典型的高耗能负荷,具备参与电网调频的自动功率控制功能...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挑战,亟须挖掘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调频能力。部分省份发布调频辅助服务规则引导负荷自主申报调频容量参与调频响应。电解铝负荷作为一种典型的高耗能负荷,具备参与电网调频的自动功率控制功能,但缺乏能使其收益最大的容量申报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积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调频辅助服务规则的电解铝负荷调频容量投标策略。首先,引入电解铝负荷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信号的控制方法;然后,分析其功率调控对生产的影响,得出负荷安全生产的功率调控边界与功率调控成本模型;最后,分析中国云南省调频辅助服务规则中的补偿机制,结合调频信号的预测结果,提出满足负荷生产安全和调频市场规则约束的最大化负荷净收益期望值的调频容量投标策略。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策略进行投标能获得更高的负荷预期收益,从而提升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负荷 调频辅助服务 市场规则 投标 调频容量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触发模型预测控制在含风电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熙临 李金星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大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确定性,需要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在应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更具针对性。文中以含风电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互联电网AGC模型,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系统控制流程;其次,针对传统MPC在线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引入条件触发策略以降低MPC执行优化计算的频次;并考虑到系统不同状态下调频需求存在的差异,设计了能跟随系统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触发规则,以获得更好调频控制效果;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系统在线计算复杂度,并在面对不同的调频需求时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风电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触发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调节速度和无功均衡度的风电场群电压控制策略
11
作者 朱晓荣 刘伟 +2 位作者 叶世琦 朱丹丹 徐晓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16-4228,共13页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扰动观测”的风电场AVC子站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评估其他风电场电压控制对该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影响,动态调节AVC子站无功调节步长,提高风电场电压调节速度;之后,在变步长控制的基础上,考虑风电场无功出力约束,兼顾电压调节速度和风电集群无功功率均衡;最后搭建风电场汇集系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 无功电压控制 变步长 扰动观测 无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机-网协同视角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方法综述
12
作者 查晓明 李锡林 +3 位作者 黄萌 田震 梁军杨 刘浴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7-1526,共20页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协同视角出发,考虑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并网装备间的交互作用,梳理并网装备同步运行的内在机制。首先,综述新能源发电输出特性对同步控制的影响及针对性的改进控制方法;其次,综述考虑并网装备物理资源约束下的同步控制方法;再次,梳理考虑弱电网交互下的并网装备同步控制和多机协同方法。由此,引出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需考虑的“源-机-网”三方面协同视角,并提出新型同步控制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同步控制 多变流器协同控制 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集群 源-机-网协同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优化运行方法
13
作者 谢桦 胡一菡 +3 位作者 张思宇 张沛 路学刚 王珍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先有偏差再调节”带来的发电机损耗、系统频率质量降低等问题,综合考虑传统AGC机组、储能、可调节负荷的频率调节性能,设计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性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策略。基于分钟级风光发电... 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先有偏差再调节”带来的发电机损耗、系统频率质量降低等问题,综合考虑传统AGC机组、储能、可调节负荷的频率调节性能,设计考虑新能源分钟级功率波动性的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策略。基于分钟级风光发电可用功率和负荷可调节能力,以未来15 min的调度时段内每分钟系统可调节资源的调节量为决策变量,以调频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运行约束、可调节资源调节特性约束、性能指标约束,构建源网荷储协同频率控制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减少了传统调频机组的调节次数及单次调节量,实现了高渗透率风光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灵活高效调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分钟级波动 源网荷储协同 频率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实时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柔直接入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14
作者 崔学深 刘勇鑫 +2 位作者 刘其辉 申旭辉 汤海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交流并网时电压跌落后频率的刚性不可调是定子磁链出现暂态直流分量以及定转子绕组产生过电流的主要原因,进而充分利用单机接入柔直电网的DFIG系统内部交流电压与频率柔性可调的特点,通过定子电压与频率的机网协调控制避免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的产生,从而消除在交流并网时难以解决的定转子瞬态过电流现象,保障DFIG系统持续可控运行。同时,采用加装直流卸荷电路的方法解决转子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单台5MW交流并网和柔直并网的DFIG系统仿真对比,验证基于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汇集 单机柔性直流接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直流低电压穿越 压频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阻尼结构对双轴励磁发电机功率跟踪励磁控制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许国瑞 傅悦 张建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7-1147,I0028,共12页
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双励机)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磁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独立控制有功、无功功率以增强其抑制系统振荡的能力。然而,双励机转子本体阻尼会影响励磁磁动势的响应速度,进而影响机组动态特性。该文将双励机的二维瞬态电磁场模型... 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双励机)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磁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独立控制有功、无功功率以增强其抑制系统振荡的能力。然而,双励机转子本体阻尼会影响励磁磁动势的响应速度,进而影响机组动态特性。该文将双励机的二维瞬态电磁场模型与定、转子电路方程相结合,建立双励机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以系统三相突然短路引起的大扰动为例,研究转子槽楔、铁心等本体阻尼结构对功率跟踪励磁控制特性的影响,揭示各阻尼结构对动态特性指标的影响规律;为提升双励机动态性能,采用模糊控制法对励磁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适用于不同转子阻尼结构的最优励磁控制参数。研究结果可为双励机动态特性的改善和系统阻尼作用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 转子阻尼结构 功率跟踪励磁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穿越快速恢复与对微网频率影响研究
16
作者 颜湘武 杨若嘉 +1 位作者 沈钟毓 贾焦心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3-400,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进而有助于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采用改进MPPT策略和基于FPPT减载控制下低电压穿越过程在恢复过程中光伏输出电压和逆变器功率输出以及弱电网下频率的变化,表明改进策略对于频率支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逆变器 光伏发电 频率稳定 低电压穿越 暂态稳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下流域水库的产汇流过程对发电碳排放量的影响
17
作者 章坚民 徐益珑 +3 位作者 薛禹胜 王雨宽 薛峰 常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共13页
对于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自然灾害不仅会对电力设备及系统产生物理及功能损坏,也会通过一次能源过程及特征改变引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储能下降,导致其减碳能力下降,碳排放量增加。以水库水电站为例,其一次能源为流域汇... 对于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自然灾害不仅会对电力设备及系统产生物理及功能损坏,也会通过一次能源过程及特征改变引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储能下降,导致其减碳能力下降,碳排放量增加。以水库水电站为例,其一次能源为流域汇集的入库水流和具有势能的水库水体,受到流域气象、地质地貌、水文河流、人类活动、人类工程以及诱发的山火、暴雨、洪水、滑坡等多灾种的严重影响。首先,文中提出了基于流域产汇流机理的水库入流及水库防洪调度仿真计算模型,揭示了多灾害以及信息失误对该调度模型的各类影响机理。大量仿真计算揭示了流域气象-自然灾害-信息对水库水电站一次能源过程和发电、泄洪及电力系统发电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山火、暴雨、洪水、滑坡等4类自然灾害以及信息错误导致的水库水电站及电力系统发电碳排放量增加是显著的,验证了自然灾害通过改变一次能源过程对新型电力系统减碳功能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自然灾害 一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 产汇流 水电站 防洪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护环胀形新工艺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8
作者 倪洪启 吴宝胜 +1 位作者 杨兵 邵敏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目的】为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强化护环的新工艺。【方法】利用水压机压下模具,通过模具向下挤压护环,同时使用超高压泵向护环内部注入超高压液体,促使护环产... 【目的】为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强化护环的新工艺。【方法】利用水压机压下模具,通过模具向下挤压护环,同时使用超高压泵向护环内部注入超高压液体,促使护环产生塑性变形。通过精确控制水压机的压力与超高压泵注液压力,调节护环的变形形状。当护环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变形阻力增大,需更换模具继续胀形,直至护环达到预期成形尺寸。相比传统液压胀形工艺,该新工艺设备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以50Mn18Cr5材料作为发电机护环制造基材,采用ANSYS Workbench对胀形过程中的护环外径尺寸变化及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根据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自动控制程序及HMI组态界面的设计,利用PLC控制发动机护环的生产过程,并通过HMI组态界面显示胀形过程中护环的直径变化、变形速度、系统压力及温度等参数。通过监测护环直径变化,精准调控水压机与超高压泵的压力,确保液压胀形顺利进行。若水压机和超高压泵发生故障,控制系统会自动报警,既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结果】有限元分析显示,护环液压胀形过程中护环外径变化与实际生产结果的最大误差仅为2.312 mm,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通过HMI组态界面直观呈现设备工作状态和参数,不仅保证了发电机护环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也使操作更加便捷。【结论】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的新工艺可有效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为护环制造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护环 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 护环强化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有限元分析 组态界面 冷变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穿越期间光伏机组直流电压动态响应机理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焦心 杨添淇 +4 位作者 邓晓洋 颜湘武 张建坡 王俣珂 王德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0-2242,I0016,共14页
目前光伏电源异常电压穿越研究主要着眼于故障期间的限流和无功控制方法,鲜有研究者关注故障恢复阶段是否满足要求。光伏电源在经历低电压或高电压故障并成功穿越后,直流母线电压恢复速度相比故障出现时的上升速度更慢,这会影响保护动... 目前光伏电源异常电压穿越研究主要着眼于故障期间的限流和无功控制方法,鲜有研究者关注故障恢复阶段是否满足要求。光伏电源在经历低电压或高电压故障并成功穿越后,直流母线电压恢复速度相比故障出现时的上升速度更慢,这会影响保护动作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不利于应对连续电压故障。针对该问题,首先,从电气层面分析光伏电源在遇到异常电压故障时的运行状态变化过程,并基于此介绍异常电压穿越控制的必要性与工作原理;随后,根据光伏阵列的P-U曲线与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原理,从两个角度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改善直流母线电压恢复速度的方法。经过多种工况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均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可提高光伏电源在经受多频次、长时间异常电压时的连续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电压穿越 光伏发电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逆变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