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月婴正常ABR和40 Hz AERP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倩 刘玉俊 +3 位作者 宫露霞 聂文英 相丽丽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 目的 探讨 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和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 4 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 0Hz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 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 3月婴进行ABR和 4 0HzAERP检测 ,总结其特点及ABR正常值范围 ,讨论性别、耳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3月婴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 :1.76 3± 0 .315、4 .4 4 0± 0 .2 78、6 .6 31± 0 .5 6 5ms ;无性别及左右耳差异 (P >0 .0 5 )。 30dBnHL短声 (click)刺激下右耳ABR波Ⅴ振幅明显大于左耳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0HzAERP同ABR一样容易引出 ,二者联合应用可作为 3月婴听损伤的诊断性检查。结论 听觉系统的发育在婴儿阶段就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点。建立 3月龄婴儿ABR和 4 0HzAERP的正常值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40Hz听觉相关电位 3月婴儿 ABR aerp 听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距离感知的主观评价及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研究
2
作者 杜诗沁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生理测量,探究了听觉距离感知的现象及其潜在机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被试在近距离条件下的距离感知较为准确.在远距离条件下,感知准确性下降,呈现出与幂函数拟合一致的低估现象.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偏差刺激相比,被试对远偏差刺激的响应错误率与反应时间均显著增加.在ERP实验结果中,观察到P1-N1-P2复合体的存在.在无注意力条件下,P3a成分仅在偏差更明显的近偏差刺激处出现,而引入注意力后,无论远偏差还是近偏差刺激,P3a成分均有显现.P3b成分仅在引入注意力的条件下显著,并且随着刺激强度降低和任务难度增加,其时延增加且振幅下降.ERP图像还揭示了大脑半球特异化的现象,结果显示右半球对于距离相关的听觉刺激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距离感知 听觉主观评价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ASSR、ABR和40 Hz AERP反应阈值的比较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馨元 罗方亮 +2 位作者 程龙龙 熊妍荷 刘技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813-816,824,共5页
目的探讨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 Hz AERP)的频率特性和反应阈值之间的关系及法医学应... 目的探讨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 Hz AERP)的频率特性和反应阈值之间的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听力正常的志愿者30名(60耳),在标准隔声屏蔽室内,进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阈值和ASSR、ABR、40 Hz AERP反应阈值测试,并采用SPS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5 kHz和1.0 kHz频率,40 Hz AERP反应阈值与PTA阈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优于ASSR和ABR反应阈值。2.0kHz和4.0kHz频率,ASSR和ABR反应阈值与PTA阈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优于40 Hz AERP反应阈值。结论判断0.5 kHz和1.0 kHz频率的听力,建议采用40 Hz AERP和ASSR综合判断受试者的PTA阈值;判断2.0 kHz和4.0 kHz频率的听力,建议采用ABR和ASSR综合判断受试者的PTA阈值。通过ASSR、ABR、40 Hz AERP的组合可提高听觉功能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纯音测听法 阈值 听性稳态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40 Hz听觉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客观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林少莲 陈志锋 +4 位作者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池同翰 林昶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患者听性脑干反应(c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ERP)、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PT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 目的分析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患者听性脑干反应(c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ERP)、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PT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22例(男性67例,女性55例)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运用PTA、cABR、40 Hz-AERP、ASSR为一组测试组合,对122例ARHL患者进行检测,分析ABR、40Hz-AERP(0.5kHz、1kHz)、ASSR(0.5kHz、1kHz、2kHz、4kHz)客观反应阈与PTA0.5kHz、1kHz、2kHz、4 kHz的主观听阈的差值及相关性。结果除重度组外,cABR反应阈与PTA 2 kHz、4 kHz及2 kHz+4 kHz均值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Hz-AERP反应阈与PTA阈值差值在0.5 kHz处略小于1 kHz,其中最小差值为8.08±4.88 dB,最大为15.13±9.76 dB;除极重度组1 kHz外,40 Hz-AERP反应阈分别与PTA阈值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kHz处的ASSR与PTA反应阈的差值明显高于其他频率,尤其是在重度听力损失组,0.5kHz处的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的差值最大,为16.13±12.32dBHL;除极重度组2kHz外,不同听力损失组中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值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40 Hz AERP和ASSR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PTA 0.5 kHz和1 kHz频率的阈值;cABR和ASSR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PTA 2.0 kHz和4.0 kHz频率的阈值。通过40Hz-AERP、cABR、ASSR以及PTA等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ARHL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听性脑干反应 40 Hz听觉相关电位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 纯音听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在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萍 高海海 +1 位作者 刘欣 王玉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 分析残余噪声水平(residual noise level,RNL)对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有效识别率的影响,ABR与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udio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 目的 分析残余噪声水平(residual noise level,RNL)对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有效识别率的影响,ABR与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udio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反应阈相关性,探讨CAEP应用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的意义。方法 对26例52耳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人群进行听觉神经电生理测试,测量并分析左右两耳所有ABR曲线中的RNL最大值,分析CAEP结果,分析ABR与40HzAERP、CAEP反应阈相关性。结果 ABR曲线有效识别率92.31%,CAEP均可有效识别为引出或未引出反应。1、2 kHz短纯音刺激CAEP反应幅值均高于ABR;ABR与1、2 kHz短纯音刺激的40HzAER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R与1、2 kHz短纯音刺激的CAE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kHz短纯音刺激40HzAERP与CAE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EP不易受到RNL异常增高因素的影响,可获得较为可靠的测试结果,且具有频率特异性,反应阈值与其他客观听力测试结果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因RNL异常增高导致ABR无法测试人群进行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噪声水平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40Hz听觉相关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评估听阈 被引量:19
6
作者 范利华 孙红 +1 位作者 朱广友 沈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对 42例 74耳(正常听力组 32耳,检案中主诉听力下降 42耳)分别进行纯音测定,声导抗测定,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及 0.5~ 2kHz范围的 40Hz听觉相关电位 (40Hert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 对 42例 74耳(正常听力组 32耳,检案中主诉听力下降 42耳)分别进行纯音测定,声导抗测定,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及 0.5~ 2kHz范围的 40Hz听觉相关电位 (40Hert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 AERP)测定,对其中 20耳进行睡眠及清醒两种状态的 40Hz AERP测定。将纯音听阈、 40Hz AERP反应阈、 ABR反应阈三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听力耳 40Hz AERP反应阈值较纯音测听阈值高,在不同频率的校正值 (差值 )不同, 0.5 kHz为 12.7± 6.4(dBnHL); 1kHz为 14.7± 6.3(dBnHL); 2 kHz为 15± 5.6(dBnHL)。 ABR阈值比行为听阈高,校正值为 8.9± 5.3(dBnHL)。睡眠状态时 40Hz AERP阈值较清醒状态阈值高,校正值为 9.7± 2.45(dBnHL)。检案中主诉听力下降者主、客观语音频率均值之间明显不相符 ,误差率为 61%。本研究表明单纯使用 ABR、纯音测听中任何一种方法估计语音频率听阈均有一定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Hz听觉相关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听神经病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大勇 兰兰 +4 位作者 史伟 赵亚丽 丁海娜 纵亮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对12名婴幼儿听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听力学特征的讨论,了解婴幼儿听神经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对我院门诊2004年-2006年确诊的婴幼儿听神经病12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1)听力学检查:视觉强化测听(VRA)、声导抗测试、畸变产... 目的对12名婴幼儿听神经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听力学特征的讨论,了解婴幼儿听神经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对我院门诊2004年-2006年确诊的婴幼儿听神经病12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1)听力学检查:视觉强化测听(VRA)、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ASS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2)辅助检查:颞骨CT扫描及血液维生素B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结果发病年龄为0-2岁,其中1岁以内发病者8例,占66.7%。进行视觉强化测听的8例(15耳)中重度至极重度聋12耳(占80%),听力图为上升型3耳(占20%),下降型4耳(占26.7%),平坦型8耳(占53.3%)。10例(20耳)完成声导抗测试,鼓室曲线图为As型或C型者12耳(占60%),20耳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反射均未引出反应。10例(19耳)行DPOAE检查,8耳各频率均检出反应,8耳在低频、3耳在低频和高频有个别频率未引出反应;另2例(4耳)行TEOAE检查,3耳各频率均引出反应,1耳低频和高频各有一频率未引出;对侧白噪声抑制效应均消失。12例(23耳)中,10例(19耳)ABR各波均未引出,2例(4耳)可见I波。ASSR阈值比主观听阈低的占76.9%,且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0HzAERP检出率为100%,阈值比主观听阈高的占66.7%,且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6例CT扫描,5例未见异常,1例示双侧中耳乳突炎及双侧上颌窦、筛窦炎;8例生化检查者中5例叶酸含量升高,3例同型半胱氨酸降低。结论婴幼儿听神经病有一定的特殊性:听力损失程度较重,易合并中耳疾病而混淆诊断。耳声发射正常、ABR和镫骨肌反射引不出及影像学检查不支持蜗后占位性病变等是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的主要标准,ASSR和40 Hz AERP可以辅助诊断。新生儿听力筛查时OAE应与快速ABR联合使用,以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听神经病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听性稳态反应 视觉强化测听 40Hz听觉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干预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何冰 卢国华 +4 位作者 杨增云 范静波 张媛媛 张兰娥 张莹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的特点。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从潍坊社区筛选MC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P30...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的特点。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从潍坊社区筛选MCI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估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认知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波幅及MM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P300潜伏期(350.90±15.85)比干预前缩短(P<0.05),与对照组(370.04±21.25)相比明显缩短(P<0.01);波幅(12.01±1.95)与对照组相比增高(P<0.05);MMSE得分(26.19±1.21)比干预前增加(P<0.05),与对照组(24.52±1.34)相比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P300潜伏期、波幅及MMSE得分与6个月前相比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认知训练可以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明显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可以作为对MCI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定量评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干预训练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裔 邵西仓 +3 位作者 吴云 刘姝 李想 李玉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336-333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S)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初诊断的45例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和4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行睡眠脑电图监测和AERPS检测,分析其睡眠参数和AE... 目的探讨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S)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初诊断的45例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和4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行睡眠脑电图监测和AERPS检测,分析其睡眠参数和AERPS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1、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增加、NREM慢波睡眠期(3+4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下降、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和觉醒次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AERPS的P300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00波幅,N100、P200和N200的波幅及潜伏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P300潜伏期与睡眠效率、NREM慢波睡眠期(3+4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48,P<0.05),与记录的其余睡眠参数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成年部分性癫痫患者有睡眠结构异常,AERPS的P300潜伏期延长,认知功能受损;睡眠参数异常与P300潜伏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 成人 睡眠结构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雨峰 王芸 +4 位作者 吴莹 程明 黄林 徐丽 余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综合康复组(n=35)行常规康复治疗加电针疗法,普通康复组(n=35)行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n=35)无任何康复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综合康复组(n=35)行常规康复治疗加电针疗法,普通康复组(n=35)行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n=35)无任何康复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3个疗程后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后综合康复组P300潜伏期低于普通康复组,波幅高于普通康复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康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患儿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峰 束煌 肖宇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采用测试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方法,了解腭裂患儿的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功能。方法以34名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儿童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R)和ERP中的负失配电位成分(MMN),并与正常... 目的采用测试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方法,了解腭裂患儿的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功能。方法以34名非综合征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儿童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R)和ERP中的负失配电位成分(MMN),并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腭裂儿童的MMN反应明显较弱(F=227.69,P<0.01);而腭裂儿童的ABR、MLR与正常儿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腭裂儿童的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存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大脑听觉皮层水平的听觉处理功能障碍,而脑干和皮层下水平的听觉感知功能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听觉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中枢听觉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艳 梁建平 +1 位作者 彭璐 陈睿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对照组)、20例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对照组)、20例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正常组)和2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进行AERP测试,在阅读状态下获得MMN波形,在集中注意力计数状态下获得P300波形,比较三组MMN、P300波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老年性聋组MMN潜伏期为187.38±29.63 ms,与老年听力正常组(160.10±23.21 ms)和对照组(148.22±19.30 ms)相比明显延长(P<0.01),老年听力正常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聋组P300潜伏期为369.83±27.09,较老年听力正常组(332.89±25.60 ms)和对照组(318.51±22.32 ms)明显延长(P<0.01),三组P3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减退,MMN、P300可作为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认知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性反应中注意力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甄宏丽 胡佩诚 +1 位作者 陶林 何胜昔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目的:通过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男性性反应的注意力变化。方法:对广告招募的30名成年男性,用主观性唤起多元评价指标测查其聆听性感听觉材料后的主观性反应状态;应用Brain-Product公司生产的BP-ERP工作站研究被试在放松和主观性反应状... 目的:通过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男性性反应的注意力变化。方法:对广告招募的30名成年男性,用主观性唤起多元评价指标测查其聆听性感听觉材料后的主观性反应状态;应用Brain-Product公司生产的BP-ERP工作站研究被试在放松和主观性反应状态中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大脑前额叶各电极点P3潜伏期与波幅特点,分析被试报告odd-ball范式中靶刺激次数的正确率。结果:主观性唤起多元评价指标显示被试听性感听觉材料后达到轻-中度主观性唤起水平;男性在主观性反应状态中多导联P3潜伏期长于放松状态(P<0.05),两者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性反应状态中被试报告odd-ball范式中靶刺激次数的正确率低于放松状态(P<0.05)。结论:在主观性反应中男性可能仍对外界保持一定程度的有意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反应 注意力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路震荡致听力损害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邢英姿 路虹 +4 位作者 张燕卓 韩海霞 张喜琴 刘砚星 徐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造成的听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选取85例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耳科及神经系统全面检查、颞骨或头颅CT扫描,对纯音测听、声导抗、听... 目的探讨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造成的听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选取85例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耳科及神经系统全面检查、颞骨或头颅CT扫描,对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检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听力损害多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多≤60dB,少数患者听力损失较重或为混合性聋,部分患者可伴耳鸣、眩晕、恶心或短暂呕吐等症状;(2)伤后不同时间的听力损失程度不一,各检查阈值与正常听力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听力损失多在高频区;(3)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与正常听力组比较,除Ⅰ-Ⅲ、Ⅰ-Ⅴ波间期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1)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造成一定程度的高频听力损害和轻微脑干损伤,部分患者伴有前庭功能障碍;在评估或鉴定外伤后听力损伤程度时,还应考虑到伤后不同时期听力变化规律,合理把握鉴定时间,最终做出客观合理的临床诊断或法医学鉴定。(2)ABR与40Hz听觉相关电位检查联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听力检查中的不足,为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迷路震荡 听性脑干反应 纯音测听 40Hz听觉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氧对豚鼠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鸿南 王希军 宋江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条件下豚鼠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改变。方法 利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并给予不同浓度低氧气体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在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条件下,豚鼠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改变。结果 轻度缺氧条件下40Hz听觉相关电位... 目的 探讨急性缺氧条件下豚鼠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改变。方法 利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并给予不同浓度低氧气体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在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条件下,豚鼠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改变。结果 轻度缺氧条件下40Hz听觉相关电位各项参数无明显改变,加重缺氧则其阈值升高,各波平均振幅降低,P1波潜伏期延长。结论40Hz听觉相关电位在轻度缺氧条件下比较稳定,这可能与40Hz听觉相关电位本身的特性有关,严重缺氧则表现为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40Hz听觉相关电位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问题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爱书 陶雨春 +1 位作者 武丽杰 陈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 0 0特点。方法 :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C2 )筛选行为问题儿童 ,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进行 1:2配对 ;采用odd模式测试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 :①问题组儿童... 目的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 0 0特点。方法 :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C2 )筛选行为问题儿童 ,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进行 1:2配对 ;采用odd模式测试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 :①问题组儿童的P3 0 0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儿童无显著差异 ;②混合问题组P3 0 0潜伏期较单一问题组延迟 (P <0 0 5 ) ,Pz点P3 0 0的基线波幅混合问题组与单一问题组的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③行为问题儿童Pz点P3 0 0基线波幅与行为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行为问题较为严重的儿童可能有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儿童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同侧与对侧记录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勇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比较同侧与对侧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AERP)的反应特性 ,探讨AERP在二侧听皮层发源上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和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青年人 ,采用同侧与对侧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记录AERP ,分析... 目的 比较同侧与对侧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AERP)的反应特性 ,探讨AERP在二侧听皮层发源上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和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青年人 ,采用同侧与对侧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记录AERP ,分析二种记录条件下AERP各波潜伏期、幅值和波形的特性。结果 同侧与对侧记录的AERP在潜伏期和幅值上无显著性差异 ,但同侧记录的AERP波形明显优于对侧记录的曲线 ,表现为波形曲线光滑 ,波峰明显易辨 ,杂波成份少。结论 AERP在二侧听皮层的神经发源基本上是对称的 ,但同侧的反应性明显优于对侧 ,可能与AERP的发源有部分皮层下成份的参与、听觉神经通路的双侧传导以及内侧橄榄耳蜗系统的对侧抑制效应有关 ,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到AERP发源部位和成份多元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刺激 听皮层 同侧 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茂金 郑亿庆 +2 位作者 杨海弟 张志刚 陈俊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因听觉障碍尤其在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困难的患者10例作为患者组,正常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匹配的无听力及交流障碍的健康志愿者20例,所有患者及志愿者纯音听阈、... 目的初步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因听觉障碍尤其在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困难的患者10例作为患者组,正常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匹配的无听力及交流障碍的健康志愿者20例,所有患者及志愿者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畸变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均无异常。两组分别在安静和噪声背景下行128导联言语刺激音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检测,比较两组的ERP成分P1-N1-P2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安静背景下,两组均能诱出P1-N1-P2和MMN,患者组MMN潜伏期为221.8±23.9 ms,较正常对照组(200.4±28.1 ms)延长(P<0.05);噪声背景下,2名患者的P1-N1-P2及MMN不能分辨;患者组及对照组的MMN潜伏期分别为267.1±27.8和233.4±25.8 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安静及噪声背景下,P1-N1-P2潜伏期及波幅、MMN的波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MMN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其中枢处理能力可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P1-N1-P2 失匹配负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听觉诱发电位与P_(300)检查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炜 王建琴 张玲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6,180,共6页
目的比较性别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对38例MCI、26例AD患者、20例健康老年人(HC)进行BAEP和P300检查,根据性别的不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组内BAE... 目的比较性别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对38例MCI、26例AD患者、20例健康老年人(HC)进行BAEP和P300检查,根据性别的不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组内BAEP比较,MCI组在左侧、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HC组在左侧、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AD组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300比较,MCI潜伏期女性比男性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AD和HC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BAEP比较,AD与MCI仅男性左侧、差异有显著性。AD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和右侧波,女性在左右两侧~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和右侧、、波,女性在右侧、、波差异有显著性。P300检查发现,男性AD的潜伏期比MCI显著延长。AD和HC比较,无论男女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女性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性别对MCI的BAEP和P300检查均有影响,而对AD检查未显示明显的影响。相同性别的AD、MCI和HC的BAEP和P300的表现也有不同,可能对三者的鉴别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因素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对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20
作者 景艳 陈睿春 梁建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P300波潜伏期和幅值,探讨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诱导典型P300波形所需的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方法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均采用相同的短...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P300波潜伏期和幅值,探讨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诱导典型P300波形所需的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方法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均采用相同的短纯音靶刺激声(1kHz,60dB nHL)和三种不同强度(50、65、70dB nHL,1kHz)的非靶刺激声(短纯音)进行3次AERP测试,比较其P300的潜伏期和幅值。结果每例受试者均能诱发出P300,70、65、50dB nHL非靶刺激声强度下,P300潜伏期分别为316.25±21.16、320.83±22.64、318.44±25.82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幅值分别为5.02±2.04、7.42±2.58、3.54±2.23μV,65dB nHL所诱发的P300幅值显著大于70和50dB nHL所诱发的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和50dB nHL所诱发的P300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非靶刺激声强度对P300波潜伏期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改变幅值;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分别为60dB nHL和65dB nHL时能诱发出典型的P300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诱发电位 声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