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萃取精馏分离丙酮-正庚烷的模拟与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孔洁 李沅欣 孙兰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3-1262,共10页
以1-氯丁烷为中间沸点夹带剂,分别使用侧线萃取精馏流程和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分离了丙酮-正庚烷共沸物。以年总费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热力学效率为评价指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两流程进行了优化,获取了最佳设备参数与操作参数。... 以1-氯丁烷为中间沸点夹带剂,分别使用侧线萃取精馏流程和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分离了丙酮-正庚烷共沸物。以年总费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热力学效率为评价指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两流程进行了优化,获取了最佳设备参数与操作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与侧线萃取精馏流程相比,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降低了9.77%的年总费用,11.9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了1.47%的热力学效率。对侧线萃取精馏和内循环萃取精馏分离丙酮-正庚烷共沸物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合理的控制方案。添加进料流量扰动和进料组成扰动后,两流程的产品均可恢复至设定值附近。使用绝对偏差积分对两流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内循环萃取精馏流程具有更好的动态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沸物 萃取精馏 优化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香风味蒸馏酒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2
作者 汪江波 夏啸 +5 位作者 毛春奎 陈家豪 何超 蔡凤娇 张瑞景 徐健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238,共6页
为了提高茶叶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新鲜麦芽(即发芽大麦)与绿茶梗作为混合发酵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制备茶香风味蒸馏酒。以感官评分和乙酸乙酯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试验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 为了提高茶叶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新鲜麦芽(即发芽大麦)与绿茶梗作为混合发酵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制备茶香风味蒸馏酒。以感官评分和乙酸乙酯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试验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酒体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绿茶梗添加量7%、熟粮含水率52%、酒曲添加量0.7%,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25℃。在此优化条件下,茶香风味蒸馏酒的乙酸乙酯含量为0.46 g/L,感官评分为86.67分,酒精度为55%vol。基于GC-MS共检测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5种、酯类16种、醛酮类5种及其他类5种。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所有风味物质含量的52%。茶香风味蒸馏酒茶香浓郁,口感醇厚,风味典型,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茶酒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香风味蒸馏酒 绿茶梗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挥发性风味成分 乙酸乙酯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坤 艾晓欣 +6 位作者 徐烨琨 江屿 田建行 刘宁 黄朝林 夏岑岑 张进治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过程各效之间传热温差小、再沸器传热面积大以及一元酸热量回收的问题,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对于实现己二酸装置的进一步扩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浓缩 三效精馏 降低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效精馏在炼厂气分馏工艺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丹 王彦娟 +2 位作者 安鑫宇 张健 叶昊天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6,共6页
利用Aspen Plus V14流程模拟软件,对炼厂气分馏工艺进行模拟,验证模拟流程的准确性;对丙烯精馏单元建立了常规单塔精馏、顺流双效精馏和逆流双效精馏模型,经过模拟对比,确定逆流双效精馏为最佳方案,其精丙烯产品纯度达到99.76%,冷凝器... 利用Aspen Plus V14流程模拟软件,对炼厂气分馏工艺进行模拟,验证模拟流程的准确性;对丙烯精馏单元建立了常规单塔精馏、顺流双效精馏和逆流双效精馏模型,经过模拟对比,确定逆流双效精馏为最佳方案,其精丙烯产品纯度达到99.76%,冷凝器热负荷和再沸器热负荷分别比单塔精馏降低52.7%和53.4%。利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对逆流双效精馏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逆流双效精馏的最优参数:低压塔塔顶采出量为62 kmol h,低压塔进料塔板编号为46(自上而下),高压塔进料塔板编号为42(自上而下),高压塔回流摩尔比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精馏 气体分馏工艺 丙烯精馏塔 模拟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精馏操作过程的动态贝叶斯优化方法
5
作者 郭恭涵 丁晖殿 +5 位作者 李强 贾胜坤 钱行 苑杨 陈海胜 罗祎青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5-768,共14页
间歇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处理小批量、多组分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间歇精馏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如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塔(MVBDC)、隔板间歇精馏塔(DWBDC)等。本文建立了传统间歇精馏塔(BDC)、MV... 间歇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处理小批量、多组分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间歇精馏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如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塔(MVBDC)、隔板间歇精馏塔(DWBDC)等。本文建立了传统间歇精馏塔(BDC)、MVBDC、DWBDC三种典型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搭建了控制系统,并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对三种间歇精馏的操作变量进行了严格优化,通过分析严格优化后的结果对比了三种精馏过程结构的优劣。结果表明,DWBDC具有最短的操作时间和最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优越的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动态仿真 优化 结构对比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相平衡关联式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
6
作者 王宗廷 王丽丽 +3 位作者 孙晓岩 夏力 陶少辉 项曙光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3-1142,共10页
化工单元的准确快速模拟是化工数字孪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精馏塔作为最复杂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工单元之一,其高效准确求解对于实现化工装置数字孪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精馏塔模型则由于规模较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耗时等原因,形成了制约... 化工单元的准确快速模拟是化工数字孪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精馏塔作为最复杂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工单元之一,其高效准确求解对于实现化工装置数字孪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精馏塔模型则由于规模较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耗时等原因,形成了制约其数字孪生的瓶颈。为此,在简捷精馏塔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组分相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联式,以简化相平衡计算,并基于此提出了烃类精馏塔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最后,通过实际工业中的精馏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能有效减少计算耗时,为精馏塔的数字孪生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简化 过程系统 计算机模拟 数字孪生 简捷精馏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驰放气“吸收-双级精馏”耦合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7
作者 张杨 王坤 +3 位作者 李伟 朱磊 许多 赵云鹏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9-233,共5页
构建了二甲醚驰放气的“吸收-双级精馏”耦合工艺,通过多级逆流吸收塔实现了二甲醚(DME)的高效捕集,并结合双塔精馏装置提纯富集液,最终在主精馏塔T103塔顶得到质量分数为99.8%的DME产品。通过模型分析工具中的灵敏度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构建了二甲醚驰放气的“吸收-双级精馏”耦合工艺,通过多级逆流吸收塔实现了二甲醚(DME)的高效捕集,并结合双塔精馏装置提纯富集液,最终在主精馏塔T103塔顶得到质量分数为99.8%的DME产品。通过模型分析工具中的灵敏度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系统考察了吸收塔与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板位置及摩尔回流比等关键工况参数对DME分离效率的影响。对吸收-双级精馏工艺优化后,DME回收率达99.5%,吸收剂甲醇的回收率为99.8%,同时实现废热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回收 吸收-精馏耦合工艺 流程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品级双环戊二烯制备工艺模拟研究
8
作者 刘星池 万子岸 +2 位作者 李婷 高飞 马树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环戊二烯(CPD)是裂解碳五中的重要组分,也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单体。为实现CPD单体的高效提纯,采用Aspen软件搭建反应及分离全流程模型,通过后二聚法制备粗双环戊二烯(DCDP),通过气相解聚法制备高纯DCPD,实现了多品级DCPD制备工艺路线的... 环戊二烯(CPD)是裂解碳五中的重要组分,也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单体。为实现CPD单体的高效提纯,采用Aspen软件搭建反应及分离全流程模型,通过后二聚法制备粗双环戊二烯(DCDP),通过气相解聚法制备高纯DCPD,实现了多品级DCPD制备工艺路线的设计,包括聚酯级、高纯级和聚合级DCPD,DCDP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9.8%,收率可达92.5%以上。从而验证了该流程在工业应用上的整体可行性,并对主要设计参数及操作条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到了较优的设计及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 双环戊二烯 热二聚反应 精馏提纯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塔顶水露点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菊荣 赵儒盼 宋绍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选择BK10热力学模型,模拟某炼化企业原油常压蒸馏系统,预测常压塔顶及冷凝冷却系统的露点,为抑制常压塔顶露点腐蚀提供参考。结合实际操作工况,考察了原油进料量及汽提水蒸气用量对常压塔顶油气水露点的影...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选择BK10热力学模型,模拟某炼化企业原油常压蒸馏系统,预测常压塔顶及冷凝冷却系统的露点,为抑制常压塔顶露点腐蚀提供参考。结合实际操作工况,考察了原油进料量及汽提水蒸气用量对常压塔顶油气水露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塔原油加工量由1.25×10^(4) t/d升至1.40×10^(4) t/d时,塔顶油气水露点升高1.4℃;汽提水蒸气用量由1.2%升至1.8%时,塔顶油气水露点增加3.8℃。为此,可在挥发线上增加2~3个备用注入点,根据操作工况变化情况,调整挥发线注水位置,确保在塔顶油气挥发线注水前水蒸气不冷凝,以减轻常压塔顶露点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蒸馏 塔顶腐蚀 流程模拟 露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精馏序列的温度推断控制
10
作者 汪国超 丁晖殿 +3 位作者 师丽 李强 夏涛 苑杨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20-4731,共12页
复合精馏序列(CDS)通过将简单精馏塔与隔壁塔整合成一个系统来分离多元混合物,不仅能够实现较低的设备投资成本与操作能耗,还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工业实施难度。但是,由于隔壁塔单元固有的高度非线性特性,以及各精馏单元间因物料流连接而... 复合精馏序列(CDS)通过将简单精馏塔与隔壁塔整合成一个系统来分离多元混合物,不仅能够实现较低的设备投资成本与操作能耗,还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工业实施难度。但是,由于隔壁塔单元固有的高度非线性特性,以及各精馏单元间因物料流连接而产生的强烈耦合效应,实现CDS的稳定操作与有效控制面临显著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3种温度推断控制方案,包括温度控制方案、温差控制方案以及双温差控制方案。闭环仿真验证表明,这3种方案均能保证CDS的平稳运行与有效控制,并且,随着控制策略从简单的温度控制逐步演进到更为复杂的双温差控制,虽然控制复杂度有所增加,但被控产品纯度的稳态偏差能够被有效降低。3种温度推断控制策略的提出有助于解决CDS的操纵与控制难题,为推动CDS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精馏序列 温度推断控制 温差 过程控制 多元混合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蒸馏酒蒸馏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11
作者 刘玉 林静 +4 位作者 范国元 张雯 乔丹 曹颖 张珍珍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以新疆‘丰园红’杏为原料制备杏蒸馏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蒸馏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丰园红’杏蒸馏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基于气味活度值(OAV)筛选关键香气物质。结果显示,最佳... 以新疆‘丰园红’杏为原料制备杏蒸馏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蒸馏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丰园红’杏蒸馏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基于气味活度值(OAV)筛选关键香气物质。结果显示,最佳蒸馏工艺为预热温度74℃,预热时间9 min,去除酒头6%、酒尾30%。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丰园红’杏蒸馏酒的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83.05分。‘丰园红’杏蒸馏酒共检出60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醇类8种、醛类4种、酯类21种、萜烯类11种、酮类4种、其他类12种。共筛选出关键香气物质(OAV>1)27种,主要为芳樟醇、辛酸乙酯、α-松油醇、(E)-β-罗勒烯、乙酸异丁酯、β-紫罗酮、对薄荷-1,3,8-三烯、正丁醇、己酸甲酯、辛酸异戊酯、苯甲酸乙酯、乙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化合物。‘丰园红’杏蒸馏酒酒香宜人、口感平衡,香气化合物种类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园红’杏 蒸馏酒 蒸馏工艺优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蒸馏学习的医学文本相似度计算
12
作者 关慧 赵凌波 杨伟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73-2479,共7页
针对医学领域文本相似度计算存在的样本少、领域词多、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医学领域词嵌入和掩码语言模型的数据增强方法,并基于细粒度蒸馏思想提出一种结合中心核对齐算法的蒸馏模型。将原始医学数据集利用数据增强方法进行... 针对医学领域文本相似度计算存在的样本少、领域词多、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医学领域词嵌入和掩码语言模型的数据增强方法,并基于细粒度蒸馏思想提出一种结合中心核对齐算法的蒸馏模型。将原始医学数据集利用数据增强方法进行扩充后,输出的文本在蒸馏模型中通过特征向量中心核对齐方式进行特征间高维相似性度量。增强后的医学数据集在两种医学领域基线模型上的皮尔逊系数较未增强前分别提升了2.9%和1.7%。改进后的蒸馏模型在增强后的医学数据集皮尔逊值为81.1%,达到12层教师模型的95%,参数减少了近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相似度计算 医学文本相似度 数据增强 蒸馏学习 动态蒸馏 中心核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视角下基于凸包的知识蒸馏可解释性研究
13
作者 张程 曹京旭 +1 位作者 吕劲昕 严冬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4-2187,共14页
知识蒸馏(KD)作为一种模型压缩的有效技术,其通过利用教师(参数量较大)模型中的知识来训练学生(参数量较小)模型。这种技术能够助力利用大模型构建更适用于需要隐私保护和边缘计算场景的高性能小模型,这对于基于Transformer的大模型尤... 知识蒸馏(KD)作为一种模型压缩的有效技术,其通过利用教师(参数量较大)模型中的知识来训练学生(参数量较小)模型。这种技术能够助力利用大模型构建更适用于需要隐私保护和边缘计算场景的高性能小模型,这对于基于Transformer的大模型尤为关键。然而,当前对知识蒸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升学生模型的性能上,对教师和学生模型之间知识传递的本质以及知识蒸馏的可解释性探索不足。为填补这一空白,提出一个知识蒸馏可解释性框架(E_(xp)-KD),从自然语言知识的角度来系统性地分析蒸馏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模型之间的知识传递过程。从知识的角度总结凝练了知识蒸馏过程中尚不明确的三个关键问题:如何量化知识,如何量化转移的知识,如何量化转移的知识对学生模型的影响。依据自然语言知识与欧式空间中凸包的结构相似性,将自然语言知识表征为欧式空间中的凸包,并参考语义中的含义、中心思想以及关键词这三个概念,提出了用于量化自然语言知识的三个特征,知识范围、知识核心和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视角,构建了知识转移率、知识吸收率、知识扩展度等一系列指标,用于测量知识在“教师-学生”范式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形成知识蒸馏可解释性分析框架。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以大语言模型(Bert-base-cased和Llama2-7B)作为教师模型进行的实验,探索了知识转移与学生模型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从知识角度阐明了知识蒸馏的可解释性。研究表明,教师模型通常可以将大约50%到60%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模型,同时,关系型知识最容易被学生模型吸收,这一结果将引导设计更适合关系型知识的损失函数来提升知识蒸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蒸馏 可解释性 凸包 知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模拟研究
14
作者 巩守龙 杨霈霖 +1 位作者 石晨 亢玉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209,共11页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方法,分离模块和动力学模型对生产工艺中的草酸二甲酯合成工段、亚硝酸甲酯再生工段及乙二醇合成精制工段中的塔设备进行模拟。研究了各个塔的理论塔...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方法,分离模块和动力学模型对生产工艺中的草酸二甲酯合成工段、亚硝酸甲酯再生工段及乙二醇合成精制工段中的塔设备进行模拟。研究了各个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以及回流比等参数对精馏塔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并获得纯度为99.9%的乙二醇产品。再利用Aspen Dynamics软件对乙二醇精馏塔进行动态控制设计,在进料流量添加±5%及进料组成添加±2%的扰动情况下,塔顶塔底采出量、产品纯度、再沸器负荷等参数均能在12 h内回归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软件 合成气 乙二醇 精馏技术 工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丁香精油工艺优化及抑菌效果研究
15
作者 白瑕 吴迪 +5 位作者 张华伟 王有斌 蒋琪 宋立亚 李江阔 李东华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为优化丁香精油的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SSDE)提取工艺,并对丁香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SDE萃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水蒸气蒸馏(SD)、盐效应辅助水蒸气蒸馏(SSD)、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成分进行分... 为优化丁香精油的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SSDE)提取工艺,并对丁香精油的成分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SDE萃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水蒸气蒸馏(SD)、盐效应辅助水蒸气蒸馏(SSD)、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提取后的丁香粉末,采用滤纸片法测定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SSDE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aCl溶液质量分数8.8%,料液比(m_(丁香粉):V_(NaCl))1:14(g/mL),萃取液体积比(V_(二氯甲烷):V_(NaCl))1∶3,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预测值为18.31%,验证试验结果为18.29%。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丁香精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均以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和石竹烯为主。SEM图显示,提取后的干燥丁香粉末结构松散,出现孔洞,比表面积增大,SSDE提取后的粉末被破坏程度尤为明显。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SDE提取的丁香精油对3种供试菌种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本研究为丁香精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并为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盐效应辅助同时蒸馏萃取 工艺优化 抑菌效果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有限环境中低资源文本分类新策略
16
作者 尹照煜 宋文爱 刘宏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2,共7页
针对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提升低资源分类任务性能这一难题,提出使用基于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Claude3 Haiku的数据增强,并设计了一种更小更快的文本分类模型EQSBERT。首先基于Claude3 Haiku,使用分布式比例增强法和动态均衡... 针对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提升低资源分类任务性能这一难题,提出使用基于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Claude3 Haiku的数据增强,并设计了一种更小更快的文本分类模型EQSBERT。首先基于Claude3 Haiku,使用分布式比例增强法和动态均衡过采样增强法来增强低资源文本分类任务数据集。通过二次自蒸馏、多目标知识蒸馏、多维剪枝,提出一种更小更快的BERT系列文本分类模型EQSBERT,采用EQSBERT对增强后的数据集进行分类。结果表明:Claude3 Haiku具有较好的性能,且成本效益高于GPT-4;EQSBERT在参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其高性能,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两者结合搭配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在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低资源分类任务方面的问题。该方案为资源受限情况下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在自动化数据标注、社交媒体监控以及内容审核系统应用方面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低资源文本分类 大型语言模型Claude3 Haiku 数据增强 GPT-4 多目标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教师棉田杂草检测模型
17
作者 朱养鑫 郝珊珊 +3 位作者 郑伟健 金诚谦 印祥 周鹏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10,共11页
杂草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高效的杂草检测方法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杂草检测模型在检测精度和效率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该研究基于YOLOv5,引入知识蒸馏技术,并整合多个教师模型的知识,旨在提高模型在棉... 杂草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高效的杂草检测方法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杂草检测模型在检测精度和效率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该研究基于YOLOv5,引入知识蒸馏技术,并整合多个教师模型的知识,旨在提高模型在棉田杂草检测中的精度和实时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系数的Logits软投票机制,通过动态调整教师模型的蒸馏损失权重,有效融合各教师模型的优势。同时,还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教师特征融合方法,动态加权突出关键特征,抑制冗余信息。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YOLOv5s-CWD在模型精度和实时检测性能上均表现优异,F1分数(F1-score, F_(1))为94.5%,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分别为96.8%和93.6%,帧率(frames per second, FPS)为46.71帧/s,浮点运算数(giga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GFLOPs)为4.1,模型大小为2.9 MB。与YOLOv5s相比,YOLOv5s-CWD在验证集上的m AP仅降低0.9个百分点,FPS提高约57.22%,计算复杂度降低约74.38%,模型大小减少约79.86%。与YOLOv7相比,YOLOv5s-CWD在验证集上的mAP降低1.3个百分点,FPS提高约1 076.57%,计算复杂度和模型大小大幅优化。与YOLOv10s相比,YOLOv5s-MGD在验证集上的mAP降低0.9个百分点,FPS提高约143.41%,计算复杂度降低约83.27%,模型大小降低约82.42%。综上所述,YOLOv5s-CWD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检测速度、计算效率和存储性能,适用于在性能受限设备上实时检测,为棉田杂草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检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YOLO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优化与节能研究
18
作者 张天宇 李海勇 +2 位作者 侯颖 刘聪 王红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3,2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新型催化剂(DMC-C)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工艺。首先对DM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研究,并对DMC-C催化剂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工艺的可行性;然后对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和优化设计... 提出了一种用新型催化剂(DMC-C)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工艺。首先对DM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研究,并对DMC-C催化剂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工艺的可行性;然后对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和优化设计,考察了回流比和进料位置等对碳酸丙烯酯(PC)转化率和塔顶碳酸二甲酯质量分数的影响,得出优化后的各操作参数;在此条件下引入热泵耦合技术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为碳酸二甲酯的高效节能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剂 过程模拟 碳酸二甲酯 热泵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品收率为导向的芳烃抽提装置生产优化
19
作者 党建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的基础上,聚焦于苯、甲苯、二甲苯的最大收率,借助所建模型,对流程中的脱庚烷塔、抽提蒸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塔、二甲苯塔等核心设备的关键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终得出一组最优操作参数。结果将这组最优的操作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最终得到的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收率分别高达99.18%、99.59%、98.16%,与优化前的总收率相比,分别提高了0.41、0.35、0.34个百分点。结论所构建的模型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优化的需求,为后续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改造,以及查找并突破装置瓶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提蒸馏 芳烃抽提 流程模拟 产品收率 生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塔共沸精馏工艺降低聚合物多元醇回收溶液中的水含量
20
作者 胡帅 毕丰雷 +3 位作者 李隽森 王瀚彬 唐鑫 贺来宾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3,共10页
为降低聚合物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含异丙醇的回收溶液中的水含量,结合三元相图分析,设计了双塔共沸精馏耦合工艺流程,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NRTL-RK热力学模型对部分物性参数进行修正,研究了理论塔板... 为降低聚合物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含异丙醇的回收溶液中的水含量,结合三元相图分析,设计了双塔共沸精馏耦合工艺流程,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NRTL-RK热力学模型对部分物性参数进行修正,研究了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进料温度、回流比、冷凝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双塔共沸精馏耦合工艺流程合理、可靠。C1最佳工艺条件:塔压(塔顶)为101.325 kPa、理论板数为50、进料板为第10块板、进料温度为25℃、回流比为1.4;C2最佳工艺条件:塔压(塔顶)为101.325 kPa、理论板数为50、精馏量为700 kg/h、进料板为第11块板、进料温度为73.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实现回收溶液中水分的高效分离,回收溶液中水含量低于15×10^(-6)(w),对聚合物多元醇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和操作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多元醇 异丙醇 共沸精馏 水含量 丙烯腈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