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叶片磷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赵莹 刘志 +2 位作者 王东男 任浩 谷加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0,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期氮(N)添加对植物叶片磷(P)组分重吸收的影响,以深入理解N沉降对树木生理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20年N添加试验平台,对两树种... 【目的】探究长期氮(N)添加对植物叶片磷(P)组分重吸收的影响,以深入理解N沉降对树木生理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20年N添加试验平台,对两树种叶片全P和P组分含量的变化开展研究,分析长期N添加对叶片全P和P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1)长期N添加使兴安落叶松叶片残余P含量显著降低23.66%,水曲柳显著降低24.47%(p<0.05)。N添加处理下,兴安落叶松叶片残余P和无机P含量显著高于水曲柳(p<0.05)。(2)长期N添加显著影响了两树种的P重吸收特征。在全P水平上,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的重吸收率分别提高18.08%和14.31%。在组分水平上,兴安落叶松表现出显著的重吸收率变化:叶脂质P重吸收率显著降低27.62%,而代谢P、核酸P和无机P重吸收率分别提高6.82%-11.68%(p<0.05);相比之下,水曲柳仅叶片代谢P重吸收率显著降低(p<0.05)。重吸收度比较发现,兴安落叶松衰老叶中叶脂质P重吸收度大幅下降89.70%,而代谢P和无机P重吸收度分别提高25.22%和28.89%(p<0.05);水曲柳则仅无机P重吸收度显著提高28.89%(p<0.05)。(3)两树种在P组分与重吸收特征的关联性上表现出差异:兴安落叶松主要体现为P组分含量与其重吸收率的相关性,而水曲柳则表现为P组分含量与重吸收度的相关性。长期N添加下,兴安落叶松的叶代谢P、核酸P和无机P含量与重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而水曲柳的叶片全P、残余P和脂质P含量与重吸收度显著正相关,且长期N添加导致水曲柳叶片代谢P、核酸P和无机P含量与其重吸收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长期N添加显著降低了两树种叶片残余P含量。兴安落叶松表现出叶脂质P的重吸收率和重吸收度显著降低,而代谢P等组分的重吸收率和重吸收度显著提高;水曲柳则表现为代谢P重吸收率降低和无机P重吸收度显著提高。这些差异反映了两树种对N添加的不同P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氮添加 叶片磷组分 养分重吸收 磷重吸收率 磷重吸收度 兴安落叶松 水曲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遗传改良和繁殖利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辛颖 马荟 +5 位作者 付春玲 周玉军 杨秀博 张晨晨 陈满菊 仁青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6,共8页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木犀科白蜡树属阔叶乔木,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对改善生长环境、增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群落演替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为保护水曲柳...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木犀科白蜡树属阔叶乔木,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对改善生长环境、增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群落演替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为保护水曲柳遗传资源、提高林木品质,国内外研究者以优质抗逆、速生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繁育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加速水曲柳的遗传改良进程。总结水曲柳优质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种源试验、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选育、杂交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水曲柳遗传改良和良种扩繁提供参考。在遗传改良方面,应加大对水曲柳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同时利用分子技术挖掘控制林木生长等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此外,可尝试将水曲柳与更多地理远缘或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白蜡树属树种进行杂交以增加遗传多样性。在繁殖利用方面,可提高穗条生根率和嫁接成活率,实现水曲柳无性繁殖的规模化、产业化。拓展水曲柳利用价值,拓宽产业发展路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遗传改良 繁育技术 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S数据的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单木因子提取及树高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译今 贾炜玮 +2 位作者 王帆 郭昊天 李丹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以孟家岗林场1 hm^(2)落叶松水与曲柳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等株径级标准木法把林木分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3个等级,然后以人工实测值作为参考值,分别分析利用TLS提取2种树种的3种等级木单木因子的精度,最后采用TLS数据提取的... 以孟家岗林场1 hm^(2)落叶松水与曲柳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等株径级标准木法把林木分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3个等级,然后以人工实测值作为参考值,分别分析利用TLS提取2种树种的3种等级木单木因子的精度,最后采用TLS数据提取的单木因子构建树高模型。筛选出2种树种最优基础树高模型,并进一步评价和比较以林木分级为哑变量构建的树高模型。结果表明:针对本研究选取的水落混交林样地,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单木匹配结果中,落叶松匹配精度为92.79%,水曲柳为92.25%;2个树种的胸径提取精度达到97%以上,且胸径提取精度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个树种的树高提取精度达到95%以上,落叶松树高提取精度平均木>优势木>被压木;水曲柳树高提取精度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使用TLS数据构建的基础树高模型中,拟合落叶松效果最好的是Logistic模型(R^(2)=0.783 0、RMSE=1.951 6),拟合水曲柳效果最好的是Gompertz模型(R^(2)=0.724 8、RMSE=1.953 6),因此以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分别为2个树种基于TLS数据构建的最优基础模型,最后2个树种采用以林木分级为哑变量构建的模型R^(2)分别为0.790 7、0.731 2。TLS技术对水落混交林样地单木匹配率很高,单木因子提取精度较好,基于TLS数据所构建的以林木分级为哑变量的模型,在预测树木高度和胸径的生长差异方面表现优于基础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适应性,可以为该地区水落混交林的林业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水曲柳 混交林 地基激光雷达 树高 哑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超干贮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立 辛昊 +2 位作者 朱美如 李明月 张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675,共10页
为探究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超干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干燥速率(快速(硅胶与种子的质量比为6∶1)、中速(3∶1)和慢速(1∶1))干燥至不同含水量(4%、3%、2%)状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为探究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超干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干燥速率(快速(硅胶与种子的质量比为6∶1)、中速(3∶1)和慢速(1∶1))干燥至不同含水量(4%、3%、2%)状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不同时间(0、30、90、180、270、360 d),以含水量7%在5℃条件下贮藏的种子为对照,研究超干贮藏后的水曲柳种子萌发表现以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超干贮藏处理在180 d内的种子发芽率均可以达到50%以上;超干贮藏180 d时,经快速干燥的种子发芽能力较强,含水量较高(4%)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72%);经慢速干燥的种子发芽能力较低,含水量较低(2%)种子的发芽率最低(50%)。超干贮藏270 d时,种子发芽率大幅下降,各超干贮藏处理种子发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超干贮藏30、90 d时种子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0 d,超干贮藏360 d时种子相对电导率高于0 d。快速干燥含水量3%与4%种子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贮藏0、90、270 d时均低于对照。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超干贮藏是可行的,以快速干燥至较高含水量(4%)处理效果为好,但超干贮藏时间在180 d内为宜,贮藏时间超过270 d后,种子电导率显著升高,种子发芽能力大幅下降。水曲柳种子解除休眠后在短期(半年)内播种使用可以采用超干贮藏的方式,若计划在长期(一年以上)内播种使用则以种子含水量7%在5℃低温条件下贮藏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超干贮藏 种子含水量 贮藏时间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水曲柳家系径向生长与木质部解剖特征对低温的响应
5
作者 陈满菊 曾凡锁 +4 位作者 詹亚光 马荟 张晨晨 刘烨 辛颖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85,共15页
水曲柳是中国东北珍贵硬阔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针对水曲柳资源匮乏、抗逆良种结构性缺乏的现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选育耐寒优良的水曲柳变得尤为重要。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水曲柳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树轮... 水曲柳是中国东北珍贵硬阔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针对水曲柳资源匮乏、抗逆良种结构性缺乏的现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选育耐寒优良的水曲柳变得尤为重要。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水曲柳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树轮年代学和木材解剖学方法,对比研究52个水曲柳家系(共计1~77号家系)径向生长差异,明确水曲柳径向生长和木质部解剖特征与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水曲柳家系径向生长对低温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地区不同水曲柳家系年径向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6、46、38号家系的径向生长量较大,分别为4.07、3.82、3.71 mm。水曲柳径向生长受到生长季温度与降水的制约。径向生长与前一年10月温度显著负相关,与1~4月份温度正相关,与3~4月降水负相关。温度是影响小兴安岭水曲柳家系木质部解剖特征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在低温胁迫下,不同水曲柳家系木质部特征年轮宽度(ring width,RW)、平均导管面积(mean vessel area,MVA)、总导管面积(total vessel area,TVA)和理论导水率(theore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Kh)相比于非低温年份分别下降了25.5%、38.2%、21.8%和55.1%,导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上升64.1%。不同水曲柳家系径向生长对低温事件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39、70、36号家系抵抗力好,均大于1;57、17、70号家系的恢复力好,均大于1.63;小兴安岭地区70号水曲柳家系生长优良且耐寒能力强,可作为优良水曲柳家系进行定向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径向生长 木质部解剖 低温 生态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部地区4种阔叶树种苗木自然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研究
6
作者 顾嘉欣 杨立学 +1 位作者 申方圆 刘会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5,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紫椴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对4个树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出其中抗寒性最强的树种,为大兴安岭南部地区阔叶树种的跨区域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树种2年生枝条... 【目的】通过研究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紫椴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对4个树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筛选出其中抗寒性最强的树种,为大兴安岭南部地区阔叶树种的跨区域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树种2年生枝条为研究材料,2023年9月—2024年3月在自然低温胁迫期间进行4次取样,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组织含水量9个指标,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等方法对4个树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4个树种的REC随温度变化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水曲柳苗木的MDA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他3个树种则表现为“升—降—升”的趋势;2)除胡桃楸外,其余树种SP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SS含量除黄檗苗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外,其他树种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不同取样月份,树种间均表现为黄檗Pro含量最高、胡桃楸次之,且水曲柳和紫椴Pro含量低于黄檗和胡桃楸;3)4个树种的保护酶活性均未呈现一致的规律性。胡桃楸SOD活性变化最大,黄檗POD活性变化最大,黄檗和胡桃楸CAT活性在4个取样月份均高于水曲柳和紫椴;4)除紫椴枝条含水量呈“升—降—升”趋势外,其他3个树种呈现与紫椴相反的趋势;5)黄檗、水曲柳、胡桃楸、紫椴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489、0.488、0.484、0.480。【结论】自然低温胁迫过程中,不同树种2年生枝条的相关抗寒性生理指标差异显著,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定值,可以初步判断出黄檗抗寒性最强,对低温表现出适应性,紫椴抗寒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黄檗 胡桃楸 紫椴 自然越冬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思琪 田佳歆 董利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以4种不同比例行状混交(类型Ⅰ:5∶3;类型Ⅱ:6∶4;类型Ⅲ:2∶2;类型Ⅳ:1∶1)的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乔木叶片、凋落物和表层土壤(0~10 cm)的C、N、P元素含量,分析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养分... 以4种不同比例行状混交(类型Ⅰ:5∶3;类型Ⅱ:6∶4;类型Ⅲ:2∶2;类型Ⅳ:1∶1)的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乔木叶片、凋落物和表层土壤(0~10 cm)的C、N、P元素含量,分析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养分分配差异及循环规律。结果表明:混交比例对叶片、凋落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叶片组分中,类型Ⅱ的N含量显著高于类型Ⅲ、Ⅳ,C∶P、N∶P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类型Ⅲ的P含量、C∶N显著高于类型Ⅱ;凋落物组分中,类型Ⅰ、Ⅳ的C含量、C∶N显著高于类型Ⅱ,且类型Ⅲ的C含量、C∶P、N∶P为最低。土壤组分中,类型Ⅱ具有更高的C、N、P含量和更高的C∶P、N∶P(P <0.05);土壤养分含量与计量比对混交比例变化的响应具有趋同性,N、P含量为Ⅱ>Ⅰ>Ⅲ>Ⅳ;C∶P、N∶P为Ⅱ>Ⅲ>Ⅳ>Ⅰ。从各混交比例植物养分限制状况看,除类型Ⅱ外,其余3种林分的生长均受N元素限制。叶片、凋落物N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强耦合关系且土壤的C、N、P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植物生长速率、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土壤养分供应与固持能力考虑,建议在未来混交林的营造中优先选择行状比例为6∶4的水落混交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水曲柳 混交林 叶片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挥发物(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对长白落叶松针叶抗虫次生物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8
作者 叶懿 张春文 +9 位作者 孟昭军 翟信 宗晓东 陶萌萌 吴成丹 檀明明 李欣素 李颜颜 丁妍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为探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挥发物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针叶抗虫次生物质影响的潜在机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行间混交的长白落叶松幼树与水曲柳幼树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挥... 为探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挥发物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针叶抗虫次生物质影响的潜在机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行间混交的长白落叶松幼树与水曲柳幼树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挥发物的组分,使用水曲柳挥发物(E)-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对长白落叶松进行熏蒸处理,检测长白落叶松针叶的总酚、类黄酮与单宁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水曲柳幼树与长白落叶松幼树挥发物组成成分相差较大,长白落叶松挥发物种类多,以单萜类物质为主,其主要挥发物有α-蒎烯、β-蒎烯与3-蒈烯;而水曲柳挥发物种类仅有5种,其主要挥发物为DMNT。DMNT熏蒸处理能够短时间内(4~6 d)显著提高长白落叶松针叶的类黄酮与单宁质量分数,但对总酚质量分数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通过释放DMNT影响混交林内长白落叶松针叶内类黄酮与单宁质量分数,进而提升长白落叶松的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水曲柳 (E)-4 8-二甲基-1 3 7-壬三烯 次生代谢物质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曲柳种群特征及更新情况调查
9
作者 陈海波 李巍巍 +2 位作者 李贵生 李志新 林国英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曲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采集数据,详细记录了水曲柳种群的株数密度、胸径分布、性别比例以及种群更新情况。结果显示,水曲柳种群在保护区内平均株密度较高为112株/hm^(2);以种群径级结构... 以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曲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采集数据,详细记录了水曲柳种群的株数密度、胸径分布、性别比例以及种群更新情况。结果显示,水曲柳种群在保护区内平均株密度较高为112株/hm^(2);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结果显示保护区水曲柳种群幼龄个体偏少,中老龄个体较多;雄树与雌树的性别比例较均衡,为1.1∶1;更新层幼苗株密度较大、幼树株密度较小,水曲柳种群更新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群特征 更新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婷 李明月 +3 位作者 朱美如 辛昊 董博文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0,共10页
以18个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为研究材料,经过不同层积处理后,在适宜温度下比较无性系种子萌发表现,同时分析其萌发表现与种子胚生长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层积处理后,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存在差异。1、2和6号无性系种子... 以18个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为研究材料,经过不同层积处理后,在适宜温度下比较无性系种子萌发表现,同时分析其萌发表现与种子胚生长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层积处理后,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存在差异。1、2和6号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较浅,经较短时间(共18周)变温层积处理可解除休眠,其中2、6号种子发芽率达75%以上;13、14、15、16号无性系种子通过延长2周低温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休眠;4、8、11和12号无性系种子通过延长2周暖温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休眠;5和18号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较深,需同时延长暖温和低温层积时间(共22周)才能解除休眠;3、7、9、10、17号无性系种子延长2周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种子休眠,其中延长暖温或低温层积时间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层积处理过程,不同无性系种子胚长、胚率、胚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不同,6、7、11号等无性系种子相对延长2周低温层积时间有利于胚生长,2、5、17号等无性系种子相对延长2周暖温层积时间有利于胚生长,但通过层积过程中种子胚生长变化情况并不能准确判断不同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上的差异,应通过种子的萌发表现来判断不同无性系种子休眠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实践中选择种子休眠较浅的无性系母树采种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无性系 解除休眠 胚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小兴安岭3个珍稀易危树种的潜在分布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博一 董灵波 刘兆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0,共12页
【目的】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为小兴安岭地区亚顶极群落主要建群树种,分析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的潜在分布区,揭示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格局影响,进而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 【目的】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为小兴安岭地区亚顶极群落主要建群树种,分析水曲柳、黄菠萝和紫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的潜在分布区,揭示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格局影响,进而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9个气候因子、土壤以及海拔数据,运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小兴安岭地区3个珍稀易危树种当前、未来(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和2081—2100年)4种气候变化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潜在分布情况。【结果】1)MaxEnt模型拟合效果良好,AUC值均大于0.7;2)水曲柳重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最热季度的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黄菠萝重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最冷季降水;紫椴重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3)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水曲柳适生区面积波动较大;黄菠萝在ssp370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缩减程度最大,其他情况适生区面积趋于平稳;紫椴适生区面积为21 769.87~25 579.46 km^(2),变化范围小,适生区面积有减小趋势。4种气候变化下3个树种核心区中心海拔升高31~222 m。【结论】为使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质量提升,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可在伊春市大力种植黄菠萝,在黑河市南部和伊春市北部大力种植紫椴。气候变化对水曲柳影响较大,适生区存在面积小,并且适生区等级降低面积大,建议加大对水曲柳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区 水曲柳 黄菠萝 紫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不同苗龄水曲柳裸根苗和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政淋 苏嘉熙 +4 位作者 李晨晞 苏安然 汤靖文 刘净 卫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
分析不同苗龄水曲柳裸根苗和容器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适应能力,可为水曲柳苗木精准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以水曲柳1年生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裸根苗和2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观察大田遮阴设置的100%、75%、50%和25%光照强度下水曲... 分析不同苗龄水曲柳裸根苗和容器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适应能力,可为水曲柳苗木精准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以水曲柳1年生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裸根苗和2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观察大田遮阴设置的100%、75%、50%和25%光照强度下水曲柳各类型苗木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容器苗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分别比裸根苗显著高出58.74%、60.27%,4种苗木的地径增长量和根生物量积累量均在25%光照强度下为最低。在50%光照强度下,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面积和细根数量分别比1年生裸根苗高出39.51%、28.80%、35.27%、28.73%,2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面积和细根数量分别比2年生裸根苗高出96.03%、94.06%、28.45%、40.69%,1年生裸根苗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分别比2年生裸根苗高出59.56%、85.57%。研究表明,4种水曲柳苗木在25%光照条件下生长均较差,1年生裸根苗比2年生裸根苗在弱光(50%)条件下生长更优,容器苗比裸根苗具有更强的弱光(50%)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光照强度 容器苗 裸根苗 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和混交比例对水曲柳生长形质及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伟伟 王龙凤 王树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混交比例下水曲柳生长形质及空间利用能力的变化规律,为培养大径材水曲柳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帽儿山林场1998年营造的4种不同造林密度(分别为10000、4400、2500和2200株/hm^(2))的水曲柳纯林以...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混交比例下水曲柳生长形质及空间利用能力的变化规律,为培养大径材水曲柳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帽儿山林场1998年营造的4种不同造林密度(分别为10000、4400、2500和2200株/hm^(2))的水曲柳纯林以及两种不同混交行数比(分别为1∶1和3∶3)、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水曲柳的生长指标、形质指标和空间利用能力指标,运用改进层级分析法获得综合评价值。【结果】4400株/hm^(2)、10000株/hm^(2)纯林中水曲柳生长指标评价值和空间利用能力评价值比2500株/hm^(2)纯林分别降低3.15%、2.58%和8.62%、2.58%,2200株/hm^(2)纯林中水曲柳生长指标评价值、形质指标评价值和空间利用能力指标评价值分别比2500株/hm^(2)纯林提高21.89%、7.41%和2.94%。混交行数比1∶1和3∶3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生长指标评价值、形质指标评价值和空间利用能力指标评价值分别比2500株/hm^(2)纯林提高12.18%、9.05%、17.92%和22.98%、12.14%、25.77%。水曲柳综合评价值从大到小为混交行数比3∶3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2200株/hm^(2)纯林、混交行数1∶1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2500株/hm^(2)纯林、4400株/hm^(2)纯林和10000株/hm^(2)纯林。【结论】随着造林密度的降低纯林水曲柳个体质量显著提高,混交林能显著提高水曲柳个体质量,建议营造密度为2500株/hm^(2)混交行数比为3∶3的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人工林 形质 造林密度 混交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叶树混交对水曲柳吸收根和运输根形态与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汲昌昊 杨妮 +2 位作者 郭超 管俊泽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0,共6页
为研究树种之间根系的相互作用,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地区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纯林和水曲柳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松(Pinus korai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研... 为研究树种之间根系的相互作用,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地区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纯林和水曲柳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松(Pinus korai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研究了不同针叶树混交对水曲柳吸收根和运输根形态与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表层(0<土壤深度(d)≤10 cm)和亚表层(10 cm<d≤20 cm),水曲柳红松混交林、水曲柳兴安落叶松混交林内,水曲柳吸收根生物量显著高于水曲柳纯林。4种林型内,水曲柳吸收根和运输根生物量均随土壤深度加深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45.79%~53.76%的吸收根和39.63%~49.39%的运输根位于土壤表层。在土壤表层,水曲柳云杉混交的运输根比根长显著降低,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在土壤亚表层,水曲柳云杉混交的吸收根和运输根组织密度及吸收根平均直径显著低于纯林,而吸收根比根长显著高于纯林。水曲柳吸收根和运输根平均直径随土壤深度增加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运输根表现更加明显。吸收根生物量和比根长均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水曲柳与红松、落叶松混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目的树种水曲柳的吸收根生物量,增强了水曲柳对土壤资源的获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水曲柳 根生物量 根形态 吸收根 运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1390型CO_(2)激光切削机的水曲柳切削效果回归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龙泳学 陈庆轩 +3 位作者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 【目的】分析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切削效果最优回归模型,为满足切削效果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组合。【方法】以激光机镜头高、进给速度和光强为影响因素,以缝深和缝宽为切削效果指标,利用SPSS 27.0对激光切削水曲柳的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MATLAB R2020a编程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镜头高与缝深和缝宽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962;进给速度与缝深呈极显著相关、与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和-0.090;光强与缝深和缝宽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05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7154(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0458(P<0.01);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缝深回归模型的R^(2)为0.93669(P<0.01),缝宽回归模型的R^(2)为0.94241(P<0.01);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均拟合较好,相对来说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多元回归模型系数对比和图像变化幅值显示,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和光强。4)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如果只是粗略、快速计算缝深和缝宽,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如果需精确计算缝深和缝宽,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结论】1)缝深和缝宽随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总体上呈周期性变化规律;2)在激光切削水曲柳生产实际中,需要先调整镜头高;3)激光机技术参数组合对缝深与缝宽的影响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削 水曲柳 相关性 回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曲柳褐斑病病级叶片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思远 申东晨 +3 位作者 刘峥 鲁丽颖 徐恒 董爱荣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水曲柳叶片微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致病微生物,分析防治方法以维护水曲柳人工林生态安全、提升其经济效益,在帽儿山实验林场采集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叶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水曲柳叶片微生物群落结构和... 为探究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水曲柳叶片微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致病微生物,分析防治方法以维护水曲柳人工林生态安全、提升其经济效益,在帽儿山实验林场采集染褐斑病不同程度的叶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水曲柳叶片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3组样品感病前后共得到1 026个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及322个细菌OUT。在细菌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醋酸杆菌属、短根瘤菌属等为主要优势属。在真菌中,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维希尼克氏酵母属、壳针孢属、汉纳酵母属为优势菌属。3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性显著,初步推测尾孢菌属为病原菌,但其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褐斑病 高通量测序 尾孢菌属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复幼对水曲柳生长繁殖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广州 刘建飞 +4 位作者 王巧欣 付可琢 张烨 张晨曦 詹亚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729,共9页
为解决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因年龄效应而导致的插穗生根能力在3年生后显著下降的问题,以4年生水曲柳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究循环扦插复幼对克服年龄效应的作用,尤其是循环次数和截干处理2个关键因素对水曲柳萌蘖、生长和扦插生... 为解决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因年龄效应而导致的插穗生根能力在3年生后显著下降的问题,以4年生水曲柳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究循环扦插复幼对克服年龄效应的作用,尤其是循环次数和截干处理2个关键因素对水曲柳萌蘖、生长和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循环复幼过程中水曲柳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循环复幼次数的增加和截干处理都能提高水曲柳的复幼程度,呈现萌生枝数量增加、枝条细化、茎节缩短的特征,同时显著提高扦插再生能力。在循环复幼次数达到3次且叠加截干处理时,与未循环复幼相比萌枝数量提高了6.56倍,生根率提高了7.44倍。循环复幼1~3次,植株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水平提高,赤霉素(GA3)水平在第3次时才显著提升,而脱落酸(ABA)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循环复幼后植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这些生理指标变化都与植株幼化状态相符。可见,循环复幼可有效恢复幼化状态,诱导水曲柳形成较高IAA、GA3和较低ABA水平的萌枝,同时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MDA与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实现水曲柳复幼,从而提高扦插生根率,实现水曲柳良种的快速高效无性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复幼 扦插 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结构及抗旱性分析
18
作者 韩春丽 卫星 +1 位作者 韦庆钰 贾红涛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0,共13页
为选育水曲柳耐干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不同生境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不同生境下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吸水特性,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溶液对水曲柳种子进行干... 为选育水曲柳耐干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不同生境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不同生境下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吸水特性,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溶液对水曲柳种子进行干旱胁迫,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水曲柳种子在干旱环境下的萌发表现。研究结果显示,1)半干旱生境水曲柳的种子和种翅大小、千粒质量及种皮厚度等形态结构均显著大于适生生境种子;2)半干旱生境种子萌发时的吸水率显著低于适生生境种子7.75%;3)当PEG溶液质量浓度为10%时,半干旱生境水曲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度开始显著高于适生生境种子。对发芽率进行线性回归,半干旱生境水曲柳种子的耐旱极限质量浓度是适生生境种子的1.23倍,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4)干旱胁迫下,两生境水曲柳种子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半干旱生境种子的酶活性始终高于适生生境。此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环境造林选种时,可优先选用半干旱生境水曲柳种子作为造林种源,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苗木成活率,为水曲柳资源扩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萌发 形态结构 吸水特性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窄吉丁在我国危害的变化及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买买提江·肉孜 张彦龙 王小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白蜡窄吉丁是中国本土害虫,一直以来对我国本土的白蜡树危害不严重,是一种次要害虫。但近年来,随着外来引种白蜡树的广泛栽植,白蜡窄吉丁由次要害虫演变成为主要害虫,对我国园林绿化、植树造林中大量种植的白蜡树造成了巨大破坏,影响了... 白蜡窄吉丁是中国本土害虫,一直以来对我国本土的白蜡树危害不严重,是一种次要害虫。但近年来,随着外来引种白蜡树的广泛栽植,白蜡窄吉丁由次要害虫演变成为主要害虫,对我国园林绿化、植树造林中大量种植的白蜡树造成了巨大破坏,影响了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白蜡窄吉丁由次要害虫演化为主要害虫的原因,总结了该虫的防治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天敌防控白蜡窄吉丁的情况,指出天敌是控制其种群数量、减少危害的重要因子,明确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多种措施是控制白蜡窄吉丁扩散、减轻生态和经济损失的有效方法,可为其他钻蛀性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蛀干害虫 外来白蜡树 新疆小叶白蜡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树年龄对水曲柳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忠玲 葛文志 廖春光 《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9-32,57,共5页
以不同母树年龄的水曲柳当年生半木质化插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生长激素和基质类型对水曲柳嫩枝扦插生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年龄显著影响水曲柳嫩枝扦插生根率,5~8年生母树的嫩枝扦插生根率54%,显著高于15年生、25年生... 以不同母树年龄的水曲柳当年生半木质化插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生长激素和基质类型对水曲柳嫩枝扦插生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年龄显著影响水曲柳嫩枝扦插生根率,5~8年生母树的嫩枝扦插生根率54%,显著高于15年生、25年生母树的插穗生根率。适合水曲柳大龄母树插穗的扦插技术为6月末采半木质化枝条,制作插穗时保留2片完整小叶,经IBA 100 mg/L浸泡30 min,在蛭石基质中培育,平均扦插成活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嫩枝扦插 母树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