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期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叶片磷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
赵莹
刘志
王东男
任浩
谷加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水曲柳遗传改良和繁殖利用研究进展 |
辛颖
马荟
付春玲
周玉军
杨秀博
张晨晨
陈满菊
仁青草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TLS数据的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单木因子提取及树高模型构建研究 |
崔译今
贾炜玮
王帆
郭昊天
李丹丹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超干贮藏研究 |
程立
辛昊
朱美如
李明月
张鹏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小兴安岭地区水曲柳家系径向生长与木质部解剖特征对低温的响应 |
陈满菊
曾凡锁
詹亚光
马荟
张晨晨
刘烨
辛颖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大兴安岭南部地区4种阔叶树种苗木自然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研究 |
顾嘉欣
杨立学
申方圆
刘会锋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不同比例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
王思琪
田佳歆
董利虎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水曲柳挥发物(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对长白落叶松针叶抗虫次生物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
叶懿
张春文
孟昭军
翟信
宗晓东
陶萌萌
吴成丹
檀明明
李欣素
李颜颜
丁妍
严善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曲柳种群特征及更新情况调查 |
陈海波
李巍巍
李贵生
李志新
林国英
|
《林业科技》
|
2025 |
0 |
|
10
|
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差异 |
刘婷
李明月
朱美如
辛昊
董博文
张鹏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不同气候情景下小兴安岭3个珍稀易危树种的潜在分布预测 |
王博一
董灵波
刘兆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光照强度对不同苗龄水曲柳裸根苗和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
彭政淋
苏嘉熙
李晨晞
苏安然
汤靖文
刘净
卫星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3
|
造林密度和混交比例对水曲柳生长形质及空间利用能力的影响 |
肖伟伟
王龙凤
王树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4
|
不同针叶树混交对水曲柳吸收根和运输根形态与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
汲昌昊
杨妮
郭超
管俊泽
谷加存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基于CMA1390型CO_(2)激光切削机的水曲柳切削效果回归模型建立 |
龙泳学
陈庆轩
赵梓旭
赵昊民
赵洪刚
李庆增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6
|
不同水曲柳褐斑病病级叶片的微生物多样性 |
刘思远
申东晨
刘峥
鲁丽颖
徐恒
董爱荣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循环复幼对水曲柳生长繁殖及生理的影响 |
彭广州
刘建飞
王巧欣
付可琢
张烨
张晨曦
詹亚光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不同生境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结构及抗旱性分析 |
韩春丽
卫星
韦庆钰
贾红涛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白蜡窄吉丁在我国危害的变化及防治 |
买买提江·肉孜
张彦龙
王小艺
|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
2024 |
1
|
|
20
|
母树年龄对水曲柳嫩枝扦插的影响 |
刘忠玲
葛文志
廖春光
|
《林业科技》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