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有余 马蓉 +1 位作者 侯国清 朱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AOD+LF精炼工艺冶炼,通过连铸工艺生产出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对其表面层和中心区域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并用电子探针分析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层上的组织均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残余... 采用AOD+LF精炼工艺冶炼,通过连铸工艺生产出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对其表面层和中心区域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并用电子探针分析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层上的组织均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残余δ铁素体,由表及里δ铁素体的形态分别为骨架形,侧板条状和蠕虫状.根据组织形态确定出这种钢在连铸过程中的凝固模式为从液相中先析出δ铁素体,随后通过固相转变形成奥氏体.由连铸坯表面层铁素体的二次枝晶间距得到冷却速度,分析出冷却速度在5~20℃/s变化对凝固模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模式 奥氏体基体 残余铁素体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i元素对兆瓦级风电球铁件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荣德 姜珂 +1 位作者 曲迎东 李川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5期491-495,共5页
为了分析S、iNi两种元素对兆瓦级风电球铁铸件低温性能的影响,对S i含量为1.9%~2.5%的球墨铸铁做了-20℃的低温冲击试验,并对QT350-22L做了-80℃至-20℃的低温冲击试验.与前人在QT350-22L中加入0.1%~1.0%Ni元素的-20℃冲击试验结果进... 为了分析S、iNi两种元素对兆瓦级风电球铁铸件低温性能的影响,对S i含量为1.9%~2.5%的球墨铸铁做了-20℃的低温冲击试验,并对QT350-22L做了-80℃至-20℃的低温冲击试验.与前人在QT350-22L中加入0.1%~1.0%Ni元素的-20℃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i元素的含量是影响风电球铁件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建议采用加入Ni元素的方法来提高其低温性能;兆瓦级风电球铁铸件的合金成分中Si含量控制在2.1%~2.3%这个范围内时,其性能可以达到使用需求;在一定范围内,Si含量越低,兆瓦级风电球铁铸件的低温冲击性能越好,但其低温冲击性能对温度也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低温冲击性能 石墨球 冲击断口 Ak-T曲线 应力集中 温度敏感性 铁素体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纳米硬度
3
作者 尹社会 徐鸿鹏 徐鹏飞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307-310,315,共5页
以Mn-Mo-Nb-B微合金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连续刚度测量纳米压痕技术,结合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特点,分析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纳米硬度-位移曲线,计算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纳米硬度。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纳米硬度为2... 以Mn-Mo-Nb-B微合金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连续刚度测量纳米压痕技术,结合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特点,分析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纳米硬度-位移曲线,计算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纳米硬度。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基体纳米硬度为2.14GPa,波动为29.37%,与动态CSM方法提供的原始结果相比,通过对特定显微组织的纳米硬度-位移曲线分析而得出的纳米硬度数据的波动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纳米硬度 针状铁素体 连续刚度测量 纳米压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变换矩阵的网络特性
4
作者 佘显烨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7-71,共5页
分析双模铁氧体器件时常用到极化变换矩阵。无损耗时极化变换矩阵为酉矩阵;互易时,正、反向极化变换矩阵互为转置。本文还叙述了非互易网络和互易网络极联时总网络互易性的判定方法。
关键词 双模铁氧体器件 极化变换矩阵 移相器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铁素体基硅钼球墨铸铁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新旺 邹卫 +3 位作者 杨湘杰 郭之萍 熊贵根 苏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64-67,共4页
针对铸态铁素体基硅钼球铁的特殊要求,通过设计适宜的化学成分,采用合理的球化孕育工艺及冷却速度等措施进行试验,稳定地获得了珠光体含量≤5%、碳化物≤1%及伸长率≥15%的硅钼球铁,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验证。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铸态铁素体 冷却速度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敏 莫创荣 +1 位作者 张金莲 王馨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Co_(0.5)Zn_(0.5)Fe_2O_4为磁基体,制备了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复合磁性光催化剂。分别采用XRD、SEM、EDS和PL光谱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氙灯为光源,以环丙沙星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光催化剂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性... 以Co_(0.5)Zn_(0.5)Fe_2O_4为磁基体,制备了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复合磁性光催化剂。分别采用XRD、SEM、EDS和PL光谱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氙灯为光源,以环丙沙星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光催化剂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复合磁性光催化剂中Bi_2WO_6晶相含量高,且结晶度大;Co_(0.5)Zn_(0.5)Fe_2O_4与Bi_2WO_6的质量比为1∶8时,Co_(0.5)Zn_(0.5)Fe_2O_4磁基体与Bi_2WO_6基本复合(该复合磁性光催化剂以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Ⅱ)表示);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光生空穴和电子复合几率低,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o_(0.5)Zn_(0.5)Fe_2O_4/Bi_2WO_6(Ⅱ)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反应140 min后对环丙沙星的降解率达82.39%,且具有良好的磁性能,易实现固液分离,便于回收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磁基体 钨酸铋 复合磁性光催化剂 磁性能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结微带环行器的CAD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姬晓靓 罗会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本文以铁氧体结环行器的散射矩阵理论为基础,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为辅助,设计了一种C波段双结微带环行器,并加工样件进行测试,良好的测试性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的设计思路可以运用到其它单结或多结微带环行器的设计中。
关键词 微带环行器 铁氧体基片 散射矩阵理论 H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集中元件环行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8
作者 钱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从散射矩阵本征值的频率关系出发,对宽带集中元件环行器所需的设计参数作了优化计算。文中采用乘子法将约束优化问题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一致并证实了为得到宽带性能实验中出现的隔离双峰的现象。
关键词 环行器 集中元件 CAD 乘子法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