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部文学的时空美学与叙事母题 |
白浩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数字时代网络文学生产的时空逻辑与审美生成 |
韩传喜
楚艳艳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3
|
虚拟现实艺术中的时空维度与身体重塑 |
妥建清
吴英文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
4
|
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空间化转向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
赵奎英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5
|
作为时空之美的“古雅”——王国维“古雅”说审美本质初探 |
马正平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
6
|
时域空间的审美形态及其思维机制 |
吴功正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7
|
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 |
熊修雨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8
|
形象工程的历史书写——权力美学的三种标本 |
朱大可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0
|
|
|
9
|
空间的时间性审美——鲁迅《故乡》论 |
霍士富
胡莉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0
|
网络游戏的主体认同与审美体验 |
裴萱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2
|
|
|
11
|
王士祯“神韵”说时空蕴藉形成的历史脉络 |
刘新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2
|
论唐代山水题画诗的时空艺术 |
贺文荣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
13
|
禅宗“不二圆融”美学思想挖掘与设计转译 |
温为才
时旺弟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4
|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时空美学——“场所”的相位与历史时间 |
霍士富
陈汝倩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5
|
现代性与人的精神世界——阿格尼丝·赫勒视野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李世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6
|
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 |
胡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7
|
镜子·策论·画卷·哲理——论近代巴蜀散文的审美时空 |
傅德岷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 |
0 |
|
|
18
|
时空观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体验 |
马海博
张茫茫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19
|
内容、形态、场景与满足:移动新媒体有声书的用户使用研究——以移动应用“微信读书”与“微信听书”为中心 |
姜泽玮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
20
|
论以“连续性”为起点的环境审美 |
冯佳音
胡友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