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agent-based Approach for Determination of Time-quota in Integrated Environment
1
作者 LI Shu-juan, LI Yan, ZHENG Jian-ming, XIAO Ji-ming, HONG Wei (The Mechanical and Instrument Engineering Schoo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6-157,共2页
Time-quota i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in producti on system. It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ime-quota is studied in CAPP and p roduction schedul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n agent-based time- quota... Time-quota i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in producti on system. It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ime-quota is studied in CAPP and p roduction schedul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n agent-based time- quota method is put forward and the stru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i ntelligent agent in integrated environment. The method can map the influencing t ime-quota factors into part agent related to process state and machine method a gent, resorting to the function of agent rule-based reasoning, the agents can t ransform these factors into data mode tha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can a ccept and recognize. As a tool, ANN agent can calculate time-quota quickly. A b lackboard method is used as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control between agents.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precise process time-quota can be obtained rapidly with proper samples selected, continuous self-study and self -organization in system, and multi-agent approa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 etermination of time-quo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ti me-quota integrated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智能社会:现实图景、发展趋向与治理使命 被引量:4
2
作者 苏竣 魏钰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科技发展正推动人类快速迈入以人工智能作为主导技术和生产力,被智能革命全面影响、改造和定型的智能社会。基于对“技术—社会—治理”关系的阐释,揭示了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下,智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系统变革。... 科技发展正推动人类快速迈入以人工智能作为主导技术和生产力,被智能革命全面影响、改造和定型的智能社会。基于对“技术—社会—治理”关系的阐释,揭示了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下,智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系统变革。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作为独立主体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文明新形态、社会运行新机制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价值观对立、经济活动无序、社会管理超复杂、认知混乱、能耗激增等风险挑战与治理要求。从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规训的角度,阐释了以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为代表的实验主义治理新范式,提出在通用人工智能日臻成熟、智能社会转型提速的新形势下,加快从“智能的社会治理”转向“智能社会的治理”,构建人文智能社会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社会 实验主义治理 社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数字政府建设的规制路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阈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建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与能力跃迁契合了数字政府转型中的多维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在政府决策科学性与前瞻性强化、政府运作效率优化与成本降低、政务服务的亲切度与参与度提升等方面的助力。从风险社会的理... 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与能力跃迁契合了数字政府转型中的多维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在政府决策科学性与前瞻性强化、政府运作效率优化与成本降低、政务服务的亲切度与参与度提升等方面的助力。从风险社会的理论出发,信息时代的风险网络更为复杂、治理更加困难,需要引入三维视角从而综合施策。回归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数字政府建设的场景来看,存在着复杂算法引发的数据安全与信息保密风险、资本力量解构行政权力公共属性的风险、数据处理导致的公民数据权利被侵犯风险。数据分类分级、算法伦理审查、技术问责能够成为应对上述风险的有效规制路径,而针对上述路径,能够以数据多维审视为基点、以行政机关义务为途径、以算法应用监管为场景,提出可操作性更强的细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政府 风险社会 法治对策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方略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脏器或制造人体生命,并表现为不同形态、具有多种特点的新质医学高新技术。发展医学高新技术的方略是:坚持和服务于医学宗旨;区别高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并分别对待;攻克重、危、难疾病与促进全民健康目标并举;择优选择;同时不逾越生命神圣与尊严、尊重自然法则的底线;倡导理性创新;遵从技术谦逊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医学高新技术 自然实体 人工实体 理性创新 技术谦逊主义 稳态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检视与应对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嘉鑫 李宝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171,共9页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面临数据异化、算法黑箱、算力垄断等问题,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究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面临数据异化、算法黑箱、算力垄断等问题,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究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结合风险社会理论从“现代风险”“自反性现代化”“风险分配”等维度展开研究。[研究结果/结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时,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全流程数据监管,消弭现代安全风险;多层级算法治理,促进自反性安全风险积极转化;多主体算力平衡,重塑安全风险分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风险 风险社会 现代风险 自反性现代化 风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AI介入的设计行为驱动构塑
6
作者 张文泳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8,139,共6页
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时代,设计活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重塑着设计、技术、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探讨在AI设计机制中将不同的行动者连接起来,驱动联合互动的设计行为构塑。在ANT... 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时代,设计活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重塑着设计、技术、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探讨在AI设计机制中将不同的行动者连接起来,驱动联合互动的设计行为构塑。在ANT中,AI被视为一个行动者,包括技术开发者、用户、政策制定者、教育者等。这些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形成了一个协同工作的网络,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拉图尔的ANT理论为理解这种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通过分析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AI时代设计实践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AI时代的设计图景。本文认为,在AI设计实践中,导入ANT的“技术的社会形塑”理念,把技术的社会建构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建构扩展,重视异质实体各行动者的互动,建立起社会联结,确保设计过程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同时,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伦理考量,关注数据隐私、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可以促进AI技术的正确发展和应用,推动负责任和可持续的设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拉图尔 技术与社会 行动者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的国际动向与中国借鉴——基于ICA阿布扎比大会主题的分析
7
作者 常大伟 郑常乐 +1 位作者 汪巧红 朱兰兰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体现了档案工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价值。从国际档案大会(ICA)阿布扎比大会的议题设置和具体会议内容来看,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主要聚焦于档案工作如何助力和平世界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社会治理、公共环境保护... 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体现了档案工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价值。从国际档案大会(ICA)阿布扎比大会的议题设置和具体会议内容来看,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主要聚焦于档案工作如何助力和平世界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社会治理、公共环境保护、公共信任建构、公共记忆留存六个方面。ICA阿布扎比大会体现了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的国际动向,为管窥国内外档案学术研究的差异和档案工作实践的进展提供了参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从推进理念变革、深化知识创新、强化技术融入、注重国际传播四个方面借鉴ICA阿布扎比大会的有益做法,能为档案工作赋能公共治理的思路拓展和路径变革提供借鉴,也是拓展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赋能 档案治理 公共治理 国际档案大会 文化遗产 数字社会 人工智能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社会的未来:多智能主体伦理的演进及伦理共同体涌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中良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5,共11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进步,伦理领域内的人工主体形态正逐渐崭露头角。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深入探索未来多智能主体社会的伦理形态及其演变路径,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审视当前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不难发现其仍受限...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进步,伦理领域内的人工主体形态正逐渐崭露头角。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深入探索未来多智能主体社会的伦理形态及其演变路径,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审视当前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不难发现其仍受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同时,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可接受度及持续成长潜力正催生出新型的人工主体。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多智能主体社会的伦理演进或将经历一系列转变,包括融合、共生乃至智能伦理的新涌现。在这一共同体社会中,各种智能主体并存,要求一种超越传统界限的伦理观念,即他异性伦理社会的构建,它强调人机之间的协同进化。这种进化不仅关乎技术的进步,更在于促进一种新型美德在人工主体中的孕育与展现,从而推动伦理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社会 人工道德主体 伦理体系 人机共存 伦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视觉:“发光世界”中学习数字化转型的特征与路径
9
作者 苏慧丽 张敬威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2,共8页
随着OpenAI发布新一代AI视频模型Sora,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语言模拟人类思维能力,还能够通过图像、视频模拟现实物理世界,标志着“视频化社会”作为新的技术社会形态的到来。在“视频化社会”背景下,人类学习的媒介从抽象的文字符... 随着OpenAI发布新一代AI视频模型Sora,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语言模拟人类思维能力,还能够通过图像、视频模拟现实物理世界,标志着“视频化社会”作为新的技术社会形态的到来。在“视频化社会”背景下,人类学习的媒介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将逐渐走向更具高维性、通用性与交互性的视觉化技术。这一技术的发展构造了“发光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的学习者能够通过“图像”构造学习的“外主体”,能够以“屏幕”为中介在虚拟场域中获取知识经验,能够于现实与虚拟的凝视下重构学习的权力关系。因此,学习的数字化转型应基于视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通过视觉技术促进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弥合,构建学习者的“理想—我”;通过构建高维全息化虚拟空间建构拟真学习空间,获取真实知识经验;教育者应作为负责任的调节者,整合碎片化信息流,促使学生重构认识世界的批判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视觉技术 “发光世界” 学习数字化转型 “视频化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治理中“基于风险的方法”:理论、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一系列规制挑战,而传统的“基于权利的方法”难以有效因应。“基于风险的方法”主张根据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式,平衡技术创新与有效治理的...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一系列规制挑战,而传统的“基于权利的方法”难以有效因应。“基于风险的方法”主张根据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式,平衡技术创新与有效治理的关系。这是一种符合人工智能风险特性和发展规律的治理方法,以风险社会、适应性治理和回应性规制等理论为指引,以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分类、风险控制与监督、风险沟通与参与作为制度构成。在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治理实践中,欧盟、美国和中国分别采取“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混合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人工智能治理中“基于风险的方法”也面临批判和质疑,应当构建多元共治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并建立动态适应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机制,同时搭建开放协作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于风险的方法 回应性规制 风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的人口迁移与抚养负担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笑非 陆杰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劳动力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复杂情况,由迁移人口引发的社会抚养负担变化的新特点备受关注。使用日本县域数据来估计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蕴含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创新构建劳动生产率加权的抚养比指... 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劳动力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复杂情况,由迁移人口引发的社会抚养负担变化的新特点备受关注。使用日本县域数据来估计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蕴含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创新构建劳动生产率加权的抚养比指标,更准确地反映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社会抚养负担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20—29岁青年、30—49岁壮年人口成为决定迁移人口对流入地社会抚养负担影响的主要变量;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迁移人口劳动生产率加权抚养比低于仅考虑整体劳动人口的传统抚养比,迁移人口劳动生产率越高,对人口抚养负担改善越显著。对中国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因城施策、因人施策,打好人才政策“组合拳”,提高流入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发挥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配置方面的作用,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环境,缓解老龄化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抚养负担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老龄化社会 人工智能 人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通向隐秘的社会?——一个叠合黑箱的逻辑与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全中 李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96,共16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化,其技术体系正深刻塑造着社会运行方式。从语言到思维的模仿目标,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也奠定了其“黑箱化”的宿命。从技术模型到数据训练,再到生成结果,每一环节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强化了人类...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化,其技术体系正深刻塑造着社会运行方式。从语言到思维的模仿目标,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也奠定了其“黑箱化”的宿命。从技术模型到数据训练,再到生成结果,每一环节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强化了人类难以洞察的技术壁垒。这种“黑箱”性质不仅引发了技术风险的担忧,也重塑了社会对技术透明性的期待。尽管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研发正试图缓解这一挑战,但距离真正的可解释似乎仍旧非常遥远,“可解释—类人”的逻辑悖论进一步放大了技术与伦理的张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社会的过程中,“新黑箱社会”逐渐成形,既带来技术赋能的可能,也引发对社会治理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深刻挑战。这一进程正在重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技术透明性与社会信任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黑箱 可解释人工智能 新黑箱社会 思考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治理中情感计算的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倩 林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6,M0004,共15页
情感计算是以算法为核心,以人的情感特征为学习对象,旨在感知、识别、理解、模仿以及影响人的情感状态,是强人工智能的彰显。情感计算为数字社会治理的价值重塑创设了互动环境,表现为场景可视化、问题精准化、工具智慧化和治理动态化。... 情感计算是以算法为核心,以人的情感特征为学习对象,旨在感知、识别、理解、模仿以及影响人的情感状态,是强人工智能的彰显。情感计算为数字社会治理的价值重塑创设了互动环境,表现为场景可视化、问题精准化、工具智慧化和治理动态化。冷冰冰的技术文明难以介入复杂的情感世界,这种矛盾带来的张力使数字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风险,如模糊道德标准判断、公众隐私泄露、治理目标偏差以及智能官僚主义。推动情感计算“向上向善”发展,要求厘清人机情感交互的伦理逻辑,完善情感信息运用的法律法规,聚焦情感计算应用的技术定位,积极培育情感计算的技术素养,以“技术善治”引领数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数字社会 情感计算 情感治理 公共伦理 人工智能 人机情感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信息社会对集体责任研究的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信息社会走向智能化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对集体责任及其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解析挑战之根源,涉及集体责任的承担者、责任的归因、责任的规范和责任的治理:问责主体的“去心灵化”挑战,人与智能技术的信息本体论重构产生了无心灵... 信息社会走向智能化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对集体责任及其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解析挑战之根源,涉及集体责任的承担者、责任的归因、责任的规范和责任的治理:问责主体的“去心灵化”挑战,人与智能技术的信息本体论重构产生了无心灵的能动者;责任归因与规范改变产生的认知责任挑战,信息的超传播性进一步提升,集体必须承担认知责任且无法获得豁免;信息权力对集体责任结构的挑战,智能化催生了更隐蔽的权力形式,使集体责任结构更需要谨慎地解析;驾驭分布式道德的挑战,智能技术令分布式道德更为广泛,但治理路径并不明朗。这些挑战不仅体现了智能化信息社会对集体责任研究的全新需求,也对伦理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改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信息社会 集体责任 人机责任 人工智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生态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于芹章 胡晓峰 罗批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11-3614,3629,共5页
借鉴人工社会的思想,提出了人工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生态模型的概念。阐述了模型的设计原理、功能及个体Agent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某危机条件下的仿真过程。实践证明人工社会应用于国际政治仿真是完全可行的,并在战争模拟中有广阔的... 借鉴人工社会的思想,提出了人工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生态模型的概念。阐述了模型的设计原理、功能及个体Agent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某危机条件下的仿真过程。实践证明人工社会应用于国际政治仿真是完全可行的,并在战争模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社会 国际社会 危机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范式人工社会建模与多智能体仿真平台框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彬 邱晓刚 郭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02-1707,共6页
ACP(Artificial Society,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Parallel Execution)方法是一种新的解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方法。基于ACP方法和多范式建模理论,提出了多范式人工建模方法及其运行支撑多智能体仿真环境,利用模型变换支持人工... ACP(Artificial Society,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Parallel Execution)方法是一种新的解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方法。基于ACP方法和多范式建模理论,提出了多范式人工建模方法及其运行支撑多智能体仿真环境,利用模型变换支持人工社会多领域建模,改造基于组件的并行仿真支撑形成支持FIPA(Foundation for Intelligent Physical Agents)协议的多智能体仿真引擎。以此为基础,最后提出了多范式人工社会建模与多智能体仿真平台框架。包括人工社会建模环境、人工社会运行环境和人工社会实验环境。该框架同时也是"非常规突发事件模拟仿真与计算实验集成升华平台"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P方法 多范式建模 多智能体仿真 人工社会建模环境 人工社会运行环境 人工社会实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突发事件平行应急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晓刚 孟荣清 +3 位作者 陈彬 樊宗臣 张鹏 宋智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39-2246,共8页
仿真的应用领域从物理域、信息域,逐步向认知域社会域发展。社会性突发事件发生突然、传播和转换迅速、模式多变,其应急管理需要引入以仿真为基础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方法。分析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研究其应急管理的需求,归纳其应急管... 仿真的应用领域从物理域、信息域,逐步向认知域社会域发展。社会性突发事件发生突然、传播和转换迅速、模式多变,其应急管理需要引入以仿真为基础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方法。分析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研究其应急管理的需求,归纳其应急管理对仿真的挑战;基于ACP方法,论述了平行应急管理的思路、特点和作用,对该方法应用的基础——面向平行应急管理的人工社会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支持该方法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台研制的4类关键技术,并概述了多项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社会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平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实验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崔凯楠 郑晓龙 +1 位作者 文丁 赵学亮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7-1169,共13页
计算实验是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新兴计算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计算实验方法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相关的诸多重要领域,如社会安全、电子商务、金融市场等... 计算实验是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新兴计算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计算实验方法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相关的诸多重要领域,如社会安全、电子商务、金融市场等.本文将首先介绍计算实验的主要思想以及实验设计与计算机仿真等计算实验的研究基础;其次,我们将介绍计算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模型构建、计算实验设计以及计算实验执行;最后,我们将讨论计算实验的应用情况,总结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介绍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实验 人工社会 基于代理的建模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问题与人工社会方法:人工人口系统的设想与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飞跃 蒋正华 戴汝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提出利用人工社会的思想,结合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人工人口系统以及相应的人口计算试验手段和人口管理平行系统的设想。主要工作包括人工人口系统的基本框架,计算试验与人口政策的评估、平行系统与人口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基本综合... 提出利用人工社会的思想,结合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人工人口系统以及相应的人口计算试验手段和人口管理平行系统的设想。主要工作包括人工人口系统的基本框架,计算试验与人口政策的评估、平行系统与人口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基本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复杂系统 人工社会 计算试验 平行系统 人工人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人工社会建模语言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明圣 毛新军 周会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6-1049,共14页
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与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简称为ACP方法,是用于帮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复杂社会问题研究的一个经典社会计算方法,人工社会建模是该方法的基础.人工社会作... 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与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简称为ACP方法,是用于帮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复杂社会问题研究的一个经典社会计算方法,人工社会建模是该方法的基础.人工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系统在计算机世界中的映射,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社会性、演化性等诸多复杂性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地支持人工社会建模成为了一个研究重点.综合考虑了人工社会特点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ACP方法对人工社会建模的需求,提出了人工社会建模语言(artificial society modeling language,ASML),详细介绍了ASML的元模型、多视点模型以及图形化建模语言.ASML借鉴了已有多Agent系统技术研究成果并借助于社会组织学思想,便于以抽象、自然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对人工社会进行分析与建模,其严格语义基础使得模型检查与模型转换成为可能.此外,开发的支撑工具集ASMLTools可用于支持基于ASML的建模、模型检查和模型转换等.通过案例分析使ASML的有效性与可用性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计算 人工社会 人工社会建模语言 智能体 组织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