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UKF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for FOG temperature drift 被引量:4
1
作者 Feng Zha Jiangning Xu +1 位作者 Jingshu Li Hongyang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5期838-844,共7页
A nove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IUKF)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to model and com- pensate for the fiber optic gyro (FOG) bias drift caused by temperature. In the network, FOG tempe... A nove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IUKF)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to model and com- pensate for the fiber optic gyro (FOG) bias drift caused by temperature. In the network, FOG temperature and its gradient are set as input and the FOG bias drift is set as the expected output. A 2-5-1 network trained with IUKF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The IUKF algorithm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 The weight and bias vectors of the hidden layer are set as the state of the UKF and its process and measurement equations are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solve the unavoidable estimation deviation of the mean and covariance of the states in the UKF algorithm, iterative comput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UKF after the measurement update. While the measure- ment noise R is extended into the state vectors before iter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tatistic orthogonality of estimate and mea- surement noise. The IUKF algorithm can provide the optimized estimation for the neural network because of its state expansion and iteration. Temperature rise (-20-20℃) and drop (70-20℃) tests for FOG are carried out in an attemperator. The temperature drift model is built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it is trained respectively with BP, UKF and IUKF algorithms.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higher precision compared with the back- propagation (BP) and UKF network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 gyro (FOG) temperature drift neural net- work 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I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海因环氧树脂体系流变性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雷世裕 李玲 +2 位作者 曹伟 王艺轩 董夏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7,共9页
化学流变学分析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成型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化学流变模型对加工黏度的预测常使用Dual-Arrhenius流变模型,该方法在具有多场耦合效应的热固性树脂体系中预测精度受限。为突破这一瓶颈,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方法... 化学流变学分析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成型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化学流变模型对加工黏度的预测常使用Dual-Arrhenius流变模型,该方法在具有多场耦合效应的热固性树脂体系中预测精度受限。为突破这一瓶颈,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方法。采用DSC法分析了海因环氧树脂/马来酸酐体系的反应性,在65~85℃等温固化模式下进行了黏度数据采集,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模型)与Dual-Arrhenius流变模型(DA模型)对海因环氧树脂/马来酸酐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DA模型,BP-ANN模型的均方误差降幅达26.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锐减65.0%,均方根误差降低13.0%,同时决定系数提升0.25%。BP-ANN模型相较于DA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显著提升,这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环氧树脂 Dual-Arrhenius流变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化学流变学 黏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徐变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40
3
作者 肖建庄 许向东 范玉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2-757,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规律.结果表明:龄期120d时,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收缩总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7%,59%;徐变持荷90d时,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徐变变形值... 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规律.结果表明:龄期120d时,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收缩总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7%,59%;徐变持荷90d时,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徐变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2%,76%.将徐变试验数据与RILEM B3,ACI 209R-92,CEB-FIP(90)等徐变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并结合试验结果对RILEM B3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进行了预测,考察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等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收缩 徐变 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GANN)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俞竞伟 傅睿 +1 位作者 李雄威 王新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1-525,共5页
针对GM模型要求的样本点少、不必有较好的分布规律,且计算量少、操作简便,而BP神经网络可以反馈校正输出的误差,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强容错力、自适应学习功能等特点,将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混合神经网... 针对GM模型要求的样本点少、不必有较好的分布规律,且计算量少、操作简便,而BP神经网络可以反馈校正输出的误差,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强容错力、自适应学习功能等特点,将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混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检验性预测。结果表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传统灰色模型。该模型的算法概念明确、计算简便,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使用性能 GM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塑料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茜蒨 黄志文 +2 位作者 刘凯 李文江 阎吉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79-3182,共4页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塑料分类识别方面的应用。选用七种常见的塑料作为实验样品,获得每种样品的170组LIBS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得前五个主成分的得分矩阵。用每种塑料样品的130组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得分矩阵...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塑料分类识别方面的应用。选用七种常见的塑料作为实验样品,获得每种样品的170组LIBS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得前五个主成分的得分矩阵。用每种塑料样品的130组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得分矩阵作为训练集,建立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其余40组主成分得分作为测试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分类识别,其识别准确度达到97.5%。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BP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塑料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分类识别,对塑料的回收利用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塑料 主成分分析 BP人工神经网络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小辉 童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7-222,共6页
本文首先给出一个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个别化、交互式和多媒体综合表示.然后给出该系统的教学流程、体系结构及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CAI ICAI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与应用——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武强 陈红 刘守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子,建立了1号井的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预测的非线性模型。现场检验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只要精细掌控主控因子的大量信息变化,就能准确预测预报工作面回采前方的小构造展布特征。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解决了诱发矿井重大灾害事故小构造的预测预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套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ANN) 小构造预测 回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HNN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排料优化计算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建勇 曹月东 +1 位作者 鄂明成 查建中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4,共3页
利用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 (CHNN)进行了金属冲压剪切排料的优化求解计算。讨论了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模型 ,以及排料问题向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映射 ,并结合矩形排料问题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对所讨论的算... 利用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 (CHNN)进行了金属冲压剪切排料的优化求解计算。讨论了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模型 ,以及排料问题向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映射 ,并结合矩形排料问题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对所讨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利用连续型Hopfield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排料优化计算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并且求解质量稳定、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元网络 排料 优化计算 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毛精纺纱线质量预报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奎勇 于伟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共4页
介绍了毛精纺纺纱过程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提出人工神经网络在纺纱质量预报中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 ,并提供了国内外的应用实例 ,指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毛精纺纱线质量预报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毛精纺纱线 质量预报技术 工作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测定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京新 周光宏 +2 位作者 罗欣 徐幸莲 汤晓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仪器测定对冷却猪肉肉色客观评定分级的效果。对宰后冷却24h的猪胴体,切开第3~4肋骨间背最长肌,发色60min,用色度计仪器测定断面肉色参数(L*,a*,b*,Chroma和Hueangle),并进行感官评分。获取的80头猪胴体背最长肌肉色参数经逐步... 研究了仪器测定对冷却猪肉肉色客观评定分级的效果。对宰后冷却24h的猪胴体,切开第3~4肋骨间背最长肌,发色60min,用色度计仪器测定断面肉色参数(L*,a*,b*,Chroma和Hueangle),并进行感官评分。获取的80头猪胴体背最长肌肉色参数经逐步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肉色预测模型,对其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仪器测定能够对冷却猪肉肉色进行客观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肉色 仪器测定 客观评定 逐步回归 BP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工程项目工序工期精准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祁神军 丁烈云 骆汉宾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鉴于传统工期预测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精准建造的大型工程项目工序工期预测。首先分析了大型工程项目工期预测的基础理论和特点,其次剖析了大型工程项目工期预测的基本理论,再次提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分... 鉴于传统工期预测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精准建造的大型工程项目工序工期预测。首先分析了大型工程项目工期预测的基础理论和特点,其次剖析了大型工程项目工期预测的基本理论,再次提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分别预测线性建造和非线性建造工序的工期,并用一工程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得出这两种方法在大型工程项目工序工期预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工程项目 精准建造 多元线性回归 BP人工神经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力和磨削表面粗糙度预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伟 耿富荣 王衍学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介绍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磨削力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分析模型。此模型可精确地描述砂轮转速、砂轮进给速度及工件转速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可利用有限的试验数据得出整个工作范围内表面粗糙度的预测值,从而大量减少试验次数。
关键词 磨削力 表面粗糙度 砂轮 工件 进给速度 内表面 转速 预测值 用人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HDPE流变性能预测与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守纪 马万珍 张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5,99,共4页
针对影响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变性能各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一个优化后的BP网络,然后通过实验取得样本数据,进而对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合格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对高密度聚乙烯在不同温度或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进行预测,并绘制... 针对影响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变性能各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一个优化后的BP网络,然后通过实验取得样本数据,进而对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合格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对高密度聚乙烯在不同温度或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进行预测,并绘制出预测的流动、流变曲线,最后对预测和实际测得的流动、流变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能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选取 被引量:7
14
作者 楼乐明 李明辉 彭颖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41-1443,共3页
基于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性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模型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模型能精确地预测出给定条件下的切割速度和表面粗糙度 ,反映了该机床的加工工... 基于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性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模型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模型能精确地预测出给定条件下的切割速度和表面粗糙度 ,反映了该机床的加工工艺规律 .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件的实际厚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得到最优的加工参数组合 ,克服了工艺参数表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工艺建模 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钧 赵其华 熊孝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7,共4页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其环境维护。进而,与常规采用的传统方法相比,论述了本项研究的创意性。本文采用工程实录方式作了扼要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扬大桥 智能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锚碇基础 基坑工程 施工变形 预测与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ANN模型和模糊PD控制的变速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同时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钊 崔凌闯 陈剑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1,共7页
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过程高度耦合,造成传统方法下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同时精确控制较难实现。本研究基于模糊PD控制逻辑,利用稳态ANN模型建立新型温湿度同时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温湿度的控制误差计算所需的显、潜冷量,输出风机、压缩... 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过程高度耦合,造成传统方法下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同时精确控制较难实现。本研究基于模糊PD控制逻辑,利用稳态ANN模型建立新型温湿度同时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温湿度的控制误差计算所需的显、潜冷量,输出风机、压缩机转速,实现温湿度的同时控制。针对建立的新型控制算法,进行了控制性能验证实验,命令跟随实验结果表明,在新型控制算法的控制下,空气干球与湿球温度设定值改变后在720 s内被稳定在新的设定值,误差在±0.2℃以内;负荷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有负荷扰动的条件下,控制器在干湿球温度偏离设定值0.5℃后迅速响应,并在600 s内将干湿球温度控制到设定值,波动不超过0.2℃。因此本文建立的新型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使用变速直膨式系统进行室内空气温湿度同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调节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PD 温湿度同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伟 张龙水 范金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根据谐波的傅里叶分析,把对谐波相位和幅值的检测转化为对谐波的正余弦分量幅值的检测.提出一种应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FANN)实现谐波检测的方法,并构造一个3层MLFNN,以电网中最常见的3次、5次谐波为例,给出检测... 根据谐波的傅里叶分析,把对谐波相位和幅值的检测转化为对谐波的正余弦分量幅值的检测.提出一种应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FANN)实现谐波检测的方法,并构造一个3层MLFNN,以电网中最常见的3次、5次谐波为例,给出检测的实现方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谐波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谐波检测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事故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科伟 袁梅 +2 位作者 李波波 王珍 何明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结合2000~2009年间的全国煤矿统计数据,建立了预测模型,以计算机软件MATLAB 7.5为平台,结合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对10年间的煤炭产量、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本的期望输出与模拟输出线性回归分析时的线... 结合2000~2009年间的全国煤矿统计数据,建立了预测模型,以计算机软件MATLAB 7.5为平台,结合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对10年间的煤炭产量、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本的期望输出与模拟输出线性回归分析时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1以上,说明了BP神经网络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安全预测 百万吨死亡率 归一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电子邮件信息分类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家斌 浦海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结合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电子邮件数字信息预处理中的特征选择法和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数字信息分类器的方法。针对邮件信息特征向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了GA-CHI特征选择法作为信息预处理,将复杂的邮件数字信息转变成易于机器学... 结合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电子邮件数字信息预处理中的特征选择法和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数字信息分类器的方法。针对邮件信息特征向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了GA-CHI特征选择法作为信息预处理,将复杂的邮件数字信息转变成易于机器学习处理的形式。基于BP神经网络电子邮件数字信息分类器,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邮件数字信息分类器,以进一步提高对中文电子邮件的分类效果。通过对系统的实验分析表明:该文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对电子邮件数字信息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邮件分类器 特征选择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向量量化(LVQ)网络在周期信号识别方面的扩展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琳 张永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学习向量量化网络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神经网络,它在模式分类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在其它方面应用很少。通过对LVQ网络的一些改进,实现了LVQ对周期信号的识别,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相似的程度来限制结果,对于低于规定相似程度的输入,网络可以把... 学习向量量化网络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神经网络,它在模式分类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在其它方面应用很少。通过对LVQ网络的一些改进,实现了LVQ对周期信号的识别,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相似的程度来限制结果,对于低于规定相似程度的输入,网络可以把它作为样本储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信号识别 LV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