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的证据总结
1
作者 程冰 施文丽 +2 位作者 李晨阳 刘旋 史崇清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907,共7页
目的 :提取并总结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的证据,为护理人员对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指南网站、护理相关专业协会网站、政府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 目的 :提取并总结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的证据,为护理人员对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指南网站、护理相关专业协会网站、政府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的临床决策、标准、指南、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2月31日。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根据证据汇总原则提取并整合证据。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2篇、标准2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4篇。从血浆置换准备,置换液选择、用量及存储,抗凝剂的应用,设备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下机管理6个方面,形成28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肝衰竭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的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血浆置换 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堂明 李玉龙 +8 位作者 邱波 李树民 张建明 谢智安 张雪梅 王云 段炬萍 刘艺 刘红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P)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肝炎患者90例,治疗组46例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44例不用人工肝治疗,两组均常规用药物护肝、对症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率71.74%(33/46...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P)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肝炎患者90例,治疗组46例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44例不用人工肝治疗,两组均常规用药物护肝、对症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率71.74%(33/46)与对照组生存率47.73%(21/44)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浆置换 血浆灌流 重型肝炎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S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及预后判断
3
作者 邹敏超 黄建荣 陈月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5,共2页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影响及预后判断。设ALSS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ChE检测。ALSS治疗后血清ChE值明显回升,与好转率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影响及预后判断。设ALSS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ChE检测。ALSS治疗后血清ChE值明显回升,与好转率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47.7%、18.6%。ALSS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早期疗效最佳,好转率达81.8%,而中、晚期为68.4%、17、9%。ALSS治疗可显著升高慢性重型肝炎ChE值,并提高好转率。血清ChE可作为ALSS治疗后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 慢性重型肝炎 胆碱酯酶 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修礼 李文波 +4 位作者 刘艳华 权启镇 孙自勤 王要军 江学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28,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组 ) ,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 ,观察血浆置换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组 ) ,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 ,观察血浆置换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 )明显下降 [(32 5± 1 2 4 ) vs (5 1 0± 1 1 0 )μmol/L ,P<0 .0 5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2 6± 1 2 ) vs (38± 1 1 ) s,P<0 .0 5 ],但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 (AL T)变化不显著 [(85 2± 2 2 1 ) vs (795± 1 95 ) U/L ]。血浆置换组存活率 (7/1 1 )高于对照组 (3/9,P<0 .0 5 )。 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肝功能 ,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治疗 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潺 彭程 +2 位作者 揭盛华 曾甫珍 杨东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1-684,693,共5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45名肝衰竭患者应用全血浆、低比例(≤25%)或高比例(>25%)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共124人次,比较各种方法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羟乙基淀粉部分代替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显著改善,其中经血浆置换联合吸附人工肝治疗对部分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强于单纯血浆置换方法,并且羟乙基淀粉应用比例≤25%总置换量时对胆红素等的清除效果更显著,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更小。结论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过程中可低比例应用羟乙基淀粉代替血浆,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羟乙基淀粉 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 人工肝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游绍莉 刘鸿凌 +6 位作者 荣义辉 朱冰 臧红 刘婉姝 万志红 貌盼勇 辛绍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探讨其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以2009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 目的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探讨其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以2009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治疗组进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浆置换治疗。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组10例患者中,7例经住院治疗临床好转出院,其余1例因肝性脑病死亡,1例因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肝衰竭。对照组10例患者中存活5例,其余1例肝移植,4例因肝衰竭死亡。2组患者治疗前MELD评分分别为24.26±2.54及24.71±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1,P=0.064)。治疗组治疗3 d、1、4周MELD评分平均分别为21.71±2.92、22.10±4.46、19.90±5.43。跟踪随访1 a,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4.24、11.32 ng/ml,腹部B超检查均未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结论自行构建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炎病毒 乙型 人工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渐 万红 +1 位作者 杨正茂 王兆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15-718,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灌流(PP)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72例ACLF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根据病情不同,3~4 d进... 目的评价血浆灌流(PP)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72例ACLF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根据病情不同,3~4 d进行1次人工肝治疗,平均每例患者进行1~3次),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40,PP联合PE治疗,共107例次)和对照组(n=32,单纯PE治疗,共85例次)。记录患者治疗前、术后及术后72 h的TBil、ALT和PTA。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89%(46/72);术后72 h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9.54±86.23)U/L vs(354.75±100.76)U/L,t=2.6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TBil、ALT水平在术后(联合组:t值分别为6.69、15.84,P<0.05,对照组:t值分别为5.34、14.38,P<0.05)及术后72 h(联合组:t值分别为3.24、8.83,P<0.05,对照组:t值分别为2.40、4.61,P<0.05)均有降低;2组患者的PTA水平在术后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3、5.01,P值均<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皮肤瘙痒、皮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周或肢体麻木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8%vs 31.76%,χ~2=9.11,P<0.05)。结论 PE联合PP与单纯PE治疗均可有效改善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2组治疗有效率近似;但联合组可节省40%~50%血浆,且降低了PE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同时更符合目前血源紧缺的社会现实,是临床治疗手段的更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 灌流 血浆置换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晓慧 郭海清 +1 位作者 张晶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61-665,共5页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是威胁广大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非生物型人工肝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然而疗效评价不一。本综述将重点介绍临床应用较多的6种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较高等级疗效评价研究的设计方案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肝衰竭的病理...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是威胁广大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非生物型人工肝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然而疗效评价不一。本综述将重点介绍临床应用较多的6种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较高等级疗效评价研究的设计方案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肝衰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和人工肝原理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现有人工肝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此外,还总结了非生物型人工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并归纳了未来该领域在技术和临床研究方面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9
作者 廖金卯 李灼日 胡小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仅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仅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并对预后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好转,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Alb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0%,其中早期治疗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对于早期患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绍宏 甘建和 +4 位作者 黄小平 林华 卢年芳 於江泉 郑瑞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采用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患者17例,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生化全套、血凝常规,并观察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数比... 目的观察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采用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患者17例,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生化全套、血凝常规,并观察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乏力、纳差减轻,腹胀有所缓解,精神好转。单次治疗胆红素(t=12.74,P<0.01)、肌酐(t=4.74,P<0.01)及血氨(t=7.22,P<0.01)水平显著下降。肝性脑病好转率71%,肝肾综合征好转率60%,出院时临床总有效率64.7%。结论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肝衰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 血浆置换 肾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婷婷 黄晓美 +2 位作者 郑谊 林盈盈 薛黎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重型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临床按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住院的42例行ALSS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 目的了解重型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临床按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住院的42例行ALSS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相关护理需求的调查。结果重型肝炎行ALSS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呈现为多方面且较为强烈,其内容涉及生理舒适、治疗安全、信息沟通、情感支持、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各个方面,需求程度排前两位的分别为:情感支持和安全需求;对信息沟通有较高要求,但不同治疗次数的患者对信息沟通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结论重型肝炎行ALSS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十分广泛,且有不同的侧重点。应按需给予人文关怀、安全性护理及阶段性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有效配合,保证ALSS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护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价人工肝支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红 江建宁 +5 位作者 罗光汉 吴继周 邓一鸣 苏明华 吴健林 张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人工肝治疗组(PE组)和非人工肝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分值,观察90d内的临床转归...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人工肝治疗组(PE组)和非人工肝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分值,观察90d内的临床转归,并根据MELD评分系统对肝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比病死率及生存时间评价其疗效。结果经过人工肝治疗后1h,MELD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PE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0d的MELD分值无统计学差异。MELD分值在<30,30~40,≥40不同范围内,PE组病死率分别为25%,35%,73%,对照组分别为22%,41%,83%,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E组生存期比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近期随访血浆置换治疗与内科治疗相比,不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但可以延长生存期,从而争取时机,等待肝细胞再生恢复或过渡到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 血浆置换 终末期肝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黎 林杨 +3 位作者 刘旭东 刘容 唐艳芳 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37-3240,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部分血浆置换模式30例,采取血浆... 目的探讨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部分血浆置换模式30例,采取血浆置换模式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4、12周生存率,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两者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部分血浆置换 慢加急性肝衰竭 短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中不同血管通路对重型肝炎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揭盛华 姚景宏 +2 位作者 张建傲 魏屏 何生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血管通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及两种方法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 2组 ,分别采取股静脉插管 (插管组 )和前臂动、静脉穿刺 (穿刺组 )建立血管通路。...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血管通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及两种方法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 2组 ,分别采取股静脉插管 (插管组 )和前臂动、静脉穿刺 (穿刺组 )建立血管通路。观察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治疗的有效率、感染发生率 ,以及对血液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补体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插管组和穿刺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75 .5 6 %和78.0 5 % ,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15 .5 6 %和 4 .88% ;血浆置换后血液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补体C3 均得到显著改善 ,除总胆红素降低幅度在穿刺组更加明显外 ,其余各值在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体内各主要异常血液指标 ;与插管法相比 ,穿刺法在降低血液总胆红素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人工肝 血管通路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谦 唐克诚 +4 位作者 袁桂玉 杨积明 李海 韩贵兰 刘国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研究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将5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单用人工肝治疗组、单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组病死率22.22%,胆红素下降明显,白蛋白回升,... 研究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将5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单用人工肝治疗组、单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组病死率22.22%,胆红素下降明显,白蛋白回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好转,HBV DNA转阴或载量下降。血浆置换治疗可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可加快肝功能好转,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核苷类似物 HBVDNA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章莉莎 赵满芝 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少量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住院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少量血浆PP+PE组)、对照组1(PE组)、对照组2(PP+PE组)(PP为血浆吸附,PE为血浆置换),共接受人工肝治疗62次。结... 目的观察应用少量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住院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少量血浆PP+PE组)、对照组1(PE组)、对照组2(PP+PE组)(PP为血浆吸附,PE为血浆置换),共接受人工肝治疗62次。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3组间相比较,在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这3个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总胆红素(TBil)的改善和降低血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其余肝、肾功能各项指标上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观察组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效果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目前血浆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应用血浆吸附联合少量新鲜冰冻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能有效降低胆红素,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量血浆 人工肝支持系统 慢加急性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传荣 王庆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47-2848,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110例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110例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6例有短暂的低血压现象,8例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110例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110例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6例有短暂的低血压现象,8例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5例出现跨膜压增高。治疗结束后4例出现穿刺处渗血,2例出现穿刺处轻度感染。出现的各项问题经及时处理,未影响人工肝治疗。结论减少问题发生的关键是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应详估患者情况,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凝血功能很差的患者,应制定好抗凝方案。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监测病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治疗结束后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予以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血浆置换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大量甲硝唑致急性肝衰竭一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臻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68-2369,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因口服大量甲硝唑致急性肝衰竭及肝性脑病病例,旨在探讨急性肝衰竭的抢救治疗,特别是对人工肝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甲硝唑 中毒 人工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羽 白雪帆 +1 位作者 冯志华 张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vs46.94%,P<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化血浆紫外线蓝光照射树脂吸附清除胆红素
20
作者 徐兵 蒋晓织 +1 位作者 林曼芝 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碱化血浆再用树脂吸附对胆红素影响,建立净化人工肝分离血浆新方法。方法 (一)将人工肝分离出的血浆碱化成pH10(血浆:0.2mol/LNa2CO3=1∶1,V/V),用紫外线蓝光照射(10~14)min,再用D4006(交联PS塑料)非极... 目的探讨用紫外线蓝光混合光照射碱化血浆再用树脂吸附对胆红素影响,建立净化人工肝分离血浆新方法。方法 (一)将人工肝分离出的血浆碱化成pH10(血浆:0.2mol/LNa2CO3=1∶1,V/V),用紫外线蓝光照射(10~14)min,再用D4006(交联PS塑料)非极性吸附树脂流动吸附3min,检测胆红素和蛋白浓度。(二)将人工肝分离出的血浆碱化成pH10(血浆:2mol/LNa2CO3=10∶1,V/V),用紫外线蓝光照射15min,再用D4006树脂流动吸附5min,检测胆红素和蛋白浓度。结果在方法一,碱化血浆照射组的胆红素(TBil、DBil、IBil)清除率分别为86%、84%、87.5%,Alb回收率99%;碱化血浆照射吸附组的TBil、DBil、IBil清除率均为98%,Alb回收率90%。在方法二,碱化血浆照射组的TBil、DBil、IBil清除率分别为85%、84%、86%,Alb回收率99%;碱化血浆照射吸附组的TBil,DBil,IBil清除率分别为90%、87%、91%,Alb回收率90%。结论紫外线蓝光照射碱化血浆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浓度,照射后再用D4006树脂吸附可进一步降低胆红素浓度,且Alb回收率达90%~99%。故本法有望用于人工肝血液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胆红素 树脂类 合成 吸附 紫外线疗法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