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褐环乳牛肝菌提高油松抗旱性研究 |
付兴
|
《林业科技情报》
|
2025 |
0 |
|
|
2
|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
李镇宇
陈华盛
袁小环
许志春
王燕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70
|
|
|
3
|
赤松毛虫的危害对小油松针叶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
李镇宇
王燕
陈华盛
冯强
李凯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1
|
|
|
4
|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应用研究 |
林鹤鸣
周玉芝
姜凤岐
宋轩
郭浩
王世中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1 |
19
|
|
|
5
|
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
张社奇
王国栋
时新玲
刘云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4
|
|
|
6
|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
李镇宇
王燕
陈华盛
许志春
路永波
|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4
|
|
|
7
|
油松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 |
张冬梅
杨娅
沈熙环
茹广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
8
|
坡位对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
孙巧玉
刘勇
李国雷
张硕
许飞
王巍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
9
|
黄土丘陵区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树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 |
刘迎春
王秋凤
于贵瑞
朱先进
展小云
郭群
杨浩
李胜功
胡中民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4
|
|
|
10
|
林分密度对人工油松林下植物的影响 |
侯磊
张硕新
陈云明
曹扬
王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
11
|
不同油松种源光合和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 |
王琰
陈建文
狄晓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6
|
|
|
12
|
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
张希彪
王瑞娟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9
|
|
|
13
|
干旱和水涝胁迫对幼龄油松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王巧
刘秀梅
王华田
孟先鹏
曹桂萍
李健
黄昌豹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
14
|
油松松针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
回瑞华
高博静
孙志昆
侯冬岩
张惠祥
|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
1993 |
16
|
|
|
15
|
晋西山杨和油松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研究 |
王宁
王百田
王瑞君
曹晓阳
王文静
迟璐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
16
|
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的影响 |
李勇
韩海荣
康峰峰
程小琴
刘可
周彬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
17
|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
聂道平
王兵
沈国舫
董世仁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3
|
|
|
18
|
不同土壤水分下刺槐和油松的生理特征 |
杨建伟
梁宗锁
韩蕊莲
吉士东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
2004 |
24
|
|
|
19
|
基于哑变量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生长模型 |
王少杰
邓华锋
黄国胜
王雪军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20
|
贺兰山油松和青海云杉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研究 |
朱源
康慕谊
刘全儒
江源
和克俭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
200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