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类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1
作者 郭卫宏 刘安骏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随着艺术全民化趋势的推动与加深,我国艺术产业与艺术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美术类高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归纳我国美术类高校的建设情况,贴合新的发展需求,提出多核心规划布局、高效的区域组团和校园与周边环境... 随着艺术全民化趋势的推动与加深,我国艺术产业与艺术教育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美术类高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归纳我国美术类高校的建设情况,贴合新的发展需求,提出多核心规划布局、高效的区域组团和校园与周边环境的互相交融三个不同尺度的美术类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日后设计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类高校 美术教育 校园规划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文化视角下的藏式石墙营造及演变研究
2
作者 杨菁 邓靖凡 李懿芹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对传统藏式石墙营造技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的演变过程,归纳了藏式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在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探讨了现代建筑技术对藏式石墙技艺的影响及应用潜力,为藏式建筑的保护、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传统藏式石墙营造技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的演变过程,归纳了藏式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在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探讨了现代建筑技术对藏式石墙技艺的影响及应用潜力,为藏式建筑的保护、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 藏式建筑 石墙 营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的多GPU加速SART迭代重建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雷德川 陈浩 +3 位作者 王远 张成鑫 陈云斌 胡栋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8-2422,共5页
为解决SART迭代重建算法计算耗时的问题,在单GPU基础上,利用多块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出了一种多GPU加速迭代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CPU重建相比,在不影响重建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采用GPU重建速度有明显提高,且增加GPU数量可以进一步... 为解决SART迭代重建算法计算耗时的问题,在单GPU基础上,利用多块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出了一种多GPU加速迭代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CPU重建相比,在不影响重建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采用GPU重建速度有明显提高,且增加GPU数量可以进一步提高重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统一计算机架构 Sart 多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方法·范式:论语言学对建筑功能主义的修正
4
作者 刘鹤群 刘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I0003,共7页
在西方人文学科“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建筑危机的背景下,建筑学与语言学建立结构性关联。基于对1960年代功能主义变革之际相关理论的知识考察,揭示语言学介入下功能主义从狭义功用到符号观念、从功能至上到结构方法、从生物类比到语... 在西方人文学科“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建筑危机的背景下,建筑学与语言学建立结构性关联。基于对1960年代功能主义变革之际相关理论的知识考察,揭示语言学介入下功能主义从狭义功用到符号观念、从功能至上到结构方法、从生物类比到语言范式的修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功能主义 语言学 符号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ArtDeco建筑形式特征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时原 王露荷 刘九菊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1期67-68,共2页
在当代技术条件下,ArtDeco发展出了新的表达形式,本文分析了传统ArtDeco建筑的三大精髓,深入探讨了ArtDeco的装饰和符号象征的内容,从装饰和符号两个方面对当代的ArtDeco建筑形式特征进行解读。
关键词 当代art DECO 装饰 符号 建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装饰的文化记忆探析
6
作者 米昊佳 孙文轩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6期81-83,共3页
本文以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基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中的4种文化记忆类型,通过分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文化记忆类型的固有属性及作用,总结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文化记忆的特征以及建筑文化与建筑记忆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基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中的4种文化记忆类型,通过分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文化记忆类型的固有属性及作用,总结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文化记忆的特征以及建筑文化与建筑记忆之间的关系。将文化记忆的理论延伸到设计学科中,探索设计学交叉学科的理论范式。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在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设计学科的研究范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风格 建筑装饰 文化记忆 建筑文化 建筑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建筑装饰中的适应性研究——以太原督军府旧址为例
7
作者 杨家威 王雯丽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本研究以太原督军府旧址内的民国时期建筑为对象,聚焦其建筑装饰的演变,探讨近代背景下内陆地区建筑装饰的适应性特点。本研究通过对“传统式”“外来式”及“中西交融式”三类建筑风格的分类研究,并结合旧照资料,对其装饰细部的演进过... 本研究以太原督军府旧址内的民国时期建筑为对象,聚焦其建筑装饰的演变,探讨近代背景下内陆地区建筑装饰的适应性特点。本研究通过对“传统式”“外来式”及“中西交融式”三类建筑风格的分类研究,并结合旧照资料,对其装饰细部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文化适应性、材料适应性和经济适应性在建筑装饰转型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太原督军府建筑装饰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技术与设计理念,显示出“中道西器”的特征。这种装饰转型体现了地域建筑文化的适应性选择,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建筑装饰 装饰艺术 适应性 太原督军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传统文化建筑对当下乡村建设的启发——以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村莲塘别墅为例
8
作者 黄鑫鑫 吴世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闽南传统文化建筑不仅是闽南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作为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旅游城市之一,城市内有着不少的闽南传统建筑,位于海沧区海沧村的“莲塘别墅”便是代表性建筑之一。但随着时代发展、自然气... 闽南传统文化建筑不仅是闽南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作为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旅游城市之一,城市内有着不少的闽南传统建筑,位于海沧区海沧村的“莲塘别墅”便是代表性建筑之一。但随着时代发展、自然气候等原因,作为闽南文化,甚至是海沧村文化的具象体现的“莲塘别墅”遭受了不同的破坏。文章将以“莲塘别墅”为例,探究其价值所在,并为海沧村的发展建设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塘别墅 传统建筑 建筑艺术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建筑艺术的文化基因与深层交融——以云南大理地区多民族建筑为例
9
作者 邓圆也 《艺术传播研究》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中国各民族建筑构成形态的多样性,是与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文化习俗的丰富性相关的。纵观相关建筑的当前形态,既有与在地民族文化传统相顺应的适应性,也能体现出跨民族、跨文化的互动和交融。值得注意的是,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 中国各民族建筑构成形态的多样性,是与多民族传统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文化习俗的丰富性相关的。纵观相关建筑的当前形态,既有与在地民族文化传统相顺应的适应性,也能体现出跨民族、跨文化的互动和交融。值得注意的是,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合不仅涉及建筑形态上的借鉴,更关乎文化精神的交融和认同。通过多点民族志调查方法,以大理地区白族、彝族、回族、汉族等民族建筑的营造形态、居住礼俗、象征符号和文化意涵为例,可考察由人口流动、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带来的空间异质互嵌情形和建筑艺术的在地融合状况,并探讨各民族如何以作为共识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进行传统空间秩序的建构。通过分析这些建筑中跨民族、跨文化的共有文化基因,还可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文化精神在多民族和谐共生中的深层交融和认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建筑艺术 文化基因 融合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建筑表现技法课程为例
10
作者 唐意贤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269-270,共2页
文章以“建筑表现技法”课程为例,总结现有此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引入课程思政、体验式教学、差异化教学、升级教学手段以及融合教学资源平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自媒体 数字化平台 教学模式 建筑表现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韩杰峰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187-189,198,共4页
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管理方法,可以高效整合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建筑模拟和管理,从而切实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及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聚焦于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优势展开研究,综合探讨BIM技术... 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管理方法,可以高效整合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建筑模拟和管理,从而切实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及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聚焦于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优势展开研究,综合探讨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运用,为后续绿色建筑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工程 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 运营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Art Deco建筑风格在时空环境下的流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帅 李国庆 刘芳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2期20-23,共4页
同一种建筑风格,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风靡全球的ArtDeco建筑风格在其盛行的20年期间,随着时间推进和空间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差异。该文首先探讨什么是ArtDeco建筑风格,其次讨论ArtDeco建筑风格形... 同一种建筑风格,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风靡全球的ArtDeco建筑风格在其盛行的20年期间,随着时间推进和空间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差异。该文首先探讨什么是ArtDeco建筑风格,其次讨论ArtDeco建筑风格形成的思想源泉,再次论述ArtDeco建筑风格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空环境变化的流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ArtDeco这种包含有非常丰富设计手法的建筑风格,以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DECO 建筑风格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 Deco建筑风格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芳 李作敏 《中外建筑》 2014年第8期68-69,共2页
Art Deco风格在现有的建筑中既有机的融合了现代主义的简约,又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致。在现有的建筑中适当的运用Art Deco风格,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又兼具了建筑美观。
关键词 art Deco建筑风格 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 Deco建筑形态下景观雕塑的“洋”为“中”用
14
作者 倪敏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9期13-15,共3页
介绍了Art Deco的建筑风格,结合苏州"石湖天玺"楼盘工程,分析了Art Deco建筑风格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了Art Deco建筑文化生活形态下景观布局的中国地区本土化品味,为该建筑风格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art Deco建筑 风格 景观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溯·思辨——从“Parti”的意涵演变探析建筑的本体性内涵
15
作者 苏红 《建筑技艺》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布扎体系作为建筑学教育的发端,构图中的智性逻辑与形制秩序深刻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以布扎理论术语“Parti”为研究线索,简要追溯其意涵演变,重新审视布扎构图的设计思维与表达手法。演变中,“Parti”的内涵不断拓扑且与类型学、立体... 布扎体系作为建筑学教育的发端,构图中的智性逻辑与形制秩序深刻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以布扎理论术语“Parti”为研究线索,简要追溯其意涵演变,重新审视布扎构图的设计思维与表达手法。演变中,“Parti”的内涵不断拓扑且与类型学、立体主义、城市拼贴等学术思想息息相关,其内在的关联性更是揭示了建筑本体在空间、时间、形式等多维度的内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 布扎构图 建筑学内涵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中“超平”理念的表现特征与实践指向
16
作者 陈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5,共7页
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建筑思潮也趋于多样发展。“超平”理念的提出,对当代建筑尤其是日本的建筑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超平”是将二维的美学思想转变为三维空间的建筑哲学,是当代日本建筑对民族性和现代性关系的积极探... 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建筑思潮也趋于多样发展。“超平”理念的提出,对当代建筑尤其是日本的建筑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超平”是将二维的美学思想转变为三维空间的建筑哲学,是当代日本建筑对民族性和现代性关系的积极探索,其“无深度、无中心、非立体”的特性助推了建筑的空间拓展。论文试图从空间表现特性来分析当代“超平”理念影响下的建筑活动,指出该类建筑呈现为外部形体弱化、内部组织均质、边界消隐、表皮突出、空间渗透等多方面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建筑的设计活动应从空间的视觉思维、三维构成等方面着手,实现“超平”理念在当代建筑中更为广泛的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日本建筑 “超平”艺术 空间形式 建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开元寺国内研究述评
17
作者 徐淑延 范向丽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通过搜集2021年前发表的有关泉州开元寺的论文,从建筑、艺术、历史三大学科视角对泉州开元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当前的研究以传统学科领域的微观研究和对“静态事物”的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可以从开元寺本体研究拓展到对比研究,同时... 通过搜集2021年前发表的有关泉州开元寺的论文,从建筑、艺术、历史三大学科视角对泉州开元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当前的研究以传统学科领域的微观研究和对“静态事物”的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可以从开元寺本体研究拓展到对比研究,同时大胆尝试探索性研究,也可尝试采用大数据分析法等新型研究法对开元寺的人、事、制度等“动态事务”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开元寺 研究述评 建筑艺术 历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建筑学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李鹍 姚柯吉 李文雅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建筑学教育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建筑学一年级的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如何培养好高素质的建筑学新生,为后续的建筑学教育奠定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研究高校低年级建筑学专业教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建筑学教育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建筑学一年级的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如何培养好高素质的建筑学新生,为后续的建筑学教育奠定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研究高校低年级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情况,提出该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武汉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教学为主要对象,探索由技术和艺术相结合适用于一年级新生的建筑学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一年级教学 技术 艺术 数字技术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福建乡土民居到海外华侨聚落——华侨大学民居聚落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志宏 涂小锵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其山海环境造就了类型多样的传统民居与聚落。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以方拥、关瑞明为先驱的学者们薪火相传,在民居聚落研究领域积淀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持续拓展研究领域。文章通过梳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在福建民居聚落研...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其山海环境造就了类型多样的传统民居与聚落。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以方拥、关瑞明为先驱的学者们薪火相传,在民居聚落研究领域积淀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持续拓展研究领域。文章通过梳理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在福建民居聚落研究领域40年的发展历程,从民居类型的调查测绘、聚落人居环境、营造技艺整理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回顾和评述,并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视角展望了海内外华侨民居聚落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民居 调查测绘 聚落环境 营造技艺 海外文化传播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市非正式绿色空间研究进展与思考
20
作者 叶林 徐梦雅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目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园等正式绿色空间增量困难、服务功能日益局限,而数量较多的非正式绿色空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充分发挥价值。探究非正式绿色空间的独特价值与利用方式,可为用地约束下人居环境提升与绿化功能创新提供线... 【目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园等正式绿色空间增量困难、服务功能日益局限,而数量较多的非正式绿色空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充分发挥价值。探究非正式绿色空间的独特价值与利用方式,可为用地约束下人居环境提升与绿化功能创新提供线索。【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登载的47篇典型文献进行了分析,从识别技术、游憩价值、生态价值和更新模式四方面,系统探知国外非正式绿色空间研究进展。【结果】非正式绿色空间具有触发多样游憩感知、满足多元使用需求、提升绿地获取公平性等游憩价值,以及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等生态价值。同时,国外实践表明,运用公共政策、政府支持、社会推动的综合策略可助力实现非正式绿色空间更新改造。【结论】结合国情并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建议运用主动响应居民需求、创建地理信息数据库、创新规划管理范式三大策略优化国内城市非正式绿色空间建设,以期公平、生态、节约地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非正式绿色空间 识别技术 游憩价值 生态价值 更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