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含氟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1
作者 杨成强 李光照 +7 位作者 张帅 王秋宏 陆乾 陈红林 曹家璇 周晟戎 刘根 韩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9,共6页
由于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PAI)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其在溶液加工方法中的应用。为了提高PAI的溶液加工性、降低溶剂使用成本并提高热性能,研究了三苯环结构和氟取代对PAI的性能影响,以苯甲醛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醛与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 由于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PAI)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其在溶液加工方法中的应用。为了提高PAI的溶液加工性、降低溶剂使用成本并提高热性能,研究了三苯环结构和氟取代对PAI的性能影响,以苯甲醛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醛与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新的二胺化合物4-[(4-氨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胺(ADPD)、4-[(4-氨基-3,5-二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胺(ADFPD),再与偏苯三酸酐酰氯合成了含新结构的PAI。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分析证明成功合成新型PAI;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水接触角、溶解性能测试对PAI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溶解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300℃,在氮气的环境下5%热失重温度在430℃及以上,最大热失重温度在600℃以上;在类似化学结构上,对比未引入—CF_(3)的PAI-1和引入—CF_(3)的PAI-2的测试结果,发现PAI-2在溶解性和热性能上均优于PAI-1,并且能够明显降低聚合物的表面能,表明—CF_(3)能够有效提高PAI的部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含氟基团 热性能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可溶性含氟不对称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金刚 赵晓娟 +1 位作者 杨海霞 杨士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58,共6页
采用不对称联苯二酐单体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a-BPDA)与3-氨基-2,4,5-三氟苯甲酸(3FAB)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不对称二酸化合物2,3,3′,4′-联苯四甲酸-N,N′-双(3-羧基-2,5,6-三氟苯基)二酰亚胺(a-BPFDI)。以此两种酸为原料、N-甲... 采用不对称联苯二酐单体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a-BPDA)与3-氨基-2,4,5-三氟苯甲酸(3FAB)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不对称二酸化合物2,3,3′,4′-联苯四甲酸-N,N′-双(3-羧基-2,5,6-三氟苯基)二酰亚胺(a-BPFDI)。以此两种酸为原料、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亚磷酸三苯酯(TPP)与吡啶为缩合剂、氯化钙为催化剂,通过Yamazaki-Higashi反应,直接与3种芳香族二胺单体反应制得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研究表明:PAI材料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其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250℃,氮气中起始热分解温度超过410℃。此外,PAI薄膜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介电性能。厚度为10μm左右的PAI薄膜在可见光区(400~700 nm)的透光率达到或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不对称 溶解性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萘类三联苯结构聚芳酰胺酰亚胺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秀玲 卢冶 +1 位作者 李建丰 蹇锡高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427,共4页
采用 Yamazaki膦酰化聚合体系 ,以自制的新型二胺 2 -( 4 -氨基苯基 ) -4 -[4 -( 4 -氨基苯氧基 ) -联苯基 ]-二氮杂萘酮 -1 ( )为单体 ,与自制的芳香二酸进行直接溶液缩聚反应 ,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类新型含杂萘类三联苯结构聚芳酰胺酰亚... 采用 Yamazaki膦酰化聚合体系 ,以自制的新型二胺 2 -( 4 -氨基苯基 ) -4 -[4 -( 4 -氨基苯氧基 ) -联苯基 ]-二氮杂萘酮 -1 ( )为单体 ,与自制的芳香二酸进行直接溶液缩聚反应 ,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类新型含杂萘类三联苯结构聚芳酰胺酰亚胺 .新型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为0 .4 9~ 0 .80 d L .g- 1 ( DMAc,( 2 5± 0 .5 )℃ ) ;以 MS、FT-IR、1 H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二胺单体 及其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 DSC、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 ,新型聚芳酰胺酰亚胺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Tg =5 90~ 6 2 8K) ,氮气氛中 1 0 %热质量损失温度在 71 0~ 74 4K,聚合物 PIa~ PId的表面电阻系数的数量级为 1 0 1 5Ω,体积电阻系数的数量级为 1 0 1 6Ω .cm.X-射线衍射证明所有聚合物均为无定型结构 .聚合物在二甲基甲酰胺、1 -甲基吡咯烷酮和间甲酚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可溶解并能浇注得到透明韧性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苯结构 聚芳酰胺酰亚胺 合成 杂环高聚物 溶解性 杂萘酮 耐热性能 I程塑料 电绝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酸改性酰胺酰亚胺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左晓兵 蒋锡群 杨昌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偏苯三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及间/对苯二甲酸(m/p-PTA)合成的酰胺酰亚胺二元酸(AIDA- 或AIDA- ),与己二酸、新戊二醇及甘油熔融共缩聚得到酰胺酰亚胺聚酯多元醇,采用该多元醇与封闭型多异氰酸酯经高温脱封交联后成功地制得一种交联型... 以偏苯三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及间/对苯二甲酸(m/p-PTA)合成的酰胺酰亚胺二元酸(AIDA- 或AIDA- ),与己二酸、新戊二醇及甘油熔融共缩聚得到酰胺酰亚胺聚酯多元醇,采用该多元醇与封闭型多异氰酸酯经高温脱封交联后成功地制得一种交联型酰胺酰亚胺聚氨酯膜。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酰胺酰亚胺聚氨酯膜的热分解稳定性、耐溶剂性、拉伸强度和模量,与无酰胺酰亚胺基团改性的聚氨酯膜相比有显著提高,其中以AIDA- 改性的酰胺酰亚胺聚氨酯膜的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酸 改性 酰胺酰亚胺聚氨酯 合成 性能 聚酯多元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菲菲 王永为 +2 位作者 李煌 王晓杰 王井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为二酐单体,对苯二胺(PDA)和二胺基二苯基醚(ODA)为二胺单体,通过低温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薄膜,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比较ODPA-PDA和ODPA-ODA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A的... 以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为二酐单体,对苯二胺(PDA)和二胺基二苯基醚(ODA)为二胺单体,通过低温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薄膜,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比较ODPA-PDA和ODPA-ODA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A的酰亚胺化较完全;链节元素组成与空间构型对于PAA与PI薄膜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PI(ODFA-PDA)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45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薄膜 酰亚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丙氨酸的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大伟 姚金水 +2 位作者 孙希军 纪晨旭 张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9,共3页
通过L-丙氨酸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缩合反应得到手性酰亚胺,再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合制备出基于L-丙氨酸的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 通过L-丙氨酸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缩合反应得到手性酰亚胺,再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合制备出基于L-丙氨酸的手性聚酰胺酰亚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熔点Tm为357.6℃,失重5%的分解温度Td5为215℃,表明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常温下能溶于N-甲酰二甲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表明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氨酸 手性 聚酰胺酰亚胺 耐高温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糜自磊 +1 位作者 乔从德 姚金水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聚酰胺酰亚胺作为重要的高性能材料应用广泛,如特种工程塑料。以L-丙氨酸和3,3’,4,4’-联苯四酸二酐为主要原料,利用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绿色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并由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聚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聚酰胺酰亚... 聚酰胺酰亚胺作为重要的高性能材料应用广泛,如特种工程塑料。以L-丙氨酸和3,3’,4,4’-联苯四酸二酐为主要原料,利用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绿色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并由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聚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聚酰胺酰亚胺具有光学活性及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热稳定性,5%失重温度约367.5℃,600℃残余质量达61%,且在多种极性非质子溶剂都有较好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氨酸 光学活性 聚酰胺酰亚胺 离子液体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基团对聚酰胺酰亚胺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泽群 柏至伟 +2 位作者 邵宁宁 王艳宾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5,共6页
通过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六氟二酐(6FDA)分别与11-氨基十一烷酸反应,合成了两种酰亚胺二酸单体,再用合成的酰亚胺二酸单体按照不同配比和对苯二胺反应合成了6FDA物质的量分数(在两种酰亚胺二酸单体中)分别为10%和25%... 通过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六氟二酐(6FDA)分别与11-氨基十一烷酸反应,合成了两种酰亚胺二酸单体,再用合成的酰亚胺二酸单体按照不同配比和对苯二胺反应合成了6FDA物质的量分数(在两种酰亚胺二酸单体中)分别为10%和25%的含氟共聚酰胺酰亚胺(PAI–F10和PAI–F25),同时按照相同工艺合成了不含6FDA的共聚酰胺酰亚胺(PAI–F0)。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这3种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及其熔融行为,发现PAI–F10的结晶能力最强,其次为PAI–F0,PAI–F25的结晶现象不明显。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析了PAI–F0和PAI–F10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发现在较低降温速率下,PAI–F10生成晶体的能力更强,结晶度更高。进一步利用Kissinger方程求得PAI–F0和PAI–F10结晶活化能,发现PAI–F10具有更低的结晶活化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含氟基团在低含量时可以促进聚酰胺酰亚胺的结晶能力,而在高含量时却抑制了聚酰胺酰亚胺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共聚酰胺酰亚胺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长碳链脂肪族PA611-co-I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史越 曹梦 +1 位作者 罗钟琳 王标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采用Yamazaki膦酰化反应的方法,以预制的酰亚胺二酸单体和1,6-己二胺为原料,亚磷酸三苯酯和吡啶为缩合剂合成一种新型聚酰胺-酰亚胺(PAI)PA611-co-I,其中酰亚胺二酸单体是以1,2,4,5-均苯四甲酸二酐和11-氨基十一烷酸在冰醋酸中合成。通... 采用Yamazaki膦酰化反应的方法,以预制的酰亚胺二酸单体和1,6-己二胺为原料,亚磷酸三苯酯和吡啶为缩合剂合成一种新型聚酰胺-酰亚胺(PAI)PA611-co-I,其中酰亚胺二酸单体是以1,2,4,5-均苯四甲酸二酐和11-氨基十一烷酸在冰醋酸中合成。通过FT-IR、1 H-NMR、13 C-NMR、WAXD、DSC、TGA等表征了所制备的酰亚胺二酸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PAI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的热稳定性以及很高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mazaki膦酰化反应 芳香族-脂肪族聚酰胺-酰亚胺 半结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丽项 蔡志彬 +3 位作者 陈晓林 刘立芬 朱丽芳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5-771,共7页
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将常规二元胺——间苯二胺(MPD)与关键功能单体5-异氰酸酯基-异肽酰氯(ICIC)通过界面聚合得到MPD-ICIC初生态基膜,再与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 通过二次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将常规二元胺——间苯二胺(MPD)与关键功能单体5-异氰酸酯基-异肽酰氯(ICIC)通过界面聚合得到MPD-ICIC初生态基膜,再与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经二次界面聚合制得聚(酰胺-脲-酰亚胺)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膜活性层的化学结构,评价膜的分离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次聚合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聚(酰胺-脲-酰亚胺) 反渗透复合膜 稳定性 N N'-二甲基间苯二胺 二次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膨胀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雨婷 董杰 +1 位作者 赵昕 张清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3,共6页
以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和氯化偏苯三酸酐(TMAc)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酰胺型四羧酸二酐(TA-TFMB),再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TFMB两种二胺通过一步法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 以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和氯化偏苯三酸酐(TMAc)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酰胺型四羧酸二酐(TA-TFMB),再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TFMB两种二胺通过一步法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并对薄膜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I薄膜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光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7.0~320.5℃,氮气氛围下,5%热分解温度为449.0~471.0℃;PAI-ODA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TE)为17.63×10^-6/K,与普通铜箔的CTE(17.0×10^-6K)相一致;PAI-TFMB具有最高的透光率(85.43%),PAI薄膜颜色参数中的b*值和雾度指数(Haze值)分别低至7.37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三氟甲基酰胺型四羧酸二酐 聚(酰胺-酰亚胺)薄膜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酰胺单元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珠 李琇廷 +2 位作者 董杰 赵昕 张清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5,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酰胺-酰亚胺结构和三氟甲基侧基的二酸,将其与4种含不同取代基的二胺单体通过一步缩聚法制备成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研究分子链结构对PAI薄膜光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酰胺-酰亚胺结构和三氟甲基侧基的二酸,将其与4种含不同取代基的二胺单体通过一步缩聚法制备成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薄膜,研究分子链结构对PAI薄膜光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I结构中氟和酰胺单元含量的增加,PAI薄膜的透光率和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波长450 nm处的透光率均在79%以上,测试温度为50~300℃内的热膨胀系数为(22.99~33.79)×10^(-6)K^(-1);同时,分子链的刚性特征及酰胺单元的存在使PAI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经过上万次弯折后,薄膜的拉伸强度平均值仍保持在77.1~93.6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83~3.31 GPa,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因此,通过引入三氟甲基和酰胺单元可制备出光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优异的PAI薄膜,该薄膜在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挠性覆铜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薄膜 结构设计 光透明性 热膨胀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杰 杨云峰 +1 位作者 李宇飞 刘亚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介绍了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3种主要合成方法,即酰氯法、二异氰酸酯法及亚胺二羧酸法,讨论并总结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以D–氨基酸和L–氨基酸为手性源的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研究现状,介绍了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性能... 介绍了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3种主要合成方法,即酰氯法、二异氰酸酯法及亚胺二羧酸法,讨论并总结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以D–氨基酸和L–氨基酸为手性源的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研究现状,介绍了光学活性聚酰胺酰亚胺的性能如旋光性、热稳定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活性 聚酰胺酰亚胺 合成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段广宇 胡祖明 +2 位作者 于俊荣 王彦 诸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57,共6页
传统二元聚酰胺酰亚胺的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较低,耐热性欠佳。本研究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以偏苯三酸酐(TM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反应,制得一种新型的聚酰胺酰亚胺(PAI)。... 传统二元聚酰胺酰亚胺的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较低,耐热性欠佳。本研究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以偏苯三酸酐(TM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反应,制得一种新型的聚酰胺酰亚胺(PAI)。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的PAI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DSC)、紫外-可见光谱、宽频介电阻抗谱等对PAI涂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二元共聚所得的PAI相比,三元共聚型PAI的硬度、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此外,还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拓宽了PAI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三元共聚 结构和性能 涂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