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1
作者 潘晓媛 朱鑫宇 +2 位作者 张孝平 王飞 董正邦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男,47岁。头皮和躯干红色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既往确诊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和丘脓疱疹,部分消退,消退处可见暗褐色色素沉着;背部散在分布多量米粒至花生米大暗红色毛囊性丘疹。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计数<300个/μL;CD4∶CD8比值为0.22。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正常,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毛囊皮脂腺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合并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炎 脓疱性 嗜酸性 肠道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3例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张力行 韦黎黎 莫祥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伴显著浆细胞分化(plasmacytic differentiation, PC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x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BIOMED-2方法进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患者为1例男性,2例女性,中位年龄56岁,组织学表现为肿瘤性小B细胞成分少,主要局限在边缘区,单克隆性PCD细胞数量众多,在扩张的滤泡间区弥漫浸润、融合成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D细胞MUM1、CD38和(或)CD138阳性,Kappa或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IGK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伴显著PCD罕见,与多种浆细胞众多的良恶性病变鉴别时有一定困难,诊断时需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浆细胞分化 眼附属器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瑞荣治疗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经验
3
作者 汤欣雨 王琰 徐瑞荣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徐瑞荣认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乃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痰毒瘀结为标,治需解毒祛痰以治标、扶正补虚以固本,选用益髓清毒经验膏方加减,标本兼顾,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共调... 徐瑞荣认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乃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痰毒瘀结为标,治需解毒祛痰以治标、扶正补虚以固本,选用益髓清毒经验膏方加减,标本兼顾,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共调。徐教授认为辨治MALT淋巴瘤应结合病症,参考西医辅助诊断结果,合理选择中药治疗。现以经典医案2则,介绍徐瑞荣治疗MALT淋巴瘤的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膏方 徐瑞荣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易文殊 许雪亮 +1 位作者 向前 江海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非霍奇金淋巴瘤 MALT淋巴瘤 NK/T细胞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居红格 谢建兰 +5 位作者 郭新建 李月红 韦萍 郑媛媛 金妍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 探讨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简称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5例眼结膜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 目的 探讨眼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简称为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5例眼结膜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复查和完善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4例进行Ig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42岁,病史平均20个月。(2)病理形态:黏膜下大量密集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并有模糊淋巴滤泡样结节。浸润细胞多为小~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细胞及单核样B细胞。(3)免疫表型:浸润细胞CD20、CD79a、BCL-2均(+),CD3、CD5、CD10、Cyclin D1、TdT均(-)。(4)Ig基因克隆性分析:4例均呈单克隆。(5)随访:随访时间2~35个月,截止随访日期,所有患者均生存,且病变无复发。结论 眼结膜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膜红肿突起为主要特征,镜下以小细胞样边缘带B细胞为主,具有典型MALT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惰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结膜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何小金 邢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90-797,共8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病,41例,19.5%)。2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3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眼附属器的Ig 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 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 IgG4 相关性疾病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程秀 王俊 +3 位作者 李丽 李佳辰 王瑾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1,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2周"于2020年8月26日入兰大二院,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上腹轻度压痛,腹部触及包块,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2周"于2020年8月26日入兰大二院,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上腹轻度压痛,腹部触及包块,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99CA125、CA199)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