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ntilated Double Skin Facade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Juan,CHEN You-ming,FANG Shan-sh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ergy Efficiency,MOE,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F for hot-summer zones,this paper explor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DSF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The main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for DSF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commented.If properly managed,the ventilated DSF with controlled shading devices can be used even in hot summe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IBILITY double-skin FACADES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simul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住宅供冷能源灵活性及对可再生能源自给率的影响
2
作者 艾代峰 郝小礼 +1 位作者 邓章 刘仙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向下调节中增加的冷量远低于普通住宅,最优时长为12:00—18:00。通过向下调节,低能耗住宅的可再生能源自给率达到79.8%,远超普通住宅的37.2%。经济性分析显示,低能耗住宅在向上和向下调节中均有收益,一天内节省电费分别为129元和1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灵活性 低能耗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可再生能源 蓄冷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街区小气候环境冬夏协同优化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精准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 潘文钰 《园林》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宜居性下降问题,目前基于气候适应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关注促进自然通风以缓解夏季热岛效应,尚忽视了其冬季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从气候调节视角切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在协同冬夏季小气候环境中的低效空间识别与精准修复技术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密集城区的189个街区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反演的方法对其冬、夏季小气候环境进行分析,聚类获得7类小气候特征街区。之后,叠加现状绿地生态网络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风环境结果,提取现状适于通风的生态廊道,从宽度、方向、类型等方面分析其潜在通风效能,耦合街区冬夏小气候环境特征,识别研判现状绿地生态网络在冬夏温湿环境调节上存在的低效问题,并提出冬夏协同的精准修复策略,为优化人居环境宜居性、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气候调节 温湿环境 生态修复 遥感反演 数值模拟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人舒适系统杭州住宅冬季热舒适与能耗
4
作者 陈淑琴 陈悦 +5 位作者 华颖 孔舒怡 张彦彤 王子煜 刘佳琪 徐怡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8,共9页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个人舒适系统 热舒适 供暖能耗 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驰 郭海鞍 +1 位作者 孟杰 刘海静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5,共14页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和建筑空间形态层级,提出从场地条件分析以利用本地资源、场地布局优化以改善微气候、建筑空间调整以提升能量管理、建筑界面更新以调控能量交换、多专业协作以集成系统化设计这五个方面构建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总体框架:而后结合长三角一带的案例研究和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最能体现工业建筑特点、绿色低碳目标与建筑设计手法三者相关性的十项设计策略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绿色建筑 工业建筑再利用 绿色低碳化改造 建筑空间形态类型 气候适应性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住宅冬季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柯瑶 王汝金 +3 位作者 张欢 聂颖 王寿川 宋哲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8,104,共9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较差的现状,在典型城市合肥进行了冬季住宅室内空气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与空气流速等客观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并对测试现场居民的室内着装、主观热感觉评价与热期望等进行问卷调查...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较差的现状,在典型城市合肥进行了冬季住宅室内空气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与空气流速等客观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并对测试现场居民的室内着装、主观热感觉评价与热期望等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地区住宅室内环境普遍偏冷,低于现行建筑热环境标准规定的热舒适范围,客观热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受访者虽对室内热湿环境接受度良好,但仍存在接近半数人员期望室内环境能够更加温暖,居民对冬季住宅热环境的改善需求较高。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PMV和热感觉投票TSV与室内操作温度关系,基于理论预测模型结果与实测值差异分析,确定该城市居民冬季实际的热中性温度为18.5 ℃,在可接受率为90%下的地区室内操作温度舒适范围为14.4~22.6 ℃。研究结果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家居环境热舒适的设计、营造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 热感觉投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线型平面办公建筑的低能耗形态
7
作者 应小宇 皇甫凡雨 +1 位作者 王贵 金佳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8-1437,共10页
针对折线型平面的办公建筑,选取其中最基本的“一折”平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以杭州、上海为主的折线型建筑案例的数据,以面宽、进深和折角等基础参数作为生成平面形态的边界条件;借助Python工具进行数学建模,生成不同形式的“一折... 针对折线型平面的办公建筑,选取其中最基本的“一折”平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以杭州、上海为主的折线型建筑案例的数据,以面宽、进深和折角等基础参数作为生成平面形态的边界条件;借助Python工具进行数学建模,生成不同形式的“一折”平面建筑模型;利用基于EnergyPlus平台的Designbuilder能耗软件对各模型进行全年能耗动态模拟;通过斯皮尔曼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能耗最大的两个平面形态参数,面宽进深比M_(1)和斜进深M_(2)。研究表明,一折平面存在形态临界点,面宽进深比的临界点为7.6,斜进深的临界点为32 m。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形态参数M_(1)、M_(2)与总能耗E_(1)相互映射的变化趋势,即M_(1)‒M_(2)‒E1的等高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折线型办公建筑 能耗模拟 平面形态参数 回归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热环境行为适应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红 郑文茜 +3 位作者 李百战 谈美兰 高亚锋 金振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5-1812,共8页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人们的行为适应性,于2008-10—2010-08对夏热冬冷地区重庆、武汉、南京3个城市的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进行热环境现场测试和热感觉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评价,得到3个城市80%居民...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人们的行为适应性,于2008-10—2010-08对夏热冬冷地区重庆、武汉、南京3个城市的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进行热环境现场测试和热感觉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评价,得到3个城市80%居民可接受的夏季室内温度的上限值分别为28.9,29.0和29.6℃;冬季室内温度下限值分别为13.9,14.1和14.3℃。通过统计分析居民的行为调节方式,认为该地区人们通过有规律地增减服装的手段来适应温度的变化,而开窗和使用电风扇是该地区居民用来改善夏季高温环境的有效适应性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非采暖空调建筑 热舒适 行为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极端天气状况下空气源热泵运行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益民 章程 付祥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0-1584,共5页
对夏热冬冷地区某住宅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在降雪天气状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制热量平均值较额定值下降约15%,瞬时值最大下降约30%;制热工况平均COP值为2.66,较额定值下降11.3%,包含除霜在内的运行周期平均COP值为2.... 对夏热冬冷地区某住宅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在降雪天气状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制热量平均值较额定值下降约15%,瞬时值最大下降约30%;制热工况平均COP值为2.66,较额定值下降11.3%,包含除霜在内的运行周期平均COP值为2.37,较额定值下降20.9%,除霜耗电量为总耗电量的9.2%;不受结霜影响的瞬时制热量最大值达到额定值的94%~98%;室内机风速变化引起的制热量变化幅度约为4%。分析表明,室外机在结霜状况下工作是导致制热量及COP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先进的除霜方式是降低结霜对制热量的影响与提高运行能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夏热冬冷地区 极端天气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住宅供暖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旭娟 闫増峰 +2 位作者 王智伟 阮丹 赵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5-870,共6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的现状问题,通过实地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典型城市进行了测试与统计分析,获得了城市住宅供暖方式使用的现状资料.并从地域气候条件、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居民行为特征、供暖经济投入及室内舒适度等...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的现状问题,通过实地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典型城市进行了测试与统计分析,获得了城市住宅供暖方式使用的现状资料.并从地域气候条件、住宅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居民行为特征、供暖经济投入及室内舒适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供暖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已成为必然趋势.进而建立了以舒适度和经济性为双目标的C-E供暖模式选择方法,并提出了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和新建住宅供暖模式选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住宅 供暖方式 C-E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为模式对外墙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阮方 钱晓倩 +1 位作者 钱匡亮 傅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针对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与该地区实际用能情况存在严重偏离的问题,在该气候区典型城市杭州开展居民空调用能行为的问卷调研,发现本地区居住建筑普遍具有间歇用能的特点,空调开启行为受人体热感... 针对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与该地区实际用能情况存在严重偏离的问题,在该气候区典型城市杭州开展居民空调用能行为的问卷调研,发现本地区居住建筑普遍具有间歇用能的特点,空调开启行为受人体热感受影响,室内气温偏离人体舒适度范围越大空调开启率越高.然后,采用De 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不同类别用能方式下居住建筑外墙内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连续用能方式下,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内保温;在不考虑容忍温度的间歇用能方式下,内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外保温.容忍温度可变的情况下,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相同的容忍温度临界点为夏季31.8℃、冬季13.4℃.当容忍温度低于临界点时,内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当容忍温度高于临界点时,外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合理规定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空调运行工况是准确评价外墙保温措施节能效果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居住建筑 外保温 内保温 间歇用能 容忍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基于热舒适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坚 周晋 +1 位作者 徐峰 张国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93-3697,共5页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的模拟分析,研究该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建筑围护结构变化对室内热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还可以此对比不同围护结构下建筑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居住建筑 评价指标 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义通风道规划探析——以武汉四新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洪亮平 余庄 李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3,共5页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与城市能耗的分析,从气候学、生态学、景观学与城市规划相互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广义通风道的概念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城市风场模拟等实验手段,分析了大尺度、复合型...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与城市能耗的分析,从气候学、生态学、景观学与城市规划相互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广义通风道的概念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城市风场模拟等实验手段,分析了大尺度、复合型城市通风道利用自然风和水体绿化的传输、蒸散功能,促进城市通风排热、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的工作原理。以武汉四新地区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了城市广义通风道的规划方法与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夏热冬冷地区 城市热岛 城市广义通风道 城市设计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热桥对建筑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孟能 吕忠 +3 位作者 莫天柱 阳江英 冷艳锋 杨丽莉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热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夏热冬冷地区热桥是否需要做保温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抛开热桥对结露的影响,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不同建筑形态的实例工程进行模拟定量研究,分析了热桥面积百分比的变... 热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夏热冬冷地区热桥是否需要做保温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抛开热桥对结露的影响,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不同建筑形态的实例工程进行模拟定量研究,分析了热桥面积百分比的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热桥部位有无保温层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热桥部位的保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节能 热桥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水平式外遮阳节能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凯 赖俊英 +2 位作者 钱晓倩 詹树林 阮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1-1437,共7页
为了准确模拟计算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规定的采暖计算期(90d)过长的问题,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杭州市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提出新的采暖计算期(40d)及空调计算期(... 为了准确模拟计算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规定的采暖计算期(90d)过长的问题,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杭州市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提出新的采暖计算期(40d)及空调计算期(81d),并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采暖计算期及空调计算期时,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降为3.2%,采暖电耗与空调电耗的比值为1.07,与调查所得的比值0.95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式外遮阳 采暖计算期 空调计算期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变墙体适用性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孔凡红 赵强 +2 位作者 车全越 徐杰 陈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956,共6页
外保温围护结构是我国目前实现"建筑节能规范"要求的主要措施,而相变围护结构因其蓄热量大、温度波动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需要针对性的研究在具体地区和气候条件下节能效果最好、最舒适的围护结构。针对夏热... 外保温围护结构是我国目前实现"建筑节能规范"要求的主要措施,而相变围护结构因其蓄热量大、温度波动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需要针对性的研究在具体地区和气候条件下节能效果最好、最舒适的围护结构。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通过对比围护结构相变材料层和保温层对围护结构能耗及内表面温度的影响,分析相变围护结构在夏热冬冷地区—湖南长沙的适用性。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沙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更适合使用外保温围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相变围护结构 外保温围护结构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技术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锦峰 黄欣鹏 吴志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简述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起源,分别从外墙、屋面、门窗及外遮阳4个方面说明了其围护结构的技术特征,并比较被动式节能建筑与未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区别,最后将两者的室内环境测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被动式节能建筑非... 简述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起源,分别从外墙、屋面、门窗及外遮阳4个方面说明了其围护结构的技术特征,并比较被动式节能建筑与未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区别,最后将两者的室内环境测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被动式节能建筑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节能建筑 围护结构 室内环境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绿化遮阳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熙 沈守云 +1 位作者 秦彦 高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随着对居住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于绿化遮阳的重视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采用植被与绿化遮阳来减少室内太阳辐射热,降低空调能耗,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已达成共识。通过介绍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常见的绿化遮阳技术与形式... 随着对居住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于绿化遮阳的重视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采用植被与绿化遮阳来减少室内太阳辐射热,降低空调能耗,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已达成共识。通过介绍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常见的绿化遮阳技术与形式,系统的归纳了不同绿化遮阳形式的节能效果,旨在进一步完善绿化遮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绿化遮阳 居住建筑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住宅可再生能源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淑琴 虞昂 +2 位作者 明焱 丁德 杨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5-804,共10页
针对目前研究中没有对近零能耗住宅光伏系统、光热系统及其储能设备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且未考虑光伏板、集热板安装位置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近零能耗住宅建筑为例,提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建筑能耗... 针对目前研究中没有对近零能耗住宅光伏系统、光热系统及其储能设备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且未考虑光伏板、集热板安装位置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近零能耗住宅建筑为例,提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建筑能耗综合值和光伏本地消纳率为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光伏板安装位置、装机容量,太阳能集热板安装位置、装机容量及蓄电池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若分别以年均系统花费最小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最优目标,与传统方案相比年均系统花费和建筑能耗综合值可分别降低15.8%和降低87.7%.若以年均系统花费最小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目标,则与传统方案相比建筑能耗综合值可以降低65.8%,但是年均系统花费会增加4.3%.若以光伏本地消纳最大和建筑能耗综合值最小为目标,则与传统方案相比建筑能耗综合值可以降低59.4%,但是年均系统花费会增加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系统 优化设计 近零能耗住宅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采暖空调计算期确定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傅新 钱晓倩 +2 位作者 钱匡亮 董凯 阮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基于1971年至2003年的大量实测气象数据,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20个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各城市在最冷(热)月平均温度及日较差、日均温度≤5℃(≥25℃)的天数和采暖、空调度日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探讨现有标准规定的3套计算期... 基于1971年至2003年的大量实测气象数据,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20个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各城市在最冷(热)月平均温度及日较差、日均温度≤5℃(≥25℃)的天数和采暖、空调度日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探讨现有标准规定的3套计算期的合理性,基于实测气象数据和离散性分析,提出新的计算期确定方法.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居住建筑的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计算期不仅影响采暖、空调能耗的总量,而且改变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气候差异 计算期 气象数据 离散性分析 能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