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ARC和AVPV中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的核团差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瑞 严翊 谢敏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0-817,共8页
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是调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能够接收各种神经传导物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信号输入,引起HPG轴的级联反应。下丘脑弓状核(ARC)和前腹侧脑室周围核团(AV... 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是调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能够接收各种神经传导物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信号输入,引起HPG轴的级联反应。下丘脑弓状核(ARC)和前腹侧脑室周围核团(AVPV)中的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可以调控GnRH的分泌和释放,影响性腺激素的分泌。近年来研究发现,性激素能够对下丘脑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产生反馈调节,且具有核团差异性。本文就性激素在下丘脑ARC和AVPV中对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反馈调节的差异性进行了综述,探讨下丘脑中不同核团对性激素刺激作用产生的不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 弓状核 前腹侧脑室周围核团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2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去卵巢大鼠骨和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11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别用淫羊藿苷小、中、大剂量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骨和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ER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E2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胫骨和下丘脑弓状核ERβ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ERβ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50.0和100.0 mg.kg-1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椎骨骨密度、胫骨和下丘脑弓状核ER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ERβ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改善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对子宫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选择性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不同核团ERβmRNA表达水平有关,调节下丘脑功能活动是其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卵巢切除术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丘脑 雌激素受体β 下丘脑室旁核 视上核 弓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河125断层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浊积扇和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坤 钟建华 +1 位作者 艾合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 高玉飞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102,共8页
通过对河125断层几何学特征的分析发现弧形断裂平行于断层走向剖面上表现为断槽、断脊组合;垂直于断层走向剖面上断层分为竖滑段、倾滑段和平滑段3段,生长指数规律为弧中大于弧翼,断层倾角规律为弧中小于弧翼。断裂的几何学特征与运动... 通过对河125断层几何学特征的分析发现弧形断裂平行于断层走向剖面上表现为断槽、断脊组合;垂直于断层走向剖面上断层分为竖滑段、倾滑段和平滑段3段,生长指数规律为弧中大于弧翼,断层倾角规律为弧中小于弧翼。断裂的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具有相关性。断层几何学特征对浊积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平面上,弧中位置浊积扇最发育,弧翼为不同浊积扇的分界线;断槽为浊积砂体的补给通道,断脊为扇体不同补给区的分水岭;垂向上,倾滑段下部发育远岸浊积扇,中上部发育滑塌浊积岩,形成典型的弧扇对应现象。断层对油藏的控制表现为:控制储层展布、改善储层物性、沟通油源和形成生长背斜及断鼻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扇对应 弧形断裂 浊积扇 东营凹陷 河125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后导致骨质疏松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浩宇 刘锡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破坏下丘脑弓状核对 SD大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和结果 新生期 SD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 ,饲养至 10 0天 ,可导致下丘脑弓状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身长明显短于对照鼠 ;实验组胫骨长为 3.69&... 目的 观察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破坏下丘脑弓状核对 SD大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和结果 新生期 SD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 ,饲养至 10 0天 ,可导致下丘脑弓状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身长明显短于对照鼠 ;实验组胫骨长为 3.69± 0 .19cm(平均数±标准误 ) ,对照组为 4 .4 6±0 .18cm,二组比较 ,P<0 .0 1;骨骼生长发育障碍、骨小梁明显破坏 ,出现明显骨质疏松。结论 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单钠 下丘脑弓状核 骨骼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布压力作用下圆弧双铰拱对称和反对称失稳的折迭突变和尖点突变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岳 刘瑞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建立了径向均布压力作用下圆弧双铰拱正对称失稳和反对称失稳的折迭和尖点突变模型,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两个失稳过程的各种性态,求解拱失稳时的临界荷载,给出拱屈曲后路径与荷载的初步关系。
关键词 圆弧双铰拱 失稳临界力 折失突变 尖点突变 拱形结构 均匀压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几何学特征及对浊积岩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志坤 钟建华 艾合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解释断层下降盘浊积砂体横向不均一的控制机理,从河125断层几何特征入手,剖析了断层形态与浊积砂体的关系,发现弧形断裂平行于断层走向剖面上为断槽、断脊组合;在垂直于断层走向剖面上断层可分为竖滑段、倾滑段和平滑段三段。生长指... 为解释断层下降盘浊积砂体横向不均一的控制机理,从河125断层几何特征入手,剖析了断层形态与浊积砂体的关系,发现弧形断裂平行于断层走向剖面上为断槽、断脊组合;在垂直于断层走向剖面上断层可分为竖滑段、倾滑段和平滑段三段。生长指数规律为弧中大于弧翼;H/L指数为弧中小于弧翼。断裂的几何学特征与动力学、运动学特征具有相关性,断裂不同位置几何学特征的不同反映了断裂动力学、运动学特征的差异。断层对浊积岩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弧中对应浊积扇最发育区,弧翼为不同浊积扇的分界线;断槽为浊积砂体的补给通道;断脊为扇体不同补给区的分水岭,形成了典型的弧扇对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扇对应 弧形断裂 浊积扇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弧构造的垂直形变场与水平位移场及其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伟 罗灼礼 陈尚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本文根据水平构造应力作用,推导了弧形构造的理论垂直形变场、水平位移场和应力场,进而对全球性的岛弧构造带在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等方面的特征给出了新的解释;提出岛弧等弧形构造主要是在弧形构造位移场、应力场作用下逐... 本文根据水平构造应力作用,推导了弧形构造的理论垂直形变场、水平位移场和应力场,进而对全球性的岛弧构造带在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等方面的特征给出了新的解释;提出岛弧等弧形构造主要是在弧形构造位移场、应力场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而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是次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构造 垂直形变场 水平位移场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未发生旋转的古地磁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千军 时保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沉积中心经历弧形迁移,盆地是否发生旋转具有争议。根据古地磁数据计算古纬度表明,四川盆地晚二叠世以来主要经历了大规模北向漂移、南向漂移、快速北向漂移过程。以现有精度古地磁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 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沉积中心经历弧形迁移,盆地是否发生旋转具有争议。根据古地磁数据计算古纬度表明,四川盆地晚二叠世以来主要经历了大规模北向漂移、南向漂移、快速北向漂移过程。以现有精度古地磁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其相对于欧亚大陆、扬子地块旋转量都小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值,相对于欧亚大陆和扬子地块都没有有效意义的旋转。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沉积中心的弧形迁移,反映了周缘造山带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对四川盆地沉降及沉积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弧形迁移 古地磁 旋转 沉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