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特性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1
作者 罗建 夏豪 +1 位作者 钟加勇 张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8-169,共12页
为解决消弧线圈补偿暂态特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提出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特性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利用消弧线圈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情况下故障线路特有的消弧线圈掉相补偿特性,形成基于消弧线圈掉相补偿特性的选... 为解决消弧线圈补偿暂态特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提出基于消弧线圈补偿特性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利用消弧线圈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情况下故障线路特有的消弧线圈掉相补偿特性,形成基于消弧线圈掉相补偿特性的选线方法。针对消弧线圈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状况,利用故障线路电流幅值衰减程度大于非故障线路的消弧线圈衰减补偿特性,构成基于消弧线圈衰减补偿特性的选线方法。通过适应性仿真分析和现场案例分析表明:基于消弧线圈掉相补偿特性选线方法可实现单线选线,且不受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和高阻接地的影响。基于消弧线圈衰减补偿特性的选线方法也可单线选线且不受零序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的影响,但会受到高阻接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单相接地 消弧线圈补偿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网谐振接地故障辨识与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庆 王铁 +3 位作者 刘坤 晋陈军 齐郑 王天硕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8-533,共6页
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诊断技术对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情况,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提出了辨识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的方法,以及利用随调式消弧线圈谐波注入的... 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诊断技术对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情况,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提出了辨识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的方法,以及利用随调式消弧线圈谐波注入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技术。在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首先通过零序电压和相电压的特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类型;然后通过短时闭锁随调式消弧线圈的滤波装置,使随调式消弧线圈的谐波电流短时注入到电网中。系统中的FTU及DTU元件分析零序电流中三次谐波含量,以三次谐波含量作为判据准确辨识检测点是否位于故障路径上,最终实现故障区段定位。在EMTP/ATP软件中搭建不同接地情况下的10kV配电网络仿真模型并分析,仿真运行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接地电流,区段定位精度可达95%以上。该方法适用于金属性接地、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故障诊断,满足实用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随调式消弧线圈 谐波分析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内资源的新型无功功率支撑与接地故障调控复合装置
3
作者 唐立军 钱信君 +3 位作者 刘红文 涂春鸣 黄泽钧 郭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凭借兼具无功功率支撑(reactive power support,RPS)与接地故障调控(grounding fault control,GFC)能力,复合装置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有复合装置存在容量过高、需要额外附加供电装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充分利用既有站内资源的... 凭借兼具无功功率支撑(reactive power support,RPS)与接地故障调控(grounding fault control,GFC)能力,复合装置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有复合装置存在容量过高、需要额外附加供电装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充分利用既有站内资源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站内资源的新型无功功率支撑与接地故障调控复合装置(RPS and GFC composite device,RGCD)。首先,介绍RGCD的拓扑结构与运行原理,RGCD由站内电容器、站内消弧线圈和多功能变流器(multi-functional converter,MC)构成,当电网正常运行时,站内电容器补偿负荷所需的大部分无功功率,剩余部分由MC进行补偿;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站内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站内消弧线圈和MC进行接地故障调控,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均实现了MC容量降低。其次,分析接地故障调控期间的能量流动机理,并提出基于直流侧电压稳定的P-Q两相消弧方法,实现免供电装置下RGCD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拓扑及运行原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消弧 单相接地故障 消弧线圈 站内电容器 多功能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
4
作者 赵福平 范松海 +4 位作者 尚豪 汪康康 曾德华 宁文军 赵莉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共7页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 穿越林区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经树竹高阻接地时产生电弧点燃树叶,是林区火灾的一个潜在诱因,因此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消弧非常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电容器组投入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柔性消弧策略,文章设计了投入过补偿消弧线圈后,根据消弧线圈电压和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差值,计算平衡过补偿感性电流所需电容;依据需求容量选择性逐级投入电容器组,从而实现柔性补偿以达到消弧目的。所提方法无需实时测量容性电流,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消弧策略能够将故障点电流降低至原故障电流的0.022%,并可有效抑制暂态零序电流,对于不同的故障电阻和故障位置均能实现良好的消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 柔性消弧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混合柔性消弧方法
5
作者 王义凯 郑海然 +3 位作者 乔健 尹项根 汤宸骁 欧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123,共7页
有源消弧方法能够实现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可靠消弧,但需要大容量逆变电源,体积大且造价高,工程应用受限。为降低逆变电源容量,提出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混合柔性消弧方法,将双频有源消弧方法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相结合,利用消弧线圈补... 有源消弧方法能够实现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可靠消弧,但需要大容量逆变电源,体积大且造价高,工程应用受限。为降低逆变电源容量,提出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混合柔性消弧方法,将双频有源消弧方法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相结合,利用消弧线圈补偿接地故障电流中大部分的基波分量,剩余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通过有源消弧装置实现补偿。在可靠实现接地故障消弧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极大地减小逆变电源的容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仿真和动模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接地故障 混合柔性消弧 双频有源消弧 消弧线圈 逆变电源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过渡电阻估计
6
作者 刘健 丁俊鹏 +4 位作者 杨东明 王毅钊 常小强 张志华 张小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32,共9页
为了通过单相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差异来判断故障是发生在电缆段还是架空段,研究了小电流接地配电网中过渡电阻的估计方法。首先,论述了4种修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全近似估计法,即直接采用观测到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和正常时的相电... 为了通过单相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差异来判断故障是发生在电缆段还是架空段,研究了小电流接地配电网中过渡电阻的估计方法。首先,论述了4种修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全近似估计法,即直接采用观测到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和正常时的相电压来估计过渡电阻,以及接地电流幅值修正法、接地电流全相量修正法和接地电流全相量+等效零序电压源幅值修正法。其次,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定量误差分析,并探讨了典型馈线负荷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全近似估计法的误差较大,但各种修正措施都有助于提高过渡电阻的估计精度。然后,采取接地电流全相量+等效零序电压源幅值修正法后,在典型馈线负荷分布情况下,虽然在低阻接地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大,但其绝对误差并不大,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过渡电阻估计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变为小电阻的改造方法及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议华 邱爽 +1 位作者 薛思祥 阎鼎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缆在10 kV配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各种弊端不断凸显,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势则越发明显。介绍了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改造为小电阻的总体思路及流程,并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缆在10 kV配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各种弊端不断凸显,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势则越发明显。介绍了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改造为小电阻的总体思路及流程,并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络 消弧线圈接地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并联运行下的误判案例分析
8
作者 邓军 周强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0期58-61,共4页
对某化工企业10 kV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2套MXJD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在并联运行下的误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案例的现象、原因、影响和处理过程探讨,剖析MXJD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数据共享等关键参数,... 对某化工企业10 kV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2套MXJD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在并联运行下的误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案例的现象、原因、影响和处理过程探讨,剖析MXJD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数据共享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在并联运行时的一些建议,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并联运行 消弧线圈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匝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新方法 被引量:47
9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1 位作者 张勤 陈家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5-78,共4页
对调匝式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提出了利用谐振法结合曲线拟合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找出谐振点左右的3点,代入拟合曲线方程,求出谐振点的感抗值(等于系统容抗),由此求出电容 电流。该方法具有状态识别功能,能区分线路投切状态和调谐状... 对调匝式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提出了利用谐振法结合曲线拟合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找出谐振点左右的3点,代入拟合曲线方程,求出谐振点的感抗值(等于系统容抗),由此求出电容 电流。该方法具有状态识别功能,能区分线路投切状态和调谐状态,无需相互通信便可实现变电站 内部和变电站之间的多台消弧线圈的自动并联。模拟电网试验和现场运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匝式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谐振法 曲线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法与相位法的新型消弧线圈 被引量:19
10
作者 纪飞峰 王崇林 +2 位作者 牟龙华 刘建华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73-77,共5页
分析了当前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法与相位法相结合的新型消弧线圈设计方案,介绍了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和装置结构。该方法利用了零序电压U0与脱谐度v关系曲线的对称性以及U0与线电压UBC的相位关系... 分析了当前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法与相位法相结合的新型消弧线圈设计方案,介绍了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和装置结构。该方法利用了零序电压U0与脱谐度v关系曲线的对称性以及U0与线电压UBC的相位关系,无需反复调节消弧线圈电感值就可快速、精确地跟踪测量电网电容电流。根据该方法研制出的新型消弧线圈试验和现场运行均表明,该型消孤线圈具有响应速度快、补偿精度高、无机械动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电容电流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铁磁谐振消谐措施的仿真比较研究 被引量:72
11
作者 周浩 余宇红 +2 位作者 张利庭 张元龙 楼其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4-34,共11页
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以嘉兴电力局斜桥变电所10kV配电网为模型,利用EMTP程序对PT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串... 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以嘉兴电力局斜桥变电所10kV配电网为模型,利用EMTP程序对PT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串单相PT、经消弧线圈接地、PT开口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或者分频消谐装置等多种消谐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和综合比较,发现中性点串单相PT的方式在消谐能力和全局性方面不如中性点串非线性电阻方式;在非线性电阻消谐方式下,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和三次谐波滤波器可以较好地解决零序电压偏高的问题。此外,文章还定量研究了采用消弧线圈消谐的有效数值范围,分析了分频消谐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很好消谐的原因,并对其他一些消谐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作者的工作可以为电力部门进行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防治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非线性电阻 单相PT 消弧线圈 阻尼电阻 仿真研究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ABER软件包辅助设计一种可连续调节消弧线圈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和平 江渝 +1 位作者 邓力 叶一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72-76,共5页
闸流式消弧线圈是一种快速、可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由于这种消弧线圈结构特殊,同时又必须满足系统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出能满足要求的闸流式消弧线圈比较困难。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仿真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消弧线圈的铁心模型、线圈模... 闸流式消弧线圈是一种快速、可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由于这种消弧线圈结构特殊,同时又必须满足系统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出能满足要求的闸流式消弧线圈比较困难。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仿真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消弧线圈的铁心模型、线圈模型;然后,根据消弧线圈的实际结构将建立的铁心和线圈模型组合构成消弧线圈的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反映了消弧线圈的基本电磁特性,还反映了消弧线圈的空间结构,其模型的电磁参数根据其空间结构参数计算;最后,建立消弧线圈系统的测试模型。利用SABER仿真软件对设计消弧线圈的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估算,通过实验和仿真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仿真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消弧线圈的特性;利用该设计方法提供的参数制成的消弧线圈产品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SABER软件包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电容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熊娅俐 陈乔夫 +2 位作者 盛建科 王恩维 张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为利于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即向消弧线圈二次侧线圈注入变频小电流,寻找系统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励磁电抗的谐振频率,可直接计算出系统对地电容值。此法用于磁通补偿消弧线圈时,不增加系统硬件成本,并... 为利于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即向消弧线圈二次侧线圈注入变频小电流,寻找系统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励磁电抗的谐振频率,可直接计算出系统对地电容值。此法用于磁通补偿消弧线圈时,不增加系统硬件成本,并可直接得到调节消弧线圈电抗值所需的重要参数—电流补偿系数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注入信号 电容检测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频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丛伟 李盼盼 +4 位作者 李洪涛 王勇焕 刘振伶 张晓峰 陈远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85-189,共5页
目前大多数消弧线圈补偿方案都是基于测量故障发生后的分布电容电流大小而展开的,属于故障后补偿,该类方案难以满足分布电容电流较大系统的补偿要求。提出基于恒频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方案,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即可准确测得分... 目前大多数消弧线圈补偿方案都是基于测量故障发生后的分布电容电流大小而展开的,属于故障后补偿,该类方案难以满足分布电容电流较大系统的补偿要求。提出基于恒频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方案,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即可准确测得分布电容,并根据设定的脱谐度自动调节消弧线圈,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前就可做好补偿准备。对于运行方式灵活、分布电容经常变化的配电网,能够快速、准确跟踪分布电容的变化,达到理想的补偿效果。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系统的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用来监视系统的绝缘情况。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场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恒频注入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方案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敏度,能够较好地满足现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频注入信号 消弧线圈 跟踪补偿 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自动消弧装置的测量跟踪问题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陈家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87,共4页
精确地测量、准确地跟踪是自动消弧装置精确补偿系统电容电流、有效熄灭接地点电弧的前提和基础。在模拟试验和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容电流测量精度的几个问题,如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系统阻尼率、互感器二次负载、启动... 精确地测量、准确地跟踪是自动消弧装置精确补偿系统电容电流、有效熄灭接地点电弧的前提和基础。在模拟试验和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容电流测量精度的几个问题,如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系统阻尼率、互感器二次负载、启动采样时机的选取,提出了修正公式和应对措施;讨论了跟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配电网 测量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可控的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被引量:23
16
作者 盛建科 陈乔夫 +2 位作者 熊娅俐 张宇 贾正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3,共6页
提出了一种不产生谐波,宽范围自动快速补偿对地电容电流的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设计原理,其核心是基于磁通可控的大容量连续可调电抗器,而系统对地电容检测采用频率扫描法。文中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并说明了系统实现接地故障时电抗... 提出了一种不产生谐波,宽范围自动快速补偿对地电容电流的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设计原理,其核心是基于磁通可控的大容量连续可调电抗器,而系统对地电容检测采用频率扫描法。文中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并说明了系统实现接地故障时电抗器与对地电容自动调谐的方法。样机实验证实了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磁通 可控 可调电抗 对地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与接地故障转移装置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新泉 齐郑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71-75,共5页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的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兼有快速熄...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的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兼有快速熄灭电弧和减小接地电流的优点,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方法 消弧装置 消弧线圈 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电力网自动调谐的新方法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玲玲 孙鹤旭 王晓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0,共4页
采用新的测量原理,提出了可同时对谐振接地电力网脱谐度和电容电流进行实时测量的新方法。测量过程在线进行,不启动消弧线圈的调谐机构,不干扰电网的正常运行,适宜用于电网的实时监测系统。在准确测量脱谐度和电容电流的基础上,可实现... 采用新的测量原理,提出了可同时对谐振接地电力网脱谐度和电容电流进行实时测量的新方法。测量过程在线进行,不启动消弧线圈的调谐机构,不干扰电网的正常运行,适宜用于电网的实时监测系统。在准确测量脱谐度和电容电流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调谐。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消弧线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 自动调谐 电容电流 谐振接地 电力系统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器可控负载原理的新型消弧线圈 被引量:19
19
作者 程路 陈乔夫 +2 位作者 张宇 卜开伟 杨玮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77-81,共5页
介绍了当前消弧线圈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范围自动连续可调且谐波污染小的新型消弧线圈设计原理。其核心是基于可控电流源负载的变压器,通过控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实现变压器一次侧等效电抗的调节,二次侧电流的跟踪控... 介绍了当前消弧线圈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范围自动连续可调且谐波污染小的新型消弧线圈设计原理。其核心是基于可控电流源负载的变压器,通过控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实现变压器一次侧等效电抗的调节,二次侧电流的跟踪控制由电压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实现。采用变压器二次侧多支路的方法可以实现装置的大容量。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方案的原理,并介绍了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800 kVA样机试验证明了原理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变压器 电流控制 逆变器 多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7
20
作者 刘渝根 王建南 +1 位作者 米宏伟 马晋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55-3362,共8页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新型接地方式可有效抑制单相接地时刻的瞬态过电压,当接地故障发生于架空线末端时,中性点、母线和故障点上的瞬态过电压降幅分别为34.7%、25.3%和18.5%;同时,该新型接地方式能够避免虚幻接地现象发生,并且在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通过切换并联电阻以实现准确的故障选线。该新型接中性点地方式对于配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瞬态过电压 弧光接地 ATP-EMTP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