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钨极TIG电弧耦合物理特性及高效稳定燃烧机制分析
1
作者 梁晓梅 杜兵 +4 位作者 周鑫 滕彬 黄瑞生 张彦东 陈晓宇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8,97,共9页
借助高速摄像采集四钨极TIG电弧引燃放电、稳定燃烧过程中电弧的图像信号,并将特征参数进行定量化转变,分析钨极间距、电弧弧长、沉积电流对四TIG电弧耦合过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四TIG电弧稳定燃烧作用机理及影响多电弧热效应的关... 借助高速摄像采集四钨极TIG电弧引燃放电、稳定燃烧过程中电弧的图像信号,并将特征参数进行定量化转变,分析钨极间距、电弧弧长、沉积电流对四TIG电弧耦合过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四TIG电弧稳定燃烧作用机理及影响多电弧热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单一钨极沉积电流≤160 A、电弧弧长≤5 mm、钨极间距≤6 mm时电弧稳定性较好,且与钨极间距的作用相比,电弧弧长、沉积电流对电弧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小,钨极间距可以显著影响四钨极TIG电弧稳定性;当钨极间距为2 mm时,四钨极TIG电弧在自磁收缩和安培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四钨极TIG电弧形成公共导电通道,此时四钨极TIG电弧稳定性最好、电弧热源有效利用率最高,当钨极间距为8、10 mm时电弧稳定性和热源有效利用效率均显著降低,钨极间距为2 mm时,熔化能约为钨极间距为10 mm时熔化能的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钨极TIG电弧 诱导放电 公共导电通道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抽芯注塑模具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荣星 肖国红 +1 位作者 韦祥轩 蔡部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6,153,共6页
基于圆弧抽芯注塑模具,根据塑件结构及材料性能特点,对浇口的位置及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CAE模拟分析得到位于填充末端、最大壁厚处的塑件最大变形量为0.739 mm,变形量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以油缸作为驱动动力源,通过齿条驱动齿轮、内... 基于圆弧抽芯注塑模具,根据塑件结构及材料性能特点,对浇口的位置及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CAE模拟分析得到位于填充末端、最大壁厚处的塑件最大变形量为0.739 mm,变形量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以油缸作为驱动动力源,通过齿条驱动齿轮、内齿轮旋转,实现抽芯动作;将内齿轮设计为异形非标齿轮,减少了所占空间,实现了1模2腔布局。为解决圆弧型芯冷却水路难以加工的问题,设计的加工工序为先按照直型芯进行粗加工,钻孔加工型芯冷却水路,然后,将型芯加热弯曲为所需形状,并进行调质处理,最后对型芯进行精加工使其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随形冷却效果。传动机构关键参数采用理论计算与CAE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校核效率提高了约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抽芯 加工工序 随形水路 参数校核 注塑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融合和ECA-1DCNN的航空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锋 苏忠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7-1945,共9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航空交流线路中出现的串联故障电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融合和加入高效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ECA)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的故障检测算法。...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航空交流线路中出现的串联故障电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融合和加入高效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ECA)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的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搭建航空交流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负载选择多类型、多参数值进行电流信号的采集;其次,为了保留更多的故障信息,分析其特征频段,经过大量数据验证,航空串联电弧在发生时,1 000~4 000 Hz分量具有一定的占比,因此将原始信号与特征频段进行融合,融合后的一维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最后,搭建ECA-1DCNN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K折交叉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到测试集平均准确率为97.96%。该方法网络层数较少,计算快速,避免了复杂时频域计算过程,较为智能,对航空串联电弧检测装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弧 高效注意力机制 特征频段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K折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破岩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方法
4
作者 刘毅 廖洪彬 +3 位作者 程晋 李柳霞 林福昌 赵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5,共9页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区域。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岩石中电弧等离子体通道的阻抗模型,采用迭代优化算法获取阻抗模型参数的近似最优解,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基于优化参数,利用实测电流电压数据预测了等离子体通道的长度。模型预测的等离子体通道长度与实测值的绝对误差均处于毫米量级,且两者的相对误差小于10%,为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电源-电极负载的匹配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高压脉冲放电破岩 电弧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节沟道磨削用椭球砂轮设计及优化
5
作者 王勇 项贺 +1 位作者 朱嘉敏 金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为提高等速万向节中星形套椭圆形弧沟道的加工精度,在分析了万向节沟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椭球砂轮磨削星形套沟道的方案,针对此方案,对砂轮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初步得到了椭球砂轮的基本尺寸;根据砂轮的实际磨削状态,对砂轮形状... 为提高等速万向节中星形套椭圆形弧沟道的加工精度,在分析了万向节沟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椭球砂轮磨削星形套沟道的方案,针对此方案,对砂轮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初步得到了椭球砂轮的基本尺寸;根据砂轮的实际磨削状态,对砂轮形状进行了结构优化,为验证优化后砂轮形状的正确性,利用UG和VERICUT软件分别对球笼沟道磨床磨削沟道的加工过程和用新型椭球砂轮磨削沟道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后者误差有所减小,从理论上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沟道 砂轮设计 砂轮形状 结构优化 球笼沟道磨床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及分系统雷电效应标准及测试浅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功 蒋东 +2 位作者 王奇福 曾世超 王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对国内外关军用及民用飞机平台、分系统及设备雷电标准进行分析,针对雷电直接效应和雷电间接效应的所有测试项目,详述每个测试项目的适用区域、波形要求、测试配置等。结合现有国内雷电设计验证标准及测试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测试设备... 对国内外关军用及民用飞机平台、分系统及设备雷电标准进行分析,针对雷电直接效应和雷电间接效应的所有测试项目,详述每个测试项目的适用区域、波形要求、测试配置等。结合现有国内雷电设计验证标准及测试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测试设备与试验验证技术匹配性、扩展军用标准测试领域、统一同军种同一平台要求等建议。通过对军用机载平台、设备及分系统关于雷电设计验证标准及测试的分析,为相关产品设计师及试验人员提供设计指标参考,明确产品关于雷电防护的设计要求及验证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设计费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直接效应 雷电间接效应 初始先导附着 扫掠通道附着 电弧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输水状态辨识的弧形闸门过流能力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晓辉 刘巧银 +3 位作者 张召 屠绎炜 韩子钧 徐璐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050,共10页
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是实现调水系统科学调度以及平稳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调水工程数字孪生建设的重要水利专业模型之一,调度运行中虽已积累大量监测数据,但水流状态受节制闸调度指令影响,当前稳定输水状态被破坏,待调度完成后再次达到... 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是实现调水系统科学调度以及平稳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调水工程数字孪生建设的重要水利专业模型之一,调度运行中虽已积累大量监测数据,但水流状态受节制闸调度指令影响,当前稳定输水状态被破坏,待调度完成后再次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而监测设备无法识别过渡状态,虽然监测数据符合实际情况,但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不利于参数率定,直接影响过流计算的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稳定输水状态辨识方法,通过分析原始监测数据下流量系数变化值的分布规律得到其变化阈值。基于此,从监测数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稳态数据集,结合量纲分析方法利用稳态数据率定参数,进行过闸流量计算。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金水河节制闸、淇河节制闸和七里河节制闸为例,对比分析利用原始监测数据和稳态数据率定参数后的流量误差效果。结果表明:流量平均相对误差从7.26%、3.35%和3.80%减少至6.55%、3.22%和2.19%。该研究提高了闸门水力计算精度,为进行高精度输水调度模拟预演及决策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调水工程 数字孪生 稳定输水状态 弧形闸门 流量计算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道冷却的水卡式量热计结构优化与试验分析
8
作者 文鹏 陈连忠 +1 位作者 陈丁 陈智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9-996,共8页
高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气动加热环境,最高气流温度可达上万摄氏度,常用量热计在如此高的气流温度下,缺乏良好的热流测试性能和热负荷生存能力。为解决地面试验中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表面高热流的连续、精准测量难题,研发了一... 高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气动加热环境,最高气流温度可达上万摄氏度,常用量热计在如此高的气流温度下,缺乏良好的热流测试性能和热负荷生存能力。为解决地面试验中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表面高热流的连续、精准测量难题,研发了一种基于微流道冷却的新型水卡式量热计,其内部微型流道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新型水卡式量热计的微流道尺寸与布局,与同一冷壁热流的传统水卡式量热计相比,其核心区域温升降低近50%,验证了微流道水卡式量热计在极端热环境下的测试能力和生存能力。电弧加热射流试验结果表明:微流道水卡式量热计可以同步测量压力、温度、热流数据,实现了高温流场参数的集成化辨识,并具有良好动态响应特性;最大热流测量值超过18 MW/m^(2),测量绝对偏差和平均偏差分别控制在3.44%与±1.7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计量 微流道冷却 水卡式量热计 3D打印 电弧加热射流 集成化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多波束弧形阵列SAR成像方法研究
9
作者 徐伟 刘凡 +2 位作者 黄平平 谭维贤 乞耀龙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2-931,共10页
弧形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广域观测的新体制微波成像系统,相比于线性阵列合成孔径雷达,弧形阵列SAR能够有效克服常规成像雷达前视、侧视、下视等观测视角单一的问题,弥补了常规成像模式的不足。方... 弧形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广域观测的新体制微波成像系统,相比于线性阵列合成孔径雷达,弧形阵列SAR能够有效克服常规成像雷达前视、侧视、下视等观测视角单一的问题,弥补了常规成像模式的不足。方位多波束技术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获取高分辨宽覆盖测绘能力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首先构建了多波束弧形阵列SAR系统的方位向多通道信号模型,并通过传统的方位多通道重建方法进行成像仿真,成像结果出现虚假目标,由于传统的多通道重建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线性阵列,所以通过分析回波斜距的数学几何模型推导出了多波束弧形阵列SAR相比于线性阵列SAR多了一个附加相位,与弧形阵列天线结构相结合,附加相位由子孔径角度引起,因此方位多通道回波数据中相位误差是由多通道弧形阵列SAR的子孔径角度引起,从而导致多通道不均衡,所以传统的多通道重建方法不能够直接用于弧形阵列SAR的成像处理中,为了实现弧形阵列SAR系统的静止目标聚焦成像,提出了适用于弧形阵列SAR系统的方位多通道重建方法,在进行多通道重构和合并之前,对方位通道间的附加相位进行补偿,避免方位欠采样,然后根据弧形阵列方位多通道脉冲响应重构方位多通道数据,该方法可以很好的抑制了虚假目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阵列SAR 多通道重建 相位误差 方位多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头压缩段结构对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于玉真 赵金库 +3 位作者 王昊 张王康 刘贺 张长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PP管材直线形和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模型,将挤出机头流道压缩段形状设计成直线形和双弧形,运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PP熔体在不同压缩段结构下熔... 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PP管材直线形和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模型,将挤出机头流道压缩段形状设计成直线形和双弧形,运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PP熔体在不同压缩段结构下熔体的流动情况,分析不同压缩段结构对机头流道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线形相比,双弧形压缩段挤出机头流道内熔体平均流动速度提高了12.5 mm/s;压缩段末端截面处的最大流动速度增大了2.37 mm/s,缩短了熔体在压缩段流道内的停留时间;平均挤出压力提高了2.6 MPa,增强了熔体的塑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机头 双弧形压缩段 流动速度 挤出压力 压缩段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梯形断面溃坝洪水最大流量解析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利中 宁碧波 +2 位作者 胡彪 田伟利 王永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利用特征变换,将Saint-venant方程组变成特征线方程组,即不变量形式。本文对弧形断面和任意梯形断面不变量中的被积函数用级数展开再积分,得到了Riemann不变量的初等表达式;进一步,获得了弧形断面和任意梯形断面无因次水深方程;最后,导... 利用特征变换,将Saint-venant方程组变成特征线方程组,即不变量形式。本文对弧形断面和任意梯形断面不变量中的被积函数用级数展开再积分,得到了Riemann不变量的初等表达式;进一步,获得了弧形断面和任意梯形断面无因次水深方程;最后,导出了任意梯形和弧形断面溃坝洪水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量解析解。本文方法可用来预报任意梯形和弧形断面溃坝洪水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解 溃坝洪水 Riemann不变量 特征变换 任意梯形断面 弧形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六圆弧蛋形断面水面线的近似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昌 贾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2-958,1000,共8页
根据蛋形断面的几何参数,计算了水深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断面面积、湿周、水力半径;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了相对面积21A/r、相对湿周1χ/r、相对水力半径1R/r、参数j′、Fr′2与相对水深1h/r的近似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明渠水面线的一般... 根据蛋形断面的几何参数,计算了水深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断面面积、湿周、水力半径;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了相对面积21A/r、相对湿周1χ/r、相对水力半径1R/r、参数j′、Fr′2与相对水深1h/r的近似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明渠水面线的一般计算公式给出了分段试算法和积分法两种近似计算六圆弧蛋形断面水面线的方法,其中积分法为显函数关系式。由算例结果可以看出,与分段试算法相比,积分法可以直接计算水平线,更方便;采用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最大相差程度为1.44%,精度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圆弧蛋形断面 明渠 水面线 近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电弧通道发展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毅 赵勇 +2 位作者 任益佳 林福昌 李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525-3534,共10页
针对基于Braginskii阻抗模型求解电弧通道注入能量时,与实验设置相关的放电系数求解过程复杂,且结果难以准确地反映电弧通道发展特性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电弧通道电压、电流的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电弧通道发展过程分析方法。采用“活塞... 针对基于Braginskii阻抗模型求解电弧通道注入能量时,与实验设置相关的放电系数求解过程复杂,且结果难以准确地反映电弧通道发展特性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电弧通道电压、电流的水中大电流脉冲放电电弧通道发展过程分析方法。采用“活塞”模型阐述通道快速膨胀过程及激波产生机理,提出基于电弧通道电压、电流实测数据剥离电感分量计算注入通道能量的方法,借助能量平衡方程对通道发展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与基于传统Braginskii阻抗模型的求解结果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电弧通道的加速膨胀特性,为深入探究电弧通道的发展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放电 脉冲大电流 电弧通道 能量平衡方程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石娇 王正中 +3 位作者 张丰丽 肖旻 李爽 杨晓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3-219,共7页
【目的】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础上,对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进行研究,为弧底梯形衬砌渠道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将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简化为简支梁结构并建立其冻胀力学模型,在考虑... 【目的】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础上,对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进行研究,为弧底梯形衬砌渠道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将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简化为简支梁结构并建立其冻胀力学模型,在考虑材料本身缺陷的基础上结合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运用断裂力学及结构力学等相关理论,考虑法向冻结力的作用,通过适当的简化计算弧底梯形渠道衬砌的相关内力,并提出适用于弧底梯形渠道衬砌的断裂力学破坏准则,利用计算实例对所建立的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渠道衬砌板的冻胀断裂符合Ⅰ-Ⅱ复合型裂纹的特点,通过建立的弧底梯形渠道混凝土冻胀断裂力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渠道阴坡、阳坡、渠底的衬砌板厚度。计算实例证明,所建立的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渠道冻胀断裂破坏力学模型正确可行、简单实用。【结论】弧底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优于梯形渠道,是一种冻胀力及冻胀变形较小的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底梯形渠道 高地下水位 混凝土衬砌 冻胀破坏 断裂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糙率原型观测(2)——糙率原型观测结果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吕宏兴 路泽生 +3 位作者 栾维功 把多铎 李建雄 杨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1,共5页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为甘肃省大型长距离输水工程,为了给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糙率原型观测研究选择在引水流量、工程类型与引洮工程相近的引大总干渠30A隧洞和盘道岭隧洞及东二干渠U形渡槽和弧底梯形明渠进行。隧洞试验段流量与水位采用...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为甘肃省大型长距离输水工程,为了给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糙率原型观测研究选择在引水流量、工程类型与引洮工程相近的引大总干渠30A隧洞和盘道岭隧洞及东二干渠U形渡槽和弧底梯形明渠进行。隧洞试验段流量与水位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原型观测结果为:30A隧洞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圆形断面实测平均糙率0.012627,盘道岭隧洞三心圆拱直墙平底板矩形断面实测平均糙率0.01155;圆拱直墙反底拱断面实测平均糙率0.011521。林坪沟钢筋混凝土U形渡槽实测平均糙率为0.01193;林坪沟混凝土预制板衬砌弧底梯形明渠实测平均糙率为0.01369。糙率原型观测结果均小于工程设计规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U形渡槽 弧底梯形明渠 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分幅相机真空弧放电损害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柱荣 丁永坤 +3 位作者 张海鹰 白晓红 刘百玉 白永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基于神光Ⅱ物理实验,研究了X射线分幅相机中真空弧放电对荧光屏和微通道板的损害。通过观测放电点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和输出强度,发现X射线分幅相机存在的3种弧放电形式:散弧、强弧和定弧,由弧点位置和强度的时空变化比较了3种放电形式对... 基于神光Ⅱ物理实验,研究了X射线分幅相机中真空弧放电对荧光屏和微通道板的损害。通过观测放电点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和输出强度,发现X射线分幅相机存在的3种弧放电形式:散弧、强弧和定弧,由弧点位置和强度的时空变化比较了3种放电形式对器件的损害程度和对相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散弧在一定真空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微放电不影响XFC正常性能;强弧的屏输出强饱和,MCP和荧光屏被一次性损害,相机无法正常工作;定弧对相机的正常工作没有影响,放电在两种屏压加载下都表现出稳定的趋向。由场致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放电机理,分析了弧放电损坏的稳定性,由实验结果推导了定弧的场增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分幅相机 真空弧放电 荧光屏 微通道板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形态对雷电流光辐射强度观测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蜜 赵伟翰 +4 位作者 秦锋 王建国 范雅蓓 蔡力 樊亚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7,共7页
光学手段进行雷电流电弧光辐射强度探测过程中,光强波形往往会出现畸变。利用高压实验室内冲击电流发生器模拟产生回击和连续电流两种雷电流分量,分别流过石墨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探究了不同电极形状和不同电极烧蚀程度下的电弧形态差异... 光学手段进行雷电流电弧光辐射强度探测过程中,光强波形往往会出现畸变。利用高压实验室内冲击电流发生器模拟产生回击和连续电流两种雷电流分量,分别流过石墨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探究了不同电极形状和不同电极烧蚀程度下的电弧形态差异,使用通道光强探测系统同步观测电弧通道对应光辐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平面电极相较于曲面电极更容易产生扭曲的电弧,电极表面烧蚀也会扩大电弧通道的扭曲程度,这种形态的扭曲导致了光辐射强度波形产生畸变,具体表现为模拟回击电流光强波形中出现“驼峰”和幅值波动,以及模拟连续电流对应光强波形在平坦期向下凹陷。本文对雷电流光辐射强度观测的畸变波形成因进行了阐释,为提高光学测量手段精确性、进一步掌握雷电流发展过程和相关参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 光辐射强度 电弧形态 驼峰 烧蚀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材料长时间气动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友华 刘德英 +2 位作者 杨汝森 杨国铭 刘燕松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2,共3页
分两个方面介绍了涂层材料低热流长时间气动加热试验情况。先对涂层材料进行试验筛选,再将性能较好的涂层材料制作成大尺度球锥模型,考核其整体热结构性能及粘接工艺。该试验研究利用了湍流导管试验技术,并将传统的用于高热流、短时间... 分两个方面介绍了涂层材料低热流长时间气动加热试验情况。先对涂层材料进行试验筛选,再将性能较好的涂层材料制作成大尺度球锥模型,考核其整体热结构性能及粘接工艺。该试验研究利用了湍流导管试验技术,并将传统的用于高热流、短时间运行的亚声速电弧包罩试验技术拓展到低热流、长时间加热领域,成功进行了小尺度平板模型和大尺度球锥模型的长时间气动加热试验,试验时间达600 s,试验过程中流场参数稳定。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涂层材料整体热结构性能及粘接工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材料 长时间气动加热 湍流导管 亚声速电弧包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场诊断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中辉 蒋力培 +1 位作者 齐铂金 焦向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综述了几种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场的诊断技术,阐述了光谱多线解析法、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法、散斑照相法的测量原理和光路设计,分析比较了光谱多线解析法、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法、散斑照相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发展测量方法稳定可靠,测量精... 综述了几种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场的诊断技术,阐述了光谱多线解析法、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法、散斑照相法的测量原理和光路设计,分析比较了光谱多线解析法、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法、散斑照相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发展测量方法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实现电弧燃烧的实时、在线测量技术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等离子体 诊断 光谱多线解析法 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法 散斑照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月华 程和琴 +11 位作者 周权平 倪化勇 金阳 梅世嘉 张鸿 顾轩 施斌 顾凯 魏广庆 李云 杨国强 齐秋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1696,共16页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沉积和地貌特征测量与数据采集。(2)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河槽冲刷强烈,岸线窝崩、条崩发育。(3)悬沙和床沙粗化,河床阻力下降,发育侵蚀型链珠状沙波,长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4)潮区界显著上移,潮区界变动河段地貌发生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沿岸高陡岸坡、支流入汇干流河口、崩岸以及跨江大桥桥墩冲刷等调查、监测和成因机理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对长江岸滩防护和修复、航道整治、沿岸防洪、长江大桥桥墩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潮区界 崩岸 窝崩 河槽冲刷 侵蚀和淤积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