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山区雨水资源化途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范荣亮 苏维词 张志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2,共3页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雨水资源 资源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雨洪资源分区及分区利用方向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艳 唐造造 黄健东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第10期1-3,12,共4页
在分析广东省地形地貌、水文以及河流水系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雨洪资源利用分区,并对各分区的雨洪资源利用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供广东省雨洪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雨洪资源 水系格局 分区 利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井雪儿 张守红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1-97,共7页
基于北京市1984—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楼及其周边绿地为研究区,设置3种用水情景(冲厕、绿地灌溉及冲厕+绿地灌溉),采用连续模拟法,分别绘制3种用水情景下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雨水截留率、自来水替代率、供水保证率以... 基于北京市1984—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楼及其周边绿地为研究区,设置3种用水情景(冲厕、绿地灌溉及冲厕+绿地灌溉),采用连续模拟法,分别绘制3种用水情景下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雨水截留率、自来水替代率、供水保证率以及效益费用比变化曲线,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曲线的变化特征确定雨水蓄水池最佳设计容积(60~82 m3)。同时采用设计暴雨法计算1~5年不同重现期的蓄水池设计容积(77~248 m3)。结果表明,连续模拟法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但可用于综合衡量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雨洪管理效益,以及缓解水资源短缺效益、供水可靠性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收集利用 设计暴雨法 连续模拟法 雨水截留率 供水保证率 效益费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城市雨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先杰 卢丽娜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2,共3页
以新的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引入雨水资源化的概念。提出安阳市雨水综合利用模式,变雨水排放为雨水生态循环和再利用,解决了因城市发展带来的雨水径流增加、防洪排涝设施的经济投入逐年加大同城市水资源日渐紧张的矛盾。雨水的综合... 以新的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引入雨水资源化的概念。提出安阳市雨水综合利用模式,变雨水排放为雨水生态循环和再利用,解决了因城市发展带来的雨水径流增加、防洪排涝设施的经济投入逐年加大同城市水资源日渐紧张的矛盾。雨水的综合利用对消除城市热岛、减小地下水漏斗区,改善城市自然、生态、大气环境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资源化 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生态循环和再利用 应用前景 雨水利用模式探讨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正斌 侯毅凯 王慧勇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邯郸市属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雨水利用将是解决邯郸市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邯郸市雨水利用现状、可行性研究,提出了城区雨水利用的新途径。
关键词 邯郸市 雨水利用 可行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
6
作者 陈亚军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6期223-223,共1页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发展背景下,实现对雨水的利用已经成为了重要突破。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其在景观途径方面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效率,更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对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的需求十分迫切。
关键词 城市雨水 收集与利用 景观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