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频光外差光生毫米波技术研究
1
作者 梁思华 马会芳 +2 位作者 魏艳龙 李旺旺 韩丙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
研究提出基于光外差技术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实现了多频段信号的并行传输。在该方案中,采用连续波激光器阵列(CW Laser Array)作为系统光源,产生多束发射激光频率及一束本振激光频率(LO),使用单模光纤(SMF)将多个光频率从中心站(CS)传输... 研究提出基于光外差技术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实现了多频段信号的并行传输。在该方案中,采用连续波激光器阵列(CW Laser Array)作为系统光源,产生多束发射激光频率及一束本振激光频率(LO),使用单模光纤(SMF)将多个光频率从中心站(CS)传输到基站(BS)后,由光电探测器(PD)拍频得到多个频段的毫米波信号。基于四频RoF信道对上述方案进行仿真实验,PD拍频后得到39 GHz, 60 GHz及80 GHz毫米波信号,其最小误码率分别为5.56×10^(-157),0以及8.12×10^(-28)。光谱图、眼图及误码率作为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良好性能。对系统相位噪声影响及激光器线宽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光生毫米波且并行传输多频段信号效果良好,同时在BS下可以较好地恢复所需的基带信号,为未来光纤无线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光纤无线 光生毫米波 光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F技术新近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伍浩成 罗青松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5,共4页
概述了光载无线电(RoF)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光子产生毫米波、光子微波滤波、全光频率变换等RoF光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展现了RoF网络融合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网络融合 Rof 光子产生毫米波 光子微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头自注意力融合的4D雷达三维目标检测
3
作者 赵宇波 方铖 +3 位作者 张拓 普聪远 陈健 李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3-1479,共7页
针对4D毫米波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点云稀疏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融合检测方法。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缺失点周围的相关点,推断缺失点的特征,减少整体点云的稀疏性;通过调整注意力权重,抑制噪声点的干扰;通过... 针对4D毫米波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点云稀疏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融合检测方法。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缺失点周围的相关点,推断缺失点的特征,减少整体点云的稀疏性;通过调整注意力权重,抑制噪声点的干扰;通过融合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增强对体素柱的空间表示,应对复杂场景中的目标识别问题。通过VoD数据集和Dual-Radar数据集的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改善了由于毫米波雷达点云稀疏性和噪声引起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毫米波雷达 三维目标检测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融合网络 噪声抑制 点云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
4
作者 唐龙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传统毫米波测向技术存在传输损耗大、幅相一致性差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相干光子变频技术与多基线干涉仪测向算法,通过光域信号处理实现毫米波... 针对传统毫米波测向技术存在传输损耗大、幅相一致性差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相干光子变频技术与多基线干涉仪测向算法,通过光域信号处理实现毫米波信号的低损耗传输与高保真变频;采用多通道阵列天线方向图校正方法补偿系统幅相误差,并利用逼近交互式多模型(IMM)测向滤波算法剔除测向异常值。仿真与实测表明:该技术将测向数据波动范围从27.2°~32.5°收敛至29.7°~30.2°,测向均方误差最大值为0.31°,显著优于传统微波测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毫米波干涉仪 交互式多模型 一致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神经网络的湿度廓线反演研究
5
作者 王金虎 肖安虹 +3 位作者 陈后财 王昊亮 刘萱 蔡海强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为提升微波辐射计对大气廓线探测的精度,利用ARM大气观测站提供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毫米波测云雷达以及探空数据,构建了两种添加不同云信息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添加入云和出云高度的C-BPNN模... 为提升微波辐射计对大气廓线探测的精度,利用ARM大气观测站提供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毫米波测云雷达以及探空数据,构建了两种添加不同云信息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添加入云和出云高度的C-BPNN模型与添加雷达反射率因子的Z-BPNN模型)与一种未添加云信息的BPNN模型(记为BPNN0),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BPNN模型和Z-BPNN模型在任何天气下(有云或无云),得到的反演误差都小于BPNN0模型;C-BPNN相较于另外两种模型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对3种模型各自反演结果最好的个例分析发现,C-BPNN与Z-BPNN模型主要的误差存在于高空无云但是相对湿度却出现跃变的情况,说明神经网络模型对初始权值与阈值较为敏感,因此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对BPNN模型进行优化。经GA优化后的反演结果表明:BPNN0模型与C-BPNN模型具有明显优化效果,而Z-BPNN模型优化效果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毫米波雷达 湿度廓线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联合云雷达的相对湿度校正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婷 焦志敏 +4 位作者 茆佳佳 张雪芬 王彦霏 陈沛宇 金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3,共13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地基遥感垂直廓线系统中云雷达与微波辐射计同址观测的优势,使用2021年8月—2022年7月毫米波云雷达、探空数据,分析云雷达反射率因子与相对湿度特征关系,提出联合云雷达的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 基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地基遥感垂直廓线系统中云雷达与微波辐射计同址观测的优势,使用2021年8月—2022年7月毫米波云雷达、探空数据,分析云雷达反射率因子与相对湿度特征关系,提出联合云雷达的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实现云区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实时校正,并利用2023年1—8月探空和2023年7—8月ERA5(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入云区的相对湿度与反射率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云区中段相对湿度近似饱和状态,出云区与入云区相对湿度随高度变化近似对称;层状云条件下校正后微波辐射计与探空和ERA5相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比校正前分别减小7.99%和8.91%,偏差中位数绝对值分别减小12.62%和13.05%,且连续观测时次经校正后误差均减小,校正效果较好;对流云条件下校正效果也较好,但部分个例存在过度校正。因此,联合云雷达的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能够实现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廓线的连续实时校正,可提高有云条件下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毫米波云雷达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功率应用研究进展(特邀)
7
作者 鲁钝 傅文杰 +3 位作者 Mikhail Glyavin 唐相伟 胡旻 刘盛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19,共17页
微波功率应用是一种直接利用微波的功率和能量与物质互作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毫米波功率源技术的发展,微波功率应用逐渐向毫米波频段发展。由于毫米波波长较短,在功率应用中展现出诸多独特特性,并发展出一系列独特应用。本文对毫米波... 微波功率应用是一种直接利用微波的功率和能量与物质互作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毫米波功率源技术的发展,微波功率应用逐渐向毫米波频段发展。由于毫米波波长较短,在功率应用中展现出诸多独特特性,并发展出一系列独特应用。本文对毫米波在物理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聚变等离子体加热与诊断、材料加工与分析、生物效应应用等,对目前研究和发展中的主要瓶颈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器件 毫米波 功率应用 聚变等离子体 材料加工与分析 生物效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增材制造在微波与毫米波器件中的应用
8
作者 尹晨昊 鲍秀娥 +3 位作者 李锦锴 袁昊云 孙厚军 司黎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7-100,共4页
增材制造(AM,也称为3d打印)以其设计自由度高、定制化生产、节约成本和快速原型制作等优点,革新了现代制造业。在微波与毫米波工程中,增材制造技术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更紧凑、更复杂和更轻的结构的需求。本... 增材制造(AM,也称为3d打印)以其设计自由度高、定制化生产、节约成本和快速原型制作等优点,革新了现代制造业。在微波与毫米波工程中,增材制造技术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更紧凑、更复杂和更轻的结构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与毫米波器件,主要涵盖了器件类型、加工方式和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在器件类型方面,包括滤波器、天线和透镜等关键组成部件,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设计和制造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加工方式上,针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打印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探索了各种材料在微波与毫米波器件中的适用性和优势。在关键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打印方法、误差分析及后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提升器件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微波与毫米波器件 滤波器 金属打印 非金属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波段毫米波远距离通信技术研究
9
作者 毛嘉智 芦启超 +2 位作者 陶理 李仁杰 程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E/W波段毫米波频率覆盖60~110 GHz,频带资源丰富,具备大容量传输的潜力,与激光相比,E/W波段毫米波波束较宽,兼具方向性、抗干扰性和易于对准的优势,是海上远距离无线通信极具发展潜力的频段。然而,大气吸收和海面多径等近海面... 【目的】E/W波段毫米波频率覆盖60~110 GHz,频带资源丰富,具备大容量传输的潜力,与激光相比,E/W波段毫米波波束较宽,兼具方向性、抗干扰性和易于对准的优势,是海上远距离无线通信极具发展潜力的频段。然而,大气吸收和海面多径等近海面信道特征制约了E/W波段毫米波传输距离,导致E/W波段毫米波近海面传输存在瓶颈。文章聚焦海上远距离毫米波无线传输方向,运用微波光子技术提出了超宽带毫米波调制解调和变频系统结构,提高了毫米波变频和调制解调性能,进而研究近海面远距离传输系统中最优高阶调制格式,实现了大容量远距离传输。【方法】针对远距离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会给信号带来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固态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对幅度相位调制(A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等高阶调制格式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16APSK信号的最优分布方式、欧式距离和内外径比例,还通过等效功率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16QAM和16APSK信号的抗非线性性能。【结果】实验证明,相对于QAM格式,APSK格式更加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系统。【结论】文章基于16APSK格式,通过等效功率验证,实现了16 Gbit/s和等效34 km的远距离传输性能指标,为海上大容量远距离传输提供了高价值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毫米波 近海面 高阶调制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24GHz波段超宽带信号毫米波(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东 戴博 +3 位作者 任栎亲 盛斌 王琦 张大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61,共5页
采用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技术生成24GHz波段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建立了基于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理论模型,并利用理论模型进行实际运算模拟产生了带宽达5.8GHz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研究了毫米波信号的信号质量和带宽.... 采用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技术生成24GHz波段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建立了基于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理论模型,并利用理论模型进行实际运算模拟产生了带宽达5.8GHz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研究了毫米波信号的信号质量和带宽.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节毫米波信号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强度,可以有效抑制产生的毫米波信号中残余振荡和低频成分;控制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可实现对生成毫米波信号带宽的灵活调节.该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可用于汽车短程雷达、入侵检测传感器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微波通信 调制技术 微波信号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全息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江舸 刘杰 +3 位作者 经文 成彬彬 周剑雄 张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75,共9页
全息雷达成像系统具有电离辐射小、穿透衣服等优点,在人体安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系统尚存在多运动目标补偿及快速成像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 全息雷达成像系统具有电离辐射小、穿透衣服等优点,在人体安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系统尚存在多运动目标补偿及快速成像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全息雷达成像方法,其优点是成像速度快、运动补偿方便,具有多运动目标快速成像的潜力.该方法利用了信号在时间采样和空间采样上的对称性,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常用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引入全息雷达成像.本文对距离多普勒全息雷达成像算法进行了推导,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该成像方法具有多目标运动补偿及快速成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成像 运动目标 距离多普勒算法 微波全息 太赫兹成像 毫米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口径微波/毫米波极化线栅研制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彬 王振占 +3 位作者 张升伟 王新彪 董帅 谢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570,共6页
提出了用于制作极化线栅的模具法,利用解析法和计算机仿真分析法设计了用于微波/毫米波段的极化线栅,并应用该方法制作出多种口面规格、不同外框材料的极化线栅.对该系列极化线栅进行了液氮环境试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电性能测试.实测... 提出了用于制作极化线栅的模具法,利用解析法和计算机仿真分析法设计了用于微波/毫米波段的极化线栅,并应用该方法制作出多种口面规格、不同外框材料的极化线栅.对该系列极化线栅进行了液氮环境试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电性能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设计并应用模具法制作的极化线栅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机械精度和优良的电气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毫米波段极化线栅的国产化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线栅 极化分离器 大口径 无支撑式线栅 微波/毫米波段 线栅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高效径向波导基空间功率合成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骆新江 项铁铭 +2 位作者 吴爱婷 钱志华 吴景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336,共4页
为获得振幅和相位一致性较好的空间功率合成结构,对径向波导电磁场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径向波导内存在TM00主模。根据TM00波电磁场的轴向对称性,提出了径向波导功分器的简化电磁模型和等效电路。并由此研制出了性能良好的x波段... 为获得振幅和相位一致性较好的空间功率合成结构,对径向波导电磁场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径向波导内存在TM00主模。根据TM00波电磁场的轴向对称性,提出了径向波导功分器的简化电磁模型和等效电路。并由此研制出了性能良好的x波段159w固态功率放大器。在整个x波段,无源合成网络的合成效率都大于88%。含单片微波集成电路芯片(MMIC)的整体合成固态功放合成效率在整个MMIC工作频率范围内(11.9~12.3GHz)大于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毫米波 固态功率放大器 空间功率合成 径向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被动式毫米波成像的小型化Ka波段接收机(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福宏 杨明辉 +3 位作者 许杰 钱蓉 时翔 孙晓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研制了一种工作于Ka波段用于被动式毫米波成像的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小型化接收机.该接收机主要由毫米波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模块、毫米波小信号二极管检波器和视频放大电路组成.设计、制作、测试了接收机各个组成模块,对接收机... 研制了一种工作于Ka波段用于被动式毫米波成像的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小型化接收机.该接收机主要由毫米波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模块、毫米波小信号二极管检波器和视频放大电路组成.设计、制作、测试了接收机各个组成模块,对接收机的整体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接收机的有效带宽约为7.4GHz、噪声小于3.8dB、增益约为30dB.应用喇叭天线和该接收机获得的一些毫米波图像表明,该接收机可以应用于被动毫米波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毫米波成像 毫米波接收机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纳秒毫米波返波管粒子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洪斌 胡林林 +2 位作者 马国武 孟凡宝 周传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1-884,共4页
利用KARAT程序对亚纳秒毫米波返波管进行了粒子模拟,并在电压可调范围10~150kV、负载阻抗50Ω的RADAN303脉冲源上开展了亚纳秒毫米波返波管器件实验研究。在电子束电压200kV、电流500A、脉冲宽度1.65ns、引导磁场1.7T情况下,得到... 利用KARAT程序对亚纳秒毫米波返波管进行了粒子模拟,并在电压可调范围10~150kV、负载阻抗50Ω的RADAN303脉冲源上开展了亚纳秒毫米波返波管器件实验研究。在电子束电压200kV、电流500A、脉冲宽度1.65ns、引导磁场1.7T情况下,得到毫米波输出,辐射功率40MW,脉冲宽度500ps,频率37.6GHz,重复频率10Hz,辐射模式TE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超辐射 毫米波 返波管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波及毫米波滤波器的精确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胜先 傅君眉 吴须大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介绍了一种微波及毫米波滤波器精确设计方法:由滤波器的原型参数,导出滤波器的广义阻抗变换系数;采用模匹配法或耦合积分方程技术等数值算法精确计算各个耦合结的S参数,进而转换成广义阻抗变换系数;通过插值,获得满足原型要求的滤波器... 介绍了一种微波及毫米波滤波器精确设计方法:由滤波器的原型参数,导出滤波器的广义阻抗变换系数;采用模匹配法或耦合积分方程技术等数值算法精确计算各个耦合结的S参数,进而转换成广义阻抗变换系数;通过插值,获得满足原型要求的滤波器各个耦合结的结构尺寸以及谐振腔长度,将结构参数代入模匹配程序、HFSS或CST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预期值一致。设计了26GHz矩形波导带通滤波器,模匹配法和HFSS以及CST软件的仿真结果、测试数据与设计要求一致,说明该种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微波 带通滤波器 阻抗变换器 数值算法 设计方案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的新型微波成像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慧 洪伟 +2 位作者 陈鹏 陈继新 汤红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4-709,共6页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Ku频段的相控阵被动微波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进行上变频后作为射频通道的本振信号,通过DDS作为等效移相单元来实现相控阵成像系统的移相.对比传统使用数字移相器方...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Ku频段的相控阵被动微波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进行上变频后作为射频通道的本振信号,通过DDS作为等效移相单元来实现相控阵成像系统的移相.对比传统使用数字移相器方案,该成像方案可以对视场内的景物进行几乎连续的高密度电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移相精度高、扫描像素高等优点.系统的实测成像结果表明:基于DDS的相控阵微波成像方案具有成像质量高、成像速度快、系统成本较低等优势,是一种有着良好研究前景的新型微波与毫米波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毫米波成像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外差法的八倍频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晶 宁提纲 +4 位作者 裴丽 简伟 油海东 陈宏尧 张婵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2-359,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二次外差法的八倍频毫米波光子发生器.该方案将二次外差法的相关原理应用到倍频式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的研究中.利用两次拍频,抵消两个独立激光器各自的相位噪声,得到了频率八倍于射频本振频率的射频毫米波信号.理论推导了... 研究了一种基于二次外差法的八倍频毫米波光子发生器.该方案将二次外差法的相关原理应用到倍频式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的研究中.利用两次拍频,抵消两个独立激光器各自的相位噪声,得到了频率八倍于射频本振频率的射频毫米波信号.理论推导了毫米波产生的原理,讨论了影响射频功率代价的激光器相位噪声、光纤色散和光链路的延时失配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光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在模拟光链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微波光子 毫米波 二次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与红外线和紫外线联合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易先锋 宋春红 +1 位作者 苏美珍 林映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联合应用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毫米波治疗组(A组)、红外线治疗组(B组)、紫外线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分别采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及联合应用治疗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联合应用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毫米波治疗组(A组)、红外线治疗组(B组)、紫外线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分别采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及联合应用治疗烧伤创面,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4d后对4组疗效进行比较,D组与A、B、C组疗效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比较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仪器联合应用能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加快,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红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 综合疗法 烧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评述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明红 薛谦忠 刘濮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66-1772,共7页
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具有输出功率高、可在常温下工作等优点,它在军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研究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作了相应的评述。
关键词 真空电子器件 高功率微波 太赫兹源 太赫兹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