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婉 王思琦 +5 位作者 李家政 富雪丹 鞠建明 康安 姚卫峰 江海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9-581,共13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泻黄散的质谱数据。通过Masslynx 4.1软件与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分析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对泻黄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泻黄散中共分析和鉴定出107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5个,三萜类27个,单萜类11个,苯丙素类10个,色原酮6个,生物碱类5个以及其他类3个。结论研究结果为泻黄散的进一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泻黄散标准煎液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春山 李梦月 +5 位作者 陈思羽 刘洪义 王春光 张艳 陈苏 李志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4-300,共7页
化肥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之一,低效施用和未吸收的肥料导致其利用率低下,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土地质量,无法保证作物产量。为了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了解精准施肥技术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有着重要... 化肥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之一,低效施用和未吸收的肥料导致其利用率低下,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土地质量,无法保证作物产量。为了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了解精准施肥技术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扶持的背景下,阐述了精准施肥国内外发展情况,论述了国内外土壤检测技术,主要从车速监测、施肥量监测、施肥机位置监测、处方图生成方面讲述了我国精准施肥涉及的几大技术,并阐述了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技术研究中的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施肥 土壤检测 车速监测 施肥机位置 处方图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在肉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熊颖涵 李重言 +4 位作者 李若林 吴饶 周智威 孙宏虎 孙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I0018,共10页
肉类食品是全球消费者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但微生物引起的腐败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肉品微生物... 肉类食品是全球消费者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但微生物引起的腐败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肉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微生物检测在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综述培养法、免疫学方法、生化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及荧光检测等经典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介绍高通量测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高光谱等新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技术优势,探讨其在未来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提高肉品安全的监测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微生物 食品安全 经典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测新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柴胡汤探讨经方在现代与传统背景下的应用差异
4
作者 任萍萍 方雨萱 +5 位作者 赵瑞霞 刘亚楠 毕倩 崔鸿雁 王守成 邵明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5-621,共7页
以小柴胡汤为例,从临床应用范围、组方内涵理解、剂量规范、剂型与煎服法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经方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与传统中医实践中的应用差异。提出融合经方辨证智慧,重塑中医诊疗框架;转化现代药理之果,探究经方组方之理;控制药物质量标... 以小柴胡汤为例,从临床应用范围、组方内涵理解、剂量规范、剂型与煎服法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经方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与传统中医实践中的应用差异。提出融合经方辨证智慧,重塑中医诊疗框架;转化现代药理之果,探究经方组方之理;控制药物质量标准,探索经方新用用量;中药煎服与时俱进,加强管控保证疗效等解决疗效存在差异的策略。认为将传统中医的精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经方应用既保持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临床要求,不仅可提升经方对现代复杂疾病的适配性,更能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经方 现代方剂学 传统用药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泽坤 张顺超 +1 位作者 王俊涛 郑玉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4,共5页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癌种中均居前列,且中国肝癌病例初次确诊以晚期居多,治疗难度大,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现代医学治疗肝癌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疗效确切...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癌种中均居前列,且中国肝癌病例初次确诊以晚期居多,治疗难度大,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现代医学治疗肝癌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疗效确切,但有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耐药性高等局限性问题。中医学认为肝癌发生与湿、热、痰、毒、瘀、虚等病理因素相关,病性为正虚邪实,治疗特点为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小柴胡汤是治疗肝癌的经典方剂,记载于《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健脾的功效。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其对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方面,小柴胡汤可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癌性发热等并发症和预防肝癌发生;基础研究方面,小柴胡汤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可促进线粒体途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逆转化疗耐药、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相关。主要从基础方证理论、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3个方面对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展开讨论,旨在深入研究小柴胡汤治疗肝癌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肝癌 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考证
6
作者 李雨丰 张工彧 陈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五味药。除赤茯苓外,其余药物基原皆遵循2020年版《中国药典》。赤茯苓、橘红用生品,半夏为清半夏,枳实为麸炒枳实,天南星为制南星。药物剂量建议半夏18.59 g,天南星4.65 g,枳实4.65 g,橘红4.65 g,赤茯苓4.65g。导痰汤煎煮时须将药物锉碎,过一号筛,加入生姜10 g,加水600 mL,煎至300 mL,滤去药渣,食后服用。该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要用于治疗痰厥,或胸膈痞塞、胁肋胀满、食少纳呆等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导痰汤 古代文献 考证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四逆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施钟政 郭超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4,共6页
经方四逆汤是源自《伤寒论》的经典用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主治太阴少阴阳虚寒证。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四逆汤主要化学成分为乌头碱类、姜辣素类、三萜皂碱类和黄酮类四大类,具有抗改善心功能、抗氧化应激、抗心肌纤维化... 经方四逆汤是源自《伤寒论》的经典用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主治太阴少阴阳虚寒证。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四逆汤主要化学成分为乌头碱类、姜辣素类、三萜皂碱类和黄酮类四大类,具有抗改善心功能、抗氧化应激、抗心肌纤维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保护肾功能等作用。四逆汤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急危重症及肿瘤等疾患中。通过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3个方面对四逆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四逆汤及更多的古代经方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四逆汤 化学成分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景血瘀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8
作者 周月 易亚乔 +3 位作者 方锐 马晓麒 刘丹红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3-1831,共9页
血瘀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治疗所用的活血化瘀药物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瘀血”病名,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科疾病,对后世研究血瘀证的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思路。因此张仲景医家是血瘀学说的奠定者,... 血瘀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治疗所用的活血化瘀药物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瘀血”病名,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科疾病,对后世研究血瘀证的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思路。因此张仲景医家是血瘀学说的奠定者,他提出的仲景血瘀学说的理法方药等至今仍有效地服务于临床。本文在全面梳理仲景血瘀学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研究热点,从血瘀学说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抗血瘀药物的活性成分等方面,对仲景血瘀学说的理、法、方、药进行系统的全新认识。试图通过这样的集成总结和新颖阐释,推动血瘀学说科学内涵的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医家防治血瘀证相关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血瘀学说 临床应用 理法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汤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柯欣 张琳琪 黄思雨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187,共5页
猪苓汤由医圣张仲景首创,主利水、养阴、清热之功。后代在其原方基础上不断加减创新,其治疗范围得到广泛拓展。通过梳理分析有关猪苓汤的现代文献对猪苓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归总发现其主要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还被广泛应用到消化、呼吸... 猪苓汤由医圣张仲景首创,主利水、养阴、清热之功。后代在其原方基础上不断加减创新,其治疗范围得到广泛拓展。通过梳理分析有关猪苓汤的现代文献对猪苓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归总发现其主要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还被广泛应用到消化、呼吸、肿瘤等临床科室。同时,阐述了猪苓汤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及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微循环、抗凝血等作用机制发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猪苓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惠煜 董立 +1 位作者 郭腾徽 周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3-1999,共7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中药活性成分及中医经方有抗RSV作用。中医药可通过“病毒—宿主—免疫”多维防治RSV感染,具有直接抗病毒与恢复机体稳态优势。目前研究在阐明复方有效成分、药物协同作用靶点及增效机制等方面尚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中药活性成分 中医经方 炎症反应 病毒复制 免疫功能 代谢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麻鳖甲汤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吕纯懿 徐瑞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I0025,共8页
升麻鳖甲汤载于《金匮要略》,由升麻、鳖甲、当归、甘草、蜀椒及雄黄6味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毒,在此组成基础上去蜀椒、雄黄,用于治疗阴毒。历代医者对升麻鳖甲汤加减存有异议,且升麻鳖甲汤中雄黄为有毒之品制约了本方的临床应用。对于阴... 升麻鳖甲汤载于《金匮要略》,由升麻、鳖甲、当归、甘草、蜀椒及雄黄6味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毒,在此组成基础上去蜀椒、雄黄,用于治疗阴毒。历代医者对升麻鳖甲汤加减存有异议,且升麻鳖甲汤中雄黄为有毒之品制约了本方的临床应用。对于阴阳毒之“阴阳”,存在以“阴阳”为寒热病性或表里病位的两种观点,此为造成升麻鳖甲汤加减争议的主要原因。古代医者多认为阴阳毒为伤寒、疫病等外感病,以升麻鳖甲汤治之。现代临床多将升麻鳖甲汤化裁用以治疗皮肤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包含血液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疾病在内的内科疾病,其药效机制与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多数医者认为雄黄在本方中的用法为冲服,且应少量短服。含雄黄的升麻鳖甲汤多运用于皮肤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其中分别以荨麻疹、白血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多。对升麻鳖甲汤加减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升麻鳖甲汤的临床应用与药效机制研究进展,并对含雄黄升麻鳖甲汤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及后续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鳖甲汤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金匮要略 雄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温经汤妇科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泉洋 吴国泰 王瑞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1417,共7页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激、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当前对金匮温经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方联合其他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评价,较少对全方药理作用及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金匮要略》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经方 妇科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鼻鼽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薛珊珊 郑冰若 +3 位作者 孙炘宸 陆荣锦 朱智媛 吴拥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鼻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肺虚感寒型鼻鼽纳入标准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26)和对照组(n=63),对照组采用氯雷他...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鼻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肺虚感寒型鼻鼽纳入标准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26)和对照组(n=63),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试验组服用辛夷散。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TNSS、TNN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通过鼻部VAS、RQLQ评分多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5、IgE、SP、CGRP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患者TNSS、TNNSS、VAS、RQLQ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试验组在改善患者鼻塞、流涕、鼻涕倒流、眼痒等伴随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可更显著改善患者畏风怕冷、自汗气短、咳嗽痰稀症状(P<0.01),RQLQ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4、IL-5、IgE、SP、CG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辛夷散能显著减轻肺虚感寒型鼻鼽患者鼻部症状及全身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及神经肽的表达,调节神经免疫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辛夷散 肺虚感寒 变应性鼻炎 氯雷他定 临床研究 鼻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菇消瘿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良性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观察
14
作者 唐莹 姚欢 +3 位作者 何青 许婧 吴袁元 胡素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夏菇消瘿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单纯性)效果。方法共计纳入102例甲状腺结节(良性单纯性)患者(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各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中医组... 目的探讨夏菇消瘿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单纯性)效果。方法共计纳入102例甲状腺结节(良性单纯性)患者(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各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夏菇消瘿方、中药外敷治疗,治疗8周,治疗过程中中医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各组数据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前可触及肿块、颈部不适感、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肿块质软不痛、情绪抑郁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体积以及最大的甲状腺结节直径改变、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以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nodothyronine,FT3)等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改变、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98%),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前可触及肿块、颈部不适感、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肿块质软不痛、情绪抑郁等)、甲状腺体积以及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前可触及肿块、颈部不适感、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肿块质软不痛、情绪抑郁等)显著下降,甲状腺体积以及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指标明显缩小,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者中医证候积分(颈前可触及肿块、颈部不适感、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肿块质软不痛、情绪抑郁等)、甲状腺的具体体积以及最大甲状腺结节的直径指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以及FT3)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不良反应率(2.08%)比对照组患者(14.89%)更低,P<0.05。结论夏菇消瘿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单纯性)效果甚佳,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结节明显缩小,恢复较好,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单纯性甲状腺结节 中药外敷 夏菇消瘿方 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证候积分 甲状腺功能指标 甲状腺体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中医一体化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海涛 杨波 +1 位作者 姜晨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胃肠功能紊乱是PD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健康状况恶化独立相关^([1])。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宗《黄帝内经》分析认识PD胃...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胃肠功能紊乱是PD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健康状况恶化独立相关^([1])。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宗《黄帝内经》分析认识PD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形成以经方方剂为主并针灸、结肠透析术、护理及并发症处理的中医一体化临床治疗经验,为建立规范同质、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的PD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药一体化治疗体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经典 经方 一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临证价值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俊杰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伤寒论》临证思想研究者众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伤寒学研究体系,然尚存不足之处,如对此书临床价值认识不全面、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经典理论应对当代疾病及经方运用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治伤寒亦治杂病;疫... 《伤寒论》临证思想研究者众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伤寒学研究体系,然尚存不足之处,如对此书临床价值认识不全面、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经典理论应对当代疾病及经方运用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治伤寒亦治杂病;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实则寒温相互羽翼;经典研究可借鉴西医思维,应对疾病须以中为基;目前经方运用重方药略理法,亟待构建规范体系等观点,为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临证价值 经方 理法方药 计算机 人工智能 方证相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状Meta分析对8个经典名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丹 吴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4,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8种经典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进一步比较不同经典名方治疗实证和虚证(包括虚实夹杂)2大证型的疗效。方法:检索并筛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8种经典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进一步比较不同经典名方治疗实证和虚证(包括虚实夹杂)2大证型的疗效。方法:检索并筛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与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等数据库中关于8个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丹参饮、炙甘草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祛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U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14日,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0个RCT,总计5088例UAP患者,涉及9种干预措施。其中,UAP属实证的有41个RCT,UAP患者共3432例,涉及5种干预措施;虚证或虚实夹杂共13个,共1130例患者,涉及4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枳实薤白桂枝汤+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最优,UAP属实证者,四妙勇安汤+西医常规治疗最佳;虚证或虚实夹杂者,补阳还五汤+西医常规治疗最佳;心电图改善方面,四妙勇安汤疗效最佳;枳实薤白桂枝汤+西医常规在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炎症反应方面更优。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UAP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疗效较显著。但仍需要纳入更多高质量的RCT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典名方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Meta分析 有效率 证型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丽 于雪峰 郭振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年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麻黄为主药系列方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肯定。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肺、脾、肾功能低下,痰饮等伏邪宿根停留于体内,外邪引动而发病...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年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麻黄为主药系列方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肯定。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肺、脾、肾功能低下,痰饮等伏邪宿根停留于体内,外邪引动而发病。麻黄为治疗咳喘之圣药,通过合理的配伍,麻黄与杏仁宣降相成,麻黄与石膏寒温并举,麻黄与附子温通表里。为了确保疗效,要重视遵循经方的原配伍比例、剂量、组方、煎服法和调护法。此外,还要明确麻黄类方及方证应用,即对方证,抓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经方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儿童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晓燕撷经典方剂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浅谈
19
作者 回世洋 马晓燕 倪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抑郁不宁、心胸满闷、胸部以及胁肋部胀痛,或有善哭易怒,亦或咽中如有炙脔等不适。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常因喜怒忧思,郁滞不舒,而导致肝疏泄功能失职,脾脏失其健运之功,心失其养,脏... 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抑郁不宁、心胸满闷、胸部以及胁肋部胀痛,或有善哭易怒,亦或咽中如有炙脔等不适。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常因喜怒忧思,郁滞不舒,而导致肝疏泄功能失职,脾脏失其健运之功,心失其养,脏腑、气血、阴阳功能紊乱;而消渴常因禀赋不足亦或是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以及形体消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马教授投身于对于郁证和消渴的证候及治疗的研究,熟读经典、精求古训,并且在长期的诊疗疾病过程中,对于使用经典方剂加减化裁辨治郁证和消渴等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撷马教授以经典方剂治疗郁证和消渴等内科杂病的经验作总结与探析。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方剂 内科杂病 马晓燕 经验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丹栀逍遥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巨噬细胞抗慢炎状态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王丹 丛培玮 +1 位作者 张越时 孙莹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187,I0002,共5页
目的 评价经方丹栀逍遥丸(JF-DZXYW)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巨噬细胞抗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HC-Ⅱ、CD86、CD80、TLR4表达及巨噬细胞内活性氧表达(ROS)的影响,并阐述其诱导免疫系统发挥抗炎症... 目的 评价经方丹栀逍遥丸(JF-DZXYW)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巨噬细胞抗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HC-Ⅱ、CD86、CD80、TLR4表达及巨噬细胞内活性氧表达(ROS)的影响,并阐述其诱导免疫系统发挥抗炎症作用。方法 40只体质量18~22 g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JF-DZXYW低剂量组(125μg/mL)、JF-DZXYW中剂量组(250μg/mL)和JF-DZXYW高剂量组(500μg/mL),灌胃0.4 mL/t/d,共15 d。第16天小鼠行腹腔注射0.2 mL 10%蛋白胨,3 d后小鼠腹腔注射新配制的5%鸡红细胞各0.5 mL,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流式细胞分析及ROS表达检测。结果 3个剂量组的JF-DZXYW汤剂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JF-DZXYW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HC-Ⅱ、CD86、CD8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JF-DZXYW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TLR4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JF-DZXYW低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RO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JF-DZXYW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ROS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JF-DZXYW可以通过上调巨噬细胞功能、促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HC-Ⅱ、CD86、CD80、TLR4及巨噬细胞内活性氧表达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抑制慢性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经方“丹栀逍遥丸” 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