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弈论思维下证人出庭条件的法律修改
1
作者 章礼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7,共11页
立足于实现庭审实质化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目标,通过立法改善证人出庭作证率畸低的现状,一直是法学界长期努力的基本方向。在刑事诉讼证人出庭的法定条件上,基于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在理论上出现两种修改方法:一是... 立足于实现庭审实质化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目标,通过立法改善证人出庭作证率畸低的现状,一直是法学界长期努力的基本方向。在刑事诉讼证人出庭的法定条件上,基于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在理论上出现两种修改方法:一是限制三个法定条件中的“必要”条件,二是取消该“必要”条件。从诉讼参与人行为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分析程序运作中审判方和辩护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后可见,这两种方法均缺乏可行性。一种可替代的方法是,重构证人出庭的法定条件,即赋予辩护方证人出庭的决定权;同时,辩护方必须向法院预缴证人出庭费作为担保,以此防止权利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法律修改 证人出庭 囚徒困境 证人出庭条件 证人出庭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线诉讼背景下刑事证人出庭作证
2
作者 胡铭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数字时代,刑事证人在线作证正成为一种新形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相较于降低出庭标准、规定直接言词原则等传统方案,在线诉讼能够在消除成本顾虑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然而,从实践来看,刑事证人在线作... 数字时代,刑事证人在线作证正成为一种新形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相较于降低出庭标准、规定直接言词原则等传统方案,在线诉讼能够在消除成本顾虑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然而,从实践来看,刑事证人在线作证的应用尚不成熟,其司法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面临着价值功能存在争论、适用情形不甚明确、技术依赖蕴含风险等困境。为此,有必要基于直接言词原则的实质要素,并结合案例实况,论证刑事证人在线对证言原始性的有限减损、证言完整性的技术强化、庭审实质化的机会满足等制度功能,推出其在证人作证方式体系中的次优方案定位。在此基础上,还应就现有制度进行针对性完善,包括明确在线作证的适用情形,健全在线作证的程序规则和规范在线作证的技术赋能,以充分释放其司法潜能,促进数字司法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人出庭 在线作证 数字司法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再省思
3
作者 高慧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探索,为我国行政争议实质性预防化解贡献了制度力量。但由于该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探索,为我国行政争议实质性预防化解贡献了制度力量。但由于该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这一制度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实施,出庭应诉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充分发挥该制度在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和案件种类,衔接法治政府考核评定和责任追究,鼓励相关部门参与监督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行政诉讼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旭 易继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85,共4页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 ,证人不出庭现象的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试图以立法强化对拒不出庭的证人制裁虽有助于促使证人出庭 ,但亦不能根本解决证人不出庭问题 ,被强制出庭的证人仍然会以未看清或已遗忘等为由拒绝提供证言 ,使司法人员真假难...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 ,证人不出庭现象的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试图以立法强化对拒不出庭的证人制裁虽有助于促使证人出庭 ,但亦不能根本解决证人不出庭问题 ,被强制出庭的证人仍然会以未看清或已遗忘等为由拒绝提供证言 ,使司法人员真假难辨无法处置。因而 ,设定必要的法律条件 ,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和使用其庭外证言十分必要。正视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 ,合理界定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以及严格规范不出庭证人在法院之外提供证言的程序 ,应当成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不出庭作证 证言 法律条件 出庭证人 证人出庭 证人作证制度 司法人员 现实条件 中国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俊英 柳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本文以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中国民事审判工作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的传唤制度和询问制度。中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为:作证率低,书面证言适用普遍,证人拒... 本文以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中国民事审判工作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的传唤制度和询问制度。中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为:作证率低,书面证言适用普遍,证人拒证、伪证相当普遍。现行有关证人作证立法上的缺陷,是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根本原因。要完善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就必须建立证人适格制度、证人拒证制度、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强制出庭作证制度、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变通制度、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以及建立完整的证人权益保障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 出庭作证 民事诉讼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卫东 程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发放调研问卷与访谈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揭示我国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就普遍关注的刑侦体制改革、警察出庭作证两个专题进行理论探讨与反思,就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两项权力的并存与交叉问题进行初步的解剖。
关键词 司法警察 行政警察 刑行交叉 刑侦 体制改革 出庭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弱化的趋向与校正——兼论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修改的解释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勇 王广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立法目的旨在破解证人出庭难。由于条文表述变"或者"为"且",使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成为证...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立法目的旨在破解证人出庭难。由于条文表述变"或者"为"且",使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成为证人出庭的决定因素。然而实证分析显示,如此更改既不宜操作,也难以克服法官消极态度与制度障碍的负面影响。为实现修法预期目的,应该对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坚持客观解释立场,明确界定需要出庭的关键证人内涵标准和建立程序运行特别是权利救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证人出庭 第一百八十七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证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运用及其完善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健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4,共10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证人诉讼制度。专家证人制度在各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对于解决技术事实争议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一直在积极尝试技术专家证人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证人诉讼制度。专家证人制度在各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对于解决技术事实争议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一直在积极尝试技术专家证人制度的适用。即根据现行司法解释关于诉讼辅助人制度的规定,同时借鉴域外法的规定,探索当事人聘请专家证人与法庭指定专家证人相结合的方式,协助法庭查明相关技术事实。有关专家证人适格性标准、专家证人出庭方式、专家意见可采性标准以及裁判文书表述等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满足了解决技术事实认定难的司法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专家证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不断积累了经验。实践证明,通过司法实践不断加强实际操作,总结、研究并提炼相应规则,专家证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完全可以与传统司法技术鉴定制度并行存在并获得发展。尽管专家证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困难重重,但稳步推进是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证人 法庭审判模式 专家证人意见可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发展与困境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9,共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确立了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强制作证、拒绝作证的处罚、证人补助(偿)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指导思想的顾此失彼,司法机关对证人出庭作证在认识上的偏颇,以及配... 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确立了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强制作证、拒绝作证的处罚、证人补助(偿)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指导思想的顾此失彼,司法机关对证人出庭作证在认识上的偏颇,以及配套制度的缺失,可能让缺乏系统化和科学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发挥效用,其立法意旨难以实现。在《修正案》的实践中,我国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环境,让证人真正出现在法庭上,让证人的当庭作证不再变成"审判秀",而能对控诉、辩护和裁判都产生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保护 证人补助(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人证言规则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91,共10页
两个证据规定的颁布,使得一系列旨在规范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活动的证据规则得到确立。而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又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确立了程序保障规则。由此,对证言笔录证据能力的限制、对非法证言的排除规则、对证人出庭作... 两个证据规定的颁布,使得一系列旨在规范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活动的证据规则得到确立。而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又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确立了程序保障规则。由此,对证言笔录证据能力的限制、对非法证言的排除规则、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明确要求,以及对证言印证规则的接受,构成了中国证人证言规则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证人证言规则要得到有效的实施,还需要克服一些来自司法体制、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证言 证言笔录 排除规则 出庭作证 证言印证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庭审对质程序新论 被引量:21
11
作者 龙宗智 关依琴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0,共9页
庭审对质作为特殊的人证调查方法,对核实人证有重要作用。关于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法庭调查的司法解释扩展了对质主体范围,明确了对质询问的适用条件和目的,规定了调查方法。从实践看其仍然适用范围较窄、适用比率偏低,以致控辩双方的作用... 庭审对质作为特殊的人证调查方法,对核实人证有重要作用。关于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法庭调查的司法解释扩展了对质主体范围,明确了对质询问的适用条件和目的,规定了调查方法。从实践看其仍然适用范围较窄、适用比率偏低,以致控辩双方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为落实该司法解释的要求,完善对质程序,需要适当把握对质询问的启动条件和适用方法,支持控辩双方对质询问,改善对质模式。应保障被告人“对质权”,同时避免被告人参与对质的负面效应;应防止被害人的当事人身份影响对质的客观性,同时应防止对质造成被害人“二次伤害”;还应提高人证出庭率,构建对质询问条件,提高控辩审操作对质程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 庭审实质化 人证调查 对质询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类型——以西方国家刑事审判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欧卫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135,共3页
缺席审判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美国、日本、法国等各主要西方国家在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上既有差异也有共同特征,通过相关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刑事缺席审判的诉讼理念与运作原理。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出庭权利 出庭义务 对席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人作证方式分析及其完善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继松 叶水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2,共4页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必然要求,然而在证人不能或不便出庭作证的情况下,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而仅在法庭之外提供证言又是及时查清、证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因此,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在实行证人出庭作证为原则的同时,又以证人不...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必然要求,然而在证人不能或不便出庭作证的情况下,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而仅在法庭之外提供证言又是及时查清、证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因此,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在实行证人出庭作证为原则的同时,又以证人不出庭作证为例外和补充。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证人不出庭作证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漠视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必要性,会导致对证人不出庭作证采取片面、过激措施。正视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合理规范证人不出庭作证的范围和程序,应当成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不出庭作证 必要性 缺陷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毒品犯罪调查的证据运用——与香港缉毒警察的对话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6,共5页
香港警察根据当时环境确认嫌疑人拥有毒品,《危险药物条例》中允许推定,参加办案警察要出庭作证,并采用污点证人制度。
关键词 香港警察 毒品 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大法系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考察与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云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6-158,共3页
由于奉行的法律制度和诉讼模式不同,两大法系在证人出庭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就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英、美、法、德等国在证人出庭制度上的规定分别进行了考察和比较,总结出两大法系国家在证据法理和对证据规则的采用方式等方面... 由于奉行的法律制度和诉讼模式不同,两大法系在证人出庭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就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英、美、法、德等国在证人出庭制度上的规定分别进行了考察和比较,总结出两大法系国家在证据法理和对证据规则的采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及趋同。通过了解和借鉴国外科学完备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 刑事证人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理分析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6
16
作者 拜荣静 王世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已经越来越成为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应通过对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已经越来越成为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应通过对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考察,进而对其法理价值、现实必要性等进行分析,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人 出庭作证 法理分析 立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缺陷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颖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4-59,共6页
刑事诉讼法自1996修订以来,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方面的缺陷不断显现,现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合理性备受质疑。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已成为困扰中国刑事司法的一大问题。如今,刑事诉讼法修改已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重新构建... 刑事诉讼法自1996修订以来,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方面的缺陷不断显现,现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合理性备受质疑。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已成为困扰中国刑事司法的一大问题。如今,刑事诉讼法修改已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重新构建一套合理的证人出庭作证综合制度,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维护刑事审判的公正,已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人出庭 证人证言 司法公正 证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兼论《刑事诉讼法》第192条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邦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制度具有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权、辅助法官对是否采信鉴定意见作出判断、使重新鉴定申请和决定依据更加充分等功能和价值。其积极作用的奏效,亟待解决如下理论问题:"有专门知识的...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制度具有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权、辅助法官对是否采信鉴定意见作出判断、使重新鉴定申请和决定依据更加充分等功能和价值。其积极作用的奏效,亟待解决如下理论问题:"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地位、中立性、意见效力、选任资格及启动程序等。"有专门知识的人"应界定为"专家辅助人",属于广义的诉讼参与人。他们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完善启动和选任程序,确保其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可由各省高院牵头成立"专家库",由法庭根据控辩要求从中择优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费用由司法经费出资以确保其立场中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参与刑事诉讼 出庭质证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二审证人出庭率研究——以W中院2011-2015年案件为样本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苟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7,共10页
W中院近五年职务犯罪二审案件出现了证人出庭申请率、同意率、实际出庭率相对较高,但出庭证言采信率及其对案件裁判影响率极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证人证言是认定职务犯罪的重要证据,而二审惯用的庭前书面证言印证及案外因素顾虑,使证... W中院近五年职务犯罪二审案件出现了证人出庭申请率、同意率、实际出庭率相对较高,但出庭证言采信率及其对案件裁判影响率极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证人证言是认定职务犯罪的重要证据,而二审惯用的庭前书面证言印证及案外因素顾虑,使证人出庭仅仅成为救济权利的一种程序保障而实际上不影响二审实体裁判。这不仅会引发上诉人及舆论对二审的质疑,也会影响审判资源的合理使用,并有违庭审实质化改革初衷。因而,在二审实践中建立针对性操作机制及落实配套保障机制,应当是一种探寻破解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二审证人出庭 数据呈现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不出庭的逻辑演变与课题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褚福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20,共9页
在我国,证人不出庭、并代之以庭外证言笔录证明案件事实,经过了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两重逻辑转变:在立法中,从出庭作证为原则、使用庭外证言笔录为例外,转变为"同等对待"两种方式;在司法中,从两种方式的"同等对待"发... 在我国,证人不出庭、并代之以庭外证言笔录证明案件事实,经过了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两重逻辑转变:在立法中,从出庭作证为原则、使用庭外证言笔录为例外,转变为"同等对待"两种方式;在司法中,从两种方式的"同等对待"发展到使用庭外证言笔录为原则、出庭作证为例外。在这种逻辑演变过程中,蕴含着立法、理论基础、诉讼主体的利益需求和博弈等多方面原因,它们是下一步的改革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不出庭 庭外证言笔录 诉讼主体的利益需求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