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该菌对8类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Illumina PE150对细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ResFinder软件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并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利用VFanalyzer软件、BLASTN比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0%脱纤维羊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形成表面光滑具有β-溶血环的单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呈蓝紫色短棒状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生化特性与化脓隐秘杆菌符合。16S r RNA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1397 bp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报道的化脓隐秘杆菌同源性高达99%。16S r 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辽宁沈阳的牛源化脓隐秘杆株TZQ 01株处于同一分支,与日本的猪源分离株NIAH13531处于较近分支,以上结果可确定该分离菌为化脓隐秘杆菌,并将其命名为FY-4-Z-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呋,青霉素类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截短侧耳素类的泰妙菌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类的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耐药。利用组装软件SPAdes对获得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后获得了分离菌全基因组草图,结果显示分离菌基因组大小为2399.961 kb;耐药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包含3种耐药基因,分别是氨基糖苷类的ant(6)-la、大环内脂类的erm(X)、四环素类的tet(W)耐药基因,其中在化脓隐秘杆菌中首次检测到ant(6)-la基因。该菌株对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与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相符,而红霉素敏感表型可能与其耐药基因erm(X)的移码突变有关。利用BLASTN和VFanalyzer软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8个已知毒力基因和24个候选毒力相关基因。本实验进一步丰富了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相关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化脓隐秘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用药指导。展开更多
为调查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及其血清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的致病性,本研究于2018年~2021年在河北省7个地区34个养鸡场共收集631份发病鸡肛拭子和62份病料样品共计693份,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分离细菌并纯化后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调查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及其血清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的致病性,本研究于2018年~2021年在河北省7个地区34个养鸡场共收集631份发病鸡肛拭子和62份病料样品共计693份,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分离细菌并纯化后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分离菌分别接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并对分离菌经生化及16S r RNA基因的PCR及测序鉴定,随机选择32条测序序列经NCBI的BLAST比对,并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同源性。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分离菌的血清群及血清型并统计各血清群与血清型在河北不同地区的分布。结果显示,从693份病料样品中共分离到238株沙门菌,除3株未定群外,其余分离菌分属于A、B、C、D、E、F 6个血清群,其中D群最多达69.7%(166/238);238株沙门菌分属于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未定型,依次为鸡白痢沙门菌(91/38.2%)、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3/18.0%)、鸡伤寒沙门菌(40/16.8%)、肠炎沙门菌(39/16.4%)等。血清群与血清型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除张家口地区流行A群血清群外,其余地区流行的血清群均为D群;张家口地区流行鸡白痢沙门菌;秦皇岛地区有14种血清型,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其流行血清型;石家庄、承德、唐山流行的均为鸡白痢沙门菌,邢台及保定地区分别流行肠炎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通过K-B药敏纸片法检测238株分离菌对7类共2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分离菌的相关耐药基因并采用SPSS26.0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选取12株不同血清型的分离菌以0.2 m L/只(3×108cfu/mL)感染雏鸡,分析各分离菌对雏鸡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的菌株分别占97.5(232/238)、89.1%(212/238)、78.6%(187/238)、74.8%(178/238)、74.4%(177/238)、64.3%(153/238),对其它药物耐药的菌株均在32%以下,但均对头孢类药物敏感;且分离菌多呈多重耐药性(58.4%,139/238),耐6重药物的菌株(32.8%,78/238)与耐5重药物的菌株(11.8%,28/238)最多。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tem、erm(B)a、tetA、strA-B的检出率分别为100%(238/238)、75.2%(178/238)、71%(169/238)、65.6%(156/238)及31.9%(76/238)。未检测到喹诺酮类和醛胺醇类耐药基因。经分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其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分别为94.7%、98.1%、99.4%、97.5%、79.9%,相关性均较强。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2株分离菌均能致感染鸡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及肝脏和肠道的剖检病变,且能对鸡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以致鸡死亡10只(100%)、7只(87%)为主,并从死亡鸡的肝脏再次分离到相应细菌。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从河北不同地区分离的238株沙门菌血清群与血清型众多,大多数沙门菌的耐药性较强且多呈多重耐药性,其携带的5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与其相对应的耐药表型均呈较强的相关性,且分离菌对雏鸡呈不同的致病性。本研究为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该菌对8类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Illumina PE150对细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ResFinder软件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并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利用VFanalyzer软件、BLASTN比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0%脱纤维羊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形成表面光滑具有β-溶血环的单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呈蓝紫色短棒状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生化特性与化脓隐秘杆菌符合。16S r RNA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1397 bp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报道的化脓隐秘杆菌同源性高达99%。16S r 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辽宁沈阳的牛源化脓隐秘杆株TZQ 01株处于同一分支,与日本的猪源分离株NIAH13531处于较近分支,以上结果可确定该分离菌为化脓隐秘杆菌,并将其命名为FY-4-Z-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呋,青霉素类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截短侧耳素类的泰妙菌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类的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耐药。利用组装软件SPAdes对获得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后获得了分离菌全基因组草图,结果显示分离菌基因组大小为2399.961 kb;耐药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包含3种耐药基因,分别是氨基糖苷类的ant(6)-la、大环内脂类的erm(X)、四环素类的tet(W)耐药基因,其中在化脓隐秘杆菌中首次检测到ant(6)-la基因。该菌株对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与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相符,而红霉素敏感表型可能与其耐药基因erm(X)的移码突变有关。利用BLASTN和VFanalyzer软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8个已知毒力基因和24个候选毒力相关基因。本实验进一步丰富了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相关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化脓隐秘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用药指导。
文摘为调查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及其血清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的致病性,本研究于2018年~2021年在河北省7个地区34个养鸡场共收集631份发病鸡肛拭子和62份病料样品共计693份,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分离细菌并纯化后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分离菌分别接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并对分离菌经生化及16S r RNA基因的PCR及测序鉴定,随机选择32条测序序列经NCBI的BLAST比对,并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同源性。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分离菌的血清群及血清型并统计各血清群与血清型在河北不同地区的分布。结果显示,从693份病料样品中共分离到238株沙门菌,除3株未定群外,其余分离菌分属于A、B、C、D、E、F 6个血清群,其中D群最多达69.7%(166/238);238株沙门菌分属于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未定型,依次为鸡白痢沙门菌(91/38.2%)、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3/18.0%)、鸡伤寒沙门菌(40/16.8%)、肠炎沙门菌(39/16.4%)等。血清群与血清型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除张家口地区流行A群血清群外,其余地区流行的血清群均为D群;张家口地区流行鸡白痢沙门菌;秦皇岛地区有14种血清型,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其流行血清型;石家庄、承德、唐山流行的均为鸡白痢沙门菌,邢台及保定地区分别流行肠炎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通过K-B药敏纸片法检测238株分离菌对7类共2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分离菌的相关耐药基因并采用SPSS26.0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选取12株不同血清型的分离菌以0.2 m L/只(3×108cfu/mL)感染雏鸡,分析各分离菌对雏鸡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的菌株分别占97.5(232/238)、89.1%(212/238)、78.6%(187/238)、74.8%(178/238)、74.4%(177/238)、64.3%(153/238),对其它药物耐药的菌株均在32%以下,但均对头孢类药物敏感;且分离菌多呈多重耐药性(58.4%,139/238),耐6重药物的菌株(32.8%,78/238)与耐5重药物的菌株(11.8%,28/238)最多。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tem、erm(B)a、tetA、strA-B的检出率分别为100%(238/238)、75.2%(178/238)、71%(169/238)、65.6%(156/238)及31.9%(76/238)。未检测到喹诺酮类和醛胺醇类耐药基因。经分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其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分别为94.7%、98.1%、99.4%、97.5%、79.9%,相关性均较强。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2株分离菌均能致感染鸡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及肝脏和肠道的剖检病变,且能对鸡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以致鸡死亡10只(100%)、7只(87%)为主,并从死亡鸡的肝脏再次分离到相应细菌。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从河北不同地区分离的238株沙门菌血清群与血清型众多,大多数沙门菌的耐药性较强且多呈多重耐药性,其携带的5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与其相对应的耐药表型均呈较强的相关性,且分离菌对雏鸡呈不同的致病性。本研究为河北地区鸡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