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骏锋 马浩迪 +4 位作者 葛树爱 孙浩洋 王豫鑫 权春善 张丽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29,237,共7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传统低分子量抗菌材料在单独使用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此外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等问题亦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具有多样化合成策略且更加高效的高分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传统低分子量抗菌材料在单独使用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此外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等问题亦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具有多样化合成策略且更加高效的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出现为对抗病原微生物提供了新方法。与低分子量的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相比,高分子抗菌材料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功能可控性和更多样的结构设计,可通过多种方式对细菌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现已在治疗耐药菌感染、伤口敷料、靶向抗菌、抗菌涂层等方向得到广泛使用。根据合成策略和作用机制对现有高分子抗菌材料进行了总结分类,提出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发挥高分子抗菌材料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抗菌材料 合成策略 刺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水凝胶的构建及在抗菌医用敷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筱 刘玉 +1 位作者 张群 孙洋洋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7,63,共5页
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壳聚糖水凝胶,包括负载抗生素壳聚糖水凝胶、负载活性物质壳聚糖水凝胶和含金属基无抗生素壳聚糖水凝胶,还对壳聚糖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做了简明的评估。
关键词 壳聚糖 水凝胶 抗菌材料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在医用敷料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东旭 卢春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2,249,共6页
敷料作为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要产品。作为皮肤替代物的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医用敷料存在易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患者舒适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伤口敷料并改进传统敷料具有... 敷料作为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要产品。作为皮肤替代物的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医用敷料存在易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患者舒适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伤口敷料并改进传统敷料具有重要意义。碳材料作为敷料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吸附性强以及机械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碳材料敷料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和更强的伤口愈合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伤口愈合的原理,简要介绍了碳材料作为医用敷料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碳材料敷料的种类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碳材料敷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医用敷料 多孔材料 伤口愈合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范君昌 吴锦绣 +4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张晓伟 李健飞 冯福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9,共7页
抗菌材料对防止感染传播、预防疾病传播、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及保障医疗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抗菌材料也是维护公共健康、环境清洁、保护医疗和食品行业安全的重要支持,但目前抗菌材料面临环境适应性、细菌抗性、成本及抗菌效果可持续性... 抗菌材料对防止感染传播、预防疾病传播、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及保障医疗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抗菌材料也是维护公共健康、环境清洁、保护医疗和食品行业安全的重要支持,但目前抗菌材料面临环境适应性、细菌抗性、成本及抗菌效果可持续性等挑战。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型抗菌材料以应对挑战。稀土复合抗菌材料比传统抗菌剂具有高效广谱、长效稳定、安全环保的显著优势。综述了稀土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对稀土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介绍了稀土抗菌材料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抗菌材料 抗菌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的合成及抗菌性能
5
作者 李令东 刘鹏飞 +3 位作者 张维伦 张颂伟 贾冬雪 周豪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以4-羟基吡啶为连接单元,通过多步合成,制备了O-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和N-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经NMR和HRMS确证了前体和氯胺结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以已报道的氯胺1-[3-(4,4-二甲基-3-氯-2... 以4-羟基吡啶为连接单元,通过多步合成,制备了O-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和N-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经NMR和HRMS确证了前体和氯胺结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以已报道的氯胺1-[3-(4,4-二甲基-3-氯-2,5-二氧代咪唑烷-1-基)丙基]吡啶-1-氯化物(Ⅱb)为对照,对所合成的氯胺进行了初步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对位衍生吡啶盐氯胺抗菌活性明显优于间位衍生氯胺对应物,且抗菌活性随着烷基链(—C_(6)H_(13)、—C_(8)H_(17)、—C_(10)H_(2)1、—C_(12)H_(2)5)的增长而显著增强;N-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的抗菌性能明显优于O-烷基化衍生的长链烷基吡啶盐氯胺。携有—C_(12)H_(25)链的吡啶季铵盐氯胺4-正十二烷氧基-1-[3-(4,4-二甲基-3-氯-2,5-二氧代咪唑烷-1-基)丙基]吡啶-1-氯化物(ⅩⅢd)和1-正十二烷基-4-[3-(4,4-二甲基-3-氯-2,5-二氧代咪唑烷-1-基)丙氧基]吡啶-1-氯化物(ⅩⅤe)分别达到了同系物中最优的抗菌活性,活性氯浓度0.056 mmol/L时,在5 min内,ⅩⅢd和ⅩⅤ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lg值减少量分别为1.14±0.05和2.74±0.45,对大肠杆菌的lg值减少量分别为0.13±0.01、0.53±0.01。氯胺结构与长链烷基吡啶盐结构具有“协同抗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吡啶 吡啶盐型氯胺 化学合成 抗菌活性 “协同”抗菌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丁香酸改性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制备及抗菌性能
6
作者 王延蕾 杨盼盼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5-1271,1330,共8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含叔胺基团的扩链剂3-二甲氨基-1,2-丙二醇(DMAD)与生物基抗菌剂丁香酸(SGA)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和薄膜。采用FTIR、^(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含叔胺基团的扩链剂3-二甲氨基-1,2-丙二醇(DMAD)与生物基抗菌剂丁香酸(SGA)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和薄膜。采用FTIR、^(1)HNMR对SWPU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SWPU乳液的粒径进行了测定,通过SWPU薄膜的DSC、力学、水接触角、抑菌圈测试,考察了SGA用量对SWPU薄膜力学性能、疏水性和抗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IPDI)∶n(PTMG)∶n(DMAD)∶n(BDO)∶n(SGA)=11∶3∶5∶1∶5制备的SWPU-3乳液和薄膜性能最佳,SWPU-3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9.3 nm,具有6个月以上的状态稳定期;SWPU-3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9.02℃,水接触角为79.1°,拉伸强度为35.6 MPa,断裂伸长率为987.7%,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99.1%以上的抗菌活性。SWPU薄膜基于季铵盐和酚酸协同抗菌机理,采用接触杀伤的抗菌方式而非抗菌成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酸 抗菌性能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中和剂 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卤胺聚合物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
7
作者 萨仁格日乐 梁靖 +5 位作者 关少钰 常宇佳 张佳博 梁楠 亢静 董阿力德尔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62,共11页
由致病菌引发的各类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持续威胁.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效力逐步减弱.然而,目前多数纳米材料主要以单一组分抗菌为主,其单一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对微生物污染的全面预防和高效控制.为了预防和遏制细菌耐药... 由致病菌引发的各类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持续威胁.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效力逐步减弱.然而,目前多数纳米材料主要以单一组分抗菌为主,其单一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对微生物污染的全面预防和高效控制.为了预防和遏制细菌耐药性的滋生与蔓延,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复合多种抗菌材料构建多元抗菌体系的方法,以实现多组分协同杀菌效果.将高效杀菌的N-卤胺聚合物与具备光热效应(PTT)的金纳米粒子(AuNP)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AuNP@pAMPS-Cl-b-PEG纳米抗菌材料.该材料可充分发挥光热与化学抗菌机制的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抑制细菌,降低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该方法为联合抗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材料 N-卤胺 金纳米粒子 光热效应 活性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具及其原材料抗菌防霉性能标准体系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卓钦 姚粲璨 +4 位作者 张瑞 胡佳 颜刚华 黄宇斌 肖海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4,共6页
抗菌防霉性能在家具及其原材料的功能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了我国目前家具及其原材料抗菌防霉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标准体系,总结了各类指标检测方法类型和共性,比较了各类原料同类指标检测方法异同。在此基础上,从协调性、完整性、... 抗菌防霉性能在家具及其原材料的功能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了我国目前家具及其原材料抗菌防霉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标准体系,总结了各类指标检测方法类型和共性,比较了各类原料同类指标检测方法异同。在此基础上,从协调性、完整性、便利性、准确性等方面评价分析了我国家具及其原材料抗菌防霉性能标准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原材料 抗菌 防霉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菌敷料的构筑及抗耐药菌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克难 何雨家 +2 位作者 张琦 谢璐 何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8-885,共8页
将均采用液相分层法制备的黑磷(BP)和单层MXene(V2CTx)纳米片混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MXene/BP复合物(AC),采用SEM、TEM、XRD、多角度粒度与高灵敏度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A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 将均采用液相分层法制备的黑磷(BP)和单层MXene(V2CTx)纳米片混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MXene/BP复合物(AC),采用SEM、TEM、XRD、多角度粒度与高灵敏度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将A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了纳米抗菌敷料(PLGA-AC),通过SEM、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进行了测试,采用体外抗菌实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溶血实验评价了PLGA-AC的活性氧(ROS)生成能力、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单层MXene纳米片均匀分布在BP表面上,两者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PLGA-AC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其水接触角为52.05°±0.49°;PLGA-AC在超声作用下具有优异的ROS生成能力,对大肠杆菌的清除率>99%;PLGA-A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率仅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黑磷 复合物 静电纺丝 抗菌性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先进功能性包装材料的应用综述
10
作者 汤树海 许溪 +2 位作者 杨明聪 朱琦 陈广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2-85,共14页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装”为关键词筛选70余篇文献。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提取、改性和复合技术,对比纳米复合、化学交联等策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总结技术瓶颈问题。结果文献研究表明,纤维素/木质素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复合薄膜对UV-C紫外线的阻隔率达到81.8%,抗菌活性接近100%;纳米复合技术可提高力学强度(干拉伸强度提升了218%,湿拉伸强度提升了233%)和阻隔性能(氧气渗透率低至(4.15±0.13)×10^(-20)m^(3)/(m^(2)·s·Pa));木质素的引入能增强材料的疏水性(水接触角>80°)和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提高20%);溶解-再生策略可实现材料全周期降解。结论纤维素/木质素复合材料兼具可再生性、多功能性,是替代传统塑料的理想选择。突破实验室限制,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工艺,并加强全生命周期评估,未来应聚焦智能响应材料与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加速绿色包装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质素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可降解包装材料 抗紫外线包装材料 抗菌抗氧化包装材料 气体阻隔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体表面光响应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振峰 伞宏赡 +3 位作者 田萌萌 徐志超 关意佳 杨志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抗菌策略,光响应抗菌在治疗植入体相关感染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如何赋予植入体光刺激抗菌能力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该策略中光敏材料的种类及与基体的结合方式对抗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被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抗菌策略,光响应抗菌在治疗植入体相关感染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如何赋予植入体光刺激抗菌能力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该策略中光敏材料的种类及与基体的结合方式对抗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被应用于植入体表面的四类光敏材料——有机共轭聚合物、近红外荧光分子、二维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并介绍了其在涂层中的存在形式、对外源光刺激的响应效果和机理、抗菌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最后客观地分析了光响应涂层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体相关感染 涂层 光响应抗菌 光敏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郑晓婧 钟苏涵 +4 位作者 廖金换 何大民 李守岭 李金涛 高天明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61-166,共6页
近年来由各类病毒、细菌引发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研发具有抗菌性能的新材料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中的抗菌填料和抗菌机理、抗菌复合材料应用等,为天然橡胶抗菌材料后续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抗菌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菌型吸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牛俊婕 王小勇 +2 位作者 邱叶童 张翠倩 刘泽华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6,共10页
本研究通过胶体磨机械处理TEMPO氧化纤维素制得改性纤维(CRF),与丙烯酸(AA)、聚苹果酸(PMLA)和硝酸银(AgNO_(3))在紫外光下聚合,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新型卫生用吸水材料(CRF-PMLA-Ag-SAM),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RF、AA、P... 本研究通过胶体磨机械处理TEMPO氧化纤维素制得改性纤维(CRF),与丙烯酸(AA)、聚苹果酸(PMLA)和硝酸银(AgNO_(3))在紫外光下聚合,制备出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新型卫生用吸水材料(CRF-PMLA-Ag-SAM),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RF、AA、PMLA成功发生共聚反应,且Ag元素以Ag+和Ag02种价态存在;在CRF添加量为15%时,PMLA和AgNO_(3)添加量均为1%制得的CRFPMLA-Ag-SAM对生理盐水具有良好的吸收保持倍率,吸水倍率为128 g/g,保水倍率为76 g/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5和9.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 聚苹果酸 抑菌性能 卫生用吸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基食品包装材料的设计及其光动力抗菌活性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刘月月 陈倩茜 +3 位作者 谢芳 何志军 周娇娇 蔡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57-467,共11页
食品包装是食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在保持食品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在贮存和运输期间非常容易被微生物污染,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进而引发人类食物中毒等症状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损失。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 食品包装是食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在保持食品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在贮存和运输期间非常容易被微生物污染,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进而引发人类食物中毒等症状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损失。光动力灭活(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已被证明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另外,多糖作为重要的活性物质,因其天然无毒、可生物降解的特点,常被用作食品包装材料以减少传统塑料包装的污染。进一步开发应用具有光动力抗菌活性的多糖基食品包装材料,对于该领域的提升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本综述概述了PDI的作用原理、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种类、光源种类;也概述了多糖基天然聚合物的组成、多糖基食品包装材料的特性;并介绍了具有光动力抗菌活性的多糖基食品包装材料在水果、海鲜、肉制品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多糖基食品包装材料在保鲜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基质 光敏剂 光动力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类流体的制备及其在皮革文物中的应用
15
作者 高党鸽 王鑫炜 +2 位作者 左童 周松峦 吕斌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4-1932,2070,共10页
为抑制细菌对皮革文物的侵蚀,延长皮革文物存放寿命,以纳米TiO_(2)、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聚醚胺(M2070)为原料,制备了共价型TiO_(2)纳米类流体(C-TiO_(2)nfs);以纳米TiO_(2)、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 为抑制细菌对皮革文物的侵蚀,延长皮革文物存放寿命,以纳米TiO_(2)、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聚醚胺(M2070)为原料,制备了共价型TiO_(2)纳米类流体(C-TiO_(2)nfs);以纳米TiO_(2)、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DC570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为原料,制备了离子型TiO_(2)纳米类流体(I-TiO_(2)nfs)。采用循环刷涂法将两种TiO_(2)纳米类流体(TiO_(2)nfs)应用于老化皮革的保护。通过FTIR、TEM、流变仪对TiO_(2)nfs进行了表征,采用数码相机、测色配色分光光度计、伺服控制高低温拉力试验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老化皮革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并考察了其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C-TiO_(2)nsf和I-TiO_(2)nfs均为白色液体,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C-TiO_(2)nfs流动性更好;经TiO_(2)nfs处理后,老化皮革的颜色和结构无明显变化,而力学性能、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均得到提升,并且处理后的皮革具有长期稳定性。C-TiO_(2)nfs处理后的老化皮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达61.3%和69.9%;I-TiO_(2)nfs处理的老化皮革则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力学性能和抗菌性,处理后老化皮革的柔软度、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3.32 mm、17.32 MPa和81.71%,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7.0%和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类流体 皮革文物 文物保护 抗菌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缓释型ε-PL/PA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16
作者 王璇 李伟 +1 位作者 李泽阳 刘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以尼龙6(PA6)和聚赖氨酸(ε-PL)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ε-PL含量的ε-PL/PA6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ε-PL/PA6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ε-P... 以尼龙6(PA6)和聚赖氨酸(ε-PL)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ε-PL含量的ε-PL/PA6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ε-PL/PA6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ε-PL质量分数为15%时,ε-PL在PA6中分散最均匀;ε-PL/PA6两种材料复合对PA6晶型无影响,但其结晶温度升高、熔点降低;压片型ε-PL/PA6复合材料样品中的ε-PL能够在水中持续缓慢释放,缓释过程符合Logistic模型;ε-PL质量分数为10%~20%的ε-PL/PA6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溶出抗菌性和表面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面抗菌率均大于99.99%,是兼具表面抗菌和缓释抗菌功能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抗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赖氨酸 缓释 抗菌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伟 陈杰 +5 位作者 司志昊 沈方琳 罗雄方 王文娟 顾越 孟心怡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综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概述了国内外使用动、植物提取物和碳点、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等抗菌剂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影响。总结了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综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概述了国内外使用动、植物提取物和碳点、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等抗菌剂对明胶基复合材料的抗菌功能化影响。总结了抗菌功能化明胶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抗菌 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医疗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蛇床子素杂合体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18
作者 刘讴灵 吴学姣 +1 位作者 刘海军 杨家强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7-1801,共5页
运用杂合抗菌策略,将氟喹诺酮类抗菌剂与天然产物蛇床子素杂合,设计、合成了系列氟喹诺酮-蛇床子素杂合抗菌体。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认。采用2倍稀释法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杂合体对所测细菌... 运用杂合抗菌策略,将氟喹诺酮类抗菌剂与天然产物蛇床子素杂合,设计、合成了系列氟喹诺酮-蛇床子素杂合抗菌体。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认。采用2倍稀释法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杂合体对所测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环丙基-6-氟-7-[3-甲基-4-(2-{[8-(3-甲基丁-2-烯-1-基)-2-氧代-2H-色烯-7-基]氧}乙基)哌嗪-1-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Ⅳf)的活性最为突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氟喹诺酮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2.000、2.000、2.000和4.000μg/mL,优于对照药诺氟沙星,可作为抗菌候选化合物进一步研究。该杂合抗菌体具有抗菌增效作用和协同效应,可能与作用于多个靶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蛇床子素 杂合抗菌剂 合成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S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雪梅 崔红圆 +2 位作者 郭勤 朱泽阳 张宇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当前各类微生物污染越发严重及普遍,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可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抗菌性能的界面,首先以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SiO_(2)纳米纤维;其次通过原位负... 当前各类微生物污染越发严重及普遍,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可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抗菌性能的界面,首先以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SiO_(2)纳米纤维;其次通过原位负载法将二硫化钼(MoS_(2))负载到SiO_(2)纳米纤维上,由此制备得到MoS_(2)@SiO_(2)纳米纤维,并对其组成成分、形貌结构、抗菌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oS_(2)@SiO_(2)纳米纤维在15 min内就可以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经过24 h培养后,MoS_(2)@SiO_(2)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持久、广谱的抗菌性能。而且经过10次洗涤后,MoS_(2)@SiO_(2)纳米纤维依旧维持较好的抗菌活性。另外,800.0 mg/mL的MoS_(2)@SiO_(2)纳米纤维分散液与L929细胞混合培养后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本研究为SiO_(2)纳米纤维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拓宽了纯无机抗菌纤维的应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SiO_(2)纳米纤维 抗菌材料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壳聚糖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20
作者 王英沣 洪大卫 +3 位作者 董硕 刘絮瑶 胡煌 殷茂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7-1044,共8页
为开发适宜的食品包装用薄膜解决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问题,以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DCDMH)和姜黄素为添加剂、壳聚糖为基材、丙三醇为脱泡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具有pH响应和抗菌性能的壳聚糖基复合薄膜。采用SEM和FTIR对壳聚糖基复... 为开发适宜的食品包装用薄膜解决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问题,以1,3-二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DCDMH)和姜黄素为添加剂、壳聚糖为基材、丙三醇为脱泡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具有pH响应和抗菌性能的壳聚糖基复合薄膜。采用SEM和FTIR对壳聚糖基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力学性能、透光率、水蒸气阻隔性能、含水率、水溶性、pH响应性、常态和光动力条件下的抗菌性能测试,考察了DCDMH和姜黄素的添加对壳聚糖基复合薄膜的物性参数、pH响应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DMH和姜黄素可与壳聚糖大分子均匀混合,并形成了致密的膜结构。由m(姜黄素)∶m(DCDMH)=1∶1和3∶7制备的壳聚糖基复合薄膜CS-Cur-Ⅰ和CS-Cur-Ⅱ的厚度(0.071 mm)在得到一定增加的同时,断裂应力(32.00和54.46 N)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其中,姜黄素0.15 g。CS-Cur-Ⅰ和CS-Cur-Ⅱ均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随着环境pH的提升,CS-Cur-Ⅰ的色泽不断变深,从黄色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壳聚糖基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常态及光动力抗菌性能,常规条件下和光动力条件下,CS-Cur-Ⅱ均能在30 min内杀灭全部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姜黄素 卤胺 PH响应性 抗菌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