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基上既有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林环周 翁志英 +3 位作者 张静 何佰昭 吴应雄 林文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选取一栋典型两层的软土地基石结构(SSI体系),设定地基土体等效剪切波速为147.57m/s,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与刚性地基体系(FIX体系)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SSI体系较FIX体系更易于达到极限状态,结构地震易损性增加,概率差值可达40%~46%;基于易损性得出结构性能裕度比进行分析,SSI体系较FIX体系各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裕度比均降低。研究揭示了坐落于软弱场地上的石结构较刚性地基体系破坏更为严重,成果为石结构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软土地基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变形响应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彬霖 张冬梅 +3 位作者 申轶尧 黄忠凯 陈兆庚 朱美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84-4291,共8页
施工变形响应规律是保障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基础。尤其是对软土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而言,软土高压缩、低抗剪力学特性和浅埋条件下低覆土压力以及大开挖卸荷效应相互耦合会导致变形响应机制更为复杂。为揭示软土浅埋大直径盾... 施工变形响应规律是保障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基础。尤其是对软土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而言,软土高压缩、低抗剪力学特性和浅埋条件下低覆土压力以及大开挖卸荷效应相互耦合会导致变形响应机制更为复杂。为揭示软土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变形响应特征规律,以上海市域机场线联络线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结合现场动态监测分析施工期隧道结构竖向变形、结构收敛变形和地表变形的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变形类型的历时变化节点时间关联密切,结构竖向变形可分为先期上浮、波动上浮、持续上浮、相对稳定4个阶段,结构收敛变形可分为波动收敛、持续收敛和收敛稳定3个阶段,轴线地表竖向变形分为扰动沉降、快速固结沉降和相对稳定3个阶段;隧道结构轴线附加压力不均匀分布导致结构竖向变形差异显著;隧道轴线地表最大竖向变形量会超过预警值,最终沉降变形量约为最大变形量的84.3%;地表沉降槽宽度和最大沉降位置与埋深比密切相关,但埋深比相对较大时,可能会出现“隆脊”分布特征;掘进施工后21~50 d,结构竖向变形、结构收敛变形和地表竖向变形幅值较大,变形趋势相对明确,是提高变形控制与整治效果的关键阶段。研究成果以期为软土地层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结构变形控制和环境安全保护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软土地层 结构变形 地表变形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顶超载下原状软土基坑边坡的损伤演化过程
3
作者 程乾 叶超 +1 位作者 孙红 唐雪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1,共6页
为了探究坡顶荷载作用下原状软土基坑边坡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构建大尺寸原状软土模型,结合位移、图像及应力联合监测系统开展原状软土基坑边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软土基坑边坡的变形过程受软土天然结构的影响。当坡顶荷载较小时,... 为了探究坡顶荷载作用下原状软土基坑边坡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构建大尺寸原状软土模型,结合位移、图像及应力联合监测系统开展原状软土基坑边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软土基坑边坡的变形过程受软土天然结构的影响。当坡顶荷载较小时,原状软土天然结构轻微变化,边坡位移不明显;随着坡顶荷载的增加,软土天然结构出现损伤并加速发展,边坡位移显著增大。当坡顶超载时,原状软土基坑边坡的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压缩变形、损伤开始、损伤发展和整体破坏4个典型阶段。最后,基于坡顶沉降提出了各阶段临界荷载界限值的判定方法,确定原状软土基坑边坡的损伤门槛值为25.2 kPa,损伤开始阶段与损伤发展阶段的界限值为37.7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边坡 原状软土 天然结构 损伤 演化过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压水软土地区联络通道盾构法施工对区间盾构隧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逯建栋 宋彦杰 +3 位作者 岳彬 熊田芳 张美琴 周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2,共5页
[目的]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顶推及切削作用将导致隧道交叉连接处受力显著变化,加剧破洞影响,减弱安全性能。为高效实现施工控制,需对主隧道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天津地铁首个盾构法联络通道工程实例为依托,结合有... [目的]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顶推及切削作用将导致隧道交叉连接处受力显著变化,加剧破洞影响,减弱安全性能。为高效实现施工控制,需对主隧道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天津地铁首个盾构法联络通道工程实例为依托,结合有限元软件模拟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分析该工法对主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果及结论]在联络通道始发阶段,始发隧道受顶推和切削作用,洞口附近管片变形与受力变化显著,洞口对侧拱腰处管片水平位移最大;在接收阶段,接收隧道受切削作用和土体开挖卸荷影响,洞口附近管片内力变化显著,产生偏向联络通道的变形。整体上,受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联络通道轴线两侧各约10 m范围内,约3倍联络通道外径。基于此,需关注被顶推及洞口附近等重点位置管片,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优化内支撑体系,通过减少台车撑靴支撑范围至2倍联络通道外径、减小台车钢板厚度或支撑钢管壁厚等方式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联络通道 盾构法施工 软土地层 结构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础核岛厂房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5
作者 上官云翔 陈少林 +1 位作者 吕昊 景立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1,共16页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分区分析方法(partitioned analysi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PASSI),对软土地基核岛厂房振动台试验中的筏基-混凝土框架模型以及桩基-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分区分析方法(partitioned analysi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PASSI),对软土地基核岛厂房振动台试验中的筏基-混凝土框架模型以及桩基-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并对软土地基下核岛厂房土-基础-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对2种模型输入调幅为0.05、0.10、0.20 g的RG160、Chi-Chi与Landers地震波,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土体与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楼层反应谱、筏基底部土压力时程、桩身应变以及桩身弯矩。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振动台试验结果;经过土层放大作用,随着楼层的增高,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中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之增大,反映了同样的规律;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所得的土-结体系的反应谱均与输入地震动频谱特征及体系的振动特性相关;振动台试验中,筏板基础会出现倾覆现象,筏基底部土压力时程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但数值模拟中筏基底部的土压力时程未出现此种现象,其原因是数值模拟中未考虑土体与基础的接触非线性;数值模拟中群桩的地震响应与试验的宏观现象基本吻合,定量上有差异,是数值模拟中未考虑桩的非线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核岛厂房 地震响应 土-结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变形及环境影响分析方法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55
6
作者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共25页
随着基坑规模日益增大以及邻近环境设施愈加复杂,合理评估并控制基坑变形及对周边环境影响成为软土基坑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对软土深基坑变形与环境影响分析方法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统筹考虑安... 随着基坑规模日益增大以及邻近环境设施愈加复杂,合理评估并控制基坑变形及对周边环境影响成为软土基坑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对软土深基坑变形与环境影响分析方法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统筹考虑安全与经济的前提下,提出了软土深基坑环境保护等级和变形控制指标,为基坑周边不同类型环境设施的保护提供了依据。其次,系统建立了便于工程应用的基坑变形影响简化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基坑开挖对环境影响的计算分析方法以及确定全套小应变本构模型参数的实用方法,为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环境影响分析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针对承压水降水影响难以准确量化评估的难题,提出了根据群井抽水试验反演确定关键水文地质参数并评估深层承压水降水对地层和环境变形影响的计算方法,满足了复杂地层承压水降水影响分析的工程需求。此外,还提出了包括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数字化微扰动搅拌桩加固、混凝土支撑主动变形控制、承压水控制超深隔渗帷幕等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的基坑变形控制新技术。成果在全国大量工程中成功应用,促进了软土深基坑工程全过程变形影响精细化分析和系统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深基坑 变形控制 环境影响 承压水降水 小应变本构模型 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 超深隔水帷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性对软土振动排水量的影响
7
作者 苗永红 朱天骋 殷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当前振动排水法加固软土地基未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研究空白,以衡量振动排水效果的标准中最具代表性的振动排水量为研究对象,探讨土结构性对软土振动排水量的影响;通过掺入不同质量的水泥调节软土的胶结程度,使用盐粒构造大孔隙结构... 针对当前振动排水法加固软土地基未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研究空白,以衡量振动排水效果的标准中最具代表性的振动排水量为研究对象,探讨土结构性对软土振动排水量的影响;通过掺入不同质量的水泥调节软土的胶结程度,使用盐粒构造大孔隙结构,对孔隙比分别为1.3、 1.5、 1.7,掺入水泥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 4%、 6%,掺入盐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5%、 10%的结构性软土进行围压分别为40、 70、 120 kPa的振动排水试验,分析孔隙比、胶结程度、大孔隙结构3个结构性因素影响下软土的振动排水效果。结果表明:孔隙比对结构性软土振动排水效果的影响最大,在相同围压时,结构性软土的振动排水量随着孔隙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胶结程度和大孔隙结构的增大而减小;围压的增大会劣化结构性软土的振动排水效果;在中、低围压时,胶结程度对结构性软土振动排水效果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大孔隙结构对结构性软土振动排水效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土结构性 振动排水 围压 振动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软土地层管廊基坑垫层换撑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周志鸿 王柄锐 +1 位作者 谭贵 王子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针对基坑传统换撑方法换撑工序复杂,对管廊结构施工延续性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典型软土地层,以广东中山某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利用垫层换撑的新方法.首先,对基坑进行三维Abaqu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 针对基坑传统换撑方法换撑工序复杂,对管廊结构施工延续性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典型软土地层,以广东中山某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利用垫层换撑的新方法.首先,对基坑进行三维Abaqu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提出垫层换撑方法并进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探究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在拆撑后不同因素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情况;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管廊深基坑垫层换撑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垫层换撑方法与传统换撑方法对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3个主要因素为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纵向钢筋直径,其中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的厚度极差最大,为影响围护结构变形最显著的因素;垫层换撑现场实验在拆除底部横撑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平均实测值仅为21.79 mm,有效解决了软土区围护结构易变形过大的问题,验证了垫层换撑方法的适用性;在基坑地层及开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传统方法的84%,相较于传统换撑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基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Abaqus数值模拟 垫层换撑 现场监测 围护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柴苗苗 韩霁昌 +2 位作者 罗林涛 王欢元 马增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184,192,共7页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陕西省富平县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砒砂岩与沙按不同体积比(1∶1,1...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复配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陕西省富平县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砒砂岩与沙按不同体积比(1∶1,1∶2,1∶5)混合后,分别于第1季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第2季作物(小麦、马铃薯)收获后,对土壤质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及作物种植季数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结果】1)随拌沙比例和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砂粒比例增加粉粒和黏粒比例减少;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复配土壤耕层质地趋于砂质化,粉粒和黏粒向土壤下层运移;2)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砒砂岩与沙1∶2和1∶5复配土壤;随着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大趋势,而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和作物种类对复配土壤作物产量影响明显,总体上表现为1∶2和1∶5复配土壤的作物产量较高。【结论】复配土壤耕层质地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趋于砂质化;砒砂岩与沙1∶1复配土壤具有较高的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且随作物种植季数的增加而增大;玉米、大豆和冬小麦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2复配土壤上种植,马铃薯适宜在砒砂岩与沙1∶5复配土壤上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复配土壤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实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畅 季凡凡 +2 位作者 郑刚 刘涛 刘永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降雨通常易导致土质边坡的滑动、失稳,降雨对基坑特别是软土条件下的基坑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市某基坑展开实测,开挖结束后在没有其他施工条件下,连续3 d 247 mm降雨导致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增加13.75 mm,因此研究降雨入渗诱发软... 降雨通常易导致土质边坡的滑动、失稳,降雨对基坑特别是软土条件下的基坑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市某基坑展开实测,开挖结束后在没有其他施工条件下,连续3 d 247 mm降雨导致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增加13.75 mm,因此研究降雨入渗诱发软土基坑变形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降雨的入渗深度及对非饱和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采用Plaxis2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二维软土基坑模型,分析了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机理,主要对比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量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以及开挖深度、桩顶初始位移、支护形式不同对降雨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主要因素为坑外杂填土重度增加、坑内土体软化、渗流作用,降雨量是对基坑支护变形影响较大的因素;降雨产生的支护结构位移增量受支护结构初始位移影响最大,而基坑开挖深度对相同降雨条件下支护结构变形增量影响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软土 基坑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煤场软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立忠 李玲玲 +3 位作者 丁利 李彬 吴承章 李社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2,106,共6页
以温州发电厂 2 # 、 3# 煤场工程为背景 ,通过现场静探、十字板试验和室内试验 ,分析煤场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基十字板强度及其排水板施工扰动影响 ;从各项试验的结果出发 ,探寻温州软土的结构性在试验中力学性状上的体现 ,指出三轴试... 以温州发电厂 2 # 、 3# 煤场工程为背景 ,通过现场静探、十字板试验和室内试验 ,分析煤场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基十字板强度及其排水板施工扰动影响 ;从各项试验的结果出发 ,探寻温州软土的结构性在试验中力学性状上的体现 ,指出三轴试验中结构性土样破坏的新规律 ,最后提出确定结构屈服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结构性 十字板强度 施工扰动 煤场 温州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软土地基沉降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涛 刘松玉 蔡国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3-259,共7页
根据太湖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通过现场原位取样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太湖冲湖积相软土的压缩特性,总结出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采用归一化指标得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 根据太湖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通过现场原位取样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太湖冲湖积相软土的压缩特性,总结出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采用归一化指标得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沉降估算公式,同时对两种常用全过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降差异较大,土体结构性是影响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归一化指标分析可得到不同路基处理方式下的简单沉降估算式;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量预测方法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综合分析预测结果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超载预压 结构性土 沉降 湖积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区某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被引量:43
13
作者 丁勇春 王建华 +1 位作者 徐中华 陈锦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38,344,共7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周边往往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必须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上海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 软土地区深基坑周边往往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必须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上海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地下管线变形及邻近高架基础沉降主要发生在深层土体开挖阶段,开挖至坑底后,变形逐步趋于稳定;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本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控制技术有效地保护了基坑周边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深基坑 支护结构 信息化施工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防波堤下卧层软土的工程特性状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令伟 吕海波 +1 位作者 汪稔 郭爱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类比分析了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北港东防波堤下卧软土层与对应港池内软土基本工程特性,结果表明防波堤下卧软土层虽然含水率、孔隙比、渗透系数稍有所减小,但其力学指标和微观结构无实质恶化的改变,仍具有结构性软土的典型特征,软土层... 类比分析了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北港东防波堤下卧软土层与对应港池内软土基本工程特性,结果表明防波堤下卧软土层虽然含水率、孔隙比、渗透系数稍有所减小,但其力学指标和微观结构无实质恶化的改变,仍具有结构性软土的典型特征,软土层在防波堤荷载作用下,其结构性基本保持完整,尚没有引起明显的结构破损,下卧层结构性软土可以作为防波堤的持力层;防波堤稳定性分析与变形监测结果以及防波堤运营现状验证了结构性软土作为防波堤持力层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结构破损 防波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海、湖相软土的工程特性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雪刚 徐日庆 +1 位作者 王兴陈 荣雪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46-1352,1360,共8页
以杭州地区第4纪全新统海、湖相软土为研究对象,从土的成因分布、化学物理性质、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通过室内常规物理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压缩试验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地区软土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 以杭州地区第4纪全新统海、湖相软土为研究对象,从土的成因分布、化学物理性质、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通过室内常规物理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压缩试验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地区软土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杭州地区存在2个明显的软土层,不同区域第1软土层埋深变化较大,第2软土层较稳定,分布于26.3~36.3m埋深处,随着软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质丰度逐渐增大.杭州软土在低围压下会出现剪缩现象,总体上呈应变硬化型,且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一种由室内压缩试验评估原状土压缩曲线的方法;研究杭州软土结构强度的损伤规律,推导结构强度损伤方程.所得结论对指导杭州地区的工程勘察和工程实践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湖相软土 结构强度 结构损伤指数 压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挤淤作用对海相软黏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盼 李永和 +3 位作者 王吉利 韦昌富 吴二林 颜荣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9-55,共7页
浙江漩门三期围垦项目中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进行筑堤工程,为了对爆炸置换后海堤的固结沉降预测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试验参数,取爆炸前后地基范围内的海相软黏土,进行一维压缩和各向等压固结试验,并对该地区软土的压缩变形与结构特性... 浙江漩门三期围垦项目中采用爆炸挤淤置换法进行筑堤工程,为了对爆炸置换后海堤的固结沉降预测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试验参数,取爆炸前后地基范围内的海相软黏土,进行一维压缩和各向等压固结试验,并对该地区软土的压缩变形与结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相软黏土存在一定的结构特性,表现出与其重塑土不同的性质;通过引入孔隙指数的概念,研究该地区软黏土的结构性,证实土体结构性的存在是其压缩特性不同于重塑样压缩曲线的内在原因,在高压力范围内其压缩曲线趋近于固有压缩曲线。爆炸挤淤作用对海相软黏土产生较强的扰动效应,也对其基本物理性质与压缩特性均产生重要影响;扰动效应造成软黏土的结构屈服应力降低,结构强度下降,采用新定义的结构破坏比来定量评估爆炸挤淤作用对海相软黏土结构性的破坏程度,可为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的海堤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挤淤 结构性 软土 压缩变形 软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周虎鑫 陈荣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4-56,共3页
公路路面功能性指标、结构性指标两个方面阐述了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路面容许不均匀沉降指标,这对于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公路 软土 结构性 功能性 沉降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及隔震效果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旭 庄海洋 +1 位作者 陈国兴 刘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7-826,共10页
基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提出了软弱地基-隔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简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软弱地基条件下考虑SSI效应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剪力及隔震层位移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 基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提出了软弱地基-隔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简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软弱地基条件下考虑SSI效应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剪力及隔震层位移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简化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易用性,对比分析结果同时表明简化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较理想的精度,能够合理反映软弱地基-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为评估软弱地基上SSI效应对隔震结构设计方案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软弱地基 地震反应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温州结构性软黏土的应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郭林 蔡袁强 +1 位作者 王军 谷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9-2254,共6页
针对软黏土存在的结构性特征,在不同围压下对天然温州软黏土进行了不排水静剪和大数目(50000次)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性。研究表明:围压较低时,土体的结... 针对软黏土存在的结构性特征,在不同围压下对天然温州软黏土进行了不排水静剪和大数目(50000次)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性。研究表明:围压较低时,土体的结构性在固结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被破坏,软黏土表现为较高的归一化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归一化强度逐渐降低;当围压高于土体屈服压力时,土体结构性在固结过程中被完全破坏,此时土体的归一化强度达到稳定值,与重塑土强度相同。这种特性使得软黏土在循环加载试验中,即使在相同动应力比(qd/p0=0.45)下,不同围压下的应变行为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区别表现在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回弹特性和累积塑性应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结构性 应力-应变滞回曲线 回弹特性 累积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特征的天津滨海软粘土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宏 柳艳华 杜东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4-1449,共6页
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天津滨海新区软土不同固结压力下代表性样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扫描观察.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样品SEM图像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孔隙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运用平面分形维数Dp对样品不同固结压... 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天津滨海新区软土不同固结压力下代表性样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扫描观察.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样品SEM图像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孔隙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运用平面分形维数Dp对样品不同固结压力下土中孔隙分布状况的整体性、平均性进行了分析,且提出能够综合反映土中孔隙的大小、形态、分布、定向性等微观特征的结构性参数孔隙结构因子(pore structure factor).分析表明,土体内部孔隙的结构性参数与外部荷载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在结构屈服压力前后,土体内部孔隙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软土 微观结构 孔隙结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