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73靶向调控JAK2/STAT6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对直肠癌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李鸷 吴迪 +2 位作者 谢兴明 田飞 刘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目的 探究miR-373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JAK2/STAT6)信号通路对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诱导为M0/M1/M2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获得TAM,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目的 探究miR-373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JAK2/STAT6)信号通路对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诱导为M0/M1/M2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获得TAM,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 CD206表达,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miR-37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几丁质酶样3 (Ym1)、抵抗素样α (Fizz1)、 IL-10 mRNA和蛋白水平。TAM进行细胞转染,分为过表达miR-373组(miR-373-TAM)及其对照组(miR-NC-TAM)、过表达miR-373和JAK2组(miR-373联合JAK2-TAM)及其对照组(miR-373联合NC-TAM),随后与Caco-2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AM中CD206表达;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TAM中miR-373、 Arg1、 Ym1、 Fizz1、 IL-10、 JAK2、 STAT6 mRNA和蛋白水平;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 Transwell^(TM)实验检测Caco-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30只裸鼠随机分为Caco-2细胞组、 Caco-2细胞联合miR-NC-TAM组、 Caco-2细胞联合miR-373-TAM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单纯Caco-2细胞,Caco-2细胞联合TAM,Caco-2细胞联合过表达miR-373的TAM。细胞接种4周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组织F4/80^(+)CD206^(+)细胞水平;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miR-373、 JAK2、 STAT6、 Arg1、 Ym1、 Fizz1、 IL-10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TAM趋向于向M2型极化。过表达miR-373后,TAM中miR-373水平升高,Arg1、 Ym1、 Fizz1、 IL-10、 JAK2、 STAT6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Caco-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降低;过表达JAK2能够部分逆转过表达miR-373对TAM向M2型极化以及对Caco-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TAM能够促进肿瘤生长;过表达miR-373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抑制TAM向M2型极化。结论 miR-373能够抑制直肠癌中TAM向M2型极化,miR-373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6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R-373 JAK2/STAT6信号通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多糖的提取、降解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燕妮 蔡怡瑾 +5 位作者 王梓腾 胡亚东 潘明轩 杨文革 周兴虎 胡永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83-394,共12页
海洋是各种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聚合物的宝库,多糖是海洋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褐藻来源的多糖,如岩藻多糖,不仅原料充足,而且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提高肝肾功能、降低血糖等。这些特... 海洋是各种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聚合物的宝库,多糖是海洋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褐藻来源的多糖,如岩藻多糖,不仅原料充足,而且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提高肝肾功能、降低血糖等。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了极具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岩藻多糖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天然岩藻多糖相比,低分子量的岩藻多糖具有更高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及更强的益生元活性,因而备受学界关注。本文综述了岩藻多糖结构、提取、纯化和降解方法,对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海洋藻类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的制备 岩藻多糖降解酶 免疫增强活性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潜在剖面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文瑜 高凯霞 +4 位作者 张宸祺 王锦华 张卜升 赵琪 高俊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152例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积极度... 目的探讨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152例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潜在类别,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剖面影响因素。结果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自主管理型(13.82%)、相对自主型(44.07%)、被动管理型(42.11%),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术后时间、疾病接受度、自我效能感等(均P<0.05)。结论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存在明显分类特征,建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异质性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腹壁造口 自我管理积极度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体力活动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丽颖 方晓明 +2 位作者 王丹宁 董晓 迟俊涛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针对不同特质患者的体力活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21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针对不同特质患者的体力活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21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在首次化疗前及第2、4、6疗程化疗前4个时间点评估其体力活动水平。应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轨迹类别,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期4个时间点体力活动分别为1046.0(594.0,1272.0)、396.0(297.0,396.0)、396.0(297.0,495.0)和726.0(549.0,872.0)MET-min/周。体力活动变化轨迹可分为中体力活动下降后-中期恢复组(占19.4%)、中体力活动下降后-晚期恢复组(占54.5%)及低体力活动维持组(占26.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症状困扰度、症状严重度、家庭关怀度、自我管理效能感是乳腺癌化疗患者体力活动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体力活动存在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需基于患者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群体特质及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体力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体力活动 症状困扰 家庭关怀度 自我管理效能 纵向研究 潜在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兰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及治疗潜力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京朔 刘首诗 郭宏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32-2137,共6页
该综述系统探讨了来源于传统中药石斛的活性成分毛兰素在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为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侵袭性亚型,TNBC因治疗靶点匮... 该综述系统探讨了来源于传统中药石斛的活性成分毛兰素在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为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侵袭性亚型,TNBC因治疗靶点匮乏,治疗选择有限,临床仍主要依赖传统化疗方案。毛兰素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展现了显著的抗癌潜力,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径,特别是线粒体功能紊乱介导的细胞色素c释放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依赖性途径的激活,从而增强癌细胞对死亡信号的敏感性。在分子水平,毛兰素在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等关键致癌通路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然而,尽管毛兰素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其开发仍面临溶解度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挑战。因此,探索毛兰素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及作为放射增敏剂的潜力成为提升临床应用价值的重要研究方向。值得关注的是,毛兰素通过重塑凋亡调控网络(如调节Bax/Bcl-2蛋白比例)克服TNBC耐药性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极具前景的多靶点治疗候选药物。目前大多数证据来自体外和动物实验,未来需通过人类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并结合纳米递送系统优化、结构衍生物开发等策略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本综述系统梳理毛兰素诱导凋亡的核心机制及治疗潜力,为开发针对TNBC的创新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障碍 半胱天冬酶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陈吉丽 李雷蕾 +3 位作者 陈源佳 赵艳 谢渊 周建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HSP60)、热休克蛋白70(mtHSP70)及线粒体蛋白酶(ClpP)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4个蛋白质在小鼠胃组织中的表达部位。用Hp感染AGS和SGC-7901细胞,RTCA和CCK-8检测细胞增殖。最后,利用UALCAN数据库中TCGA样本分析4个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感染能显著促进C57BL6/J小鼠胃上皮细胞、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线粒体中ATF5、mtHSP60、mtHSP70、ClpP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TCGA样本中人正常胃组织比较,ATF5、mtHSP60、mtHSP70、Clp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p感染能够诱导胃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发生UPR MT,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细胞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增殖 线粒体蛋白 激活转录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FAP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8
作者 李佳怡 张理 +7 位作者 刘书培 陈攀 张小漫 牛浩瑾 杨平娟 高震东 石林林 高社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评估FAP在31种肿瘤的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收集高发区ESCC患者癌和癌旁新鲜组织用于原代CAFs和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的提取和分离,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进行表型鉴定和功能分析;收集NFs、CAFs和经FAP抑制剂(FAPi)处理后的CAFs细胞上清,与KYSE150细胞构建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EdU法、CCK-8法、平板克隆、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探究FAP表达水平对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食管癌小鼠皮下荷瘤模型,在体内探究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结果在包含ESCC在内的10种恶性肿瘤中,癌组织中FA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ESCC中FAP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不良预后,并且FAP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从ESCC及其癌旁组织中成功提取、分离出原代CAFs和NFs,经鉴定表型正确;体外共培养结果显示,与NFs相比,CAFs高表达FAP并显著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而FAPi处理可显著抑制上述恶性行为;体内实验证实FAPi和CAFs去激活处理,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在ESCC中,FAP的高表达与CAFs的活化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免疫细胞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鸣麒 王成志 +3 位作者 蔡雨萌 李东东 王青青 王玉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4,I0023,共7页
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其防治工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免疫细胞在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始终影响着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 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其防治工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免疫细胞在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始终影响着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效果显著。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改善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通过搜集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抗乳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从中药活性成分调节免疫细胞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后期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免疫细胞 乳腺癌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与转录激活因子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亚越 栾晓娜 +3 位作者 陈筱涵 马慧慧 李明玉 田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两种蛋白的相关性。结果:LAMP3在正常宫颈组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均为阴性或低表达,在宫颈癌中高表达率为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3,P=0.001)。ATF4在正常宫颈组中高表达率为26.7%,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高表达率为10.0%,在宫颈癌组中高表达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8,P=0.004)。LAMP3的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χ^(2)=10.139,P=0.006)、淋巴结转移(χ^(2)=8.475,P=0.004)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F4的表达在宫颈癌病灶大小(χ^(2)=4.578,P=0.032)、FIGO分期(χ^(2)=8.971,P=0.009)、淋巴结转移(χ^(2)=7.881,P=0.005)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AMP3与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02)。结论:LAMP3与ATF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两者的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且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 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颖 刘小娜 +2 位作者 章爱丽 王增香 吴颖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调查中青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就诊的258例中青年口腔癌游离皮瓣移植患... 目的:调查中青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就诊的258例中青年口腔癌游离皮瓣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和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积极度得分为(54.79±16.7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耻感、疾病接受度、自我管理效能感是其影响因素。结论:中青年口腔癌皮瓣移植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积极度处于中低水平。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制订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口腔癌 积极度 病耻感 疾病接受度 自我管理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活化抑制蛋白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
作者 李唯尊 邢晨 安恒庆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844-2852,共9页
目的 探讨STAT活化抑制蛋白2(protein inhibitor of the activated STAT2, PIAS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IAS2对前列腺癌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 目的 探讨STAT活化抑制蛋白2(protein inhibitor of the activated STAT2, PIAS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IAS2对前列腺癌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和人类蛋白图谱(Human Protein Atas,HPA)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IAS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Western bolt及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癌旁组织中PIAS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慢病毒感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稳定敲低PIAS2,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TCGA分析显示PIAS2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HPA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IAS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PIAS2 mRNA和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量相较于癌旁组织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IAS2蛋白表达主要定位在前列腺的细胞核,且前列腺癌组织的AOD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研究结果显示,PIAS2与Gleason评分、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PSA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UPLC-MS分析提示,敲降PIAS2影响10种脂类变化,与shNC组相比,shPIAS2组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下调,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二酰基甘油和三酰基甘油的含量上调。结论 PIAS2蛋白的表达量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PIAS2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癌的脂质代谢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TAT活化抑制蛋白2 免疫组织化学 脂质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王睿哲 李明妍 杨雪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荆门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7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融合度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 目的:调查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荆门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7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融合度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72例老年癌症病人的社会融合总分为(22.59±6.9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癌症病人的文化程度、病程、社会网络、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其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64.3%。结论:老年癌症病人的社会融合欠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短、存在社会隔离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老年癌症病人,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促进老年癌症病人达到良好的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癌症 社会融合 社会隔离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的科学内涵
14
作者 刘亚 徐伟超 +5 位作者 郭敏 贾轲宇 李润田 吕莹 杨坤 杨国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45-1953,共9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常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少数可进展为胃癌。目前CAG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失调及瓦尔堡效应在CAG炎-癌转化中的影响。CAG炎症微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紊乱,同时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下,进一步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等直接或间接干预宿主能量代谢,故肠道菌群与瓦尔堡效应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CAG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气亏虚是该病的发病基础,胃络血瘀是CAG炎-癌转化的驱动因素。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脾虚的微观体现,瓦尔堡效应是血瘀的生物学基础,在CAG炎-癌转化过程中,肠道菌群-Warburg效应与中医的脾虚血瘀病机相契合。从肠道菌群-瓦尔堡效应角度探讨CAG脾虚血瘀病机的生物学内涵,为CAG脾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瓦尔堡效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脾虚 血瘀 健脾活瘀法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重组联合酶法环化制备环状Lunasin及其性质研究
15
作者 石帆 侯轶 +1 位作者 赵劲松 胡松青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39,共7页
为了实现环状多肽cLunasin的全生物合成,本文设计了合成cLunasin的线性前体aLunasin,构建了含MBP与SUMO双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应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aLunasin后经多肽连接酶Butelase 1介导合成cLunasin,进一步通过圆二色光谱、内源荧光... 为了实现环状多肽cLunasin的全生物合成,本文设计了合成cLunasin的线性前体aLunasin,构建了含MBP与SUMO双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应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aLunasin后经多肽连接酶Butelase 1介导合成cLunasin,进一步通过圆二色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和细胞实验探究了环化对Lunasin热稳定性、结构特性与抗结直肠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7℃诱导后重组蛋白成功表达,质谱鉴定结果显示Butelase 1成功环化aLunasin,通过该法每升发酵液可以制备6.36 mg的电泳纯cLunasin。圆二色光谱与内源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环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Lunasin结构的有序性与致密性。而且,环化改善了Lunasin的热稳定性,在97℃孵育30 min后,多肽保留率从Lunasin的62.3%提高到cLunasin的74.9%。cLunasin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15.2μmol/L,显著低于Lunasin的30.3μmol/L,抗结直肠癌活性增强。本文建立了一种cLunasin的绿色生物合成方法,为活性多肽的改造与重组表达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Lunasin 重组表达 环化 Butelase 1 稳定性 抗结直肠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点灯化学成分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16
作者 赵小超 柴玲 +3 位作者 林霄 商勋 葛竹妹 万广闻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为探究鬼点灯(Bothriospermum zeylanicum)的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ODS反相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 为探究鬼点灯(Bothriospermum zeylanicum)的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ODS反相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HT-29)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鬼点灯乙酸乙酯部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富马酸(1)、原儿茶酸(2)、富马酸单甲酯(3)、3,4,α-三羟基甲基苯丙酸酯(4)、对羟基苯甲酸(5)、echiumin A(6)、echiumin B(7)、(+)-异落叶松脂素-2a-O-β-D-葡萄糖苷(8)、对香豆酰-α-L-鼠李吡喃糖苷(9)、对香豆酸(10)、(-)-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1)、rupestrin B(12)。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鬼点灯中分离得到。(2)化合物8和化合物12对SW620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9.34±1.10)μmol·L^(-1)和(0.33±0.06)μmol·L^(-1),化合物12对HT-29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15.94±1.56)μmol·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鬼点灯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明确了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为鬼点灯的药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点灯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结直肠癌活性 乙酸乙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与PD-1的联合治疗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鹏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显著改善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单药治疗的耐药性和总体反应率有限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作为新一代免疫检查点的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其在多...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显著改善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单药治疗的耐药性和总体反应率有限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作为新一代免疫检查点的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其在多种癌症中与PD-1协同增强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联合阻断PD-1和LAG-3能够产生比单独阻断其中一种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果,从而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本文综述了LAG-3的结构特点,并揭示了其与PD-1在多种癌症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为克服单药治疗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癌症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皮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徐丽 陈艺燕 +7 位作者 张洪川 王一谋 尹蕊 董维茂 陈章贤 朱奎霖 何红平 董发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研究青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Viride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方法青皮8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 目的研究青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Viride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方法青皮8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B法进行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筛选,评价其对三阴性乳腺癌HCC1806、HCC1937、MDA-MB-231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陈皮素(1)、桔皮素(2)、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3)、柚皮素(4)、艾黄素(5)、5-去甲基川陈皮素(6)、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7)、5,4′-羟基-3,6,7,8,3′-五甲氧基黄酮(8)、5,4′-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9)、对香豆酸(10)、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11)、柳穿鱼黄素(1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13)、粗毛豚草素(14)、4′,5,6,7-四氧基黄酮(15)、柠檬烯-1,2-二醇(16)、7-羟基香豆素(17)、5-羟甲基糠醛(18)、对苯二酚(19)、吲哚-3-甲醛(20)。化合物8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对HCC1806细胞的IC 50值为(5.36±0.24)μmol/L。结论化合物20为首次从柑橘属中分离得到,8、12~13、16~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对HCC1806、HCC1937、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活性最强;化合物3~4、11~12、15、17、19对HCC1806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5、19对HCC1937细胞体外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 SR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香橙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活性分析
19
作者 刘俨娇 张亚军 +4 位作者 陈洁 肖国生 朱钦敏 杜慧慧 杨东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96-406,共11页
目的:探究玫瑰香橙精油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了氯化钠浓度、蒸馏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时间对玫瑰香橙精油提取的影响,得率作为优化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目的:探究玫瑰香橙精油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了氯化钠浓度、蒸馏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时间对玫瑰香橙精油提取的影响,得率作为优化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进行玫瑰香橙精油体外抗癌活性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WB)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玫瑰香橙精油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潜在机理。结果:玫瑰香橙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氯化钠浓度5.6%、蒸馏时间117 min、液料比12:1 mL/g、超声时间33 min,得率为3.53%。玫瑰香橙精油对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IC_(50)值为933.5μg/mL。玫瑰香橙精油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表达,同时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极光激酶A(Aurora A)、极光激酶A/B/C(Aurora A/B/C)和组蛋白H3(Histone H3)的磷酸化水平,导致HCT116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进而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因此,本研究为玫瑰香橙精油的提取和抗肿瘤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并为该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香橙精油 提取工艺 结直肠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结合的反义寡核苷酸BP1003通过抑制STAT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20
作者 付华 周国超 +2 位作者 蔡融民 宋新 杨定华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0-448,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耐药会影响疗效及患者预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调控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重要分子之一,针对STAT3 mRNA反义寡核苷酸的中性脂质...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耐药会影响疗效及患者预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调控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重要分子之一,针对STAT3 mRNA反义寡核苷酸的中性脂质体BP1003能够抑制STAT3表达并增加化疗敏感性。但BP100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脂质体结合的反义寡核苷酸BP1003通过抑制STAT3对胰腺癌细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ASPC-1,分为对照组(不含药物)、BP1003组(200μg/mL BP1003干预)、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5、10、20 nmol/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干预)、BP1003+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200μg/mL BP1003联合5、10、20 nmol/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干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STAT3、STAT4、STAT6、Bcl-2、Bax、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BALC/c裸小鼠皮下注射PANC-1、ASPC-1细胞悬液,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P1003组(25 mg/kg BP1003干预,每2周1次)、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10 mg/k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1次)、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25 mg/kg BP1003干预,每2周1次联合10 mg/k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1次)。4周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检测STAT3、Bcl-2、Bax、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P1003组及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凋亡率、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P1003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STAT4、STAT6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1003+不同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ANC-1及ASPC-1细胞的凋亡率、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细胞增殖活力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应浓度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 <0.05)。BP1003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质量及STAT3、Bcl-2、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x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BP100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上述变化较BP1003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更为显著。结论:BP1003通过抑制STAT3表达增加胰腺癌细胞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BP1003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