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秒级激光荧光寿命测量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利华 杜继贤 +1 位作者 董向明 王淑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描述了由氮分子激光器,小型光栅单色器,光电倍增管(PMT),记忆示波器等组装成的激光荧光寿命测量装置。讨论了该装置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并测定了YAG晶体,钒磷酸盐等样品的荧光寿命,测定的结果与标准样品值相符。
关键词 激光 荧光 寿命 YAG PMT 氮分子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贺吉香 江崇球 高明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5-758,共4页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 ,热变性曲线等手段 ,对小檗碱 (BR)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 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盐酸小檗碱通过嵌插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的 ,并且根据荧光峰增强与BR浓度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BR...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 ,热变性曲线等手段 ,对小檗碱 (BR)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 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盐酸小檗碱通过嵌插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的 ,并且根据荧光峰增强与BR浓度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BR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小檗碱 相互作用 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嵌插方式 荧光光谱 荧光偏振 肠道菌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红与钙黄绿素标记不同规格黑鲷幼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岩 孙典荣 +3 位作者 耿倩 杨长平 赵静 段妍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4,共8页
采用茜素红(ARS)和钙黄绿素(CAL)以浸染方式对大、小2种规格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进行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急性染色实验结果显示,2种染料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后续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2种规格黑鲷幼... 采用茜素红(ARS)和钙黄绿素(CAL)以浸染方式对大、小2种规格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进行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急性染色实验结果显示,2种染料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后续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生长率亦无显著影响。ARS和CAL对黑鲷幼鱼硬组织的标记效果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提高,ARS标记效果优于CAL。比较2种规格的黑鲷幼鱼荧光标记结果,ARS未见显著性差异,CAL小规格标记效果优于大规格。比较各取样组织标记效果,ARS对鳍棘标记取得了最好的标记效果,鳞片和鳍条次之,耳石标记效果最差;CAL对鳍棘、鳍条、鳞片的标记效果相似或等级相同,耳石次之。ARS标志技术更具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茜素红 钙黄绿素 荧光标记技术 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技术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子代染色体识别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振明 杨爱国 +3 位作者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樊甄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9-715,共7页
核糖体间隔序列(ITS)是扇贝基因组中进化较快的基因片段,研究利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核糖体间隔区ITS-1基因的序列差异,构建了虾夷扇贝的种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 核糖体间隔序列(ITS)是扇贝基因组中进化较快的基因片段,研究利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核糖体间隔区ITS-1基因的序列差异,构建了虾夷扇贝的种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探针,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两种扇贝杂交子代的染色体识别和遗传变异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两扇贝ITS-1基因20.3%的差异已足够使虾夷扇贝ITS-1探针产生明显种特异性,探针只在虾夷扇贝分裂相第3对和第5对亚端部染色体或间期细胞上产生稳定的4个杂交信号,但在栉孔扇贝上并不产生明显的杂交信号;采用该探针对两扇贝的正反交子代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杂交子代染色体分裂相均产生半数的杂交信号,与杂交种含半数的虾夷扇贝亲本染色体相符,杂交信号在杂交种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保持恒定,并未产生明显的变异;该结果证实了两扇贝的杂交为真正的精卵结合意义的杂交,子代对双亲遗传物质的继承仍以单倍染色体组的叠加为主;同时研究也表明ITS-1探针可有效地运用于杂交子代中特定染色体识别和跟踪过程中,对今后扇贝遗传变异系的识别和鉴定及进一步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7120响应NaCl胁迫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欧阳叶新 施定基 +2 位作者 黄开耀 梁承邺 胡鸿钧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NaCl胁迫处理丝状蓝藻鱼腥藻 712 0后光合特性的变化表明 :鱼腥藻 712 0的净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且浓度低于 0 .4mol/LNaCl时的降幅比高于 0 .4mol/LNaCl时的降幅小。加入 0 .4% (W /V)的蔗糖后可提高盐胁... NaCl胁迫处理丝状蓝藻鱼腥藻 712 0后光合特性的变化表明 :鱼腥藻 712 0的净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且浓度低于 0 .4mol/LNaCl时的降幅比高于 0 .4mol/LNaCl时的降幅小。加入 0 .4% (W /V)的蔗糖后可提高盐胁迫后的鱼腥藻 712 0的光合放氧速率。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没有改变鱼腥藻 712 0的光合色素组成 ,但导致藻胆蛋白的总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低温荧光发射光谱测定表明盐胁迫后改变了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 ,由藻胆蛋白吸收的光能向光系统Ⅱ传递受阻。荧光动力学分析表明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表现出与光合放氧速率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鱼腥藻7120 响应 NACL胁迫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磷酸腺苷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淼 王道营 +6 位作者 张牧焓 杨玉玲 卞欢 吴海虹 诸永志 耿志明 徐为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2-37,共6页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情况。方法: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结合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焓变和熵变,讨论AMP对肌动球蛋白...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情况。方法: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结合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焓变和熵变,讨论AMP对肌动球蛋白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AMP与肌动球蛋白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作用力类型,考察AMP对肌动球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证明了不同浓度AMP对肌动球蛋白解离的促进作用;AMP与肌动球蛋白结合反应中ΔG〈0,ΔH〉0,ΔS〉0,两者之间结合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且AMP的存在使得肌动球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疏水环境极性降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AMP与肌动球蛋白的结合使肌动球蛋白内源荧光发生了有规律的猝灭,298 K和313 K温度条件下AMP与肌动球蛋白的静态猝灭常数分别为8.70×10^2、4.07×10^2 L/mol,结合常数KLB分别为9.253×10^2 L/mol和3.142×10^2 L/mol。结论:AMP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力和肌动球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促进肌动球蛋白的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球蛋白 一磷酸腺苷 荧光猝灭 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洪涌 肖静怡 +2 位作者 黄可龙 于金刚 黄笃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7-612,共6页
合成含氟席夫碱,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C20H14F2N2O2),化合物单晶进行了X射线晶体衍射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609 38(8),b=1.634 7(2),c=9.447 4(2),V=165.19(4)nm3,Z=4,Dc... 合成含氟席夫碱,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C20H14F2N2O2),化合物单晶进行了X射线晶体衍射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609 38(8),b=1.634 7(2),c=9.447 4(2),V=165.19(4)nm3,Z=4,Dc=1.417,μ(MoKα)=0.11 mm,F(000)=728,T=293 K,R=0.032。制备了其锌配合物C20H12F2N2O2Zn。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其固态和溶液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痕量硒 被引量:11
8
作者 牟仁祥 陈铭学 +2 位作者 应兴华 朱智伟 陈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1,88,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大米中痕量硒进行了消解、测定。建立了大米微波酸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 ,确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和最佳氢化反应条件。检测限 0 .0 0 8ng/mL ,测定标准物质大米粉 (GBW 0 85 0 2 )中硒的... 采用微波消解 -氢化物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大米中痕量硒进行了消解、测定。建立了大米微波酸消解的最佳分析条件 ,确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设置和最佳氢化反应条件。检测限 0 .0 0 8ng/mL ,测定标准物质大米粉 (GBW 0 85 0 2 )中硒的含量 ,其结果与证书值相吻合 ,精密度 2 .1% ,回收率 93.8%~ 10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总砷的前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屈明华 汤富彬 倪张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179,共3页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混酸(硝酸-高氯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对小麦粉、蔬菜粉、海藻粉进行前处理,原子荧光法对其总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小麦粉、蔬菜粉中总砷时,两种前处理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海藻粉样品,使用高沸点硫酸处理,...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混酸(硝酸-高氯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对小麦粉、蔬菜粉、海藻粉进行前处理,原子荧光法对其总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小麦粉、蔬菜粉中总砷时,两种前处理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海藻粉样品,使用高沸点硫酸处理,消化效果明显提高,使用硫酸消化海藻样品测定结果通过了国际能力验证(比利时IMEP 112)的检验。小麦粉、蔬菜粉样品中总砷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无机砷形态存在,低沸点酸适合砷存在形态相对简单的样品,但对于富含有机砷的藻类样品,只有使用高沸点硫酸进行处理,藻类中有机砷才能充分分解转化为无机砷,从而为原子荧光光谱仪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度法 小麦 蔬菜 海藻 前处理 总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尼罗红染色分析金藻总脂动态积累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文俊 郑立 +4 位作者 韩笑天 郑明刚 张魁英 高伟 崔志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2-319,共8页
通过尼罗红荧光染色对一株富油微藻金藻Isochrysis sp.CCMM5001建立和完善了一种方便快捷且能准确定量金藻油脂含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探索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金藻生长和总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尼罗红染色后,金藻的单细胞荧光强度与... 通过尼罗红荧光染色对一株富油微藻金藻Isochrysis sp.CCMM5001建立和完善了一种方便快捷且能准确定量金藻油脂含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探索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金藻生长和总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尼罗红染色后,金藻的单细胞荧光强度与其总脂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金藻最适生长的氮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分别为1323μmol/L、148.0μmol/(m2·s)、25℃;最适总脂积累的氮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分别为441μmol/L、92.5μmol/(m2·s)、15℃;优化培养条件并采用两阶段培养法后总脂含量和油脂产率都有大幅提高,可分别高达63.3%和22 mg/(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藻 尼罗红 总脂 荧光强度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鱼软骨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东霞 李德良 张双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鲨鱼软骨为原料 ,用改进的提取工艺 ,制得纯度较高的鲨鱼软骨多糖(SCAMP)。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 ,表明SCAMP含有29.90%N 乙酰半乳糖胺、27.00 %葡萄糖醛酸、13.50%硫酸根及0.20 %蛋白质。红外光谱测试表明SCAMP的糖残基可能是α -糖... 以鲨鱼软骨为原料 ,用改进的提取工艺 ,制得纯度较高的鲨鱼软骨多糖(SCAMP)。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 ,表明SCAMP含有29.90%N 乙酰半乳糖胺、27.00 %葡萄糖醛酸、13.50%硫酸根及0.20 %蛋白质。红外光谱测试表明SCAMP的糖残基可能是α -糖苷键 ,推测其主要成分是硫酸软骨素类多糖。用荧光探针法证实SCAMP与DNA分子能相互作用 ,并呈量效关系 ,为进一步探索SCAMP抗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项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软骨多糖 DNA分子 荧光探针 抗癌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与含氮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Fe^(3+)的荧光传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美娜 郑晓丽 +2 位作者 屈相龙 李夏 高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2-1180,共9页
利用过渡金属盐与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H2TFPT)、1,3-二(4-吡啶基)-丙烷(DPP)和1,4-二(1,2,4-三氮唑)-1-丁烷(BTB)经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的配合物:{[M(TFPT)(DPP)]·H2O}n(M=Cd(1),Ni(2)),{[Cd(TFPT)(BTB)0.5]·2H_2O}n(3)。通... 利用过渡金属盐与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H2TFPT)、1,3-二(4-吡啶基)-丙烷(DPP)和1,4-二(1,2,4-三氮唑)-1-丁烷(BTB)经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的配合物:{[M(TFPT)(DPP)]·H2O}n(M=Cd(1),Ni(2)),{[Cd(TFPT)(BTB)0.5]·2H_2O}n(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一维链结构。中心金属离子表现为扭曲的[MO4N2]八面体构型。配合物3具有二维结构。中心金属离子表现为扭曲的[CdO5N]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和3分别在424 nm、442 nm处出现来自于配体的荧光发射,对应于配体的π*-π的跃迁,配合物2在356 nm处有非常弱的荧光发射。不同金属阳离子对配合物1和3的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通过荧光的猝灭机理,它们都能选择性检测Fe^(3+)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四氟邻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晓丽 邵卫星 单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是目前惟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在蓝光或长紫外光的激发下,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他辅助因子就能发出绿色荧光的新型报告基因,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且能监测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共转... 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是目前惟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在蓝光或长紫外光的激发下,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他辅助因子就能发出绿色荧光的新型报告基因,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且能监测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共转染、蛋白运输与定位,以及细胞系谱分类等。GFP对细胞无毒性,且检测方法简单,结果真实可靠,目前在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就GFP的生化特性、GFP的改进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选择标记基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金春 刘清浩 +2 位作者 孟越 王俊美 刘红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7,151,共4页
以烯丙基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并通过磺化反应,在荧光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磺酸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电导... 以烯丙基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并通过磺化反应,在荧光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磺酸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产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荧光性能好且稳定;电导率测定表明,微球表面磺酸基的含量较高,约为90μmol/g;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明,聚合在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中的烯丙基罗丹明B具有和烯丙基罗丹明B一致的性质,并证实磺酸基聚苯乙烯共聚荧光微球和烯丙基罗丹明B在乙醇中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基 聚苯乙烯 共聚荧光微球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氢Hantzsch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1HNMR和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炳筠 朱晓晴 +2 位作者 何家骐 夏炽中 程津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33-1737,共5页
报道了N-甲基-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2a_ 2f), 4-芳基-2,6-二苯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3a_ 3f)及其相应的N-甲基化合物(4a_ 4f)的合成(... 报道了N-甲基-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2a_ 2f), 4-芳基-2,6-二苯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3a_ 3f)及其相应的N-甲基化合物(4a_ 4f)的合成(芳基p-RC6H4—; R= OCH3, CH3, H, Cl, CN, NO2). 化合物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1a_ 1f)可发射较强的荧光, 化合物3 呈现较弱的荧光, 它们的氮甲基产物2 和4 没有荧光. 化合物4 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比其相对应的化合物2 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向高场移动0.6~0.7. 化合物3 的4-位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与同碳苯基对位取代基的σ+P 有相当好的关联. 这些现象反映了化合物2—4 的特征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Hantzsch 吡啶衍生物 二氢吡啶环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微丝相关蛋白hHBRK1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勤枝 丁新民 +5 位作者 颜贤忠 霍艳英 隋建丽 白贝 吴德昌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7,共6页
hHBrk1是本研究室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手段,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株BERP35中克隆到的差异高表达基因.hHBRK1蛋白家族序列在动、植物界高度保守,含有一个7重复(heptadrepeat,HR)结构域.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系统,发现野生型hHB... hHBrk1是本研究室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手段,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株BERP35中克隆到的差异高表达基因.hHBRK1蛋白家族序列在动、植物界高度保守,含有一个7重复(heptadrepeat,HR)结构域.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系统,发现野生型hHBRK1蛋白在胞浆中弥散分布,在细胞运动前沿富集,与细胞片状伪足的微丝共定位.hHBRK1-R54和hHBRK1-S56G57蛋白在胞浆弥散分布,但失去了在细胞运动前沿富集的特征.hHBRK1ΔN(1-45)在细胞内弥散分布,而hHBRK1ΔC(46-75)选择性地在高尔基体富集.研究提示,hHBRK1蛋白为微丝相关蛋白,结构的完整性是其发挥功能的前提.hHBRK1蛋白可能通过HR结构域调控微丝聚合,从而参与微丝依赖性的细胞运动或物质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 BRK1 绿色荧光蛋白 高尔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法消除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RT-PCR中引物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7
17
作者 张驰宇 张高红 +1 位作者 杨敏 贲昆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为建立一种新的SYBRgreenⅠ实时定量RT PCR方法 ,使之能够有效消除引物二聚体 (PDs)对实时定量结果的影响 .对RT PCR特异性扩增产物和PDs分别进行了凝胶电泳检测和熔解曲线分析 .依据PDs和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 (Tm)特点 ,在通用的三步法... 为建立一种新的SYBRgreenⅠ实时定量RT PCR方法 ,使之能够有效消除引物二聚体 (PDs)对实时定量结果的影响 .对RT PCR特异性扩增产物和PDs分别进行了凝胶电泳检测和熔解曲线分析 .依据PDs和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 (Tm)特点 ,在通用的三步法的延伸步骤之后 ,增加一个短暂的 (5s)恒温和荧光检测步骤 ,使这个步骤的温度高于PDs的Tm,但低于扩增产物的Tm,简称该法为四步法 .PDs的Tm 通常高于 72℃ ,但低于扩增产物的Tm .将四步法第四步的温度设置在高于PDs的Tm ,但低于扩增产物的Tm 时 ,四步法能够有效地消除PDs的影响 .对三步法和四步法SYBRgreenⅠ实时定量RT PCR进行了比较 ,发现三步法根本不能用于RNA的实时定量 ,而四步法能够实现包括低丰度RNA在内的RNA的定量 .选择Tm 值尽可能小的引物 ,使PDs与扩增产物Tm 值之间有足够的差距 ,将更有利于四步法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二聚体 荧光实时定量RT-PCR SYBR green 四步法 RNA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汞齐富集冷原子荧光测汞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买利 李晓玲 +1 位作者 牛深克 杜文虎 《分析测试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汞的金汞齐富集热解系统。研究了该系统与冷原子荧光测汞仪联用的工作条件和干扰,在最佳条件下的检出下限为4×10^(-13)克汞,分析周期3分钟,相对标准偏差2.5%(1.5×10^(-9)克汞)。
关键词 金汞齐 富集 冷原子荧光法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叶与鸡脚叶杂交棉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宗斌 李伶俐 +1 位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比较了正常叶和鸡脚叶两种叶型杂交棉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正常叶品种在开花后以及结铃期白天各个时段的叶片光合速率(Pn)均高于鸡脚叶品种。主要原因是正常叶品种开花期叶片E和Cs较大;吐絮...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比较了正常叶和鸡脚叶两种叶型杂交棉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正常叶品种在开花后以及结铃期白天各个时段的叶片光合速率(Pn)均高于鸡脚叶品种。主要原因是正常叶品种开花期叶片E和Cs较大;吐絮后叶片SPAD值和ФPSⅡ较高,E和Cs又较低。而且在结铃期的白天,叶片的E、Cs和Fv/Fm、φPSⅡ较高,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叶片Pn。因此,棉株有机营养供应较为充足,单株结铃较多,铃重较大,子棉和皮棉产量均高于鸡脚叶品种。其中,豫杂35比标杂A2、标杂A1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0.5%、14.2%;中棉所29比标杂A2、标杂A1分别增加2.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正常叶 鸡脚叶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花生一体化施肥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兆新 刘妍 +4 位作者 杨坚群 甄晓宇 栗鑫鑫 杨东清 李向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351,共8页
以大花生品种606为材料,选用N-P2O5-K2O含量相同的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设置不施肥(CK)、拔节期施普通复合肥(JCF)、拔节期施控释复合肥(JCRF)、挑旗期施普通复合肥(FCF)、挑旗期施控释复合肥(FCRF)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及施... 以大花生品种606为材料,选用N-P2O5-K2O含量相同的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设置不施肥(CK)、拔节期施普通复合肥(JCF)、拔节期施控释复合肥(JCRF)、挑旗期施普通复合肥(FCF)、挑旗期施控释复合肥(FCRF)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及施肥方式对麦套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处理的F_v/F_m、F_v/F_o和ΦPSⅡ在结荚期之前差异不显著,但在饱果期与成熟期显著高于JCF处理;根系活力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F_v/F_m、F_v/F_o和ΦPSⅡ基本一致;控释复合肥处理的SOD、POD和APX在花生苗期无明显差异,但在中后期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且小麦挑旗期追肥处理效果优于拔节期追肥。控释复合肥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花生产量,JCRF处理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较JCF分别提高5.1%和7.6%,FCRF较FCF处理提高5.9%和8.0%。表明在施NP2O5-K2O等量的条件下,控释复合肥能够满足花生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改善叶肉细胞的光合性能,增强根系活力和NR活性,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同时,提高中后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有助于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麦套花生产量。两类型肥料对小麦和花生两种作物产量的提高均以挑旗期追肥效果最佳,拔节期追肥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麦套花生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系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