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改性SiO_(2)杂化聚丙烯酸酯超亲水涂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邵宇恒 郭丽媛 +2 位作者 戴年冰 焦岚姣 安秋凤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1,共7页
【目的】改善光伏玻璃表面易受环境磨损,同时因温差变化导致水蒸气凝结起雾等问题。【方法】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亲水性硅烷单体(F6-TMS),将其与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制得亲水性纳米粒子(F6@SiO_(2))。再以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 【目的】改善光伏玻璃表面易受环境磨损,同时因温差变化导致水蒸气凝结起雾等问题。【方法】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亲水性硅烷单体(F6-TMS),将其与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制得亲水性纳米粒子(F6@SiO_(2))。再以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亲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WPA)。将二者复合焙烧后构筑得到纳米粒子杂化超亲水涂层(F6@SiO_(2)-WPA)。通过FT-IR、SEM等对纳米粒子及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涂层的润湿性、耐磨性、透过率及防雾性进行测试。【结果】F6@SiO_(2)质量分数为30%时,构筑的超亲水涂层水接触角为3.3°,循环摩擦600次后水接触角仍保持在10°以下,整体呈超亲水状态;涂层透光率为93.1%,相比空白玻璃提升3.8%,表现明显增透效果。放置30 d,涂层的防雾等级仍为0级,超亲水涂层整体展现出优良的防雾性和持久性。【结论】F6@SiO_(2)-WPA为光伏玻璃用增透防雾超亲水涂层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亲水 纳米粒子 丙烯酸酯 透光率 防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IPN防雾涂层及其性能研究Ⅰ.甲醛改性PVA/有机硅体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邵颖惠 刘郁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甲醛 /有机硅互穿网络防雾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并用FT -IR及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该涂层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硬度 ,较好的防雾性和耐水性。在 1 0 0℃水中保持 1h ,涂层不脱落 ,也不溶胀。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甲醛 有机硅溶胶 PVA 防雾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PVA/SiO_2杂化材料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人哲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1-23,27,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VA/S iO2杂化材料,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和作为玻璃板防雾涂层的应用;通过FT-IR分析证明S i—O—S i的生成及—OH键的保留,使用分光光度计研究其透光率,并对不同质量分数(S i...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VA/S iO2杂化材料,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和作为玻璃板防雾涂层的应用;通过FT-IR分析证明S i—O—S i的生成及—OH键的保留,使用分光光度计研究其透光率,并对不同质量分数(S iO2)下的雾度、硬度和耐水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溶胶一凝胶法 防雾性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SiO2-TiO2双层防雾增透膜 被引量:4
4
作者 叶龙强 康硕 +3 位作者 张伟豪 张雨露 惠贞贞 江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74-2280,共7页
以本征机械性能良好的溶胶-凝胶酸催化SiO2和TiO2薄膜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高透过率和良好机械性能的λ/4-λ/4 Si O2/Si O2-TiO2双层增透膜.所得薄膜在中心波长处的峰值透过率达到99.9%,与设计膜层的透过率曲线高度吻合.经耐摩擦和... 以本征机械性能良好的溶胶-凝胶酸催化SiO2和TiO2薄膜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高透过率和良好机械性能的λ/4-λ/4 Si O2/Si O2-TiO2双层增透膜.所得薄膜在中心波长处的峰值透过率达到99.9%,与设计膜层的透过率曲线高度吻合.经耐摩擦和黏附性测试后,该双层增透膜峰值透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硬度高达4H,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水表面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该双层增透膜具有超亲水性,表现出良好的冷/热防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层设计 双层增透膜 机械性能 超亲水性 防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滴薄膜无滴性能测试方法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立国 任春芳 +2 位作者 孙雨薇 李学军 王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2,共3页
针对无滴膜无滴性能的测试方法中的环境温度、水浴温度、薄膜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水面与薄膜之间的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探讨,为标准化检测无滴膜的无滴性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无滴膜 检测方法 无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对防雾PE膜的防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家政 王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2,37,共3页
研究了PVA对PE防雾膜的防雾寿命的影响。发现PE防雾膜的防雾寿命随PV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加入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其防雾寿命开始下降。电镜照片对这一结果予以合理的解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有PVA的PE防雾膜... 研究了PVA对PE防雾膜的防雾寿命的影响。发现PE防雾膜的防雾寿命随PV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加入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其防雾寿命开始下降。电镜照片对这一结果予以合理的解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有PVA的PE防雾膜在拉伸强度,直角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方面比未加PVA的防雾膜要小,但不影响其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雾膜 防雾性 PVA PE膜 聚乙烯 防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防雾薄膜的研制——Ⅱ.影响防雾性的若干因素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郁锋 李树材 崔永岩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探讨了影响聚乙烯防雾膜防雾性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增加膜厚能增强防雾的持久性;聚乙烯蜡作分散剂能很好地分散防雾滴剂,提高防雾性能;活性土缓释了防雾滴剂但影响了薄膜的外观;接枝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基料时,提高了防雾效... 探讨了影响聚乙烯防雾膜防雾性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增加膜厚能增强防雾的持久性;聚乙烯蜡作分散剂能很好地分散防雾滴剂,提高防雾性能;活性土缓释了防雾滴剂但影响了薄膜的外观;接枝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基料时,提高了防雾效果;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同时增强持久防雾性和初期防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防雾薄膜 研制 防雾性 防雾滴剂 加工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用塑料棚膜的田间覆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松 张增民 +3 位作者 吕荣侠 王怀松 张志斌 王耀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68,共6页
介绍了从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12月在北京海淀区对韩国现代石化公司的PE和EVA棚膜与国产相应棚膜的覆盖对比试验。观测了棚膜的农艺性、透光性、保温性、流滴性、防雾性、耐候性以及棚膜的力学性能变化 ,并讨论了棚膜的配方与这些性能... 介绍了从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12月在北京海淀区对韩国现代石化公司的PE和EVA棚膜与国产相应棚膜的覆盖对比试验。观测了棚膜的农艺性、透光性、保温性、流滴性、防雾性、耐候性以及棚膜的力学性能变化 ,并讨论了棚膜的配方与这些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棚膜 配方 防雾性 保温性 耐候性 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郁杨 邵颖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采用甲醛、乙醛及正丁醛作为改性剂 ,分别对 PVA进行改性 ,研究了改性 PVA与 TEOS及 KH-5 60制备透明防雾涂层的工艺过程及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 ,综合性能 AMPVA>FMPVA>n-BMPVA,n BMPVA难以形成透明涂层 ;通过 FT- IR分析证明涂... 采用甲醛、乙醛及正丁醛作为改性剂 ,分别对 PVA进行改性 ,研究了改性 PVA与 TEOS及 KH-5 60制备透明防雾涂层的工艺过程及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 ,综合性能 AMPVA>FMPVA>n-BMPVA,n BMPVA难以形成透明涂层 ;通过 FT- IR分析证明涂层中有 Si- O- Si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改性 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防雾性 透明性 硬度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在薄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立国 刘晓妍 王玉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0-894,共5页
通过硬脂酸乙酯、甲酸乙酯、1,2-二溴乙烷、无水乙醇、金属钠、二聚甘油等原料合成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Gemini硬脂酸二聚甘油酯(PGGE)。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其性能,并与单硬脂酸二聚甘油酯(PGME)... 通过硬脂酸乙酯、甲酸乙酯、1,2-二溴乙烷、无水乙醇、金属钠、二聚甘油等原料合成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Gemini硬脂酸二聚甘油酯(PGGE)。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其性能,并与单硬脂酸二聚甘油酯(PGM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PGGE表面活性剂γcmc为31.1 mN.m-1,cmc为0.0039 mmol.L-1。将其用在农用塑料薄膜上,考察了其防雾滴性能,应用实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薄膜防雾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 薄膜 防雾滴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高透光农膜防雾滴涂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雷涛 冯玉敏 +3 位作者 唐建国 刘继宪 王瑶 郝际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以硅溶胶、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进行反应,然后再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防雾滴涂料,将不同配方的涂料涂覆在普通的聚乙烯(PE)薄膜上,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后制得防雾薄膜。将所得薄膜进行透光率、接触角、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 以硅溶胶、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进行反应,然后再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防雾滴涂料,将不同配方的涂料涂覆在普通的聚乙烯(PE)薄膜上,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后制得防雾薄膜。将所得薄膜进行透光率、接触角、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喷涂涂料后,薄膜的透光率最好保持在95%以上;接触角明显减少,由原来的85°降低到17°,润湿性和流滴性能良好;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制得的防雾滴涂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透光率 接触角 防雾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稀土在PVC自粘保鲜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中文 刘西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将马来酸单酯稀土(RETM)热稳定剂用于PVC自粘保鲜膜中,并对其成膜性、粘附性、透明性、防雾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单酯稀土热稳定剂能改善PVC的塑化均匀性,提高熔体强度,改善自粘膜的成膜性。采用马来酸单酯稀土热稳定剂自粘... 将马来酸单酯稀土(RETM)热稳定剂用于PVC自粘保鲜膜中,并对其成膜性、粘附性、透明性、防雾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单酯稀土热稳定剂能改善PVC的塑化均匀性,提高熔体强度,改善自粘膜的成膜性。采用马来酸单酯稀土热稳定剂自粘膜的粘附性、防雾性比采用京锡8831要好,而透光性与京锡8831基本相当,因此可以代替昂贵的有机锡热稳定剂在PVC自粘保鲜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单酯稀土 PVC自粘保鲜膜 成膜性 粘附性 透明性 防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构筑耐水性亲水防雾涂层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城锋 朱卫彪 +1 位作者 何瑾馨 董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131,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高耐水性的亲水防雾涂层。方法通过光引发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聚醚改性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得到聚醚改性POSS(POSS-SH6-PEGMA2),采用FT-IR、1H-NMR表征合成产物的结构。将其与亲水性UV树脂混合,在聚碳酸酯基... 目的制备一种高耐水性的亲水防雾涂层。方法通过光引发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聚醚改性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得到聚醚改性POSS(POSS-SH6-PEGMA2),采用FT-IR、1H-NMR表征合成产物的结构。将其与亲水性UV树脂混合,在聚碳酸酯基板上涂布、光固化,形成高耐水性亲水防雾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涂层表面元素,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涂层表面形貌进行分析,使用接触角分析仪表征涂层的亲水性,并评价涂层的耐水性和防雾性能。结果通过XPS得到的结果表明,POSS在涂层中发生迁移,富集在涂层表面。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发现,表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的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增大。随涂层中POSS-SH6-PEGMA2的含量增大,涂层的耐水性、亲水性以及防雾性能增强。当POSS-SH6-PEGMA2的含量为55%时(POSS含量为9.71%),涂层的耐水性(吸水率为7.3%)、亲水性(水接触角为7.41°±2.35°)和防雾性能最佳。结论在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涂层中添加一定量聚醚改性POSS(POSS-SH6-PEGMA2的含量为55%),能获得高耐水性的亲水防雾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光固化 亲水防雾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颗粒对含砂雾封层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甜 蒋应军 +2 位作者 张文辉 张毅 陈浙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2-280,共9页
为确定含砂雾封层用抗滑颗粒最佳参数,通过加速磨耗试验研究了抗滑颗粒类型、粒径、级配及掺量对含砂雾封层抗滑性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耗1×10^(5)次后,掺玄武砂、天然河砂、金刚砂的3种含砂雾封层试件的摆式摩擦系数(BPN)... 为确定含砂雾封层用抗滑颗粒最佳参数,通过加速磨耗试验研究了抗滑颗粒类型、粒径、级配及掺量对含砂雾封层抗滑性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耗1×10^(5)次后,掺玄武砂、天然河砂、金刚砂的3种含砂雾封层试件的摆式摩擦系数(BPN)分别降低了32.8%、32.4%、29.1%,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1.78%、64.01%、62.46%;与0.3~0.6 mm和1.18~2.36 mm粒径相比,0.6~1.18 mm金刚砂雾封层试件BPN最大,质量损失率最小;与0.6~1.18 mm单粒径相比,0.6~1.18 mm与0.3~0.6 mm混合比例1∶1的金刚砂雾封层试件BPN最大,0.6~1.18 mm与0.3~0.6 mm混合比例为1∶1、7∶3、9∶1的金刚砂雾封层试件质量损失率分别减小了4.83%、3.54%、0.39%;金刚砂掺量为0.6 kg/m^(2)的试件磨耗BPN曲线位于最上方,质量损失率最小.建议选取0.6~1.18 mm与0.3~0.6 mm混合比例7∶3金刚砂作为含砂雾封层的抗滑颗粒,掺量0.6 kg/m^(2).经验证,相比不掺加抗滑颗粒雾封胶结料试件及未雾封空白试件,含砂雾封层试件初始BPN分别提高了69.8%和35.2%,而质量损失率比雾封胶结料试件小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含砂雾封层 加速磨耗试验 抗滑颗粒 抗滑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材料防雾性试验方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亮 汪仕韬 +4 位作者 王明贞 吴东雷 卫荣 卞汪锋 严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98,116,共5页
研究了食品包装材料防雾性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温度、试样形状、试验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从而确立了冷雾法、急速热雾法、水浴热雾法三种方法的试验条件。冷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5 min、低温箱温度(3±2)℃、容器水量(200±10)... 研究了食品包装材料防雾性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温度、试样形状、试验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从而确立了冷雾法、急速热雾法、水浴热雾法三种方法的试验条件。冷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5 min、低温箱温度(3±2)℃、容器水量(200±10)mL;急速热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30 s、水箱温度(85±2)℃、容器水量(200±10)m L;水浴热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15 min、水浴(60±2)℃、容器水量200 mL、没入水浴深度(50±5)mm。同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室间精密度分析,确定了仲裁样品形状平张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防雾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防雾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子千 姚伯龙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7,共4页
以光敏丙烯酸酯低聚物(UVB)、甲基丙烯酸丁酯(MBA)、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丙烯酰胺(AM)及丙烯基烷醚羟磺酸钠(CAS)为主要成膜物质,再配以适量的溶剂、交联剂、光敏剂及各种助剂制成UV固化防雾涂料。研究了单体的选择及用量、光敏剂... 以光敏丙烯酸酯低聚物(UVB)、甲基丙烯酸丁酯(MBA)、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丙烯酰胺(AM)及丙烯基烷醚羟磺酸钠(CAS)为主要成膜物质,再配以适量的溶剂、交联剂、光敏剂及各种助剂制成UV固化防雾涂料。研究了单体的选择及用量、光敏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涂膜性能及涂膜固化速度的影响。进而得出了性能最佳的配方,并以此为基础配制UV涂料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及优异的防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防雾涂料 交联剂 光敏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多功能三层复合棚膜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继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9,共8页
通过配方、薄膜结构和工艺等的研究,提高了复合薄膜的低温流滴性、流滴持效期、防雾及防尘性等。开发了EVA多功能三层复合宽幅吹塑棚膜,适于在北方越冬日光温室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树脂 复合棚膜 农用薄膜 塑料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材料中薄膜防雾性试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亮 章丽丽 +3 位作者 卞汪锋 吴东雷 刘红波 孙锦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88,共3页
研究了GB/T 31726—2015《塑料薄膜防雾性试验方法》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运用冷雾法、急速热雾法、水浴热雾法三种方法进行防雾性试验[冷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5 min、低温箱温度(3±2)℃、容器水量(200±10)m L;急速热雾法... 研究了GB/T 31726—2015《塑料薄膜防雾性试验方法》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运用冷雾法、急速热雾法、水浴热雾法三种方法进行防雾性试验[冷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5 min、低温箱温度(3±2)℃、容器水量(200±10)m L;急速热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30 s、水箱温度(85±2)℃、容器水量(200±10)m L;水浴热雾法条件为:试验时间15 min、水浴(60±2)℃、容器水量200 m L、没入水浴深度(50±5)mm],与GB 10457—2009《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和GB/T 16719—2008《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防雾性试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保鲜膜样品采用本标准试验方法中的冷雾法,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采用本标准试验方法中的急速热雾法与对应国标中规定的试验条件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说明本标准方法同样适用于食品用塑料保鲜膜和BOPS片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防雾性 试验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