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2)O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DOM对N_(2)O生成的影响
1
作者 姜慧琪 于沛涵 +5 位作者 胡振 任延刚 郝泽育 韩珂 薛晨阳 王金鹤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9-1877,共9页
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法(3D EEMs-PARAFAC)解析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DOM特征,并对各工艺单元生成的N_(2)O进行了定量分析,之后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对二者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响应预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DOM主... 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法(3D EEMs-PARAFAC)解析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DOM特征,并对各工艺单元生成的N_(2)O进行了定量分析,之后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对二者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响应预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DOM主要包含类色氨酸C1,类富里酸C2,类腐殖酸C3和类酪氨酸C4四种组分,并以C1和C4为主,且各组分含量沿污水处理流程逐渐降低,易生物降解的C1和C4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C2和C3.N_(2)O排放是直接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处理单元N_(2)O生成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好氧池、辐流沉淀池、缺氧池、厌氧池、细格栅、钟式沉砂池.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HAP)分析表明,C1和C2对N_(2)O生成影响较大,而C3和C4几乎没有影响,其中C1对N_(2)O的生成表现出促进作用,C2则不利于N_(2)O的生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能够利用易生物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的Methylotenera和Terrimonas是污水处理厂内的优势菌属.本研究揭示了A^(2)O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_(2)O生成对不同DOM组分的差异性响应,并为完善当前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优化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氧化亚氮 溶解性有机物 厌氧-缺氧-好氧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MBR工艺用于城镇污水近零排放工程案例研究
2
作者 王靖 杨毅 +3 位作者 白文龙 李智 陈乐 夏四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1,共5页
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城镇水资源短缺的重要解决方案。本研究以鄂尔多斯某再生水厂为案例,详细探讨了AAO+MB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中的应用,包括工艺选择依据、工艺流程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通过对2024年运行... 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城镇水资源短缺的重要解决方案。本研究以鄂尔多斯某再生水厂为案例,详细探讨了AAO+MB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中的应用,包括工艺选择依据、工艺流程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通过对2024年运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出水COD、NH_(3)-N和TP的均值分别为14.4、0.21、0.13 mg/L,均显著优于地表Ⅳ类水体标准;出水TN浓度为11.8 mg/L,低于15 mg/L,符合再生水回用要求。此外,处理后的再生水全部用于工业循环用水,实现了污水近零排放的目标。再生水的售卖价格为4.28元/m^(3),运行费用为1.62元/m^(3),体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价值,为类似地区提供了示范性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AAo 污水处理 近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N_(2)O消耗潜力及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曼 钟金梅 +4 位作者 王薇 赵丽娅 李兆华 李昆 王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4,共10页
土壤是N_(2)O的源和汇,在淹水和厌氧条件下具有消耗N_(2)O的能力。稻田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为N_(2)O的消耗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减少了N_(2)O排放。目前,有关稻田土壤N_(2)O排放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但关于稻田表层土壤N_(2)O的消耗... 土壤是N_(2)O的源和汇,在淹水和厌氧条件下具有消耗N_(2)O的能力。稻田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为N_(2)O的消耗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减少了N_(2)O排放。目前,有关稻田土壤N_(2)O排放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但关于稻田表层土壤N_(2)O的消耗能力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研究采集了第四纪红壤母质发育的壤土、湖积物砂土发育的砂质壤土、冲积土发育的粉砂质黏壤土3类土壤的各3个表层(0~5 cm)水稻土,风干后将其回填至具有5 cm深土柱的培养装置内,在土柱底部添加N_(2)O和添加氦气(He,对照)两个处理,于28℃下恒温淹水厌氧培养96 h。培养期间监测各土壤N_(2)O、N_(2)的动态变化,以及培养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量化N_(2)O消耗量和N2增量,以期揭示稻田表层土壤N_(2)O的消耗能力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积累的N_(2)O有95.01%~99.92%被稻田表层土壤吸收,其中被还原为N2的N_(2)O量占总消耗量的64.50%~83.64%,表明淹水厌氧状态下,不同的水稻土均具有很强的N_(2)O吸收和消耗能力。研究还发现,3类土壤N_(2)O的消耗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影响砂质壤土N_(2)O消耗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砂粒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64,P=0.000);土壤黏粒、粉砂粒、pH是粉砂质黏壤土N_(2)O消耗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其中土壤黏粒与其消耗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土壤速效钾和铵态氮增加量是影响壤土N_(2)O消耗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消耗量与速效钾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质地、土壤速效钾等是影响稻田土壤N_(2)O消耗的重要环境因子,且不同土壤N_(2)O消耗的环境影响因子存在差异,这将为调节土壤N_(2)O排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水稻土 N_(2)o消耗 土壤pH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质地 淹水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园区污水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炎杰 郑国益 +7 位作者 俞华勇 朱晗彬 俞阜东 王晶 孙许超 尹继光 安磊 林媛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企业种类较多、进水水量水质波动较大、污染物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排放标准高的特征,以浙江省德清县某工业园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分析了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以印染、食品制造、金属加工企业... 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企业种类较多、进水水量水质波动较大、污染物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排放标准高的特征,以浙江省德清县某工业园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分析了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工艺处理以印染、食品制造、金属加工企业为主的废水排放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实践结果显示,出水水质的COD、NH_(3)-N、TN及TP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中的限值,其余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工程投资金额为8200元/m^(3),实际直接运行成本为2.3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污水 水解酸化 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A2/o+Ao) 芬顿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A/O工艺流量及体积分配方法与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伟 王淑莹 +1 位作者 孙亚男 郭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5,共6页
分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中,为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及系统各段的硝化容量。且有效地应对进水扰动,需进行合理的进水流量分配和缺氧/好氧体积分配。针对分段进水A/O工艺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对分段进水工艺系统的流量分配方法和体积分配方... 分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中,为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及系统各段的硝化容量。且有效地应对进水扰动,需进行合理的进水流量分配和缺氧/好氧体积分配。针对分段进水A/O工艺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对分段进水工艺系统的流量分配方法和体积分配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实际运行优化方法进行讨论.对于系统的流量分配,提出以进水ρ(C)/ρ(N)作为控制参数,并分别对碳源充足、碳源恰好合适和碳源不足3种情况进行讨论,同时给出每种情况下的运行优化方法;对于体积分配,分析缺氧/好氧体积比对系统硝化容量及其对进水中COD利用程度的影响,并对不同负荷下缺氧/好氧体积优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脱氮 优化 分段进水 a/o 流量分配 缺氧/好氧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活性污泥工艺去除污水中雌激素的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咏梅 杨诗家 +1 位作者 曾庆玲 顾国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5-1059,共5页
试验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的去除性能.基于同时去除雌激素和脱氮除磷的考虑,对A2O工艺的部分运行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和混合液回流比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A2O工艺对污水中雌... 试验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的去除性能.基于同时去除雌激素和脱氮除磷的考虑,对A2O工艺的部分运行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和混合液回流比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A2O工艺对污水中雌激素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在温度为20℃、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情况下,除磷脱氮和去除雌激素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龄20d,混合液回流比300%.此时,总氮,PO43--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95%,84%;E2降到检测限以下,厌氧、缺氧、好氧池各段对E2的去除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72%,6%,22%;EE2的去除率大于80%,厌氧、缺氧、好氧各反应池对EE2的去除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45%,2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雌二醇 乙炔雌二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工艺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卓坪 牛明芬 +1 位作者 刘知远 侯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稳定、高效的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方法]通过厌氧/好氧(A/O)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试验,研究了A/O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的启动过程。启动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厌氧(A)、好氧(O)段各自独立培养优势菌群;第二阶段,A、... [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稳定、高效的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方法]通过厌氧/好氧(A/O)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试验,研究了A/O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的启动过程。启动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厌氧(A)、好氧(O)段各自独立培养优势菌群;第二阶段,A、O联合启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继续对微生物培养与驯化,最终完成启动过程。[结果]当温度为32±2℃,回流混合液比和回流污泥比分别为2和1,O段曝气量为0.5 m3/h时,通过50 d的实际运行,COD、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87%和89.31%,表明反应器启动过程完成。[结论]可为猪场厌氧发酵液无害化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a/o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A^2/O工艺出水氨氮在线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康 万金泉 +2 位作者 马邕文 黄明智 王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7,共8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A2/O)对人工合成污水进行处理,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和自适应模糊人工神经网络(ANFIS)模型对A2/O处理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环境下,选取可在线监测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pH)...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A2/O)对人工合成污水进行处理,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和自适应模糊人工神经网络(ANFIS)模型对A2/O处理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环境下,选取可在线监测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pH)、好氧池溶解氧(DO)和混合液回流比(r)作为输入参量,系统出水氨氮浓度(NH4+eff)为输出量,建立在线预测模型.结合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确定ANFIS模型的模糊规则数及最优运行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与ANN模型相比,ANFIS模型的仿真输出值与实际值的拟合程度更高,相对误差在6.45%之内,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8%,均方根误差(RMSE)为0.1209,相关系数(R)达0.9956.模型训练过程中所得到的三维曲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各因素与出水氨氮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为A2/O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模糊人工神经网络 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污水处理 氨氮去除 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MBBR系统的快速启动及反硝化除磷特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淼 何成达 +3 位作者 王淑莹 张建华 吴军 彭永臻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针对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双污泥系统,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基于脱氮除磷的代谢机理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历时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 针对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双污泥系统,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基于脱氮除磷的代谢机理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历时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且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和生物活性;平均重量污泥浓度从1 189 mg/L增加到1 760 mg/L,SVI值在95 m L/g MLSS以下,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占聚磷菌(PAOs)的百分比从接种污泥时的10.87%增加到25.46%。启动过程,COD的去除效果基本稳定,A^2/O反应器可实现碳源的高效利用;硝化过程为反硝化除磷提供电子受体,TN的高效去除需要建立在NH+4-N氧化完全的基础上;PO_4^(3-)-P的去除特性与NO_3^--N的变化密切相关,除了缺氧区的同步脱氮除磷,好氧吸磷对稳定PO_4^(3-)-P出水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平均进水碳氮比为3.44的运行条件下,A^2/O+MBBR系统可实现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浓度分别为38.5、1.15、14.2、0.15 mg/L,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2.23%,74.72%和96.80%。DO、pH和ORP等实时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脱氮除磷存在定量关系,稳定运行阶段厌氧区ORP为-398^-336 m V,反硝化过程pH值增幅0.55,ORP增加到-300^-175 m V,硝化过程pH值降低0.37。ORP、pH值可以直观地反映反硝化过程,pH值能够灵敏地反映硝化进程,实时控制参数的联合调控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启动 污泥沉降性 反硝化除磷 实时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分配比对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淼 彭永臻 +4 位作者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曾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 反硝化除磷 容积分配比 同步硝化反硝化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实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玉 程鹏 +1 位作者 台明青 宋建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介绍了河南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调节池综合进水COD≤3 g/L,BOD_5≤1.5 g/L,SS、NH_... 介绍了河南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调节池综合进水COD≤3 g/L,BOD_5≤1.5 g/L,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210、≤60 mg/L时,滤池出水COD≤90 mg/L,BOD_5≤16.2 mg/L,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27、≤7.2 mg/L,出水水质达到GB 21904-2008表2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高级氧化 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比对A/O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景明 星成萍 +2 位作者 徐岩 聂英斌 朱志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考核了生产运行中回流比对A/O工艺处理化工混合废水的除碳和脱氮效果的影响;推导了含二沉池出水SS和进水中含NOX-N的脱氮效率的污泥回流比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脱氮效率的决定因素,为生产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化工废水 a/o工艺 污泥回流比 BoD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MBR联合处理混合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静 李征 +4 位作者 张彦平 李一兵 韩非 刘子晨 张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3,共4页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中试工艺处理某城市混合污水,当进水COD、NH3-N、TN、TP分别为394~894、33.5~133.5、48.6~145.4、4.9~15.4 mg/L时,该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6.9%、30.9%、49.6%。其中,TN去除率随着碳...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中试工艺处理某城市混合污水,当进水COD、NH3-N、TN、TP分别为394~894、33.5~133.5、48.6~145.4、4.9~15.4 mg/L时,该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6.9%、30.9%、49.6%。其中,TN去除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可生化碳源不足影响了TN和TP的去除效果。工艺运行期间,MBR膜低压运行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A2 o 膜生物反应器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BR处理屠宰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海娟 范荣桂 +3 位作者 周江 方辽卫 王君 王权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折流生物反应器(AAOBR)处理屠宰废水,在不同流量下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低流量下COD去除率为96.3%,ABR段SS去除率为90%;较高流量下COD去除率为93.8%,ABR段SS去除率为80.6%。同时探讨了AAOBR处理屠宰废水中...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折流生物反应器(AAOBR)处理屠宰废水,在不同流量下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低流量下COD去除率为96.3%,ABR段SS去除率为90%;较高流量下COD去除率为93.8%,ABR段SS去除率为80.6%。同时探讨了AAOBR处理屠宰废水中COD、SS的去除规律。实验表明,AAOBR适宜处理屠宰废水,且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缺氧—好氧折流生物反应器 缺氧段 好氧段 屠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改良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兰河 庄艳萍 +1 位作者 王旭明 张海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3-219,共7页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物理因素。为了提高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效率,该研究采用改良A2/O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温度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和缺氧区微生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物理因素。为了提高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效率,该研究采用改良A2/O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温度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和缺氧区微生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2℃时,改良系统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去除率明显下降,PO3-4-P去除率变化较小。通过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测试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释磷速率和吸磷速率的变化;温度对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organisms,DPAOs)比例影响较大,当温度为27℃时,DPAOs/PAOs达到最高值(56.16%),吸磷速率、硝酸盐还原速率以及聚-β-羟基丁酸盐(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PHB)氧化速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15 mg/(g·h)、7.13 mg/(g·h)和0.81 mmol/(g·h)。通过拓展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缺氧区动力学过程的温度系数分别为1.120~1.164和1.137~1.153,所有的缺氧化学计量学均对温度变化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温度 动力学 改良A2/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贤华 李明俊 +3 位作者 曹群 黄小杰 章昆仑 张丹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558,共3页
试验采用A2/O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A2/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9 h(其中:厌氧酸化6 h,缺氧反硝化10 h,好氧23 h),控制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6 mg/L,出水pH为6.8~8.0,混合液回流比R=... 试验采用A2/O生物膜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A2/O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9 h(其中:厌氧酸化6 h,缺氧反硝化10 h,好氧23 h),控制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6 mg/L,出水pH为6.8~8.0,混合液回流比R=3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脱氮和除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除碳 生物脱氮 氨氮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A/O工艺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完颜华 侯捷 孔艳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2,101,共5页
针对石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成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解+A/O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机理和工艺适应性,为石化废水寻求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此外,为了发挥工艺的最佳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废水COD和... 针对石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成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解+A/O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机理和工艺适应性,为石化废水寻求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此外,为了发挥工艺的最佳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废水COD和氨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水解+A/O工艺的有效运行控制参数,对正确指导实际运行,使石化废水达标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类似难降解废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废水 水解+a/o工艺 CoD去除率 NH3-N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工艺中溶氧控制策略及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白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4-157,共4页
提出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控制 A/O(anoxic/oxic)工艺中好氧区 DO,设计出了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良好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恒 DO 和串级 DO 模糊控制器。试验表明可以根据出水氨氮浓度调节 DO 值,使处理系统在处理水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 提出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控制 A/O(anoxic/oxic)工艺中好氧区 DO,设计出了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良好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恒 DO 和串级 DO 模糊控制器。试验表明可以根据出水氨氮浓度调节 DO 值,使处理系统在处理水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anoxic/oxic)工艺 恒Do控制 串级D0控制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A/O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游映玖 郭圣华 邵林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63-64,共2页
叙述了A-A/O工艺各区段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用此方法模拟实际处理工艺,进行了试算,得出了相应的验算结果。
关键词 脱氮 除磷 A-a/o工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和协同控制DO/HRT工艺对亚硝化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杰 张艳辉 +3 位作者 李冬 梁瑜海 关宏伟 赵世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6,共6页
为比较协同控制DO/HRT和缺氧/好氧两种运行方式对亚硝化的影响,在常温(18~22℃)下,采用两组2级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1#采取协同控制DO/HRT的启动和运行方式,2#采取缺氧/好氧的方式,分别比较两种方式在亚硝化的启动时间、稳定运行... 为比较协同控制DO/HRT和缺氧/好氧两种运行方式对亚硝化的影响,在常温(18~22℃)下,采用两组2级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1#采取协同控制DO/HRT的启动和运行方式,2#采取缺氧/好氧的方式,分别比较两种方式在亚硝化的启动时间、稳定运行效果、曝气能耗、对进水NH4^+-N质量浓度下降的适应性以及污泥沉降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2#分别用了26和41 d实现了亚硝化;在以原水经AO除磷出水为进水时(NH4^+-N质量浓度35~43 mg/L),两种运行方式亚硝化效果均较好,但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节省了约20%的曝气能耗.当进水NH4+-N质量浓度由43 mg/L下降到27 mg/L时,1#亚硝化失稳,最终亚硝化率下降到67.39%,而2#亚硝化较稳定,亚硝化率保持在88%以上;1#和2#在整个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利用协同控制DO/HRT的方式启动亚硝化,随后转变为缺氧/好氧运行,有助于亚硝化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并能节省曝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亚硝化 连续搅拌反应器 缺氧/好氧 水力停留时间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