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侧向流层析联用技术的肉制品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尚柯 张彪 +5 位作者 张敏 杨华雨 叶梅 段庆梓 王巍 宫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ank筛选猪、牛、羊、鸡、鸭线粒体基因的特异序列,使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比对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靶片段,依据MIR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设计靶基因引物探针组,通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等方式系统筛选引物探针,确定猪、牛、羊、鸡、鸭的专属性引物探针,并采用反应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筛选,优化完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包括DNA提取、灵敏度、检出限、假阳性与假阴性考察等,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使用建立的方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的平均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3.54%,符合现场快检方法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牛、羊、猪、鸡、鸭5种常见肉类的MIRA-LFD技术,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肉制品真实性的现场快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真实性 动物源性成分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侧向流层析技术 现场快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对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胡连霞 孙晓霞 +5 位作者 陈启跃 周巍 丁红田 刘立兵 付琦 王建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246,共7页
应用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同时快速检测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将牛肉粉、驴肉粉、鸵鸟肉粉和羊肉粉4组不同肉粉中分别混入猪肉粉、鸭肉粉、马肉粉、鸡肉粉和狐狸肉粉中的2~3种肉粉,制备人工模拟掺假肉制品。通过GNMC7-8实... 应用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同时快速检测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将牛肉粉、驴肉粉、鸵鸟肉粉和羊肉粉4组不同肉粉中分别混入猪肉粉、鸭肉粉、马肉粉、鸡肉粉和狐狸肉粉中的2~3种肉粉,制备人工模拟掺假肉制品。通过GNMC7-8实时荧光PCR和ABI7500荧光PCR方法,对上述四种掺假肉制品进行多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GNMC7-8实时荧光PCR方法与ABI7500荧光PCR方法从掺假肉制品中检测猪、鸭、马、鸡和狐狸5种成分的循环数一致,分别是31、31、29、32和25,但基于八模块设计的GNMC7-8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同时检测四种掺假肉制品中不同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时间更短。因此,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的八个模块能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无交叉污染,能够实现对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 掺假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彤 李家鹏 +5 位作者 李金春 乔晓玲 黄鑫 陈曦 杨君娜 郭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9种源性成分的5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包括生鲜样品和熟制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SYBR Green染料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志勇 朱少华 +5 位作者 赵晓燕 索玉娟 陈爱亮 李晓贝 张艳梅 周昌艳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鸡、猪、鸭和驴等)的多重PCR方法,比较了3种DNA提取方法,设计筛选了6对引物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同时对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的因素(引物比例、退火温度和镁离子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 为建立一种检测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鸡、猪、鸭和驴等)的多重PCR方法,比较了3种DNA提取方法,设计筛选了6对引物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同时对影响多重PCR扩增效率的因素(引物比例、退火温度和镁离子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剂盒法为最佳的DNA提取方法;多重PCR法最优反应条件:引物比例为牛∕羊∕鸡∕鸭∕猪∕驴=2∕1∕1∕0.5∕1∕1,退火温度为58.6℃,镁离子浓度为3 mmol∕L,各动物源性成分DNA最低检出限为0.1 ng。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等优点,可用于肉制品中6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六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四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斌 李文 +4 位作者 郭陈莉 白蓝 刘华 吴文惠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牛、羊、猪、鸡源特异性引物浓度分别为0.16μmol∕L、0.40μmol∕L、0.16μmol∕L、0.16μmol∕L,退火温度58℃,退火时间45 s,循环次数4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牛、羊、猪和鸡4种动物源性成分四重PCR的g DNA检出限为25 pg。应用优化后的四重PCR方法对20份市售肉制品样本进行盲样检测,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现行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致,掺假率达45%。本试验为该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成分 四重PCR 高通量分析 优化 检出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平 刘晓莉 +2 位作者 曹悦 蔡雪凤 张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无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动物油脂的问题,尝试用PCR法测定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是否掺入动物油脂,为食用植物油监管,特别为治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地沟油的非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动物源性成分 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五种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新丽 申炳阳 +2 位作者 高丽娟 孔兵 叶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基于离心力驱动原理与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研制了一套用于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设计制作了扇形微流控芯片和配套使用的密封盖片、芯片托盘装置,同时搭建了集恒温控制平台、流体控制模块和光电检... 基于离心力驱动原理与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研制了一套用于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设计制作了扇形微流控芯片和配套使用的密封盖片、芯片托盘装置,同时搭建了集恒温控制平台、流体控制模块和光电检测模块于一体的便携式微流控速测仪,可实现动物源性成分的核酸恒温扩增及荧光检测。每次可同时检测5个样本,每个样本可同时检测5种指标。考察结果显示,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可检出牛、羊、猪、鸭、鸡源性成分的最小质量分数分别为1%、1%、0.1%、0.1%、1%,能够在30 min内实现半定量检测,具有快速、自动、高通量的特点,显示了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可快速检测肉制品掺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重组酶介导扩增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技术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易艳 刘明东 +5 位作者 蒋子敬 姜展樾 马丽侠 叶德萍 韩国全 周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8-294,共7页
肉制品掺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影响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综述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包括普通PCR定性检测、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数字PCR... 肉制品掺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影响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综述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包括普通PCR定性检测、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数字PCR绝对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等新型分子检测技术,以期为政府监管部门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掺假 动物源性成分 分子生物学技术 高通量测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深加工动物制品源性成分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凌胜男 吴亚君 +2 位作者 韩建勋 乔旭光 陈颖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DNA条形码被认为是一种强大、非定向、准确特异、低成本且适用广泛的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物种鉴定的热点技术。其基于DNA分子水平和通用引物扩增的鉴定方式规避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又超脱于许多分子检测方法只能定向检测的局限... DNA条形码被认为是一种强大、非定向、准确特异、低成本且适用广泛的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物种鉴定的热点技术。其基于DNA分子水平和通用引物扩增的鉴定方式规避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又超脱于许多分子检测方法只能定向检测的局限,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基本原理、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深加工动物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在动物源性中药材、海产品、肉及肉制品、动物源性保健品以及皮革制品、动物标本等源性成分鉴别方面的应用,最后对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物种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深加工 动物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燕玲 宗卉 +1 位作者 阮周曦 张利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432-1143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鹅源性成分的PCR方法。[方法]以15种动物的DNA为模板,利用鹅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PCR产物用1.4%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测序,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通过PCR反应从鹅样品中扩增到了304 bp的目的片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鹅源性成分的PCR方法。[方法]以15种动物的DNA为模板,利用鹅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PCR产物用1.4%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测序,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通过PCR反应从鹅样品中扩增到了304 bp的目的片段,其他物种火鸡、鸭、鹌鹑、鸵鸟、鸽子、鸡、马、牛、羊、猪、狗、驴、猫、鱼和空白对照则无目的片段,表明该引物的特异性良好。鹅组织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检索到的相应序列基本符合,相似性为98%;PCR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1%。[结论]该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为明确食品与饲料的成分和来源,预防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动物源性成分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彪 高利亭 +3 位作者 徐陈红 张霞 陈刚 汪少芸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为调查了解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以帮助判别掺假情况,应用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对市售的肉松、香肠、肉卷、预制调理肉、肉干及肉脯等23份样品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筛查分析,同时,针对筛查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可视基因膜芯片检测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提高了未知样品的筛查效率;在本次随机分析的样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结果与标签标示不一致的情况占比高达21.7%,肉制品掺假虚标情况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基因膜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属特异性PCR法鉴别罐头食品中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媛媛 孟镇 +4 位作者 仇凯 东思源 武竹英 郭新光 钟其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建立适用于肉类罐头等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种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通过使用猪、牛、羊、鸡、鸭的种属特异性引物,对5种动物的总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212、147、202、131、201 bp的扩增产物,... 建立适用于肉类罐头等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种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通过使用猪、牛、羊、鸡、鸭的种属特异性引物,对5种动物的总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212、147、202、131、201 bp的扩增产物,将测序结果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U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进行BLAST比对确认实验的准确性,并对市售罐头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5种动物引物种属特异性良好,对猪、牛、羊、鸭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对鸡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为2.5%。在对市售肉类罐头样品的检测中,6.6%样品与标签标注结果不符。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准确可靠,可广泛用于肉类罐头食品和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的鉴别,具有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罐头 肉类掺假 线粒体 动物源性成分 食品真实性 种属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同步鉴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鸡肉源性成分 被引量:9
13
作者 金萍 结莉 +2 位作者 陆俊 陈英 丁洪流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实时同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源性和鸡肉源性成分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成分掺假快速检验。方法:分别依据猪和鸡的种间保守基因(Cytb)序列设... 目的:建立一种能实时同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源性和鸡肉源性成分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成分掺假快速检验。方法:分别依据猪和鸡的种间保守基因(Cytb)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及不同荧光标记(FAM、HEX)的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猪源性和鸡源性成分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方法。结果: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仅对猪、鸡成分有扩增;灵敏度高,最低检测到猪源、鸡源DNA的含量分别为0.02、0.10 ng;抗干扰性强,当DNA混样中猪源、鸡源性成分含量在2%以上水平时,所建立的混合检测体系均能对DNA混样给出正确判断。结论:所建立的混合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能够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鸡肉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动物源性食品 猪源性成分 鸡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定量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炳存 崔学文 +7 位作者 李琰歆 王灿 贺巧玲 曹乾超 刘阳 刘峥 李增婷 陈学强 《肉类研究》 2021年第7期44-49,共6页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广泛用于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已有多种基于RT-PCR技术的分析策略用于实现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已报道的定...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广泛用于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已有多种基于RT-PCR技术的分析策略用于实现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已报道的定量分析策略各有优势及缺陷,目前尚无可推广的国家标准方法发布。本文针对采用RT-PCR技术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的分析策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示形式、靶基因、DNA提取效率、DNA降解、扩增效率、标准物质、物种基因组大小)进行综述分析,为建立最优定量分析模型提供思路,期望找到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推广实施的定量分析策略,实现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定量检测,促进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量分析策略 单拷贝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速冻食品中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藏 孙晓霞 +4 位作者 王金凤 付琦 王恺睿 刘立兵 王建昌 《肉类研究》 2022年第8期29-32,33,34,共6页
以鸡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B3)基因、猪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和鸭、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以鸡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B3)基因、猪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和鸭、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同时检测速冻食品中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只在鸡、鸭、猪或牛源性成分存在时才产生特异性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对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10.0、1.0、10.0、10.0 pg/μL,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市售34份速冻食品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进行同时检测,能够实现对速冻食品中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有效检测,进一步分析发现,15份速冻食品源性成分测定结果与外包装标注成分不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检测速冻食品中鸡、鸭、猪和牛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动物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