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onation product analysis and the paradoxical performance mechanism of TKX-50:High detonation velocity with low metal acceleration
1
作者 Kaiyuan Tan Yaqi Zhao +10 位作者 Qin Liu Lixiao Hao Yushi Wen Chunliang Ji Sha Yang Haoxu Wang Luchuan Jia Jiahui Liu Zhuoping Duan Yong Han Fenglei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255-266,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aradoxical detonation behavior of TKX-50,a nitrogen-rich energetic material,exhibiting higher detonation velocities but lower metal acceleration ability compared to HMX.Through experiment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aradoxical detonation behavior of TKX-50,a nitrogen-rich energetic material,exhibiting higher detonation velocities but lower metal acceleration ability compared to HMX.Throug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we propose a novel three-factor competition mechanism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TKX-50-based PBX formulations achieved detonation velocities up to 9100 m/s,surpassing HMX-based counterparts.However,cylinder expansion tests revealed a 15%reduction in metal acceleration ability.Thermochemical measurements showed lower detonation heat for TKX-50(4900 J/g)versus HMX(5645 J/g).Our mechanism involves:(1)compositional effects prevailing at high pressures;(2)Energy release becoming essential as pressure drops;(3)Pressure-dependent product composition evolution functioning at low pressure.VLW code calculations unveiled a"crossover"in Hugoniot curves,lending support to this mechanism.This study furnishes a new framework for comprehe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nitrogen-rich energetic materials,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future high-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X-50 Nitrogen-rich explosives Detonation velocity Metal acceleration Detonation produ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a New Formula for Gurney Velocity Esti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Tamer Elshenawy Ahmed Elbeih +1 位作者 Qing Ming Li Gamal M. Abdo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0-344,共5页
The formula for the analytical calculations of the shaped charge jetting parameters exhibit an explicit dependence upon the Gurney velocity of an explosive material.Many attempts have been done to approximate the char... The formula for the analytical calculations of the shaped charge jetting parameters exhibit an explicit dependence upon the Gurney velocity of an explosive material.Many attempts have been done to approximat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ant 2E^(1/2) and to make its use more efficient.It is shown herein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Gurney velocity parameter depends on the ratio of the Chapman Jouguet-pressure to explosive impulse ratio by the formula:2E^(1/2)=0.2415(P_(CJ)/I_(SP)ρ_0)-970.76,where PCJis the Chapman Jouguet pressure(Pa),ISPis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explosive used as a monopropellant(N·s/kg)andρois the explosive density(kg/m^3).The proposed empirical formula was found to be reasonable and quite accurate approximation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explosives,where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the calculated Gurney velocities was nearly 6%.Besides,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been used analytically to calculate the jet tip velocity of a small caliber shaped charge,which is measured experimental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the calculated jet tip velocity was only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药 理论研究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控制的磁悬浮双转子碰摩响应
3
作者 王涛 王念先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50,共8页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模型开展碰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转子结构有明显的刚性模态,升速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碰摩故障,使用μ综合控制器能有效避免碰撞;在一阶弯曲临界角速度附近,与PID控制相比,μ综合控制方法对碰摩响应过程中的基频、倍频和内外转子通过中介轴承耦合的组合频信号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使用μ综合控制器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在加速过程中发生碰摩时能承受更大的极限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转子系统 控制器 碰撞 临界角速度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4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横向振动的格林函数解
5
作者 常学平 陈美 +1 位作者 范谨铭 于学会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钻压影响的钻柱双向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格林函数法,将方程进行分离变量、Laplace变换和Laplace逆变换,获得了受压自旋复合材料钻柱双向耦合振动的格林函数解。在数值分析部分,首先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借助系统的格林函数解,分析了纤维铺层角、旋转角速度、钻压、钻井液流速等参数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的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纤维铺层角越大钻柱系统的格林函数响应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大对应钻柱的格林函数响应也随之增大;自旋角速度、钻井液流速及纤维铺层角联合效应下,钻柱系统横向耦合振动会产生共振带。据共振带发生的位置可以找出结构因为发生大幅度振动进而导致失稳和破坏的复合材料与旋转角速度的危险取值区间,通过避开危险取值区间从而有效避免结构的失稳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法 LAPLACE变换 复合材料钻柱 旋转角速度 共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动记录统计分析的不同场地分类方法比较
6
作者 李小军 程晓芳 +1 位作者 荣棉水 张斌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4,共8页
以特定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作为控制参数的单指标场地分类及以特定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场地分类是国际上的两大类场地分类方法,两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 以特定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作为控制参数的单指标场地分类及以特定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场地分类是国际上的两大类场地分类方法,两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工程场地分类的基本用途是合理地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以确定建设工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同一分类场地中强震动记录频谱特性的一致性程度是说明场地分类方法合理性的最有效标准。利用日本KiK-net观测台网的强震动记录和台站钻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已有的多个场地分类方法的差异和优劣。首先采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规范中及近年来提出的几种新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进行台站场地类别划分和强震动记录分组,而后针对不同分类方法中同类场地台站的地表地震动加速度记录进行加速度反应谱(包括峰值加速度)与震级和震中距关系的统计分析,并通过加速度反应谱统计残差分析,探讨了不同场地分类方法中同类场地台站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反应谱的一致性和聚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场地分类方法中,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土层厚度为控制参数的双指标的中国抗震规范场地分类方法为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分类 剪切波速 强震动记录 加速度反应谱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过程稳定控制方法
7
作者 黄志杰 韦相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5,71,共7页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发生侧滑或失稳现象。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方法。以车辆附着系数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汽车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角速度反馈技术,结合β-Method理论分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结合权重与目标函数,并通过零质心侧偏角控制和动态轮胎侧偏角边界控制,进一步提升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的稳定性,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前轮转向角、横摆角速度和车身侧偏角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并将后轮转角与质心侧偏角控制在0附近,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反馈 四轮转向控制 综合反馈控制器 零质心侧偏角控制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速度的黄土边坡地震损伤分析
8
作者 王丽丽 王兰民 +1 位作者 王平 许世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1,共8页
针对传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大震远场与小震近场边坡地震损伤时存在的破坏程度与峰值离散性显著问题,该文基于质点振动速度理论构建了黄土边坡损伤新型评价体系。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边坡地震损伤演化过... 针对传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大震远场与小震近场边坡地震损伤时存在的破坏程度与峰值离散性显著问题,该文基于质点振动速度理论构建了黄土边坡损伤新型评价体系。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边坡地震损伤演化过程中加速度与速度响应的耦合规律,揭示了动力参数与损伤状态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边坡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以加速度峰值为评价指标时,位于近场的黄土边坡坡顶计算烈度大于实际烈度。地震动速度与土体抗拉强度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具有典型场地放大效应的黄土边坡建议采用速度峰值作为破坏烈度的评价指标。结合GB/T 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提出包含5级损伤状态的黄土边坡地震烈度评价体系,界定各损伤等级对应的速度阈值区间及典型破坏形态,建立边坡损伤程度-烈度-速度峰值-宏观震害的四元对应准则。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边坡地震损伤评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量化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黄土边坡 地震动速度 损伤分析 加速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
9
作者 魏健 马少杰 陈宏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为了验证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高冲击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性能,减小传感器横向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开展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基于马歇特锤冲击装置,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安装夹具,实现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同步加载。采用峰值... 为了验证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高冲击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性能,减小传感器横向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开展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基于马歇特锤冲击装置,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安装夹具,实现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同步加载。采用峰值点比值法、面积比值法和多点平均比值法计算了倾角和偏转角误差。结果表明,10%数据点的多点平均比值法计算所得倾角和偏转角误差相对较小,最小值分别为0.2°和1.3°。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较准确反映三维加速度的情况,传感器轴间的耦合响应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加速度 高冲击 马歇特锤 轴间耦合响应 误差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串行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系统
10
作者 程筱舒 王忆文 +2 位作者 娄鸿飞 丁玮然 李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准确识别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是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挑战。设计了基于位串行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脑电信号识别系统,充分利用其小体积、低能耗和高实时性的优势。从软件层面,介绍了脑电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过程,并... 准确识别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是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挑战。设计了基于位串行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脑电信号识别系统,充分利用其小体积、低能耗和高实时性的优势。从软件层面,介绍了脑电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过程,并采用格拉姆角场转换将一维信号映射为二维特征图供网络处理。在硬件层面,提出了列暂存数据流和固定乘数原位串行乘法器等方法,在FPGA上实现了位串行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原型验证。实验表明,基于位串行LeNet-5加速器的FPGA实现对BCI竞赛Ⅳ数据集2a和2b的分类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95.68%和97.32%,kappa值分别为0.942和0.946,展现出的优异性为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的高效实现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卷积神经网络 硬件加速器 格拉姆角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
11
作者 刘欢 刘玄 +1 位作者 李鹏 范晨晖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保证汽车平稳运行,提出了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车载角速度传感器获取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数据,并由此建立观测信号描述与解析方程;然后,在横摆动力学理论下,设定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判断指标,对... 为保证汽车平稳运行,提出了基于车载角速度传感器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方法。首先,利用车载角速度传感器获取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数据,并由此建立观测信号描述与解析方程;然后,在横摆动力学理论下,设定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判断指标,对比汽车横摆角速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通过模糊规则将汽车横摆角速度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值转化为模糊变量,并利用模糊集合对判断指标进行融合;最后,根据融合结果确定汽车横摆角速度的控制力矩,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失稳控制。结果表明:以蛇形工况为测试案例,使用所研究方法控制后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小于15 rad/s,未超出极限数值,可以保证汽车车轮在同一标准下变化,有效控制横摆角速度的稳定,保证汽车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角速度传感器 汽车横摆角速度 汽车失稳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水流作用下水泥净浆缝面溶蚀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高文龙 王少伟 +2 位作者 吴佳雯 夏群 胡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探究低速水流作用下水泥净浆缝面流速与加速钙溶蚀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使用1 moL/L NH_4Cl溶液作为溶蚀介质,在0.0、0.3、0.6、1.2、2.4 m/s流速下对水泥净浆单裂缝表面开展静态和动态溶蚀试验,研究缝面溶蚀—冲蚀深度、钙离子溶出量... 为探究低速水流作用下水泥净浆缝面流速与加速钙溶蚀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使用1 moL/L NH_4Cl溶液作为溶蚀介质,在0.0、0.3、0.6、1.2、2.4 m/s流速下对水泥净浆单裂缝表面开展静态和动态溶蚀试验,研究缝面溶蚀—冲蚀深度、钙离子溶出量、质量损失率、曲折度、粗糙度和剩余固相钙含量6种评价指标的时变规律,并通过SEM/EDS和XRD进行微观机理解释。结果表明,2.4 m/s范围内的净浆缝面动态溶蚀过程仍满足Fick扩散定律,流动水对缝面无明显冲蚀作用,加速溶蚀效应与流速之间呈负指数函数型增长关系;流动水仅在溶蚀初期会引起缝面曲折度和粗糙度的显著降低,后期几乎无影响;流动水仅加速缝面溶蚀过程,不同流速下的最终缝面剩余固相钙含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净浆 低速水流 单裂缝缝面 加速溶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曲率半径对轴承-转子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濮明茗 吴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4,共8页
轴承-转子系统的旋转精度和振动是机床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考虑球的滑移、自旋和陀螺效应以及保持架涡动,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内、外圈沟曲率半径下球的滑移、自... 轴承-转子系统的旋转精度和振动是机床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考虑球的滑移、自旋和陀螺效应以及保持架涡动,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内、外圈沟曲率半径下球的滑移、自旋和陀螺效应对轴承-转子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外圈沟曲率半径、中等的内圈沟曲率半径组合,能够减弱滑移、自旋和陀螺效应,从而提高旋转精度并减小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动力学 曲率半径 跳动 加速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星轮系复合故障诊断的非接触扭振测量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
14
作者 刘翰扬 姬鼎丞 林京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4-1362,共9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特别是行星轮早期故障与轴承故障耦合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的非接触扭振监测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将激光入射点设置在低速轴表面,直接获取轮系扭振信息。为减轻测量噪声对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倒谱分析的软阈值编辑和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抑制伪振动和随机性脉冲噪声。针对复合故障的不同特点,逐步剥离扭振信号中的残余宽带响应与残余啮合边带分量,一方面,对倒谱短通得到的宽带响应进行优化滤波,以提取轴承故障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另一方面,提出了基于相位自解调的阶次域重采样方法,通过重构不同阶的啮合边带残余信号,以凸显齿轮故障特征。通过行星轮齿面剥落与太阳轮轴承滚道剥落故障注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行星轮系复合故障的非接触诊断,与经典柔性同步平均法和箱体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相比,所提方法在不同转速下对行星轮早期故障的识别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 复合故障 故障诊断 瞬时角速度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无偏高效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醒飞 刘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目前,磁流体动力学(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测试尚无统一方法,难以有效开展测试。首先,针对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系统误差不明确的问题,推导了两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指出了方法的适用条件;然后,针对双通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三通道方... 目前,磁流体动力学(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测试尚无统一方法,难以有效开展测试。首先,针对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系统误差不明确的问题,推导了两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指出了方法的适用条件;然后,针对双通道方法存在系统误差、三通道方法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无偏高效测试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最后,实验对比了三种方法的测试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上准确分离传感器的动态本底噪声;相比双通道和三通道方法,所提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7.2%和3.7%;测试系统所需资源少、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实现,满足MHD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本底噪声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角振动 角速度传感器 本底噪声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少年 程乐 +2 位作者 张子骞 陈世豪 杨龙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改善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滑靴副摩擦状况,实现泵的精确变量,提出定子圆周方向非固定安装结构。通过滑靴柱塞组件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单个滑靴滑动摩擦力矩和11个滑靴摩擦合力矩,求解得到定子角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定子在滑靴... 为改善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定子-滑靴副摩擦状况,实现泵的精确变量,提出定子圆周方向非固定安装结构。通过滑靴柱塞组件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单个滑靴滑动摩擦力矩和11个滑靴摩擦合力矩,求解得到定子角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定子在滑靴滑动摩擦力矩作用下能够运动,且排油区滑靴摩擦力矩大于吸油区滑靴摩擦力矩。径向柱塞泵正常工作后,定子角速度稳定在89.5~90.6 rad/s,呈周期变化,对定子运动起阻碍作用的滑靴个数为4、5交替变换。为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副设计、提高泵的性能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柱塞泵 滑靴 定子 摩擦力矩 转角 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W对位平台运动学分析及轨迹规划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梦涛 樊鑫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1,共8页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 为控制UVW对位平台匀速运动,对平台做了运动学分析,并针对速度下降问题,设计轨迹规划方案。首先,以自由度为基础建立平台二维平面模型,求解位置正反解公式,分析奇异位形,构建三维工作空间。然后,对常用的同步定速法做轨迹分析,由运动轨迹散点图可知:当旋转角绝对值|θ|增大至15°时,平台运动末端速度与初始速度比值下降为0.935,意味着|θ|增大可降低平台运动速度。最后,结合平台自由度与速度变化规律,设计出等角速度瞬心法。通过对比可知,使用等角速度瞬心法平台运动速度保持恒定,消除了旋转角θ引起的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W对位平台 旋转角 等角速度瞬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翼翼尖涡与平尾翼尖涡的相互作用研究
18
作者 张泽宇 李栋 +2 位作者 周金鑫 梁勇 耿子海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飞机尾涡的发展与同跑道降落后机的飞行安全及机场起降效率密切相关。尾涡近场特性主要决定了着陆阶段飞机的尾涡强度。以A320飞机简化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1 m低速水洞中开展了尾涡近场形态流动显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尾... 飞机尾涡的发展与同跑道降落后机的飞行安全及机场起降效率密切相关。尾涡近场特性主要决定了着陆阶段飞机的尾涡强度。以A320飞机简化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1 m低速水洞中开展了尾涡近场形态流动显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尾涡在拖出过程中围绕翼尖涡旋转,不同流向站位的旋转角速度存在差异。对比模拟结果发现:平尾涡绕翼尖涡的旋转角速度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不同雷诺数下涡对发展在相对位置旋转角速度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尖涡 旋转角速度 平尾涡 数值模拟 低速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
19
作者 李醒飞 闫慧敏 刘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1158,共8页
针对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宽频带、大量程和非接触的在位校准需求,提出基于双激光多普勒测振仪(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阐述了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分析了校准系统的误差来源;开展了在位校准模拟实验,并获取了传感器... 针对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宽频带、大量程和非接触的在位校准需求,提出基于双激光多普勒测振仪(D-LDV)的MHD微角振动传感器在位校准方法,阐述了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分析了校准系统的误差来源;开展了在位校准模拟实验,并获取了传感器在25 Hz~1500 Hz内的主要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校准传感器的复灵敏度参数,非线性误差为0.091%,最大重复性误差为0.54%和0.33°,测试频段内灵敏度幅值和相移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42%和0.672°(k=2),满足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的宽频带、大量程的在位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传感器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在位校准 非接触式 微角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下打纬机构力矩平衡分析及其调控策略
20
作者 袁汝旺 艾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打纬机构惯性打纬力与打纬阻力不平衡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打纬机构的力学模型,以四连杆打纬机构为例,确定打纬机构结构方向的调节方法,考虑空间受限情况进行定量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调节方案对驱动力矩和输出力矩的影响,并分析不... 针对打纬机构惯性打纬力与打纬阻力不平衡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打纬机构的力学模型,以四连杆打纬机构为例,确定打纬机构结构方向的调节方法,考虑空间受限情况进行定量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调节方案对驱动力矩和输出力矩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杆长设计参数带来的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设平衡构件和改变杆长比例可以有效地调控惯性打纬力;当打纬力不足时,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后打纬力矩分别提升了约14.5%与3%,共同调节提升约17.8%;当打纬力过大时,通过尺度调节后力矩降低了约7.6%;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是惯性打纬力的主要控制变量,通过调节这两个变量可满足不同条件下的织造工艺需求,并为打纬机构尺度及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打纬力 转动惯量 角加速度 驱动力矩 四连杆打纬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