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1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
2
作者 魏健 马少杰 陈宏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为了验证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高冲击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性能,减小传感器横向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开展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基于马歇特锤冲击装置,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安装夹具,实现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同步加载。采用峰值... 为了验证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高冲击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性能,减小传感器横向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开展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轴间耦合响应研究。基于马歇特锤冲击装置,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安装夹具,实现了高g值三轴加速度同步加载。采用峰值点比值法、面积比值法和多点平均比值法计算了倾角和偏转角误差。结果表明,10%数据点的多点平均比值法计算所得倾角和偏转角误差相对较小,最小值分别为0.2°和1.3°。高g值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较准确反映三维加速度的情况,传感器轴间的耦合响应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加速度 高冲击 马歇特锤 轴间耦合响应 误差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式硅胶增材制造的延迟与转角误差研究
3
作者 陆毅 田晓青 +3 位作者 马丁逸飞 王皓帅 申佳君 甘志远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针对硅胶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线宽不均匀、转角处堆积误差的问题,研究了挤出式硅胶增材制造中线宽误差的控制与补偿。设计了一种标准路径用于评估硅胶打印路径线宽均匀性,采用硅胶直接挤出方式打印试验得到挤出头起步状态打印线宽与稳态... 针对硅胶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线宽不均匀、转角处堆积误差的问题,研究了挤出式硅胶增材制造中线宽误差的控制与补偿。设计了一种标准路径用于评估硅胶打印路径线宽均匀性,采用硅胶直接挤出方式打印试验得到挤出头起步状态打印线宽与稳态线宽比例,进行线宽比与挤出头高度、进给速度的函数拟合,得到延迟误差补偿函数,最后进行打印程序修正验证;采用激光反馈对拐角处材料堆积的线宽误差进行测量,并利用挤出头不同进给速度下的线宽数据进行挤出头进给速度的调整优化,最终通过试验验证考虑转角处误差的打印参数优化方法的合理性,进而改善硅胶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线宽误差 硅胶 挤出式增材制造 转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
4
作者 王卫杰 汪洲 +1 位作者 庞维坤 杨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1598,共8页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于磁悬浮微框架的MSCSG角动量交换原理的异同,研究设计SGCMG与MSCSG角动量径/轴向分量间的等效系数,利用双正交SGCMG实体框架构建MSCSG微框架等效模型,对比MSCSG与DGMW遍历法角动量表达式,分析所提方法在DGMW角动量分析的适用性。量化分析所提方法的误差,证明所提方法计算结果相较于传统遍历法角动量绝对误差和角动量方向误差均在千分之一以下。分析2种方法参数维度,证明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分别基于传统遍历法和所提方法对MSCSG和DGMW角动量包络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MSCSG群角动量包络分析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双框架动量轮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 角动量包络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angular glint in near field utilizing graphical electromagnetic computing 被引量:2
5
作者 Guangfu Zhang Chao Wang +2 位作者 Liguo Liu Yunqi Fu Naichang 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6期906-911,共6页
The angular glint in the near fie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radar tracking errors. To predict it more efficiently for electrically large targets, a new method based on graphical electromagnetic computing (GRECO) ... The angular glint in the near fie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radar tracking errors. To predict it more efficiently for electrically large targets, a new method based on graphical electromagnetic computing (GRECO) is proposed. With the benefit of the graphic card, the GRECO prediction method is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than other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at the first time considers the special case that the targets cannot be completely covered by radar beams, which makes the prediction of radar tracking errors more self-contained in practical circumstan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cess of the scattering center extraction is omitted, resulting in possible angular glint prediction in real tim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theoretical ones validate its correctness and value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ular glint near field tracking error graphical electromagnetic computing (GR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小波回声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测角仪温度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纬 王敏林 董雪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94,共6页
基于光纤陀螺的测角仪可以实现对各项角运动参数的一体化动态精密测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陀螺测角仪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小波回声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测角仪温度误差补偿技术... 基于光纤陀螺的测角仪可以实现对各项角运动参数的一体化动态精密测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陀螺测角仪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小波回声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测角仪温度误差补偿技术。为了提高温度误差建模的进度,提高传统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通过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滤波器对建模用测角仪温度漂移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自适应小波回声神经网络建立温度漂移模型,能够避免传统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盲目性和局部最优等问题,增强了网络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并利用自适应律代替神经网络梯度进行网络训练,提升神经网络的逼近精度和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提高光纤陀螺测角仪的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为光纤陀螺测角仪的性能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角仪 温度误差建模 小波回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的耦合误差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伟 李湘源 +1 位作者 马昕明 秦石乔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船摇角幅度分别为20″和2°的仿真条件下,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不相关时,形变角估计误差均值分别为-1.8"、3.7"、3.8";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完全相关时,形变角估计产生约50"的偏置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误差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舰船形变测量和传递对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形变 角速度匹配 相关函数 耦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粒子图像测速的光流金字塔插值优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单良 简娟 +4 位作者 熊俊哲 施飞杨 洪波 楼晓颖 孔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6,共14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粒子图像测速的光流金字塔插值优化方法,可以减小重建角度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尤其是图像边缘部分的角度误差。使用该优化算法分别对单涡流、双涡流、DNS湍流粒子场进行速度场重建,得到三种流场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角度误差... 提出了一种面向粒子图像测速的光流金字塔插值优化方法,可以减小重建角度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尤其是图像边缘部分的角度误差。使用该优化算法分别对单涡流、双涡流、DNS湍流粒子场进行速度场重建,得到三种流场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角度误差比优化前至少降低了15.96%和19.87%。搭建二维PIV实验系统,在待测流场中均匀撒入100μm的PSP粒子,进行旋转实验和注水实验,分别模拟涡流场和射流场,所提出的优化算法可以获得与常见算法流形一致的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光流法 均方根误差 平均角度误差 图像插值 流体测量 速度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函数相位偏移的电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自标定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治成 黎自豪 +2 位作者 蒲红吉 吴昶亮 展丙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03-2813,共11页
比对标定对于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易受现场环境限制,且成本昂贵。电场式时栅精度不断刷新,寻找外部参考基准也变得日益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圆周封闭原则为基准,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平移定律,将电场式时栅... 比对标定对于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易受现场环境限制,且成本昂贵。电场式时栅精度不断刷新,寻找外部参考基准也变得日益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圆周封闭原则为基准,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平移定律,将电场式时栅的误差序列值以2π/n角位移值进行移相,利用具有不同移相次数的误差序列值进行频谱分析,互相补偿缺失的谐波分量,最终利用各次谐波分量重构传感器误差函数的自标定方法。并据此设计、搭建了相应的自标定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自标定方法对于电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中所包含的周期性误差补偿效果显著。对极内,使用该自标定方法与用光栅作为参考基准所获得的标定精度基本相当,两者误差为0.05",对极内误差下降67%;整周范围内,两者误差为0.15",整周误差下降80%。该自标定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比对标定法在效率、应用范围及标定成本方面均拥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式 角位移传感器 自标定 误差移相 谐波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角频率误差负反馈的电压相位变化率孤岛检测方法
10
作者 罗瑞 高厚磊 +3 位作者 齐晓丽 陈鹤冲 杨帆 杨志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5-53,共9页
为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需要具备孤岛检测功能。传统过/欠频、过/欠压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含虚拟同步发电控制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的孤岛时,具有检测盲区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推导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 为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需要具备孤岛检测功能。传统过/欠频、过/欠压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含虚拟同步发电控制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的孤岛时,具有检测盲区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推导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共同形成孤岛时电压幅值和频率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验证了过/欠频、过/欠压方法无法准确检测出孤岛。然后,提出在dq坐标系中计算电压相位变化率的孤岛检测方法。并在VSG有功环加入角频率误差负反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灵敏性。最后,利用PSCAD搭建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构成孤岛的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检测 VSG 角频率误差负反馈 并联逆变器 跟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台负载工况下角位置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11
作者 肖美梁 薛梓 +3 位作者 黄垚 朱维斌 林虎 杨禹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3,共7页
负载会影响转台回转轴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影响转台角位置误差的大小。通过分析负载工况下转台角位置误差傅里叶阶次的变化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谐波补偿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分析负载对转台回转轴的影响,建立回转轴误差运动与角位置误差之... 负载会影响转台回转轴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影响转台角位置误差的大小。通过分析负载工况下转台角位置误差傅里叶阶次的变化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谐波补偿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分析负载对转台回转轴的影响,建立回转轴误差运动与角位置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其次,通过负载变化影响回转轴误差运动的大小,获取转台不同负载下的自校准曲线,采用傅里叶法分析对负载变化敏感的傅里叶阶次;最后,选取对负载变化敏感的傅里叶阶次拟合谐波补偿函数对转台角位置误差进行补偿。误差补偿后转台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角位置误差最大为±0.25″,与补偿后空载工况下角位置误差相差±0.03″,有效减小了负载对转台角位置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转台 变负载 傅里叶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激光双PSD深孔直线度检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杨治刚 郝建军 刘子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针对深孔类零件直线度检测过程中因激光倾斜而引入位置测量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单激光双PSD深孔直线度检测系统。通过双PSD检测模块实现了光斑位置和倾斜角度的同时测量,建立了相应的角度误差修正数学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 针对深孔类零件直线度检测过程中因激光倾斜而引入位置测量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单激光双PSD深孔直线度检测系统。通过双PSD检测模块实现了光斑位置和倾斜角度的同时测量,建立了相应的角度误差修正数学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算法,提升了深孔零件直线度的检测精度。实验证明,本直线度检测系统的重复性误差小于0.0033mm;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标定该直线度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可达0.003/400mm;测量1m深孔零件时,6次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为0.0133mm,样本标准差最大值为0.006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直线度 PSD 角度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雷达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下的稀疏目标角超分辨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寅 张平 +4 位作者 庹兴宇 毛德庆 张永超 黄钰林 杨建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66,共21页
扫描雷达角超分辨技术是基于目标与天线方向图的关系,采用解卷积方法获取超越实波束的角分辨能力。目前的角超分辨方法大都是基于理想的无畸变天线方向图,未考虑实际过程中方向图的变化。然而,由于雷达天线罩、天线测量误差与平台非理... 扫描雷达角超分辨技术是基于目标与天线方向图的关系,采用解卷积方法获取超越实波束的角分辨能力。目前的角超分辨方法大都是基于理想的无畸变天线方向图,未考虑实际过程中方向图的变化。然而,由于雷达天线罩、天线测量误差与平台非理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天线方向图在实际中往往存在未知的误差,会导致目标分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虚假目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机载扫描雷达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下的角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基于总体最小二乘(TLS)准则,该文考虑了方向图误差矩阵的影响,导出了相应的目标函数;其次,基于交替迭代的求解思路,利用迭代重加权优化方法实现了目标函数求解;最后,针对算法超参数选取,引入了一种自适应参数选取方法。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实现未知天线误差条件下的超分辨重建,进一步提升了超分辨算法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雷达 角超分辨 未知天线方向图误差 总体最小二乘 稀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的指向误差混合分布模型
14
作者 曹冬平 井庆丰 仲伟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在空间探测任务中,飞行器会受到机械冲击、跟踪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角微振动,使天线指向误差恒不为0,从而影响通信链路.针对典型的指向误差单一分布模型如高斯分布、瑞利分布和莱斯分布忽略多种误差源共同影响的缺点,提出指向误差混合... 在空间探测任务中,飞行器会受到机械冲击、跟踪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角微振动,使天线指向误差恒不为0,从而影响通信链路.针对典型的指向误差单一分布模型如高斯分布、瑞利分布和莱斯分布忽略多种误差源共同影响的缺点,提出指向误差混合分布模型,将多种误差源同时考虑在内,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首先,根据多个空间飞行器奥林巴斯通信卫星OLYMPUS、工程测试卫星ETS-VI、光学轨道间通信工程试验卫星OICETS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MICIUS角微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拟合指向误差信号.然后,对比单一分布模型和混合分布模型与指向误差拟合信号的确定系数R^(2),确定最优分布模型.结果表明:由高斯分布和莱斯分布组成的混合分布模型拟合度最高.以OLYMPUS飞行器为例,高斯-莱斯混合分布模型的拟合度比单一分布模型中的瑞利模型提高27.44%,误比特率偏差降低2.8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角微振动 指向误差模型 单一分布 混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3)次级标准电离室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15
作者 李胤 王川 +3 位作者 以恒冠 刘新昊 王桢 段嘉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460,共7页
研发了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3)次级标准电离室,不同于主标准器外推电离室的外推结构设计,该电离室采取附带体模的平板电离室的结构,兼顾高测量精度(相对固有误差<2.0%)的同时,简化试验流程。辐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β辐射H_(p)... 研发了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3)次级标准电离室,不同于主标准器外推电离室的外推结构设计,该电离室采取附带体模的平板电离室的结构,兼顾高测量精度(相对固有误差<2.0%)的同时,简化试验流程。辐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β辐射H_(p)(3)个人剂量当量率5~170 mSv/h内的相对固有误差不超过±1.5%;具备β辐射H_(p)(3)个人剂量当量率0.5 mSv/h~1.5 Sv/h内至少5个量程的测量范围且相对固有误差不超过±4.0%;在β辐射±60°入射角下的响应相对偏差不超过±5%;电离室的测量重复性为0.6%;对^(90)Sr/^(90)Y源在30 cm处加展平过滤的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_(rel)=3.9%(k=2)。另外,实验发现,H_(p)(3)电离室对低能污染光子具有相对较高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辐射 个人剂量当量H_(p)(3)次级标准电离室 相对固有误差 角响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圆度误差的角接触球轴承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瑞翔 余永健 +1 位作者 薛玉君 刘永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0-1341,共12页
以往有关于轴承温升特性的研究多注重轴承温升以及圆度误差对轴承振动的影响,其中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影响的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针对的是低速、轻载轴承的温升。为此,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 以往有关于轴承温升特性的研究多注重轴承温升以及圆度误差对轴承振动的影响,其中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影响的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针对的是低速、轻载轴承的温升。为此,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研究了轴承沟道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的影响规律。首先,以轴承拟动力学、弹流润滑理论、传热学理论和基尔霍夫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特性影响;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5.37%;随着圆度误差阶次的增加,轴承温度呈现波动性变化,且随着转速的增加,波动趋势愈加显著;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温度波动逐渐减小;当圆度误差的阶次等于球数n/2±2(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比不考虑圆度误差时要低,因此将圆度误差控制在特定阶次内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轴承外圈温度的波动性与外圈圆度误差的幅值成正比,为轴承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外圈温度与沟道圆度误差阶次之间呈周期性变化,并与钢球的个数形成映射关系,当圆度误差阶次等于球数的(2 n-1)/4倍(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达到最高;当圆度误差阶次等于球数的n/2倍(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最低,这一规律可为轴承的优化提供具体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 轴承拟动力学模型 轴承沟道圆度误差 热网络法 摩擦力矩 温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角编码器误差分析及用激光陀螺标校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宗升 秦石乔 +1 位作者 王省书 战德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66-186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光栅角编码器的测量原理,对光栅角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安装偏心、安装倾斜、轴承晃动等因素引起的角度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微小的安装偏心便可引起较大的测角误差,因此,光栅角编码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其进行... 本文介绍了光栅角编码器的测量原理,对光栅角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安装偏心、安装倾斜、轴承晃动等因素引起的角度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微小的安装偏心便可引起较大的测角误差,因此,光栅角编码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其进行标校。根据激光陀螺的精度和有分辨率都很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激光陀螺进行光栅角编码器误差测量和标校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标校后光栅角编码器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其标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角编码器 误差分析 标校 激光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误差影响运动角锥棱镜反射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欧家鸣 王瑞丽 +2 位作者 符德军 李岩 张书练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角度误差对运动角锥棱镜反射特性有何影响 ,国内未见报导。本文根据矩阵光学理论证明了 ,角度制造误差将引起运动角锥棱镜反射光束空间方位的随机改变 ,但其改变属于高阶小量。这个结论对于将角锥棱镜作为He -Ne激光频率分裂位移传感器... 角度误差对运动角锥棱镜反射特性有何影响 ,国内未见报导。本文根据矩阵光学理论证明了 ,角度制造误差将引起运动角锥棱镜反射光束空间方位的随机改变 ,但其改变属于高阶小量。这个结论对于将角锥棱镜作为He -Ne激光频率分裂位移传感器动镜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棱镜 角度误差 动态反射特性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动态提取与补偿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辉 刘朝晖 +2 位作者 李治国 崔凯 谢友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4-802,共9页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结合数据处理和误差机理,确立了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误差模型对圆感应同步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对补偿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实验中使用的720极12位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角度测量精度由补偿前的11.25″提高到了1.17″,角速度估计精度由修正前的0.72(°)/s提高到了0.09(°)/s。这些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测量精度,满足光电转台指向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感应同步器 角位置误差 角速度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设备位姿失调对自准直仪法测量圆分度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留德 赵建科 +3 位作者 王涛 赵怀学 段亚轩 刘朝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67-2276,共10页
为了提高圆分度仪器分度误差的测量精度,介绍了用多面棱体自准直仪测量分度误差的原理和方法,对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原理建立了多面棱体和自准直仪坐标系,利用坐标变换分别建立了多面棱体工作面与受检仪器轴线的... 为了提高圆分度仪器分度误差的测量精度,介绍了用多面棱体自准直仪测量分度误差的原理和方法,对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原理建立了多面棱体和自准直仪坐标系,利用坐标变换分别建立了多面棱体工作面与受检仪器轴线的平行差、自准直仪光轴与多面棱体工作面不垂直度误差、自准直仪电十字竖线与受检仪器轴线的平行差对分度误差影响的精确模型。在实验室内,以单轴位置转台的定位精度为测试对象,设计了以上三种位姿失调误差模型的验证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三种位姿失调引入的误差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最大偏差小于0.9″,验证了位姿失调量引入测量误差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及仿真结果可以准确指导圆分度误差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误差分析 坐标变换 分度误差 多面棱体 自准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