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第三次古树资源普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文妍 胡一民 +1 位作者 骆绪美 程明伟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古树资源是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安徽省的古树资源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本文结合安徽省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在分析古树分布特点、树种组成、生长状况的基础上,... 古树资源是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安徽省的古树资源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本文结合安徽省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在分析古树分布特点、树种组成、生长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以期为后续制定古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资源普查 分布特点 生长状况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聚类法的古树旅游资源评价——以郑州中心城区为例
2
作者 郭二艳 尹淦 +1 位作者 陈超 李小双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促进古树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以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K-均值聚类法对222株古树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显示: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极品级资源共有3株... 为促进古树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以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K-均值聚类法对222株古树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显示:郑州中心城区的古树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极品级资源共有3株,综合得分0.6602~0.7484,占总数的1.35%;优良级资源共有52株,综合得分0.2785~0.5122,占总数的23.42%;普通级资源共有167株,综合得分0.0531~0.2689,占总数的75.23%。在开发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旅游资源时,应优先保护和有限开发极品级资源,建立隔离带并推广“云旅游”管理;适度开发优良级资源,动态监测并设置游客承载力阈值管理;修复保护普通级资源,暂缓开发并实施专项修复基金申请,开展社区认养计划管理。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旅游资源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庙古树资源现状及养护管理调查
3
作者 姚起 梅剑 +3 位作者 王彤彤 张帅 刘涛 吴岐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08-111,共4页
通过分析树种、树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指标,对岱庙区域内226株古树资源概况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评价,通过调查生长状况和养护管理措施对不同古树进行了养护管理评价。结果表明:岱庙古树以侧柏为主,树龄为100~2100 a,银杏的树高、胸径和... 通过分析树种、树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指标,对岱庙区域内226株古树资源概况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评价,通过调查生长状况和养护管理措施对不同古树进行了养护管理评价。结果表明:岱庙古树以侧柏为主,树龄为100~2100 a,银杏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树体结构较其他古树偏大;岱庙古树养护措施以支撑和透气铺装为主,还包含设置牵引、树池、护栏和综合复壮等措施以及树干涂白、树体喷灌和倒插皮接等不同树种针对性技术。综合分析了岱庙区域内采取的古树养护复壮技术,可为山东省内特别是泰山地区古树养护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资源 现状分析 养护管理 岱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散生古树资源与空间分布格局
4
作者 骆师堂 万丹 +5 位作者 李超 周金龙 高鑫 杨来仙 陈嵚崟 潘刚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散生古树见证了人类历史变迁,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临近点分析法判断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确定古树分布的高值区,并分析古树生长指标与环... 散生古树见证了人类历史变迁,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临近点分析法判断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确定古树分布的高值区,并分析古树生长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林芝市共有549株散生古树,隶属于18科、26属、34种,以胡桃(核桃Juglans regia)、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光核桃(Prunus mira)4个种为优势种;(2)林芝市古树的树高在10~20 m数量最多,胸径集中于3~7 m,冠幅10~19 m;(3)从古树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林芝市散生古树在空间上呈集聚模式,布久乡附近是古树分布高值区(480 km^(2)~510 km^(2)),工布江达县江达乡、朗县仲达镇和波密县松宗镇3个中度集聚区;(4)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来看,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相关性极显著,树高与胸径、冠幅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散生古树 资源组成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散生古茶树资源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
5
作者 杨启运 何丽蓉 +1 位作者 王华 汤浩藩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4期26-30,40,共6页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临沧市散生古茶树资源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旨在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临沧市共有散生古茶树16 417株,人工起源14 941株,天然起源1 476株,平均树龄为195 a;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临沧市散生古茶树资源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旨在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临沧市共有散生古茶树16 417株,人工起源14 941株,天然起源1 476株,平均树龄为195 a;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凤庆县、云县和永德县,生长于海拔1 501~2 000 m,广泛分布于园地、耕地和林地内,不同生境分布和起源的古茶树在生长状况上存在差异;古茶树的数量和树龄呈金字塔形分布,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生长、生产潜力较大。此外,根据散生古茶树资源现状,提出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结构组成 分布特征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荔枝古树资源分布及影响要素研究
6
作者 杨佐兵 魏玉晗 魏丹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荔枝古树数量多,是广东省古树的组成特征和生态文化的重要类群之一。通过对广东省荔枝古树的组成特征、分布特征及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古树共有13779株,占广东古树总数的16.33%,主要为三级古树,占比96.97%;荔枝古树所... 荔枝古树数量多,是广东省古树的组成特征和生态文化的重要类群之一。通过对广东省荔枝古树的组成特征、分布特征及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古树共有13779株,占广东古树总数的16.33%,主要为三级古树,占比96.97%;荔枝古树所属权属数量存在差异性,集体权属占比最大,占总数的75.78%;荔枝古树分布特点差异不显著,群状和散生分布数量相近;荔枝古树数量分布受地理环境影响,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和雷州半岛的平原地区乡村。荔枝古树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和种植文化等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古树 资源分布 文化要素 经济要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保护管理策略
7
作者 蒋春颖 孙志超 +2 位作者 于世勇 侯春彩 杨雪清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共11页
为深入了解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的资源数量、种类、空间分布、生长特征和健康状况,以及现行保护管理在责任意识、权属管理、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全国古树... 为深入了解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的资源数量、种类、空间分布、生长特征和健康状况,以及现行保护管理在责任意识、权属管理、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全国古树名木总计508.19万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122.13万株,隶属于157科608属2553种,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权属多为集体所有,以三级古树居多,树高集中在10~<20 m,胸围集中在100~<300 cm,冠幅集中在5~<20 m。古树生长势与生长环境存在显著相关性。针对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应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完善资金保障、健全法治与宣教体系、推动科技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分布现状 资源特征 保护管理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江县新增古树及古树后续资源特征及保护建议
8
作者 宋理桥 许凯 杨泽秀 《热带林业》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动态掌握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古树资源,文章结合海南省第二次古树普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等对昌江县新增古树及古树后续资源进行补充调查,共调查263株树木。结果表明:古树共25株,分属5科,共6种,主要树种为杧果、木棉和酸豆,其中杧果占比最高(... 为动态掌握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古树资源,文章结合海南省第二次古树普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等对昌江县新增古树及古树后续资源进行补充调查,共调查263株树木。结果表明:古树共25株,分属5科,共6种,主要树种为杧果、木棉和酸豆,其中杧果占比最高(40%);古树主要分布在乡村(96%);平均树龄为112a;树高主要在10m~15m区间,胸围集中在300cm~500cm范围;生长势正常的古树占比84%,但仍有64%的古树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另外,调查到238株树木未达到古树树龄标准,其中227株树龄超过60a,未达到100a,符合古树后续资源标准,共计8科12种,主要树种为杧果、木棉和酸豆,其中杧果占比最高(63.88%);古树后续资源均分布在乡村;平均树龄为75a;91.63%生长势正常。由于养护人员较少,经费受限等因素,养护管理比较被动,仅20%的古树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建议增加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费用、专职服务队伍,使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古树后续资源 资源特征 保护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古树名木资源与分布特征研究
9
作者 王斌杰 张广忠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古树名木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穿越时空的“文明信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甘肃省共有94401株古树名木,本研究基于其中15823株的每木调查数据,系统解析其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及健康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古树名木的... 古树名木资源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穿越时空的“文明信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甘肃省共有94401株古树名木,本研究基于其中15823株的每木调查数据,系统解析其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及健康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古树名木的分布深刻受气候条件制约呈“东密西疏”分布特征;乡村街道与远郊野外为古树主要生境(81.4%),但区域生境变化导致古树生长势衰弱;以枣、槐、侧柏等抗旱树种为主,鼠李科、豆科、柏科占比56.2%,但稀有树种如珙桐和银杏面临遗传多样性流失风险;权属调查发现95.2%的古树属于个人或集体所有,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给统一保护带来挑战。当前甘肃省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生境退化、管理分散和技术落后三重压力,亟需建立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分级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分布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绿化树种选择的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研究
10
作者 王荣芬 刘伟 申国胜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探索古树资源在城乡绿化树种选择方面的应用,以2022年枣庄市古树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树种、生长状况、分布、绿化价值等方面,深入分析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枣庄市共有古树585株,隶属于19科35属40种,其中散生古树279株,... 为探索古树资源在城乡绿化树种选择方面的应用,以2022年枣庄市古树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树种、生长状况、分布、绿化价值等方面,深入分析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枣庄市共有古树585株,隶属于19科35属40种,其中散生古树279株,古树群3个共306株;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分别占比6.32%、27.01%、66.67%;82.39%古树为正常株;51.62%古树分布在景区,45.13%古树分布在村庄;多数树种适合作为行道树、庭荫树或防护林。基于统计分析结果,从古树资源利用角度,建议行道树类选择国槐、青檀、银杏等树种,遮荫树类选择皂荚、杜梨、花楸树等树种,防护树类选择毛白杨、侧柏、枫杨等树种,孤赏树类可选择黄连木、合欢、榔榆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资源 多样性 树种选择 城乡绿化 枣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及保护对策
11
作者 文钦雷 古捷政 +2 位作者 王艺颖 林志奋 徐金铎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全面掌握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重点评估古树名木的树种构成、树高、树龄、胸围和生长势等指标,并针对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 为全面掌握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重点评估古树名木的树种构成、树高、树龄、胸围和生长势等指标,并针对三亚市古树名木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与建议。经调查,三亚市古树名木总株数为1352株(其中包含名木34株),隶属于20科28属33种。主要优势科为豆科(879株)、桑科(183株)和龙舌兰科(169株)等。古树树龄结构结果统计:一级古树有11株,分别是桑科的高山榕(2株)、豆科的酸豆(8株)和无患子科的荔枝(1株);二级古树56株;三级古树125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特征 保护对策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茂名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管理措施
12
作者 张羽玲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4期41-44,49,共5页
古树名木作为地区历史演变和气候变迁的见证,是国家珍贵的林业资源。以广东省茂名市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古树名木数量(8 333株)、分级情况(一级85株、二级220株、三级8 026株;名木2株)、分布状况(茂南区918株、电白区1 677株、... 古树名木作为地区历史演变和气候变迁的见证,是国家珍贵的林业资源。以广东省茂名市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古树名木数量(8 333株)、分级情况(一级85株、二级220株、三级8 026株;名木2株)、分布状况(茂南区918株、电白区1 677株、信宜市664株、高州市4 377株、化州市618株、滨海新区46株,高新区33株)及生长情况,提出当前茂名市古树名木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茂名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管理 对策建议 茂名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市规划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13
作者 刘秀琴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
以吕梁市规划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共有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411株,其中一级古树138株,占33.58%;二级古树202株,占49.15%;名木11株,占2.68%;古树后备资源60株,占14.59%;古树群4个。并从树种构成、分布... 以吕梁市规划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共有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411株,其中一级古树138株,占33.58%;二级古树202株,占49.15%;名木11株,占2.68%;古树后备资源60株,占14.59%;古树群4个。并从树种构成、分布特点、数量特征、生长情况、古树群状况五个方面分析了资源现状。阐述了保护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缺乏专职机构、管护不科学、经费短缺、未制定中长期保护规划、科学及价值研究少。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制定规划区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及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科研、开发古树名木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市规划区 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 调查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东川区古树资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马溶骏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昆明市东川区古树名木资源组成,探究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于2023—2024年调查数据,使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近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古树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树总数量为262株,隶属24科45... 为进一步掌握昆明市东川区古树名木资源组成,探究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于2023—2024年调查数据,使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近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古树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树总数量为262株,隶属24科45属57种,三级古树占总数量的79.8%,平均树龄为221 a,整体呈低龄化特征;最邻近指数R为0.42(R<1),在空间上呈聚集型分布,且核密度分析发现其主要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古树分布于距河流0~2 km,海拔1900~2200 m,坡度5°~15°,坡向以西北方向占比最高,阳坡古树数量略多于阴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大小依次为农田>林地>草地>不透水面>裸土地>水体。昆明市东川区古树资源丰富,其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聚集型分布,河流、海拔、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等因素显著影响古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昆明市东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分析与评价
15
作者 梁思慧 郭维 +1 位作者 杨春 郭燕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4-103,共10页
【目的】探明贵州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为开发与利用姑箐古茶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纳雍县12份姑箐古茶树种质(NY01~NY12)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树1芽2叶新梢生物碱、儿茶素、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并结合相关... 【目的】探明贵州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为开发与利用姑箐古茶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纳雍县12份姑箐古茶树种质(NY01~NY12)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树1芽2叶新梢生物碱、儿茶素、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适制性分析,综合评价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特征及品质。【结果】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24种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为8.148%(咖啡碱)~113.830%(缬氨酸),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181(茶多酚)~1.950(亮氨酸)。咖啡碱、ECG和茶氨酸分别是构成姑箐古茶树生物碱类物质、儿茶素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优势组分。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氨酚比平均值为8.922,儿茶素品质指数平均值为1170.759%,具有加工成鲜爽茶叶产品的潜力。相关性分析显示,姑箐古茶树中生物碱类物质与儿茶素类物质相关性较强,生物碱类物质间存在较强拮抗性,儿茶素类物质间协同与拮抗关系并存。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425%,第1主分的决定因子EGCG、ECG、EC、EGC可作为评价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关键因子。【结论】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儿茶素类物质的构成具有一定生化特异性,EGCG、ECG、EC、EGC是评价姑箐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关键。NY01、NY09、NY10、NY11、NY12种质ECG含量较高,具备特异茶树新品培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姑箐古茶 种质资源 生物碱 儿茶素 氨基酸 遗传多样性 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古核桃资源现状研究
16
作者 刘鹏程 唐文静 马方莲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80-184,共5页
2017—2019年对云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古核桃资源共计4765株,隶属3属4种。其中:单株古核桃2881株;古树群共21个,面积151.05 hm^(2),株数1884株。一级古树71株,占总株数的1.49%;二级古树243株,占5.10%;三级古树4451... 2017—2019年对云南省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古核桃资源共计4765株,隶属3属4种。其中:单株古核桃2881株;古树群共21个,面积151.05 hm^(2),株数1884株。一级古树71株,占总株数的1.49%;二级古树243株,占5.10%;三级古树4451株,占93.43%。全省除西双版纳州外,其余15个州(市)、88个县(市、区)均有核桃古树分布,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物种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喙核桃古树25株,均分布在文山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核桃资源 单株古树 古树群 资源现状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17
作者 阮国杰 廖永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株数分别为137株、51株,占比分别为29%、11%。在结构特征上,树高、冠幅、胸围分别集中在6.0~27.0 m、5.5~31.0 m、81~650 cm。在年龄特征上,秦州区有一级古树186株,占比39%;二级古株90棵,占比19%;三级古树203株,占比42%。秦州区生长正常的古树有51株,占比11%;生长衰弱的古树有336株,占比70%;濒危的古树有92株,占总株数的19%;未发现死亡古树。古树生长环境良好的有187株,占比39%;中等163株,占比34%;差的有129株,占比27%。综上所述,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较丰富,但衰弱株数量占比明显高于正常株,加强古树保护和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仍然是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秦州区 古树 生长状况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宁市古树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18
作者 陈政 祁惠 +2 位作者 彭媛媛 敬美香 王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121-126,共6页
古树是活的文物和自然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以常宁市现存的古树资源为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别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ArcGIS,重点选取古树的种类特征、结构特征(胸径、树高、冠幅)、树龄与树木生... 古树是活的文物和自然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以常宁市现存的古树资源为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别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ArcGIS,重点选取古树的种类特征、结构特征(胸径、树高、冠幅)、树龄与树木生长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树龄特征及其权属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宁市现有古树共513株,隶属23科40属54种,其中优势种为樟树和枫香树;在结构特征方面,常宁市古树从总体上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分析均符合正态分布;古树树龄与胸径的相关性最大,且呈正相关性;在常宁市480株具有明确产权的古树中,集体产权的古树的数量最多,个人产权的古树数量为其次,国有产权的古树最少;常宁市的古树分布密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含2个高密度区和4个次密度区。常宁市的古树资源物种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资源调查 古树特征 常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巴东县古树资源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沛然 游桂璇 +2 位作者 诸葛名名 达良俊 胡远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古树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尤其是古树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研究现存古树资源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古树的保育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地区发展规划提供物... 古树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尤其是古树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研究现存古树资源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古树的保育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地区发展规划提供物种资源。以中国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地湖北省巴东县的古树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查阅,分析了巴东县古树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巴东县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与策略。结果表明,共记录古树2192株,隶属41科85属121种,所含物种数量较多的是壳斗科、松科、蔷薇科、木兰科和樟科,地理分布区系整体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优势物种包括核桃、银杏和油杉;包含国家级保护物种17种;三级古树的个体数和物种数均超过一级和二级古树;古树胸径主要介于40~100cm,冠幅集中于10~17m,树高大多为15~25m;不同乡镇内分布的古树数量和物种数的差异显著,且大多分布在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内。巴东县古树保护总体较好,95%以上的古树长势良好;海拔高度、坡度、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方式和文化习俗是影响巴东县古树资源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分级保护、分类保护、环境保护教育和差异性保护性有利于古树资源的留存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古树资源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留存机制 巴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蒲霞 刘畅 +3 位作者 王冬梦 刘艺平 雷雅凯 孔德政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基于2018年郑州市古树普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利用Excel、ArcGIS、SPSS等软件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共222株,属于17科26属27种,其中一级古树数量最多,三级古树数量最少,树... 基于2018年郑州市古树普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利用Excel、ArcGIS、SPSS等软件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共222株,属于17科26属27种,其中一级古树数量最多,三级古树数量最少,树龄结构稳定,生长态势良好;古树资源呈聚集状态,并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古树生长主要受环境、土壤、市政建设、养护、病虫害、人为损害等影响;古树保护中存在保护措施粗放、保护力度不够、专业队伍缺失、财政保护资金不足、古树保护宣传力度弱等问题。以期为城市中的古树名木的调查统计和保护提供了数据依据及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古树资源调查 生长势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